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武陟縣嘉應觀鄉中水寨村的貧困戶王小貴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帕金森等多種疾病,去年她又因心髒病及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分別在武陟縣中醫院及嘉應觀鄉衛生院就診,醫療費用為5228.39元,經基本醫保報銷3804.2元、醫療救助報銷959.97元,剩餘合規費用再給予托底醫療救助411.4元,累計報銷5175.59元,報銷比例達98.99%。
“多虧定製服務,家庭醫生想辦法控製她的病,醫療保險解決了她的看病錢,家裏的壓力小多了。”王小貴的愛人白小鬆說。
白小鬆提到的定製服務是我市在健康扶貧工作中探索實施的“兩定製一兜底”(即定製醫療服務方案、定製醫保救助方案和社會救助兜底)健康扶貧模式的一種,也是我市努力托住困難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之底的有效之舉。
記者了解到,2017年,我市有困難群眾19.5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群眾5.92萬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困難群眾占建檔立卡貧困群眾的45.5%。在全麵推進精準扶貧工作中,如何讓困難群眾不再因病致貧返貧?去年,市衛生計生委、市人社局以武陟縣、溫縣為試點,探索了健康扶貧新模式。
為解決好貧困群眾看病難問題,我市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抓手,探索醫療定製服務。聚焦困難群體,組建健康扶貧醫療服務團隊,為每個因病致貧貧困群眾明確一名家庭醫生,開展“一對一”家庭簽約醫療服務,包括疾病診治、醫療隨訪、慢性病管理、健康指導等,並定期上門走訪。家庭醫生在服務貧困群眾時,根據貧困群眾的患病情況,有針對性地製定落實救治措施,綜合評估其治療方案和用藥方案,根據縣、鄉、村三級醫療服務團隊水平和患者病種病情,實行分級診療。
心係慢病群體,在為貧困群眾提供醫療定製服務中,提供七免服務,即免費為貧困群眾建立一份完整電子健康檔案,實行健康管理服務;免費為轄區60歲以上的貧困群眾提供健康體檢;免費為患有高血壓疾病的貧困群眾提供健康管理服務;免費為患有Ⅱ型糖尿病的貧困群眾提供健康管理服務;免費為患有嚴重精神障礙的貧困群眾提供健康管理服務;免費為貧困孕產婦建立《母子健康手冊》並進行健康檢查;對貧困群眾看病就醫免收掛號費、院內會診費。
截至去年年底,已免費為1.3萬名60歲以上的貧困群眾提供健康體檢;免費為8200名患有高血壓疾病的貧困群眾提供健康管理服務;免費為2311名患有2型糖尿病的貧困群眾提供健康管理服務;免費為1219名患有嚴重精神障礙的貧困群眾提供健康管理服務;免費為752名貧困孕產婦建立《母子健康手冊》並進行健康檢查。
為破解貧困群眾看不起病的問題,我市從去年開始探索醫療保險定製服務。建立“3+3”醫療保險精準扶貧托底救助機製,即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大病補充保險“三重醫保”和民政醫療救助、慈善醫療救助、醫療保險托底救助“三重救助”。其中,醫療保險托底救助從去年7月份開始在武陟縣和溫縣探索推行。具體籌資標準為人均140元,市、縣兩級財政按2∶8比例分擔,不需要貧困群眾掏一分錢,實行合規費用“三個全額報銷”,即困難群眾年度住院費用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困難群眾大病補充保險報銷和民政、慈善救助後,在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住院的個人負擔的住院合規費用全額報銷;困難群眾在縣級和市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個人負擔總費用一個年度內累計達到4000元和6000元的合規費用全額報銷;困難群眾符合省、市規定的34種重特大疾病和重症慢性病的,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困難群眾大病補充醫保報銷和民政、慈善救助後的門診合規費用全額報銷。
去年7月至12月,武陟縣享受醫保精準扶貧托底救助待遇的困難群眾有821人次,醫療總費用為543.87萬元,合規費用519.85萬元,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大病補充保險、醫療救助報銷共計432.38萬元,剩餘合規費用再給予托底救助87.47萬元,累計報銷519.85萬元,報銷比例達95.58%;溫縣享受醫保精準扶貧托底救助待遇的貧困群眾有550人次,醫療總費用為174.34萬元,合規費用163.84萬元,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大病補充保險、醫療救助報銷共計128.87萬元,剩餘合規費用再給予托底救助34.97萬元,累計報銷163.84萬元,報銷比例達93.6%。
健康扶貧焦作模式的探索實施,努力托住困難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之底,編密織牢困難群眾民生保障網。該項創新也獲得了我市2017年度改革創新一等獎。
(記者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