時政要聞
大河網訊 寒冬裏,河南疫情期間困難和特殊群體更加令人牽掛。河南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做好疫情期間困難和特殊群體關心關愛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出台八項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切實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八項舉措具體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亮點?11月25日,河南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接受采訪,解讀河南惠民生、暖民心舉措。
早發現、早幹預、早幫扶
讓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
疫情期間,如何推進信息互聯互通,提高救助精準度?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較傳統的走訪排查不同,我省進一步明確了建立完善低收入人口數據共享長效機製,加大對低收入人口的動態監測,加強部門間信息比對和數據共享,打破部門間“數據壁壘”和“信息煙囪”,為低收入人口排查、社會救助家庭精準認定提供基礎信息和第一手資料。
省民政廳工作人員來到南陽市唐河縣困難職工家中實地走訪
在拓寬救助服務渠道方麵,健全主動發現機製,進一步暢通省、市、縣三級救助服務熱線,提高辦理效率和質量。“鄉鎮(街道)在轄區發生疫情災情等突發事件期間,迅速開展集中排查。”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說。充分發揮基層組織和社會工作服務站的作用,形成以村(社區)排查為主,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主動發現隊伍,便於早發現、早幹預、早幫扶,讓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
適度擴大保障範圍
實施就業成本扣減措施
在加強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方麵,河南適度擴大保障範圍,對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中的重殘人員、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難人員,可依規單獨納入低保範圍。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通知》實現“戶保”和“人保”相結合,突破了以往“戶保”的約束局限,進一步降低了救助門檻,加大了低保擴圍增效的力度。
此外,《通知》還完善了低保對象動態管理機製,規定各地可根據疫情形勢決定暫停開展低保退出工作,在疫情緩解後根據情況進行低保複核認定,實行動態管理,“有力緩解疫情對困難群眾生活帶來的衝擊,進一步增強困難群眾的抵禦風險的能力。”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說。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河南實施就業成本扣減措施,進一步穩就業。“《通知》鼓勵有就業能力的低保對象積極就業,對外出務工、返崗複工的低保對象,在計算家庭收入時按照務工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30%扣減務工成本;對就業後家庭人均收入超過低保標準的家庭,可給予不超過6個月的漸退期。”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說。通過政策實施的連續性保障低保家庭經濟狀況相對穩定,促進其增收致富,便於穩經濟、穩就業,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加大急難臨時救助力度
“一事一議”“先行救助”
“《通知》從省政府層麵建立完善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製,並將聯動機製啟動條件中的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單月同比漲幅由3.5%降到3%,降低了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製啟動條件。”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此外,階段性擴大價格補貼對象範圍,新增將低保邊緣人口納入保障範圍,並將物價補貼聯動機製延長到2023年3月底,緩解物價上漲對困難群眾基本生活造成的影響。
省民政廳工作人員在洛陽市澗西區長安路辦事處調研臨時救助工作
《通知》提出,對遭遇重大困難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群眾,可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進行救助;對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非本地戶籍流動人口,由急難發生地實施臨時救助,鄉鎮(街道)可先行救助,事後補充說明。
“這些舉措打破了戶籍地和居住地申請限製,改變了以往申請臨時救助周期長、程序多、手續複雜的情形,優化了審核確認程序,將進一步便捷臨時遇困群眾救助申請,提升救助實效。”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說。
提高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
及時足額發放民生保障資金
從2022年12月1日起,我省將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由每人每月不低於6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於75元。“增幅25%,惠及94萬困難殘疾人和120萬重度殘疾人,受益對象人數位居全國第一。”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說。據悉,這是我省2016年實施殘疾人“兩項補貼”製度以來的第一次提標,在全國提升了5個位次。
《通知》提出,困難群眾救助資金要專款專用,於每月10日前將當月救助資金通過財政“一卡通”係統發放到位,同時要求各地加大財政配套力度,做好2023年的困難群眾救助資金預算工作。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運用“一卡通”實現救助資金社會化發放,便於直接將資金發放到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的賬戶上,有效防止資金挪用占用、截留滯留等行為,確保每一筆救助款及時足額發放到困難群眾手中。
加強監護缺失的未成年人關心關愛
優先關注、重點保障民政服務機構
如何強化監護缺失的未成年人救助保護?《通知》要求及時發現報告、落實臨時監護責任、加強救助保護關愛。支持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做好臨時監護、臨時照料谘詢、轉介服務、個案追蹤、資源鏈接等工作。
“對因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確認感染、疑似感染或需隔離觀察,父母或監護人因為外出務工或參與防疫抗疫工作需要或其他因疫情影響造成監護缺失的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明確了措施,體現了對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留守兒童及其家庭的關心關愛。”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說。
我省將民政服務機構納入聯防聯動機製範圍,予以優先關注、重點保障。具體原因是什麼?據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民政服務機構點多麵廣線長,服務對象多為老年人、兒童、重度殘疾人等特殊困難人員,養老院入住的多為高齡、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行動不便、抵抗力較弱,需要上門到房間核酸檢測,在外出就醫、轉移等方麵存在較大困難。
“《通知》明確成立政府牽頭和民政、衛生健康、疾控等部門為成員單位的專項工作組,將養老院、社會福利院等民政服務機構納入當地聯防聯控機製範圍,能夠有效破解民政服務機構防疫物資、核酸檢測、集中隔離場所設置、就醫救治等方麵的難題。”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說。
提升社區防控服務保障水平
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關愛服務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基層前沿,如何提升社區防控服務保障水平?《通知》明確要求社區建立主動發現機製和關愛幫扶機製,組織各方力量增加逐戶走訪密度,及時掌握轄區內困難和特殊群體生活狀況。
在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關愛服務方麵,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建立誌願服務協調機製,統籌誌願服務力量,提供需求信息對接,提高社會誌願服務活動的實效性,推動誌願服務常態化開展;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基層社會工作站、誌願者等社會力量,為困難和特殊群體提供心理疏導、精神慰藉、社會融入、資源鏈接、紓困解難等幫扶救助關愛服務,有利於鏈接社會資源,形成救助合力。
“當前,疫情形勢複雜嚴峻,又逐步進入寒冬,元旦、春節等多個重要節日即將來臨,聚焦困難群眾、特殊群體的急難愁盼,積極主動做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為困難群眾送溫暖、送關愛、送真情具有特殊重要意義。”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說。(郭栩汝/文 河南省民政廳/供圖)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大河網訊 寒冬裏,河南疫情期間困難和特殊群體更加令人牽掛。河南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做好疫情期間困難和特殊群體關心關愛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出台八項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切實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八項舉措具體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亮點?11月25日,河南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接受采訪,解讀河南惠民生、暖民心舉措。
早發現、早幹預、早幫扶
讓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
疫情期間,如何推進信息互聯互通,提高救助精準度?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較傳統的走訪排查不同,我省進一步明確了建立完善低收入人口數據共享長效機製,加大對低收入人口的動態監測,加強部門間信息比對和數據共享,打破部門間“數據壁壘”和“信息煙囪”,為低收入人口排查、社會救助家庭精準認定提供基礎信息和第一手資料。
省民政廳工作人員來到南陽市唐河縣困難職工家中實地走訪
在拓寬救助服務渠道方麵,健全主動發現機製,進一步暢通省、市、縣三級救助服務熱線,提高辦理效率和質量。“鄉鎮(街道)在轄區發生疫情災情等突發事件期間,迅速開展集中排查。”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說。充分發揮基層組織和社會工作服務站的作用,形成以村(社區)排查為主,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主動發現隊伍,便於早發現、早幹預、早幫扶,讓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
適度擴大保障範圍
實施就業成本扣減措施
在加強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方麵,河南適度擴大保障範圍,對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中的重殘人員、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難人員,可依規單獨納入低保範圍。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通知》實現“戶保”和“人保”相結合,突破了以往“戶保”的約束局限,進一步降低了救助門檻,加大了低保擴圍增效的力度。
此外,《通知》還完善了低保對象動態管理機製,規定各地可根據疫情形勢決定暫停開展低保退出工作,在疫情緩解後根據情況進行低保複核認定,實行動態管理,“有力緩解疫情對困難群眾生活帶來的衝擊,進一步增強困難群眾的抵禦風險的能力。”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說。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河南實施就業成本扣減措施,進一步穩就業。“《通知》鼓勵有就業能力的低保對象積極就業,對外出務工、返崗複工的低保對象,在計算家庭收入時按照務工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30%扣減務工成本;對就業後家庭人均收入超過低保標準的家庭,可給予不超過6個月的漸退期。”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說。通過政策實施的連續性保障低保家庭經濟狀況相對穩定,促進其增收致富,便於穩經濟、穩就業,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加大急難臨時救助力度
“一事一議”“先行救助”
“《通知》從省政府層麵建立完善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製,並將聯動機製啟動條件中的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單月同比漲幅由3.5%降到3%,降低了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製啟動條件。”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此外,階段性擴大價格補貼對象範圍,新增將低保邊緣人口納入保障範圍,並將物價補貼聯動機製延長到2023年3月底,緩解物價上漲對困難群眾基本生活造成的影響。
省民政廳工作人員在洛陽市澗西區長安路辦事處調研臨時救助工作
《通知》提出,對遭遇重大困難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群眾,可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進行救助;對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非本地戶籍流動人口,由急難發生地實施臨時救助,鄉鎮(街道)可先行救助,事後補充說明。
“這些舉措打破了戶籍地和居住地申請限製,改變了以往申請臨時救助周期長、程序多、手續複雜的情形,優化了審核確認程序,將進一步便捷臨時遇困群眾救助申請,提升救助實效。”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說。
提高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
及時足額發放民生保障資金
從2022年12月1日起,我省將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由每人每月不低於6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於75元。“增幅25%,惠及94萬困難殘疾人和120萬重度殘疾人,受益對象人數位居全國第一。”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說。據悉,這是我省2016年實施殘疾人“兩項補貼”製度以來的第一次提標,在全國提升了5個位次。
《通知》提出,困難群眾救助資金要專款專用,於每月10日前將當月救助資金通過財政“一卡通”係統發放到位,同時要求各地加大財政配套力度,做好2023年的困難群眾救助資金預算工作。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運用“一卡通”實現救助資金社會化發放,便於直接將資金發放到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的賬戶上,有效防止資金挪用占用、截留滯留等行為,確保每一筆救助款及時足額發放到困難群眾手中。
加強監護缺失的未成年人關心關愛
優先關注、重點保障民政服務機構
如何強化監護缺失的未成年人救助保護?《通知》要求及時發現報告、落實臨時監護責任、加強救助保護關愛。支持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做好臨時監護、臨時照料谘詢、轉介服務、個案追蹤、資源鏈接等工作。
“對因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確認感染、疑似感染或需隔離觀察,父母或監護人因為外出務工或參與防疫抗疫工作需要或其他因疫情影響造成監護缺失的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明確了措施,體現了對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留守兒童及其家庭的關心關愛。”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說。
我省將民政服務機構納入聯防聯動機製範圍,予以優先關注、重點保障。具體原因是什麼?據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民政服務機構點多麵廣線長,服務對象多為老年人、兒童、重度殘疾人等特殊困難人員,養老院入住的多為高齡、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行動不便、抵抗力較弱,需要上門到房間核酸檢測,在外出就醫、轉移等方麵存在較大困難。
“《通知》明確成立政府牽頭和民政、衛生健康、疾控等部門為成員單位的專項工作組,將養老院、社會福利院等民政服務機構納入當地聯防聯控機製範圍,能夠有效破解民政服務機構防疫物資、核酸檢測、集中隔離場所設置、就醫救治等方麵的難題。”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說。
提升社區防控服務保障水平
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關愛服務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基層前沿,如何提升社區防控服務保障水平?《通知》明確要求社區建立主動發現機製和關愛幫扶機製,組織各方力量增加逐戶走訪密度,及時掌握轄區內困難和特殊群體生活狀況。
在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關愛服務方麵,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建立誌願服務協調機製,統籌誌願服務力量,提供需求信息對接,提高社會誌願服務活動的實效性,推動誌願服務常態化開展;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基層社會工作站、誌願者等社會力量,為困難和特殊群體提供心理疏導、精神慰藉、社會融入、資源鏈接、紓困解難等幫扶救助關愛服務,有利於鏈接社會資源,形成救助合力。
“當前,疫情形勢複雜嚴峻,又逐步進入寒冬,元旦、春節等多個重要節日即將來臨,聚焦困難群眾、特殊群體的急難愁盼,積極主動做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為困難群眾送溫暖、送關愛、送真情具有特殊重要意義。”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說。(郭栩汝/文 河南省民政廳/供圖)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