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河南出台“科普十條” 加強科學普及 提升全民科學素質
更新時間:2022-11-3 20:26:22    來源:河南日報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師喆

  近日,河南省科技創新委員會印發《河南省支持加強科學普及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的若幹政策措施》(簡稱“科普十條”)。這是首份經省科技創新委員會審議並印發出台的科學普及工作政策性文件,是省委省政府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重要論述精神,為加強科學普及、厚植國家創新高地沃土而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推動《關於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在河南落地落實的有力舉措。

  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張玉卓盛讚:河南出台“科普十條”,這是推動形成“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製度安排的有力舉措,對於強化《科學素質綱要》領導機製、推動科普工作高質量發展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2020年,河南具備科學素質的公民比例達到10.17%,邁過了創新型區域標誌性門檻,步入了保持年均1個百分點增長趨勢的持續快速提升期。《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確定了到2025年河南“具備科學素質公民比例提高到15%”的重大目標。進入新發展階段,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更加鮮明地呈現正相關關係,構建一流創新生態、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高地對全民科學素質提升提出了新要求。

  省科協堅持在大勢下思考、在大局中行動,將“5610”總體安排同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高地對接,聚焦以科學普及厚植一流創新文化這一主題,在中國科協科普部、中國科普研究所指導支持下,廣泛征求相關省直單位意見,認真研究起草《河南省支持加強科學普及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的若幹政策措施(草案)》,報請省科技創新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審議,並按照會議精神在省委省政府領導的主持與指導下進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了“科普十條”文件稿。近日,省科技創新委員會正式將“科普十條”印發各省轄市、濟源示範區和省委各部委、省直機關各單位、省管企業和高校、各人民團體,要求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

  “科普十條”內容豐富,創新亮點頗多。“科普十條”分別從組織領導、目標管理、關鍵群體、科普隊伍、科普陣地、傳播渠道、供給效能、應急科普、惠民科普、經費投入等十個方麵,明確了支持、引導、鼓勵的政策措施,為做強科學普及之翼、提升全民科學素質提供支撐。第一條“加強組織領導,完善科學素質工作議事協調機製”,旨在鞏固強化我省長期以來行之有效的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機製,發揮好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的組織協調作用,更有效地協同實施“科普中原行動”。第二條“納入目標管理,推動科學素質綱要實施落地見效”,旨在強化目標導向、目標管理,將科普和全民科學素質工作從“軟任務”變為“硬約束”,確保“十四五”全民科學素質目標實現。第三條“突出關鍵群體,分層分類推進科普進校園進課堂”,旨在強調未成年人和在校學生是高質量科普服務的重點受眾,明確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這三個階段科普進校園進課堂的具體措施,突出以科普資源助推“雙減”。第四條“壯大科普隊伍,夯實高質量科普工作的人才基礎”,旨在強調科普人才是高質量科普服務的智力支撐,支持引導專職科普人才隊伍、兼職科普人才隊伍、科普誌願者隊伍不斷發展壯大。第五條“建強科普陣地,提升科普設施的服務質量和能力”,旨在強調科普陣地是高質量科普服務的重要依托,實施好“現代科技館體係推進工程”,大力建設與發展特色科普場地。第六條“暢通科普渠道,形成全媒體科普發布和傳播局麵”,旨在強調科普渠道是高質量科普服務的傳播路徑,推動主流媒體普遍開設科普專題專欄,加快推進科普信息化建設,實現科普多渠道全媒體傳播。第七條“提高供給效能,充分發揮科技創新資源科普功能”,旨在強調科普供給是高質量科普服務的關鍵所在,推進科技創新資源科普化,增強科技創新主體科普責任意識,鼓勵支持高水平科普創作。第八條“強化協同聯動,加強救護與避險等應急科普宣教”,旨在強調應急科普是高質量科普服務的關鍵一環,著力建成平戰結合應急科普體係,提升社會公眾應急避險和自救互救意識與能力。第九條“堅持科普惠民,推動科普和群眾生產生活相結合”,旨在強調築基惠民是高質量科普服務的價值導向,實施好“科普築基惠民工程”,以科普促進民生改善、助力產業發展、賦能鄉村振興,推動科普活動向基層延伸。第十條“保障經費投入,支持科普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旨在強調經費投入是高質量科普服務的有力保障,引導支持政府和社會加大科普投入。

  省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省科協黨組書記王新會指出,省科技創新委員會研究並出台“科普十條”,是新時代河南加強科學普及、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的重大舉措,將進一步優化新時代河南科普工作守正創新和高質量發展的政策環境,促進形成“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製度安排。省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省科協主席呂國範表示,省科協將會同各相關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科普十條”,紮實推進“科普中原行動”和“科普築基惠民工程”“現代科技館體係推進工程”實施,加速構建高質量科普服務體係,加快提升全民科學素質,持續厚植一流創新文化,為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夯實基礎,為建設國家創新高地築牢根基。

  “科普十條”全文如下。


河南省支持加強科學普及

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的若幹政策措施

  2020年,河南具備科學素質的公民比例達到10.17%,邁過了創新型區域標誌性門檻,步入了保持年均1個百分點增長趨勢的持續快速提升期。《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確定了到2025年我省“具備科學素質公民比例提高到15%”的重大目標。為貫徹省委、省政府“持續打造一流創新生態,全力建設國家創新高地”有關決策部署,落實《河南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2021—2025年)》的各項重點任務,促進形成“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製度安排,確保“十四五”全民科學素質目標實現,不斷厚植國家創新高地建設沃土,結合我省實際,製定以下政策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完善科學素質工作議事協調機製

  1.加強政府對全民科學素質工作的領導。各級政府分管科技、聯係科協工作的領導擔任本級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各級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要健全工作會議製度,完善表彰獎勵機製和監測評估體係,加強對科學普及和全民科學素質工作的組織領導、統籌協調、督促落實。

  2.發揮好科協組織的綜合協調作用。支持科協履行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發揮綜合協調作用,做好溝通聯絡工作,會同成員單位等各方麵實施“科普中原行動”,深入推進青少年、農民、產業工人、老年人、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等重點人群科學素質行動。

  二、納入目標管理,推動科學素質綱要實施落地見效

  3.把全民科學素質建設納入發展規劃和目標管理。各級政府落實國務院印發的《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要求,把科學素質建設納入本地區總體規劃,列入年度工作計劃,納入目標管理考核。

  4.紮實推進科學素質綱要實施。把握科學普及的本質屬性和內在要求,把加強科學普及擺在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的重要位置,加強對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實施工作的組織領導,與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同研究、同布置、同落實、同考核,確保“十四五”全民科學素質目標實現,為建設國家創新高地築牢根基。

  三、突出關鍵群體,分層分類推進科普進校園進課堂

  5.提升基礎教育階段科學教育水平。科普從娃娃抓起,深化中小學科學課程教育改革,推廣高質量科學教育教材和課程,倡導啟發式、探究式、開放式教學,保護學生好奇心,激發求知欲和想象力。加強中小學校科學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十四五”期間創建青少年科技活動特色學校200所、“小小科學家科技創新操作室”100家,農村中學科技館保有量達到150個。加大對農村中學科學實驗室、信息化設施等建設的扶持力度。

  6.以科普資源助推“雙減”。促進校內外科學教育資源有效銜接,實施好館校合作行動,鼓勵引導中小學校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充分利用科技館、博物館、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場所廣泛開展各類學習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科學興趣、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支持有條件的科技館和科普教育基地開發研究性學習課程,組織專家指導有興趣的學生長期、深入、係統地開展科學探究與實驗。聯合加強科技類教師培訓,突出世界科技前沿、科學發展規律和科學精神等方麵的培訓,開闊教師科學視野,提高教師科學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7.加強職業教育階段的科學教育和技能培訓。以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創新創業能力為目標,合理設置職業教育階段的科學課程,將技術技能教育與勞動教育、職業啟蒙教育深度融合,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培養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充分發揮職業院校在技能社會建設中的作用,鼓勵技工院校和其他職業院校積極參與全民技能振興工程、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殘疾人就業培訓工程等。

  8.推進高等教育階段科學教育和科普工作。深化高校理科教育教學改革,推進科學基礎課程建設,加強科學素質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加大高等教育階段通識教育和科普工作的經費投入,鼓勵高校教師與科技期刊、科學網站、學術委員會合作開設科普教學課程。支持在校大學生開展創新型實驗、創業訓練和創業實踐項目,大力開展各類科技創新實踐活動。

  四、壯大科普隊伍,夯實高質量科普工作的人才基礎

  9.建設專職科普人才隊伍。強化價值引領,加強宣傳引導和規範指導,提高專職科普人才的政治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傳播科普正能量。大力發展科普場館、科普教育基地、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科技出版、新媒體科普、科普研究等領域專職科普人才隊伍。

  10.發展兼職科普人才隊伍。組織遴選首席科普專家,到2025年河南省首席科普專家達到500名,每年支持建設10個首席科普專家工作室。鼓勵高校、科研院所、醫療衛生機構、企業、學會設立科普崗位。完善激勵評價機製,依據崗位職責,將科普工作業績作為專職科普專業技術人員職稱推薦和申報評審的業績條件。鼓勵綜合性大學和相關高校試點設立科普相關專業,開設科普課程。

  11.壯大科普誌願者隊伍。建立完善科技誌願服務管理製度和獎勵製度,推進科技誌願服務製度化、規範化、常態化,到2025年發展科技誌願者5萬人。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黨群服務中心建設,組織動員科技工作者、教師、媒體從業者、高校學生、社區工作者等參與誌願服務行動,打造科普誌願服務活動品牌。

  五、建強科普陣地,提升科普設施的服務質量和能力

  12.實施現代科技館體係推進工程。堅持因地製宜、統籌布局,切實發揮好實體科技館、流動科技館、科普大篷車、數字科技館、農村中學科技館等“五位一體”的現代科技館體係功能,打造高質量科普服務體係核心陣地。瞄準“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目標,積極培育省科技館新館成為全國卓越科技館。提升市縣科技館服務能力,引導支持市級科技館差異化品牌化發展,鼓勵有條件的縣級區域因地製宜建設科技館。拓展流動科技館和科普大篷車服務覆蓋範圍,推進數字科技館共建共享。

  13.建設與發展特色科普場地。鼓勵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企業建設專題特色科普場館,引導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等融入科技內涵、拓展科普功能。推動將科普設施建設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黨群活動中心建設內容,推進科普公園、科普小鎮、科普廣場建設,引導和促進公園、自然保護區、景區、機場、車站、影院等公共場所開展科普宣傳。

  六、暢通科普渠道,形成全媒體科普發布和傳播局麵

  14.推動主流媒體普遍開設科普專題專欄。鼓勵支持報刊、廣播、電視等媒體開辦科普節目欄目,為公眾提供實用的防災減災、疫情防控、衛生健康等科普知識,擴大科普傳播和覆蓋範圍。

  15.加快推進科普信息化建設。大力推動“科普中國”本土化特色化落地應用,引導支持黨委政府發布平台和網站開設科普專欄。利用網絡和新媒體等平台,為公眾提供精準化的科普知識,滿足公眾多樣化的科普需求。推進圖書、報刊、音像、電影、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深度融合,鼓勵公益廣告增加科普內容,實現科普多渠道全媒體傳播。

  七、提高供給效能,充分發揮科技創新資源科普功能

  16.增強科技創新主體科普責任意識。充分發揮科技設施科普功能,提高科技工作者科普能力。省級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項目承擔單位和人員,結合科研任務加強科普工作。在各類科技獎項評定中列入科普工作指標。支持、引導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學會等利用科技資源開展科普工作,開發科普資源,及時普及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引導、支持和推動實驗室、中試基地、產業研究院等創新基地,麵向社會公眾廣泛開展科學體驗等科普活動。

  17.鼓勵支持高水平科普創作。扶持科普創作人才成長,培養科普創作領軍人物。引導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實驗室、醫療衛生機構、企業、學會、科技館、科普教育基地等創作優秀科普作品,大力開發動漫、短視頻、遊戲等多種形式科普作品。發揮好河南省科普成果獎引導作用,縮短評比活動周期,促進更多優質科普成果湧現。

  八、強化協同聯動,加強救護與避險等應急科普宣教

  18.健全應急科普宣教機製。宣傳、應急、科協、科技、衛生健康、水利、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氣象、地震、通信等部門密切協作,將應急科普工作納入突發事件應急工作整體規劃,建立健全突發事件應急科普宣教協同機製,建成平戰結合應急科普體係。

  19.加大應急科普宣教力度。堅持經常性宣傳教育與集中式應急宣傳相統一,儲備和傳播優質應急科普資源,統籌力量直達基層開展應急科普,積極回應公眾關切、正確引導社會輿論,提高社會公眾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九、堅持科普惠民,推動科普和群眾生產生活相結合

  20.實施“科普築基惠民工程”。廣泛開展“i科普”科技誌願服務,讓科普走進學校、社區、鄉村、車間,融入到廣大群眾的生產生活中去,增強人民群眾科學生產經營、健康文明生活意識和能力。

  21.以科普促進民生改善。大力開展綠色低碳、智慧生活、防災減災、健康養生、移風易俗等科學普及,提升城鄉居民科技素養,讓人民群眾共享科技文明成果,為實現幸福美好生活賦能添彩。

  22.以科普助力產業發展。組織專家團隊麵向企業和產業園區,開展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先進技術推廣應用,弘揚工匠精神,提升職業技能,打造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積極助力傳統產業迭代升級、新興產業搶灘占先、未來產業破冰布局,為創新驅動發展增添動力。

  23.以科普賦能鄉村振興。大力支持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科技小院、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發展,推廣科技誌願服務助力鄉村振興“蘭考模式”,促進優質服務與縣鄉村科技需求精準對接,為農村地區提供亟需的科技培訓、科普講座、產業指導等科技服務。強化脫貧地區科普賦能,通過“科普+研學”“科普+旅遊”等助力鄉村產業融合發展,豐富鄉村多元價值,拓展農業複合功能,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24.推動科普活動向基層延伸。舉辦好全國科普日、科技活動周、科普講解大賽、健康中原行、健康科普能力大賽和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反邪教警示宣傳月等主題科普活動,大力推進防災減災科普、食品安全科普、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等科普活動進社區進鄉村進企業,提高基層群眾參與度和受益率。

  十、保障經費投入,支持科普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25.加大財政科普投入。各級政府按規定安排經費支持科普事業發展,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科學素質建設需要,逐步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注重加強對科普經費使用情況的績效評價,確保專款專用和使用效果。

  26.拓寬多元化科普經費籌集渠道。鼓勵引導社會機構、企業、個人投入科普事業,落實好國家科普稅收優惠政策。

文章編輯:陳東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河南出台“科普十條” 加強科學普及 提升全民科學素質
2022-11-3 20:26:22    來源:河南日報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師喆

  近日,河南省科技創新委員會印發《河南省支持加強科學普及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的若幹政策措施》(簡稱“科普十條”)。這是首份經省科技創新委員會審議並印發出台的科學普及工作政策性文件,是省委省政府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重要論述精神,為加強科學普及、厚植國家創新高地沃土而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推動《關於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在河南落地落實的有力舉措。

  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張玉卓盛讚:河南出台“科普十條”,這是推動形成“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製度安排的有力舉措,對於強化《科學素質綱要》領導機製、推動科普工作高質量發展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2020年,河南具備科學素質的公民比例達到10.17%,邁過了創新型區域標誌性門檻,步入了保持年均1個百分點增長趨勢的持續快速提升期。《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確定了到2025年河南“具備科學素質公民比例提高到15%”的重大目標。進入新發展階段,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更加鮮明地呈現正相關關係,構建一流創新生態、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高地對全民科學素質提升提出了新要求。

  省科協堅持在大勢下思考、在大局中行動,將“5610”總體安排同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高地對接,聚焦以科學普及厚植一流創新文化這一主題,在中國科協科普部、中國科普研究所指導支持下,廣泛征求相關省直單位意見,認真研究起草《河南省支持加強科學普及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的若幹政策措施(草案)》,報請省科技創新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審議,並按照會議精神在省委省政府領導的主持與指導下進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了“科普十條”文件稿。近日,省科技創新委員會正式將“科普十條”印發各省轄市、濟源示範區和省委各部委、省直機關各單位、省管企業和高校、各人民團體,要求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

  “科普十條”內容豐富,創新亮點頗多。“科普十條”分別從組織領導、目標管理、關鍵群體、科普隊伍、科普陣地、傳播渠道、供給效能、應急科普、惠民科普、經費投入等十個方麵,明確了支持、引導、鼓勵的政策措施,為做強科學普及之翼、提升全民科學素質提供支撐。第一條“加強組織領導,完善科學素質工作議事協調機製”,旨在鞏固強化我省長期以來行之有效的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機製,發揮好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的組織協調作用,更有效地協同實施“科普中原行動”。第二條“納入目標管理,推動科學素質綱要實施落地見效”,旨在強化目標導向、目標管理,將科普和全民科學素質工作從“軟任務”變為“硬約束”,確保“十四五”全民科學素質目標實現。第三條“突出關鍵群體,分層分類推進科普進校園進課堂”,旨在強調未成年人和在校學生是高質量科普服務的重點受眾,明確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這三個階段科普進校園進課堂的具體措施,突出以科普資源助推“雙減”。第四條“壯大科普隊伍,夯實高質量科普工作的人才基礎”,旨在強調科普人才是高質量科普服務的智力支撐,支持引導專職科普人才隊伍、兼職科普人才隊伍、科普誌願者隊伍不斷發展壯大。第五條“建強科普陣地,提升科普設施的服務質量和能力”,旨在強調科普陣地是高質量科普服務的重要依托,實施好“現代科技館體係推進工程”,大力建設與發展特色科普場地。第六條“暢通科普渠道,形成全媒體科普發布和傳播局麵”,旨在強調科普渠道是高質量科普服務的傳播路徑,推動主流媒體普遍開設科普專題專欄,加快推進科普信息化建設,實現科普多渠道全媒體傳播。第七條“提高供給效能,充分發揮科技創新資源科普功能”,旨在強調科普供給是高質量科普服務的關鍵所在,推進科技創新資源科普化,增強科技創新主體科普責任意識,鼓勵支持高水平科普創作。第八條“強化協同聯動,加強救護與避險等應急科普宣教”,旨在強調應急科普是高質量科普服務的關鍵一環,著力建成平戰結合應急科普體係,提升社會公眾應急避險和自救互救意識與能力。第九條“堅持科普惠民,推動科普和群眾生產生活相結合”,旨在強調築基惠民是高質量科普服務的價值導向,實施好“科普築基惠民工程”,以科普促進民生改善、助力產業發展、賦能鄉村振興,推動科普活動向基層延伸。第十條“保障經費投入,支持科普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旨在強調經費投入是高質量科普服務的有力保障,引導支持政府和社會加大科普投入。

  省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省科協黨組書記王新會指出,省科技創新委員會研究並出台“科普十條”,是新時代河南加強科學普及、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的重大舉措,將進一步優化新時代河南科普工作守正創新和高質量發展的政策環境,促進形成“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製度安排。省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省科協主席呂國範表示,省科協將會同各相關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科普十條”,紮實推進“科普中原行動”和“科普築基惠民工程”“現代科技館體係推進工程”實施,加速構建高質量科普服務體係,加快提升全民科學素質,持續厚植一流創新文化,為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夯實基礎,為建設國家創新高地築牢根基。

  “科普十條”全文如下。


河南省支持加強科學普及

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的若幹政策措施

  2020年,河南具備科學素質的公民比例達到10.17%,邁過了創新型區域標誌性門檻,步入了保持年均1個百分點增長趨勢的持續快速提升期。《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確定了到2025年我省“具備科學素質公民比例提高到15%”的重大目標。為貫徹省委、省政府“持續打造一流創新生態,全力建設國家創新高地”有關決策部署,落實《河南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2021—2025年)》的各項重點任務,促進形成“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製度安排,確保“十四五”全民科學素質目標實現,不斷厚植國家創新高地建設沃土,結合我省實際,製定以下政策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完善科學素質工作議事協調機製

  1.加強政府對全民科學素質工作的領導。各級政府分管科技、聯係科協工作的領導擔任本級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各級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要健全工作會議製度,完善表彰獎勵機製和監測評估體係,加強對科學普及和全民科學素質工作的組織領導、統籌協調、督促落實。

  2.發揮好科協組織的綜合協調作用。支持科協履行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發揮綜合協調作用,做好溝通聯絡工作,會同成員單位等各方麵實施“科普中原行動”,深入推進青少年、農民、產業工人、老年人、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等重點人群科學素質行動。

  二、納入目標管理,推動科學素質綱要實施落地見效

  3.把全民科學素質建設納入發展規劃和目標管理。各級政府落實國務院印發的《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要求,把科學素質建設納入本地區總體規劃,列入年度工作計劃,納入目標管理考核。

  4.紮實推進科學素質綱要實施。把握科學普及的本質屬性和內在要求,把加強科學普及擺在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的重要位置,加強對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實施工作的組織領導,與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同研究、同布置、同落實、同考核,確保“十四五”全民科學素質目標實現,為建設國家創新高地築牢根基。

  三、突出關鍵群體,分層分類推進科普進校園進課堂

  5.提升基礎教育階段科學教育水平。科普從娃娃抓起,深化中小學科學課程教育改革,推廣高質量科學教育教材和課程,倡導啟發式、探究式、開放式教學,保護學生好奇心,激發求知欲和想象力。加強中小學校科學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十四五”期間創建青少年科技活動特色學校200所、“小小科學家科技創新操作室”100家,農村中學科技館保有量達到150個。加大對農村中學科學實驗室、信息化設施等建設的扶持力度。

  6.以科普資源助推“雙減”。促進校內外科學教育資源有效銜接,實施好館校合作行動,鼓勵引導中小學校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充分利用科技館、博物館、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場所廣泛開展各類學習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科學興趣、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支持有條件的科技館和科普教育基地開發研究性學習課程,組織專家指導有興趣的學生長期、深入、係統地開展科學探究與實驗。聯合加強科技類教師培訓,突出世界科技前沿、科學發展規律和科學精神等方麵的培訓,開闊教師科學視野,提高教師科學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7.加強職業教育階段的科學教育和技能培訓。以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創新創業能力為目標,合理設置職業教育階段的科學課程,將技術技能教育與勞動教育、職業啟蒙教育深度融合,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培養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充分發揮職業院校在技能社會建設中的作用,鼓勵技工院校和其他職業院校積極參與全民技能振興工程、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殘疾人就業培訓工程等。

  8.推進高等教育階段科學教育和科普工作。深化高校理科教育教學改革,推進科學基礎課程建設,加強科學素質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加大高等教育階段通識教育和科普工作的經費投入,鼓勵高校教師與科技期刊、科學網站、學術委員會合作開設科普教學課程。支持在校大學生開展創新型實驗、創業訓練和創業實踐項目,大力開展各類科技創新實踐活動。

  四、壯大科普隊伍,夯實高質量科普工作的人才基礎

  9.建設專職科普人才隊伍。強化價值引領,加強宣傳引導和規範指導,提高專職科普人才的政治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傳播科普正能量。大力發展科普場館、科普教育基地、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科技出版、新媒體科普、科普研究等領域專職科普人才隊伍。

  10.發展兼職科普人才隊伍。組織遴選首席科普專家,到2025年河南省首席科普專家達到500名,每年支持建設10個首席科普專家工作室。鼓勵高校、科研院所、醫療衛生機構、企業、學會設立科普崗位。完善激勵評價機製,依據崗位職責,將科普工作業績作為專職科普專業技術人員職稱推薦和申報評審的業績條件。鼓勵綜合性大學和相關高校試點設立科普相關專業,開設科普課程。

  11.壯大科普誌願者隊伍。建立完善科技誌願服務管理製度和獎勵製度,推進科技誌願服務製度化、規範化、常態化,到2025年發展科技誌願者5萬人。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黨群服務中心建設,組織動員科技工作者、教師、媒體從業者、高校學生、社區工作者等參與誌願服務行動,打造科普誌願服務活動品牌。

  五、建強科普陣地,提升科普設施的服務質量和能力

  12.實施現代科技館體係推進工程。堅持因地製宜、統籌布局,切實發揮好實體科技館、流動科技館、科普大篷車、數字科技館、農村中學科技館等“五位一體”的現代科技館體係功能,打造高質量科普服務體係核心陣地。瞄準“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目標,積極培育省科技館新館成為全國卓越科技館。提升市縣科技館服務能力,引導支持市級科技館差異化品牌化發展,鼓勵有條件的縣級區域因地製宜建設科技館。拓展流動科技館和科普大篷車服務覆蓋範圍,推進數字科技館共建共享。

  13.建設與發展特色科普場地。鼓勵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企業建設專題特色科普場館,引導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等融入科技內涵、拓展科普功能。推動將科普設施建設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黨群活動中心建設內容,推進科普公園、科普小鎮、科普廣場建設,引導和促進公園、自然保護區、景區、機場、車站、影院等公共場所開展科普宣傳。

  六、暢通科普渠道,形成全媒體科普發布和傳播局麵

  14.推動主流媒體普遍開設科普專題專欄。鼓勵支持報刊、廣播、電視等媒體開辦科普節目欄目,為公眾提供實用的防災減災、疫情防控、衛生健康等科普知識,擴大科普傳播和覆蓋範圍。

  15.加快推進科普信息化建設。大力推動“科普中國”本土化特色化落地應用,引導支持黨委政府發布平台和網站開設科普專欄。利用網絡和新媒體等平台,為公眾提供精準化的科普知識,滿足公眾多樣化的科普需求。推進圖書、報刊、音像、電影、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深度融合,鼓勵公益廣告增加科普內容,實現科普多渠道全媒體傳播。

  七、提高供給效能,充分發揮科技創新資源科普功能

  16.增強科技創新主體科普責任意識。充分發揮科技設施科普功能,提高科技工作者科普能力。省級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項目承擔單位和人員,結合科研任務加強科普工作。在各類科技獎項評定中列入科普工作指標。支持、引導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學會等利用科技資源開展科普工作,開發科普資源,及時普及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引導、支持和推動實驗室、中試基地、產業研究院等創新基地,麵向社會公眾廣泛開展科學體驗等科普活動。

  17.鼓勵支持高水平科普創作。扶持科普創作人才成長,培養科普創作領軍人物。引導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實驗室、醫療衛生機構、企業、學會、科技館、科普教育基地等創作優秀科普作品,大力開發動漫、短視頻、遊戲等多種形式科普作品。發揮好河南省科普成果獎引導作用,縮短評比活動周期,促進更多優質科普成果湧現。

  八、強化協同聯動,加強救護與避險等應急科普宣教

  18.健全應急科普宣教機製。宣傳、應急、科協、科技、衛生健康、水利、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氣象、地震、通信等部門密切協作,將應急科普工作納入突發事件應急工作整體規劃,建立健全突發事件應急科普宣教協同機製,建成平戰結合應急科普體係。

  19.加大應急科普宣教力度。堅持經常性宣傳教育與集中式應急宣傳相統一,儲備和傳播優質應急科普資源,統籌力量直達基層開展應急科普,積極回應公眾關切、正確引導社會輿論,提高社會公眾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九、堅持科普惠民,推動科普和群眾生產生活相結合

  20.實施“科普築基惠民工程”。廣泛開展“i科普”科技誌願服務,讓科普走進學校、社區、鄉村、車間,融入到廣大群眾的生產生活中去,增強人民群眾科學生產經營、健康文明生活意識和能力。

  21.以科普促進民生改善。大力開展綠色低碳、智慧生活、防災減災、健康養生、移風易俗等科學普及,提升城鄉居民科技素養,讓人民群眾共享科技文明成果,為實現幸福美好生活賦能添彩。

  22.以科普助力產業發展。組織專家團隊麵向企業和產業園區,開展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先進技術推廣應用,弘揚工匠精神,提升職業技能,打造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積極助力傳統產業迭代升級、新興產業搶灘占先、未來產業破冰布局,為創新驅動發展增添動力。

  23.以科普賦能鄉村振興。大力支持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科技小院、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發展,推廣科技誌願服務助力鄉村振興“蘭考模式”,促進優質服務與縣鄉村科技需求精準對接,為農村地區提供亟需的科技培訓、科普講座、產業指導等科技服務。強化脫貧地區科普賦能,通過“科普+研學”“科普+旅遊”等助力鄉村產業融合發展,豐富鄉村多元價值,拓展農業複合功能,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24.推動科普活動向基層延伸。舉辦好全國科普日、科技活動周、科普講解大賽、健康中原行、健康科普能力大賽和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反邪教警示宣傳月等主題科普活動,大力推進防災減災科普、食品安全科普、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等科普活動進社區進鄉村進企業,提高基層群眾參與度和受益率。

  十、保障經費投入,支持科普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25.加大財政科普投入。各級政府按規定安排經費支持科普事業發展,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科學素質建設需要,逐步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注重加強對科普經費使用情況的績效評價,確保專款專用和使用效果。

  26.拓寬多元化科普經費籌集渠道。鼓勵引導社會機構、企業、個人投入科普事業,落實好國家科普稅收優惠政策。

文章編輯:陳東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