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村區開展“結千村、訪萬戶、解民憂、幫民富”活動側記
這是馬村區開展“結千村、訪萬戶、解民憂、幫民富”活動的一個縮影。連日來,該區各部門、各街道組成的140餘支幫扶工作隊的600餘名幹部,深入基層幫助群眾解決問題、化解矛盾,進村入戶宣講黨的政策和十九大精神,深入紮實開展這項活動。截至10月24日,幫扶工作隊入戶數超過1.2萬戶次,梳理問題1572個,化解問題643個,化解率40.9%。
結千村,讓十九大精神深入群眾
黨的十九大召開前,馬村區在《焦作日報》馬村區新聞版、馬村區手機報等媒體平台上開設專欄,在“魅力馬村”微博和微信客戶端設置新聞鏈接,廣泛宣傳“結千村、訪萬戶、解民憂、幫民富”工作動態和成效,同時利用街道、村兩級黨群服務中心、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百姓文化超市”、基層黨校等陣地,以“砥礪奮進的五年”為主題,開展各類宣教活動80餘場,為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營造了濃厚的輿論氛圍。
黨的十九大召開後,各幫扶工作隊進村入戶,組織村兩委幹部和群眾一起收聽收看十九大開幕盛況,宣講十九大精神,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鄉村振興戰略等宣講到千家萬戶。
訪萬戶,把矛盾逐一化解在基層
安陽城街道東馬村的殘疾人史玉明在外地買了一輛農用車,回來後車經常出問題,想還車退款,可對方怎麼都不答應也不見麵,史玉明非常著急。馬村區委政法委駐東馬村幫扶工作隊的侯平州了解此事後,找來律師,陪史玉明去找賣主,並幫著完善購買合同等手續,最終如願退款。
深入基層解決問題、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是該區開展“結千村、訪萬戶、解民憂、幫民富”活動的一項重要要求。按照基層黨建12項工作清單、駐村管理5項工作清單,該區組織各街道、村、幫扶單位、幫扶責任組、駐村第一書記深入走訪農戶,分層次召開村兩委會、黨員代表會、群眾代表會、困難群眾代表會,廣泛征求意見建議和問題線索,並進行整理、梳理,建立問題台賬,突出問題導向,確保整改到位。通過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和推進積案化解,有力推動了穩定安全信訪工作。以確保安全穩定為目標,該區在全市率先建立“防控、管控、責控”安全生產體係,全區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平穩。深入推進環境汙染防治攻堅戰,工地揚塵治理、渣土車監管、環衛精細作業等環保難題得到有效破解。
解民憂,真心實意辦好民生實事
今年17歲的盧冬豔,父母因病致使家裏一貧如洗。區審計局駐馬村街道白莊村第一書記曹俊芳經常找她談心,幫助她家修繕漏雨的房子,幫著她父母辦理醫保相關報銷手續,日子久了兩人就像母女一樣無話不談。在9月份的一次走訪中,得知駐村企業招聘工人,曹俊芳就動員盧冬豔去應聘,並在試用期裏經常去廠裏看望她、鼓勵她。廠裏人對曹俊芳說:“你這麼關心她,我們還以為你是她的媽媽。”
在“結千村、訪萬戶、解民憂、幫民富”活動中,馬村區各幫扶工作隊走進群眾家中,真心實意地與群眾交流,真正了解群眾所思、所想、所憂、所盼,力爭為群眾多辦實事、辦好事,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經過走訪收集,群眾呼聲最強烈的、亟待解決的民生問題,集中在水井、道路、危房加固、環境衛生、扶貧項目實施等方麵,幫扶工作隊堅持邊訪邊改,全力為民排憂解難。區城管局幫扶工作隊在國慶節期間,針對連日多雨導致20餘戶群眾房屋漏雨問題,自籌資金購買200多公斤油氈布維修房頂,及時為群眾解決燃眉之急。該局還投入5萬元為幫扶村配備2輛垃圾車、修建3個垃圾池,提供環衛清掃工具,累計清運陳舊性垃圾500餘車,目前這個村已實現生活垃圾日產日清,村內道路全天候保潔。
馬村區委政法委幫扶工作隊對東馬村內主街道和待九路西側的5000多米排水溝進行鋪設和硬化,安裝路燈48盞,解決了群眾出行問題;建成群眾文化活動中心,新安裝了健身器材,配備了電腦、投影儀等,解決了群眾的娛樂、健身問題;在村委會院內新建了標準的衛生室,配備了醫療器材和設備,10月底開始提供醫療服務,解決了群眾看病問題。
截至目前,馬村區完成5戶農村危房改造;發放37.3萬元,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805人;將53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納入農村低保,為53名貧困對象發放救助金32.9萬元,為24個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發放臨時救助金4.2萬元,為8個貧困家庭發放助學金1.8萬元;為全區貧困人口辦理大病補充醫療保險,為389名貧困殘疾人發放了護理補貼和生活補貼。
幫民富,造血式扶貧鏗鏘前行
馬村區將脫貧攻堅貫穿在活動之中,積極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紮實開展扶貧蹲點日活動,突出產業扶貧、金融扶貧,全麵落實各項扶貧政策,投資1261萬元實施扶貧開發項目33個,扶貧工作順利通過國務院扶貧辦省際交叉驗收。
以幫助群眾脫貧致富為目標,馬村區製定了《產業扶貧就業基地建設實施細則》,積極實施扶貧項目,全區15個貧困村和3個已脫貧村以及貧困人口在15人以上的非貧困村實現了產業項目全覆蓋,做到了村村有一個帶貧產業項目。
持久脫貧,關鍵還要看產業。馬村區發揮青島光伏農業園區、中利騰暉農業綜合體的引領和帶動作用,助推貧困村經濟發展,增加貧困群眾收入,實現造血式扶貧。今年年初以來,該區已實施一批設施農業、苗木花卉和油用牡丹種植、桃樹種植、大櫻桃種植等產業項目。投資523.8萬元,在全區32個行政村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站,目前7個村已建成光伏發電站,25個村正在進行項目招標。發放扶貧貸款344.3萬元,向對貧困戶有帶動作用的企業發放貸款634.7萬元,9月份發放小額信貸70萬元。培訓貧困勞動力103人,實現就業156人。
(記者 張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