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本報訊(記者 劉曉波 盧鬆)“十一”假期,全國玉米栽培學組組織專家對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與漯河市鄉村振興局、漯河市農機中心合作開展的“玉米密植滴灌高產機械收粒技術”示範田進行現場機收粒測產,70畝示範田平均畝產846.06公斤,其中產量最高的(隆創310)30畝平均單產924.61公斤。
據悉,該示範田位於臨潁縣皇帝廟鄉田園綜合體園區內,示範田麵積70畝,種植品種分別為隆創310、裕豐303和豫單9932。
“高產示範田在遭遇前期高溫幹旱、開花期和灌漿期持續高溫幹旱等不利氣候因素影響下,通過選用高產耐密品種、免耕密植精量播種機播種、增密種植、滴灌及滴水出苗提高整齊度、水肥一體化精準調控技術和全程機械化技術,強化田間管理,創下了黃淮南部今年玉米的高產紀錄,建議加大技術推廣力度。”省玉米產業技術體係首席專家、測產專家組組長李玉玲說。
漯河市引進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專家團隊,建立“院市”合作機製,投入專項資金400多萬元,通過在漯河全域推廣小麥、玉米、大豆優質高產高效種植模式,在舞陽、臨潁等縣區建設“千畝試驗示範基地”,大幅提高三大作物單產和收益。
“以玉米為例,實施玉米密植高產精準調控技術,玉米株數從3800株提高到5500株,單產每畝可增加150~400公斤,與常規種植農戶普遍采用的大水漫灌方式相比節水可達40%以上,節省人工70%以上。”漯河市鄉村振興局局長郭東升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每畝增產200公斤、玉米價格每公斤2.2元、每畝生產經營成本減少70元計算,畝收益增加500元以上,漯河市玉米種植麵積常年在120萬畝,如果全市推廣該項集成技術,在大幅增加糧食產量的同時,每年僅玉米可增收6億元,平均每戶可增收近1000元,實現農業提質增效的同時又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編輯:陳夢伊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本報訊(記者 劉曉波 盧鬆)“十一”假期,全國玉米栽培學組組織專家對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與漯河市鄉村振興局、漯河市農機中心合作開展的“玉米密植滴灌高產機械收粒技術”示範田進行現場機收粒測產,70畝示範田平均畝產846.06公斤,其中產量最高的(隆創310)30畝平均單產924.61公斤。
據悉,該示範田位於臨潁縣皇帝廟鄉田園綜合體園區內,示範田麵積70畝,種植品種分別為隆創310、裕豐303和豫單9932。
“高產示範田在遭遇前期高溫幹旱、開花期和灌漿期持續高溫幹旱等不利氣候因素影響下,通過選用高產耐密品種、免耕密植精量播種機播種、增密種植、滴灌及滴水出苗提高整齊度、水肥一體化精準調控技術和全程機械化技術,強化田間管理,創下了黃淮南部今年玉米的高產紀錄,建議加大技術推廣力度。”省玉米產業技術體係首席專家、測產專家組組長李玉玲說。
漯河市引進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專家團隊,建立“院市”合作機製,投入專項資金400多萬元,通過在漯河全域推廣小麥、玉米、大豆優質高產高效種植模式,在舞陽、臨潁等縣區建設“千畝試驗示範基地”,大幅提高三大作物單產和收益。
“以玉米為例,實施玉米密植高產精準調控技術,玉米株數從3800株提高到5500株,單產每畝可增加150~400公斤,與常規種植農戶普遍采用的大水漫灌方式相比節水可達40%以上,節省人工70%以上。”漯河市鄉村振興局局長郭東升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每畝增產200公斤、玉米價格每公斤2.2元、每畝生產經營成本減少70元計算,畝收益增加500元以上,漯河市玉米種植麵積常年在120萬畝,如果全市推廣該項集成技術,在大幅增加糧食產量的同時,每年僅玉米可增收6億元,平均每戶可增收近1000元,實現農業提質增效的同時又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編輯:陳夢伊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