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寫在前麵: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10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殷墟遺址時指出,考古工作要繼續重視和加強,繼續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2001年,我國提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為繼“夏商周斷代工程”後,又一由國家支持的多學科結合、研究中國曆史與古代文化的重大科研項目。河南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中國現代考古學從河南起步,中華文明探源從河南開始。近年來,省發展改革委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近8億元,重點支持二裏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殷墟遺址博物館以及仰韶村、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等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探尋中華文明的曆史脈絡,傳承中華文明、堅定文化自信,11月4日起,大河網聯合省發展改革委、省文物局推出《追尋文明的足跡》係列報道,一起走進厚重河南。
大河網訊 花朵之美,千姿百態。花,可以是午後暖陽下的綽約風姿,是臨街轉角處不見其蹤的暗香浮動,更是不少人對幸福生活、美好未來的具象化寄托。
花朵的形象,在詩歌的字裏行間流露,在舞者的翩然之姿中絢爛,更在種類繁多的藝術品上盛開。
花瓣紋彩陶缽 樊溫泉供圖
廟底溝的先民們,用流暢的線條和出露的筆鋒,讓花朵在件件彩陶上肆意綻放。約6000年後,精美彩陶重見天日。隔著博物館的玻璃,慕名前來參觀的遊客,無不感慨於其灼灼其華、驚歎於先民的藝術創造。
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的過渡
彩陶紋樣精美豐富
在仰韶文化遺址發現30多年後,為配合三門峽大壩修建,考古學家安誌敏率隊發掘,當房基、窖藏、壕溝、陶窯、彩陶等大量史前氏族村落遺跡、文物,出現在他們的考古鏟下時,他們也推開了史前中國研究的大門。
廟底溝文化包含仰韶文化和早期龍山文化遺址的發現,為中原腹地古代文明延綿不斷提供了考古學證據。遺址解決了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時期的文化特征及承接關係問題。2002年,配合國道310線城區段拓寬工程,由現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樊溫泉帶隊,對廟底溝遺址進行大規模的搶救性發掘,再次發現大量精美器皿和豐富遺跡。
廟底溝遺址,因遺址之上建有後人敬奉炎帝神農的“後土神廟”,其下有一自然形成的溝坡,故稱廟底溝。廟底溝遺址位於三門峽市湖濱區和商務中心區接合部,麵積約36萬平方米,在距今6000年至4500年之間,其出土器物以彩陶為主,盆、罐、尖底瓶、鼎較為典型,除了花瓣紋,旋紋、魚紋、人麵紋、網格紋、幾何紋等也是常見裝飾紋樣。
花瓣紋彩陶盆 廟底溝博物館供圖
泥質黃陶的花瓣紋彩陶盆,上腹以黑彩繪出多組交錯的弧線三角、圓點、線紋等,組成一周連續的花瓣紋。廟底溝彩陶的多瓣式花瓣紋非常豐富,作為廟底溝文化最具標識性的紋飾,花瓣紋是廟底溝人共同的審美傾向。
弧線三角紋彩陶盆 廟底溝博物館供圖
弧線三角紋彩陶盆,泥質紅陶,器壁內外均塗紅衣,唇部及沿麵外側繪一周黑彩窄帶紋,上腹部繪黑彩弧線三角和圓點紋,是廟底溝遺址第二次發掘出土的唯一的一件完整器。弧線三角和圓點紋組合成變幻無窮的圖案,為廟底溝文化彩陶增添了神秘色彩。
樊溫泉認為,在廟底溝遺址的發掘過程中,彩陶的出土量是最多的,這也是該遺址最突出的特征。“通常的考古發掘,彩陶文物能占到1%到2%已然算多。而處於陶器時代的廟底溝文化,彩陶的出土足足占到近20%,在考古業界實屬少見。”為突出廟底溝彩陶的獨特之處,樊溫泉做了個比較:同樣以陶器為特征的甘肅省馬家窯文化,其彩陶主要用於陪葬,故器型多完整;而廟底溝彩陶,則是作為先人的生活用品使用,其中不少彩陶都存在類似於後世“鋦碗”等修補痕跡。
廟底溝文化是仰韶文化中期的典型代表。這時,農業生產已經較為成熟,社會複雜化程度加劇,出現並形成了區域中心聚落,彩陶技藝也得到較大發展。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確定的時間上限是距今5500年前,與廟底溝文化時間段重合。廟底溝文化在當時的影響範圍不僅遍布整個黃河中遊地區,在黃河下遊的大汶口文化、長江中遊地區的大溪文化和西遼河流域的紅山文化中,都有發現。”三門峽廟底溝博物館館長王宏民稱,可以說,廟底溝時代是早期中國文明的第一縷曙光,開啟和形成了中國曆史上第一次文化的大交流。
“花”“華”同源
最早的“中國”從這裏走出
在古代,“花”與“華”同音。“中華民族”從何而來?華夏文明源於何方?千百年來,對於“過去”的追問,考古人從未停止。
對廟底溝文化而言,“花”是一個很特殊的意象。花瓣紋是廟底溝彩陶上的典型紋飾。古漢語裏“花”“華”同音,“華”的本義為“花”。不少學者認為,廟底溝彩陶上的花瓣紋,或許就是華夏之“華”的由來。
考古學家嚴文明先生曾提出中國史前文明的“重瓣花朵”格局,作為廟底溝文化中心區域的豫晉陝交界一帶,就是“花心”。嚴文明認為,以廟底溝為代表的中原地區就好比花心,山東、燕遼、甘青、江浙、湘鄂、巴蜀等文化區好比內圈花瓣,閩台、粵桂、滇、康藏、新疆、內蒙古、東北等文化區好比是外圍花瓣,華夏文明,好似一個三重結構的重瓣花朵。
樊溫泉說:“華夏彩陶到了仰韶時代的廟底溝文化時期發展到了頂峰,成為史前華夏文明進程中的裏程碑,廟底溝文化彩陶上的花瓣紋即是綻放在中原地區的‘中華文明之花’。”
著名考古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劉慶柱先生認為:“在多元一體、滿天星鬥的中華文明中,以三門峽廟底溝遺址命名的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是滿天星鬥中最耀眼的恒星。它與同時期古老中國大地上的其他考古學文化相比較,堪稱華夏文化的母體文化或主體文化。中原龍山文化是從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中發展出來的。最早的‘中國’,應該說就是從三門峽地區走出去的。”
“三麵環溪溝、一麵臨高崖,這就是廟底溝先民當時的生活環境。這裏雖然地處深穀之中,卻水網發達,土地肥沃,可謂是既受水之利、又無水之害。廟底溝先民借助溝通東西的黃河穀地,將這種當時的先進文化傳播出去,為中國古代文明的起源和統一國家的形成做出偉大貢獻。”樊溫泉告訴記者。
用好博物館“大學校”
傳承好中華文明優秀成果
廟底溝考古遺址公園
2021年,廟底溝遺址入選全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同年10月17日是三門峽廟底溝博物館的正式開放日,正值仰韶文化發現和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一百周年紀念大會。其基本陳列《花開中國》,是目前國內展示仰韶文化彩陶數量最大、類型最全的史前文化展覽,榮獲第十九屆(2021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
三門峽廟底溝博物館
“要通過文物發掘、研究保護工作,更好地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陽時的殷殷囑托,王宏民銘記於心。“未來我們的工作任重道遠。我們將繼續深入挖掘文物及文物背後的曆史文化,深化學術研究,創新展覽展示,推動文物活化利用,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守護好、傳承好、展示好中華文明優秀成果,利用好博物館這座‘大學校’,把精品展覽和一流服務奉獻給人民!”王宏民告訴記者。(何心悅)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寫在前麵: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10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殷墟遺址時指出,考古工作要繼續重視和加強,繼續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2001年,我國提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為繼“夏商周斷代工程”後,又一由國家支持的多學科結合、研究中國曆史與古代文化的重大科研項目。河南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中國現代考古學從河南起步,中華文明探源從河南開始。近年來,省發展改革委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近8億元,重點支持二裏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殷墟遺址博物館以及仰韶村、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等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探尋中華文明的曆史脈絡,傳承中華文明、堅定文化自信,11月4日起,大河網聯合省發展改革委、省文物局推出《追尋文明的足跡》係列報道,一起走進厚重河南。
大河網訊 花朵之美,千姿百態。花,可以是午後暖陽下的綽約風姿,是臨街轉角處不見其蹤的暗香浮動,更是不少人對幸福生活、美好未來的具象化寄托。
花朵的形象,在詩歌的字裏行間流露,在舞者的翩然之姿中絢爛,更在種類繁多的藝術品上盛開。
花瓣紋彩陶缽 樊溫泉供圖
廟底溝的先民們,用流暢的線條和出露的筆鋒,讓花朵在件件彩陶上肆意綻放。約6000年後,精美彩陶重見天日。隔著博物館的玻璃,慕名前來參觀的遊客,無不感慨於其灼灼其華、驚歎於先民的藝術創造。
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的過渡
彩陶紋樣精美豐富
在仰韶文化遺址發現30多年後,為配合三門峽大壩修建,考古學家安誌敏率隊發掘,當房基、窖藏、壕溝、陶窯、彩陶等大量史前氏族村落遺跡、文物,出現在他們的考古鏟下時,他們也推開了史前中國研究的大門。
廟底溝文化包含仰韶文化和早期龍山文化遺址的發現,為中原腹地古代文明延綿不斷提供了考古學證據。遺址解決了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時期的文化特征及承接關係問題。2002年,配合國道310線城區段拓寬工程,由現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樊溫泉帶隊,對廟底溝遺址進行大規模的搶救性發掘,再次發現大量精美器皿和豐富遺跡。
廟底溝遺址,因遺址之上建有後人敬奉炎帝神農的“後土神廟”,其下有一自然形成的溝坡,故稱廟底溝。廟底溝遺址位於三門峽市湖濱區和商務中心區接合部,麵積約36萬平方米,在距今6000年至4500年之間,其出土器物以彩陶為主,盆、罐、尖底瓶、鼎較為典型,除了花瓣紋,旋紋、魚紋、人麵紋、網格紋、幾何紋等也是常見裝飾紋樣。
花瓣紋彩陶盆 廟底溝博物館供圖
泥質黃陶的花瓣紋彩陶盆,上腹以黑彩繪出多組交錯的弧線三角、圓點、線紋等,組成一周連續的花瓣紋。廟底溝彩陶的多瓣式花瓣紋非常豐富,作為廟底溝文化最具標識性的紋飾,花瓣紋是廟底溝人共同的審美傾向。
弧線三角紋彩陶盆 廟底溝博物館供圖
弧線三角紋彩陶盆,泥質紅陶,器壁內外均塗紅衣,唇部及沿麵外側繪一周黑彩窄帶紋,上腹部繪黑彩弧線三角和圓點紋,是廟底溝遺址第二次發掘出土的唯一的一件完整器。弧線三角和圓點紋組合成變幻無窮的圖案,為廟底溝文化彩陶增添了神秘色彩。
樊溫泉認為,在廟底溝遺址的發掘過程中,彩陶的出土量是最多的,這也是該遺址最突出的特征。“通常的考古發掘,彩陶文物能占到1%到2%已然算多。而處於陶器時代的廟底溝文化,彩陶的出土足足占到近20%,在考古業界實屬少見。”為突出廟底溝彩陶的獨特之處,樊溫泉做了個比較:同樣以陶器為特征的甘肅省馬家窯文化,其彩陶主要用於陪葬,故器型多完整;而廟底溝彩陶,則是作為先人的生活用品使用,其中不少彩陶都存在類似於後世“鋦碗”等修補痕跡。
廟底溝文化是仰韶文化中期的典型代表。這時,農業生產已經較為成熟,社會複雜化程度加劇,出現並形成了區域中心聚落,彩陶技藝也得到較大發展。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確定的時間上限是距今5500年前,與廟底溝文化時間段重合。廟底溝文化在當時的影響範圍不僅遍布整個黃河中遊地區,在黃河下遊的大汶口文化、長江中遊地區的大溪文化和西遼河流域的紅山文化中,都有發現。”三門峽廟底溝博物館館長王宏民稱,可以說,廟底溝時代是早期中國文明的第一縷曙光,開啟和形成了中國曆史上第一次文化的大交流。
“花”“華”同源
最早的“中國”從這裏走出
在古代,“花”與“華”同音。“中華民族”從何而來?華夏文明源於何方?千百年來,對於“過去”的追問,考古人從未停止。
對廟底溝文化而言,“花”是一個很特殊的意象。花瓣紋是廟底溝彩陶上的典型紋飾。古漢語裏“花”“華”同音,“華”的本義為“花”。不少學者認為,廟底溝彩陶上的花瓣紋,或許就是華夏之“華”的由來。
考古學家嚴文明先生曾提出中國史前文明的“重瓣花朵”格局,作為廟底溝文化中心區域的豫晉陝交界一帶,就是“花心”。嚴文明認為,以廟底溝為代表的中原地區就好比花心,山東、燕遼、甘青、江浙、湘鄂、巴蜀等文化區好比內圈花瓣,閩台、粵桂、滇、康藏、新疆、內蒙古、東北等文化區好比是外圍花瓣,華夏文明,好似一個三重結構的重瓣花朵。
樊溫泉說:“華夏彩陶到了仰韶時代的廟底溝文化時期發展到了頂峰,成為史前華夏文明進程中的裏程碑,廟底溝文化彩陶上的花瓣紋即是綻放在中原地區的‘中華文明之花’。”
著名考古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劉慶柱先生認為:“在多元一體、滿天星鬥的中華文明中,以三門峽廟底溝遺址命名的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是滿天星鬥中最耀眼的恒星。它與同時期古老中國大地上的其他考古學文化相比較,堪稱華夏文化的母體文化或主體文化。中原龍山文化是從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中發展出來的。最早的‘中國’,應該說就是從三門峽地區走出去的。”
“三麵環溪溝、一麵臨高崖,這就是廟底溝先民當時的生活環境。這裏雖然地處深穀之中,卻水網發達,土地肥沃,可謂是既受水之利、又無水之害。廟底溝先民借助溝通東西的黃河穀地,將這種當時的先進文化傳播出去,為中國古代文明的起源和統一國家的形成做出偉大貢獻。”樊溫泉告訴記者。
用好博物館“大學校”
傳承好中華文明優秀成果
廟底溝考古遺址公園
2021年,廟底溝遺址入選全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同年10月17日是三門峽廟底溝博物館的正式開放日,正值仰韶文化發現和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一百周年紀念大會。其基本陳列《花開中國》,是目前國內展示仰韶文化彩陶數量最大、類型最全的史前文化展覽,榮獲第十九屆(2021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
三門峽廟底溝博物館
“要通過文物發掘、研究保護工作,更好地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陽時的殷殷囑托,王宏民銘記於心。“未來我們的工作任重道遠。我們將繼續深入挖掘文物及文物背後的曆史文化,深化學術研究,創新展覽展示,推動文物活化利用,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守護好、傳承好、展示好中華文明優秀成果,利用好博物館這座‘大學校’,把精品展覽和一流服務奉獻給人民!”王宏民告訴記者。(何心悅)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