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黨員中心戶”牌子,在解放區焦北街道幸福街社區龍光樓院王素琴的家門口掛著。3年來,她化解鄰裏矛盾、幫助困難群眾、宣傳黨的政策,時刻不忘自己的共產黨員身份。
焦北街道還湧現出“程師傅民調小組”“楊大姐心理熱線”“高繼才門崗值守”等一批黨建服務品牌。10月12日,焦北街道在全省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經驗交流座談會作典型發言,是全省唯一街道層麵的入選單位。
以加強黨建為突破口,解放區堅持黨組織設置下移,發揮樓院黨小組的作用,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以“美麗樓院”“四城聯創”為載體,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先後設立樓院黨支部235個、樓棟黨小組702個、黨員中心戶1359戶,在438個樓院成立居民議事會,選出議事成員2000餘名。2014年、2015年、2016年,該區先後撥付579萬元、873萬元、1000萬元資金支持創建,黨員以樓院為陣地,真正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凝聚黨心民心。
廣大黨員帶領居民自我決策、自我管理、自我實施、自我監督,變“獨角戲”為“大合唱”。在樓院黨組織的帶動下,轄區單位積極參與,河南理工大學、焦作電廠、鐵路電纜廠等30餘家駐區單位,先後投資1000餘萬元改造樓院基礎設施。“追夢公益”“愛心港灣”等社會組織也積極開展樓院公益活動。
解放區構建了社區服務型黨組織“334”工作模式——
第一個“3”是發揮“3個作用”,破解“誰來幹”的難題,即黨政主導、居民主體、社會協同。
第二個“3”是實施3步工作法,破解“黨建成果轉化”的難題。一是把居民對樓院管理的意見收集上來,把形成的初步方案公布下去。二是把居民對初步方案的意見收集上來,把最終方案公布下去。三是把居民對方案落實的意見收集上來,把整改情況公布下去。
“4”是構建4項長效機製,破解“黨建成果轉化”的難題。一是構建共建共融機製,實現黨建統領好。二是構建共商共推機製,實現自治管理好。三是構建共創共管機製,實現文明和諧好。四是構建共建共享機製,實現群眾反響好。
3年來,黨員帶動,該區自發組建義務巡邏隊384支,1500餘人組成的矛盾排查和人民調解隊伍,在樓院累計排查化解矛盾糾紛34111起;累計建成視頻監控平台300餘個,安裝監控探頭6800餘個、平安燈2373個。基層黨組織帶頭,改建下水道16300餘米,整修路麵44200餘平方米,新建車棚46處,維修新建門崗158個,修建圍牆18500餘平方米,美化牆體69400餘平方米。
解放區“334”工作模式,被民政部評定為“中國社區治理十大創新成果”之一,成為全國學習範本。《人民日報》、新華社分別予以深度報道,我市在全市範圍進行推廣。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