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本報記者 王平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烜
56年鄉村巨變,什麼在默默傳承?56年時光荏苒,什麼能曆久彌新?
“小車不倒隻管推”,這是許昌市建安區桂村鄉水道楊村黨支部原副書記楊水才的錚錚誓言。在極其艱苦的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他帶領群眾挖塘治崗、開荒種樹,直至累倒在工作崗位,被毛澤東主席譽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共產主義戰士”。
楊水才“小車不倒隻管推”的精神曾影響和教育了一代人。
時光流轉,歲月變遷。在水道楊人記憶中,高崗上、坑塘邊、果林旁,那輛來回奔忙、戰天鬥地的獨輪小車從未停歇。曆屆水道楊村黨支部為群眾謀利益的宗旨始終沒有變,“小車不倒隻管推”的精神跨越時空、賡續至今。
小車不倒隻管推
“高高水道楊,兩崗夾一窪;西崗九丈六,東崗七丈三。農民勤勞動,吃的菜和糠;遇到災荒年,討飯度災荒。”
1950年,在部隊立大功一次、獲“人民功臣”稱號的楊水才複員回鄉,聽到的是這樣滿含酸楚的歌謠。25歲的他在日記裏寫道:“回村就要當好骨幹,想方設法改善鄉親們的生活條件。”
擔任水道楊村黨支部副書記的楊水才,不顧疾病折磨,白天爬東崗、上西崗,勘察一條條嶺、一道道溝,晚上走東家、串西家,找群眾座談請教,得出了“要拔掉水道楊的窮根,一要抓水利,二要抓綠化”的結論。
“找準了路子,就不怕路遠。”楊水才身先士卒,帶領群眾苦幹實幹,硬是在崗地上打了62眼土井、挖了4個蓄水塘,初步緩解了水道楊村的缺水問題。
1963年,根據楊水才的建議,村黨支部決定在村南挖個5畝大的坑塘,作為全村高崗澆地用水的蓄水池,並規劃出“三級”提水上崗方案,根除旱災。
“挖塘引水”工程動工後,楊水才夜以繼日戰鬥在一線。一次,他正推著獨輪車往塘外運土時,突然頭暈目眩,連人帶車倒在了一個半坡上。大家忙扶起他勸他休息,他卻說:“小車不倒隻管推,隻要還有一口氣,我就要幹。”目光長遠的他還抓緊實施“配套工程”,帶頭采集樹種,開荒育苗,推動開展植樹造林,想把禿嶺變成花果園。
1966年12月5日,終日奔波、積勞成疾的楊水才累倒在了辦公桌前。周圍20多個村的群眾聞訊後,自發趕來送他最後一程。水道楊村黨支部決定,將楊水才葬在坑塘的東南角:“水才為村裏人做了那麼多事,應該葬在他辛苦奔波的地方,要讓他看著我們一步步實現他還沒完成的願望。”
接過“小車”繼續推
“修建紅旗渠,離不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修建水道楊村的引水塘,靠的也是這樣一種精神。”曾與楊水才一起生產勞動的戰友、86歲的老黨員嶽建智動情地說,“水才走的時候,坑塘才挖了不到三分之一。他的小車,我們接過來繼續推,排除萬難也得把水引上崗。”
寒暑易節,信念不變。每年冬春兩季,村裏200多名青壯年勞動力集體挖塘修渠,這一幹就是5年。引水工程完工那天,水道楊像迎來了期盼已久的節日,村民們看著缸口般粗的水流被引上了崗,一天一夜就澆了30畝地,高興都寫在臉上。有了穩定水源,上千畝崗地從“望天收”變成旱澇保收,全村糧食產量第二年便實現了翻番。
“揮淚繼承壯士誌,誓將遺願化宏圖。”為了改變村莊麵貌,水道楊人堅持不懈地向荒崗禿嶺開戰,鑿井澆田,培土造林,綠化荒崗。在艱難的創業史上,無私奉獻、艱苦創業的先進人物不斷湧現。水道楊村一組組長楊萬順,在給荒崗添綠的“戰鬥”中,帶病起土,多次吐血,犧牲在工地上。
“水才書記曾提出,要把水道楊村建成‘桃花崗’和‘蘋果園’。靠著全村幹群拚搏實幹,到20世紀90年代初,他的願望實現了。”嶽建智老人說,村裏對水塘周邊環境進行了提升改造,建起了“百果園”,引種品種優良的桃樹、梨樹、蘋果樹等,成了鄉村遊、采摘遊的好去處。
振興路上譜新曲
“當年水才書記推的是獨輪車,如今我們的目標是家家都開上小汽車。要實現從‘推小車’到‘開小車’,必須靠實幹。”水道楊村黨支部書記嶽曉嘎說,“我們要按照黨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帶領村民共奔致富路。”
如今的水道楊村,實現了美麗蝶變:拔地而起的幢幢新樓、縱橫交錯的柏油道路、整潔有序的村容村貌,構成了文明和諧的鄉村畫卷。
“村裏家家通了自來水,戶戶通了水泥路,村頭配套建設了汙水處理設施,生活汙水經過處理後,不但能達到排放標準,還可用來灌溉農田,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嶽曉嘎說,“我們不僅在完善基礎設施上下功夫,還利用農產品富足的優勢,進行農產品深加工,提升附加值,每年都有幾十萬元的村集體經濟收入。前不久,村裏注冊的水道楊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正式獲批,大夥兒加快發展的信心更足了。”
“村裏的東崗、西崗都建起了高效農業示範園,種植的有機蔬菜今年賣上了好價錢。明年我想再流轉100畝土地,甩開膀子大幹一場。”水道楊村青年黨員楊鵬說。
果樹進村、紅色旅遊、產業轉型……說起村莊的未來,嶽曉嘎充滿憧憬:“我們要繼續發揚水才書記‘小車不倒隻管推’的精神,打造楊水才鄉村振興體驗示範基地,讓水道楊變得更美,讓村民腰包變得更鼓、幸福感和獲得感更強。”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本報記者 王平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烜
56年鄉村巨變,什麼在默默傳承?56年時光荏苒,什麼能曆久彌新?
“小車不倒隻管推”,這是許昌市建安區桂村鄉水道楊村黨支部原副書記楊水才的錚錚誓言。在極其艱苦的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他帶領群眾挖塘治崗、開荒種樹,直至累倒在工作崗位,被毛澤東主席譽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共產主義戰士”。
楊水才“小車不倒隻管推”的精神曾影響和教育了一代人。
時光流轉,歲月變遷。在水道楊人記憶中,高崗上、坑塘邊、果林旁,那輛來回奔忙、戰天鬥地的獨輪小車從未停歇。曆屆水道楊村黨支部為群眾謀利益的宗旨始終沒有變,“小車不倒隻管推”的精神跨越時空、賡續至今。
小車不倒隻管推
“高高水道楊,兩崗夾一窪;西崗九丈六,東崗七丈三。農民勤勞動,吃的菜和糠;遇到災荒年,討飯度災荒。”
1950年,在部隊立大功一次、獲“人民功臣”稱號的楊水才複員回鄉,聽到的是這樣滿含酸楚的歌謠。25歲的他在日記裏寫道:“回村就要當好骨幹,想方設法改善鄉親們的生活條件。”
擔任水道楊村黨支部副書記的楊水才,不顧疾病折磨,白天爬東崗、上西崗,勘察一條條嶺、一道道溝,晚上走東家、串西家,找群眾座談請教,得出了“要拔掉水道楊的窮根,一要抓水利,二要抓綠化”的結論。
“找準了路子,就不怕路遠。”楊水才身先士卒,帶領群眾苦幹實幹,硬是在崗地上打了62眼土井、挖了4個蓄水塘,初步緩解了水道楊村的缺水問題。
1963年,根據楊水才的建議,村黨支部決定在村南挖個5畝大的坑塘,作為全村高崗澆地用水的蓄水池,並規劃出“三級”提水上崗方案,根除旱災。
“挖塘引水”工程動工後,楊水才夜以繼日戰鬥在一線。一次,他正推著獨輪車往塘外運土時,突然頭暈目眩,連人帶車倒在了一個半坡上。大家忙扶起他勸他休息,他卻說:“小車不倒隻管推,隻要還有一口氣,我就要幹。”目光長遠的他還抓緊實施“配套工程”,帶頭采集樹種,開荒育苗,推動開展植樹造林,想把禿嶺變成花果園。
1966年12月5日,終日奔波、積勞成疾的楊水才累倒在了辦公桌前。周圍20多個村的群眾聞訊後,自發趕來送他最後一程。水道楊村黨支部決定,將楊水才葬在坑塘的東南角:“水才為村裏人做了那麼多事,應該葬在他辛苦奔波的地方,要讓他看著我們一步步實現他還沒完成的願望。”
接過“小車”繼續推
“修建紅旗渠,離不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修建水道楊村的引水塘,靠的也是這樣一種精神。”曾與楊水才一起生產勞動的戰友、86歲的老黨員嶽建智動情地說,“水才走的時候,坑塘才挖了不到三分之一。他的小車,我們接過來繼續推,排除萬難也得把水引上崗。”
寒暑易節,信念不變。每年冬春兩季,村裏200多名青壯年勞動力集體挖塘修渠,這一幹就是5年。引水工程完工那天,水道楊像迎來了期盼已久的節日,村民們看著缸口般粗的水流被引上了崗,一天一夜就澆了30畝地,高興都寫在臉上。有了穩定水源,上千畝崗地從“望天收”變成旱澇保收,全村糧食產量第二年便實現了翻番。
“揮淚繼承壯士誌,誓將遺願化宏圖。”為了改變村莊麵貌,水道楊人堅持不懈地向荒崗禿嶺開戰,鑿井澆田,培土造林,綠化荒崗。在艱難的創業史上,無私奉獻、艱苦創業的先進人物不斷湧現。水道楊村一組組長楊萬順,在給荒崗添綠的“戰鬥”中,帶病起土,多次吐血,犧牲在工地上。
“水才書記曾提出,要把水道楊村建成‘桃花崗’和‘蘋果園’。靠著全村幹群拚搏實幹,到20世紀90年代初,他的願望實現了。”嶽建智老人說,村裏對水塘周邊環境進行了提升改造,建起了“百果園”,引種品種優良的桃樹、梨樹、蘋果樹等,成了鄉村遊、采摘遊的好去處。
振興路上譜新曲
“當年水才書記推的是獨輪車,如今我們的目標是家家都開上小汽車。要實現從‘推小車’到‘開小車’,必須靠實幹。”水道楊村黨支部書記嶽曉嘎說,“我們要按照黨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帶領村民共奔致富路。”
如今的水道楊村,實現了美麗蝶變:拔地而起的幢幢新樓、縱橫交錯的柏油道路、整潔有序的村容村貌,構成了文明和諧的鄉村畫卷。
“村裏家家通了自來水,戶戶通了水泥路,村頭配套建設了汙水處理設施,生活汙水經過處理後,不但能達到排放標準,還可用來灌溉農田,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嶽曉嘎說,“我們不僅在完善基礎設施上下功夫,還利用農產品富足的優勢,進行農產品深加工,提升附加值,每年都有幾十萬元的村集體經濟收入。前不久,村裏注冊的水道楊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正式獲批,大夥兒加快發展的信心更足了。”
“村裏的東崗、西崗都建起了高效農業示範園,種植的有機蔬菜今年賣上了好價錢。明年我想再流轉100畝土地,甩開膀子大幹一場。”水道楊村青年黨員楊鵬說。
果樹進村、紅色旅遊、產業轉型……說起村莊的未來,嶽曉嘎充滿憧憬:“我們要繼續發揚水才書記‘小車不倒隻管推’的精神,打造楊水才鄉村振興體驗示範基地,讓水道楊變得更美,讓村民腰包變得更鼓、幸福感和獲得感更強。”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