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中國式現代化①丨張占倉:高質量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人才支撐
更新時間:2022-10-23 14:42:20    來源:中原策

【編者按】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

黨的二十大報告在河南代表、幹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尤其是中國式現代化話題,河南超一億戶籍人口,如何實現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在整個中國式現代化中很具有樣本意義。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如何牢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頂端新聞·中原策就此策劃“中國式現代化”係列理論文章,邀請我省知名專家學者深入解讀報告要義,以“學習筆記”的方式,探討中國式現代化的“河南方案”。

頂端新聞特約專家 張占倉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這是我們全麵建設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重大戰略部署。所謂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簡單地講,就是傾國家之力,優先發展科技與教育,全麵提升我們國家科技創新能力與水平,培育更多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各類人才,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高質量的科教資源支持,以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為支撐提高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在高質量發展成為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的新征程上,我們要按照黨的二十大的係統部署,從以下五個方麵協同發力,高質量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曆史性提升對實施科教興國戰略重要性的認識

科教興國戰略,是1995年黨中央、國務院第一次提出並持續實施的國家戰略。正是因為科教興國戰略的啟動與實施,使我們國家在科教領域取得較快發展。

至2015年,實施的第一個20年,我們國家科教領域的主要指標升至世界前列,順利成為全球科教大國,並為我們的國民經濟加快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動力支撐。

黨的二十大報告,再一次專門係統部署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目的很清楚,就是要推動我們國家由科教大國邁向科教強國,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以利為我們國家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的高端科教資源支撐,全麵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

所以,我們要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全麵提升的科技創新能力,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培育發展新熱點新增長點,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穩定提高我們國家科技創新與教育發展在全世界的影響力。

按照代際規律,經過第二個20年的持續奮鬥,到2035年,把我們國家建設成為科教強國,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增添曆史偉力。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為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人才支撐

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牢牢把握國家教育健康發展的大方向。

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優化人才培養結構,全麵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以更加健全的教育培養機製,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為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各種類型比較充足的人才資源支撐。

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舉國體製,集中更加充沛的力量,特別是要加快提升研發投入強度,由現在的2.44%盡快提升到國際公認的2.6~2.8%水平,以更加充足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係統籌劃一批涉及未來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組織老中青結合、以青年人才為主的骨幹專業科研團隊,協同作戰,聯合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破解高科技領域被部分發達國家“卡脖子”的曆史性難題,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國家創新體係整體效能,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全麵提高我們國家的自主創新能力,在涉及國民經濟發展與國家安全等重要領域建立健全我們自主可控的高端技術體係與標準體係,築牢國家強盛之基,保障國家安全發展。

構建全球一流的創新人才生態

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完善人才戰略布局,既重視著名科學家、專家、教授引進與培育,又以比現在發達國家更加優惠的綜合性政策舉措吸引與培養各類青年人才,特別是35歲以下正處於創新黃金期的優秀青年人才,為一代青年英才迸發創新智慧提供世界一流的寬鬆環境,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著力形成人才國際競爭的比較優勢。

不僅把我們國家大批留學生及時吸引回國,也積極吸引更多外國畢業於著名高校的博士到我們國家從事專業工作,把國內外各個方麵優秀人才集聚到我們黨和人民事業中來,為我們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源源不斷、充滿活力的大批人才支撐。

持續穩定加強基礎研究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世界科技發展曆史證明,要實現這一戰略目標,必須夯實基礎研究根基,大幅提升原始創新能力。

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體係的源頭,是所有技術問題的思想源點。加強基礎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強的必然要求,是我們從未知到已知、從不確定性到確定性的必然選擇。因此,我們建設科技強國,必須堅定不移地加強基礎研究。

就我們這樣人口眾多的大國來說,在基礎研究領域不敢有任何急躁情緒,也不敢有簡單的功利思想,而是要以恒久之力,長期穩定支持足夠規模的大學、專業科研機構、專業實驗室等一批科研人員從事基礎研究,為願意從事基礎研究的科研人員提供穩定可靠的科研條件,支持其紮紮實實做不同領域、不同專業、不同起點的基礎研究。

我們要牢記,在基礎研究領域,仍然存在“二八”定律。隻有把我們基礎研究人才隊伍規模組織到足夠大,才有可能在其中湧現20%的優秀人才。隻有這樣長期穩定積累積澱集聚,才能夠逐步造就一批在基礎研究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發現新的科學原理、命名新的科學定律、創造新知識新智慧的科學家,並在他們基礎研究的支持下,為我們國家占領全球新的原創性知識創新高地奠定科學基礎。

積極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

我們作為一個科技創新能力正在提升過程之中的國家,要明白我們在高端科技領域短板弱項還是比較突出的。所以,要秉持開放合作的態度,繼續積極擴大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虛心向發達國家著名的專家學者學習,特別是在創新方法論方麵,要認真借鑒發達國家學術領域的經驗與做法,彌補我們國家不太重視方法論訓練與再創新的弱點,全麵提升我們中國學術領域的係統性創新水平,為培養培育出我們中國更多國際性學術大家而努力!

【專家名片】

張占倉丨河南省人民政府專家谘詢委員會委員,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長

文章編輯:陳東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中國式現代化①丨張占倉:高質量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人才支撐
    2022-10-23 14:42:20    來源:中原策

    【編者按】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

    黨的二十大報告在河南代表、幹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尤其是中國式現代化話題,河南超一億戶籍人口,如何實現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在整個中國式現代化中很具有樣本意義。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如何牢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頂端新聞·中原策就此策劃“中國式現代化”係列理論文章,邀請我省知名專家學者深入解讀報告要義,以“學習筆記”的方式,探討中國式現代化的“河南方案”。

    頂端新聞特約專家 張占倉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這是我們全麵建設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重大戰略部署。所謂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簡單地講,就是傾國家之力,優先發展科技與教育,全麵提升我們國家科技創新能力與水平,培育更多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各類人才,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高質量的科教資源支持,以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為支撐提高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在高質量發展成為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的新征程上,我們要按照黨的二十大的係統部署,從以下五個方麵協同發力,高質量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曆史性提升對實施科教興國戰略重要性的認識

    科教興國戰略,是1995年黨中央、國務院第一次提出並持續實施的國家戰略。正是因為科教興國戰略的啟動與實施,使我們國家在科教領域取得較快發展。

    至2015年,實施的第一個20年,我們國家科教領域的主要指標升至世界前列,順利成為全球科教大國,並為我們的國民經濟加快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動力支撐。

    黨的二十大報告,再一次專門係統部署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目的很清楚,就是要推動我們國家由科教大國邁向科教強國,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以利為我們國家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的高端科教資源支撐,全麵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

    所以,我們要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全麵提升的科技創新能力,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培育發展新熱點新增長點,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穩定提高我們國家科技創新與教育發展在全世界的影響力。

    按照代際規律,經過第二個20年的持續奮鬥,到2035年,把我們國家建設成為科教強國,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增添曆史偉力。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為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人才支撐

    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牢牢把握國家教育健康發展的大方向。

    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優化人才培養結構,全麵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以更加健全的教育培養機製,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為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各種類型比較充足的人才資源支撐。

    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舉國體製,集中更加充沛的力量,特別是要加快提升研發投入強度,由現在的2.44%盡快提升到國際公認的2.6~2.8%水平,以更加充足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係統籌劃一批涉及未來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組織老中青結合、以青年人才為主的骨幹專業科研團隊,協同作戰,聯合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破解高科技領域被部分發達國家“卡脖子”的曆史性難題,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國家創新體係整體效能,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全麵提高我們國家的自主創新能力,在涉及國民經濟發展與國家安全等重要領域建立健全我們自主可控的高端技術體係與標準體係,築牢國家強盛之基,保障國家安全發展。

    構建全球一流的創新人才生態

    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完善人才戰略布局,既重視著名科學家、專家、教授引進與培育,又以比現在發達國家更加優惠的綜合性政策舉措吸引與培養各類青年人才,特別是35歲以下正處於創新黃金期的優秀青年人才,為一代青年英才迸發創新智慧提供世界一流的寬鬆環境,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著力形成人才國際競爭的比較優勢。

    不僅把我們國家大批留學生及時吸引回國,也積極吸引更多外國畢業於著名高校的博士到我們國家從事專業工作,把國內外各個方麵優秀人才集聚到我們黨和人民事業中來,為我們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源源不斷、充滿活力的大批人才支撐。

    持續穩定加強基礎研究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世界科技發展曆史證明,要實現這一戰略目標,必須夯實基礎研究根基,大幅提升原始創新能力。

    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體係的源頭,是所有技術問題的思想源點。加強基礎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強的必然要求,是我們從未知到已知、從不確定性到確定性的必然選擇。因此,我們建設科技強國,必須堅定不移地加強基礎研究。

    就我們這樣人口眾多的大國來說,在基礎研究領域不敢有任何急躁情緒,也不敢有簡單的功利思想,而是要以恒久之力,長期穩定支持足夠規模的大學、專業科研機構、專業實驗室等一批科研人員從事基礎研究,為願意從事基礎研究的科研人員提供穩定可靠的科研條件,支持其紮紮實實做不同領域、不同專業、不同起點的基礎研究。

    我們要牢記,在基礎研究領域,仍然存在“二八”定律。隻有把我們基礎研究人才隊伍規模組織到足夠大,才有可能在其中湧現20%的優秀人才。隻有這樣長期穩定積累積澱集聚,才能夠逐步造就一批在基礎研究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發現新的科學原理、命名新的科學定律、創造新知識新智慧的科學家,並在他們基礎研究的支持下,為我們國家占領全球新的原創性知識創新高地奠定科學基礎。

    積極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

    我們作為一個科技創新能力正在提升過程之中的國家,要明白我們在高端科技領域短板弱項還是比較突出的。所以,要秉持開放合作的態度,繼續積極擴大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虛心向發達國家著名的專家學者學習,特別是在創新方法論方麵,要認真借鑒發達國家學術領域的經驗與做法,彌補我們國家不太重視方法論訓練與再創新的弱點,全麵提升我們中國學術領域的係統性創新水平,為培養培育出我們中國更多國際性學術大家而努力!

    【專家名片】

    張占倉丨河南省人民政府專家谘詢委員會委員,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長

    文章編輯:陳東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