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今年,河南八百裏伏牛山腹地小縣城欒川的一紙鄉村運營招募令登上熱搜。一批青年大學生紛紛奔赴鄉村,以民宿管家、旅遊主播、研學導師、劇本殺主持人、新型農民等身份,化身“綠水青山合夥人”,形成了大學生返鄉創業就業的熱潮。
驅車出欒川,沿伊河溯遊而上,20分鍾後抵達重渡溝收費站。向北行,是素有“北國水鄉”之稱的重渡溝景區,人流如織,車水馬龍。向南走,車人難覓,略顯冷清。沒想到,這裏卻是年輕人賈東鵬奔赴的方向。
蹚過伊河水,再穿過一片玉米地,一座民宿小院映入眼簾。“以前誰能想到,在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山溝裏,會有一群年輕人跋涉而來,享受無人煩擾的慢生活?”賈東鵬言語幽默又引人思考。
賈東鵬創辦這間民宿前,小院還是四秋村廢棄的村辦小學。一次邂逅,讓這個“90後”上班族調轉了人生方向。賈東鵬賣了房和車,一頭紮進了山裏。半年時間,小院改頭換麵,賈東鵬還為它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天使民宿·伴山”。盡管周邊沒有景區,但並不影響它的熱度。四秋村火了,賈東鵬的事業也在欒川紮了根。
多年來,美麗鄉村建設大規模鋪開,發展的陣痛也隨之而來。內容同質、千村一麵,缺乏鮮明的定位和個性,缺乏專業的管理和運營,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鄉村自我造血功能。就連原來風風火火的景區型旅遊村,再靠單純販賣“吃農家飯、住農家院、摘農家果”的老套路,也不可避免地造成“審美疲勞”。
隨著旅遊方式加速迭代,年輕一代成為消費主力。然而,固守賞山水、品土菜、憶鄉愁“老三篇”的旅遊村,已難以滿足青年人的新需求。
“青年人流失、老齡化加劇等問題使鄉村內生活力減弱。反映在鄉村旅遊層麵,就是運營不善、創新不夠、業態不活,年輕人不喜歡、不買賬。”欒川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孫欣欣直言。欒川人明白,搞文旅必須懂自己、懂遊客、懂運營,而這三點都需要重新審視。經過一番頭腦風暴,一個基本判斷逐步形成共識:未來鄉村形態必然是“青年友好型鄉村”,要以青年人視角審視鄉村,以年輕化業態引流消費。幾經調查研究後,欒川找到了切入點。
今年開春,一紙“來欒川,做綠水青山合夥人”的鄉村運營招募令麵向全國發布,以51個鄉村旅遊精品村的生態資源,廣攬青年運營人才,全麵挖掘鄉村文化價值、美學價值、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康養村、民俗村、攝影村、垂釣村、風車村、童話村……在招募中,當地跳出“小而全”老路子,提出30多個“專而精”鄉村業態新方向。
“英雄帖”一出,揭榜者紛至遝來。從事礦業貿易的欒川人石彩芳便是其中之一。她相中了潭頭鎮大王廟村。大王廟曆史上曾叫“文曲村”,以石橋、古樹、老井、老宅名揚鄉裏,出了不少文化名人。“以前大王廟的開發不可謂不下功夫,在古村落保護修複、村莊基礎設施提升方麵投入了大量資源。然而,囿於業態和運營缺失,大王廟一直不溫不火。”潭頭鎮黨委書記李向珂坦言。石彩芳得知鄉村運營招募的消息後,第一時間返回家鄉。遍訪山村之後,石彩芳篤定地選擇了大王廟,認為大王廟的文化資源就是為研學基地量身定製的。
路一順,大王廟村的“棋局”順勢走活。農事研學讓農產品賣出了好價錢。紅色研學以劇本殺形式,盤活了閑置的河南大學潭頭辦學紀念館、鄉愁民俗館。“如今,百姓在家門口就業分紅,集體收入打著滾往上翻。”大王廟村黨支部書記楊國鋒感慨。
大王廟的另辟蹊徑是欒川鄉村運營模式轉型的一個縮影。鄉村運營招募令發布以來,累計招引了200多個運營團隊到欒川考察,成功簽約15家,帶動1000餘名大學生到鄉村創業,帶動高端民宿、非遺研學、運動休閑、創意農莊等多元業態蓬勃發展。
“過去,美麗鄉村建設習慣以行政手段推動。現在模式變了,鄉村運營師說了算。在項目策劃之初前置運營思維,市場在哪裏,業態的選擇就瞄準哪裏,真正實現效益最大化。”欒川縣委書記趙莉說。
在這輪青年返鄉投身鄉村運營的大潮中,欒川推出了一攬子激勵政策,從製度層麵保障創業所需,讓大家“輕裝上陣”。
2018年,不滿30歲的張杏杏辭掉銀行的工作,回到欒川縣城開辦了一家烘焙工作室。草莓是烘焙的重要原料。一開始,張杏杏在農場小量采購,後來她萌生了自己開農場的念頭。恰逢鄉村運營招募,她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報了名。沒成想,事兒成了!“有誌不在年高。我們就看中了這個姑娘的幹勁、拚勁。”龍潭村黨支部書記郝躍川說。縣裏的支持也是實打實的,100萬元集體經濟引導資金、30萬元免擔保創業貸款、農業植保培訓……很快,草莓基地就風風火火地幹起來了,並延伸植入了星空露營、野炊燒烤等業態,成為年輕人夜生活的集聚地。
“隻要青年有誌於鄉村運營,我們就願意給機會、給平台、給政策。”趙莉說,欒川向簽約入駐的鄉村運營師及其團隊送上了政策大禮包,保障運營主體放心投資、安心運營。比如,在金融支持上,欒川推出“鄉賢貸”金融產品,設立1000萬元融資擔保風險補償金,30萬元以下貸款免擔保;在技能培訓上,開展“人人持證、技能欒川”工程,聚焦鄉村運營所需,精準提供民宿管理、研學導師等專業培訓;在運營獎勵上,策劃項目政府優先支持,運營費用政府給予補貼,運營突出給予高額獎勵,有效激勵運營主體獻計獻策。
當下,欒川鄉村運營大學生引才計劃正在形成“雁陣效應”。賈東鵬的“天使民宿·伴山”從一個小院招牌成長為集設計、施工、運營、培訓於一體的產業品牌,彙聚了一大批民宿運營人才;石彩芳的“大王廟研學之旅”,帶起了一支由數十人組成的研學導師團隊;張杏杏的草莓農場也有了新規劃,規模要再擴充,業態會更多元,還有更多小夥伴加入……以生態搭建舞台,以青年吸引青年,以運營激活鄉村,這場青年與鄉村的雙向奔赴必將結出美麗鄉村的甜美果實。(記者 夏先清 楊子佩)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今年,河南八百裏伏牛山腹地小縣城欒川的一紙鄉村運營招募令登上熱搜。一批青年大學生紛紛奔赴鄉村,以民宿管家、旅遊主播、研學導師、劇本殺主持人、新型農民等身份,化身“綠水青山合夥人”,形成了大學生返鄉創業就業的熱潮。
驅車出欒川,沿伊河溯遊而上,20分鍾後抵達重渡溝收費站。向北行,是素有“北國水鄉”之稱的重渡溝景區,人流如織,車水馬龍。向南走,車人難覓,略顯冷清。沒想到,這裏卻是年輕人賈東鵬奔赴的方向。
蹚過伊河水,再穿過一片玉米地,一座民宿小院映入眼簾。“以前誰能想到,在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山溝裏,會有一群年輕人跋涉而來,享受無人煩擾的慢生活?”賈東鵬言語幽默又引人思考。
賈東鵬創辦這間民宿前,小院還是四秋村廢棄的村辦小學。一次邂逅,讓這個“90後”上班族調轉了人生方向。賈東鵬賣了房和車,一頭紮進了山裏。半年時間,小院改頭換麵,賈東鵬還為它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天使民宿·伴山”。盡管周邊沒有景區,但並不影響它的熱度。四秋村火了,賈東鵬的事業也在欒川紮了根。
多年來,美麗鄉村建設大規模鋪開,發展的陣痛也隨之而來。內容同質、千村一麵,缺乏鮮明的定位和個性,缺乏專業的管理和運營,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鄉村自我造血功能。就連原來風風火火的景區型旅遊村,再靠單純販賣“吃農家飯、住農家院、摘農家果”的老套路,也不可避免地造成“審美疲勞”。
隨著旅遊方式加速迭代,年輕一代成為消費主力。然而,固守賞山水、品土菜、憶鄉愁“老三篇”的旅遊村,已難以滿足青年人的新需求。
“青年人流失、老齡化加劇等問題使鄉村內生活力減弱。反映在鄉村旅遊層麵,就是運營不善、創新不夠、業態不活,年輕人不喜歡、不買賬。”欒川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孫欣欣直言。欒川人明白,搞文旅必須懂自己、懂遊客、懂運營,而這三點都需要重新審視。經過一番頭腦風暴,一個基本判斷逐步形成共識:未來鄉村形態必然是“青年友好型鄉村”,要以青年人視角審視鄉村,以年輕化業態引流消費。幾經調查研究後,欒川找到了切入點。
今年開春,一紙“來欒川,做綠水青山合夥人”的鄉村運營招募令麵向全國發布,以51個鄉村旅遊精品村的生態資源,廣攬青年運營人才,全麵挖掘鄉村文化價值、美學價值、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康養村、民俗村、攝影村、垂釣村、風車村、童話村……在招募中,當地跳出“小而全”老路子,提出30多個“專而精”鄉村業態新方向。
“英雄帖”一出,揭榜者紛至遝來。從事礦業貿易的欒川人石彩芳便是其中之一。她相中了潭頭鎮大王廟村。大王廟曆史上曾叫“文曲村”,以石橋、古樹、老井、老宅名揚鄉裏,出了不少文化名人。“以前大王廟的開發不可謂不下功夫,在古村落保護修複、村莊基礎設施提升方麵投入了大量資源。然而,囿於業態和運營缺失,大王廟一直不溫不火。”潭頭鎮黨委書記李向珂坦言。石彩芳得知鄉村運營招募的消息後,第一時間返回家鄉。遍訪山村之後,石彩芳篤定地選擇了大王廟,認為大王廟的文化資源就是為研學基地量身定製的。
路一順,大王廟村的“棋局”順勢走活。農事研學讓農產品賣出了好價錢。紅色研學以劇本殺形式,盤活了閑置的河南大學潭頭辦學紀念館、鄉愁民俗館。“如今,百姓在家門口就業分紅,集體收入打著滾往上翻。”大王廟村黨支部書記楊國鋒感慨。
大王廟的另辟蹊徑是欒川鄉村運營模式轉型的一個縮影。鄉村運營招募令發布以來,累計招引了200多個運營團隊到欒川考察,成功簽約15家,帶動1000餘名大學生到鄉村創業,帶動高端民宿、非遺研學、運動休閑、創意農莊等多元業態蓬勃發展。
“過去,美麗鄉村建設習慣以行政手段推動。現在模式變了,鄉村運營師說了算。在項目策劃之初前置運營思維,市場在哪裏,業態的選擇就瞄準哪裏,真正實現效益最大化。”欒川縣委書記趙莉說。
在這輪青年返鄉投身鄉村運營的大潮中,欒川推出了一攬子激勵政策,從製度層麵保障創業所需,讓大家“輕裝上陣”。
2018年,不滿30歲的張杏杏辭掉銀行的工作,回到欒川縣城開辦了一家烘焙工作室。草莓是烘焙的重要原料。一開始,張杏杏在農場小量采購,後來她萌生了自己開農場的念頭。恰逢鄉村運營招募,她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報了名。沒成想,事兒成了!“有誌不在年高。我們就看中了這個姑娘的幹勁、拚勁。”龍潭村黨支部書記郝躍川說。縣裏的支持也是實打實的,100萬元集體經濟引導資金、30萬元免擔保創業貸款、農業植保培訓……很快,草莓基地就風風火火地幹起來了,並延伸植入了星空露營、野炊燒烤等業態,成為年輕人夜生活的集聚地。
“隻要青年有誌於鄉村運營,我們就願意給機會、給平台、給政策。”趙莉說,欒川向簽約入駐的鄉村運營師及其團隊送上了政策大禮包,保障運營主體放心投資、安心運營。比如,在金融支持上,欒川推出“鄉賢貸”金融產品,設立1000萬元融資擔保風險補償金,30萬元以下貸款免擔保;在技能培訓上,開展“人人持證、技能欒川”工程,聚焦鄉村運營所需,精準提供民宿管理、研學導師等專業培訓;在運營獎勵上,策劃項目政府優先支持,運營費用政府給予補貼,運營突出給予高額獎勵,有效激勵運營主體獻計獻策。
當下,欒川鄉村運營大學生引才計劃正在形成“雁陣效應”。賈東鵬的“天使民宿·伴山”從一個小院招牌成長為集設計、施工、運營、培訓於一體的產業品牌,彙聚了一大批民宿運營人才;石彩芳的“大王廟研學之旅”,帶起了一支由數十人組成的研學導師團隊;張杏杏的草莓農場也有了新規劃,規模要再擴充,業態會更多元,還有更多小夥伴加入……以生態搭建舞台,以青年吸引青年,以運營激活鄉村,這場青年與鄉村的雙向奔赴必將結出美麗鄉村的甜美果實。(記者 夏先清 楊子佩)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