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17時許,孟州市槐樹鄉雷山村口,一輛幼兒園校車緩緩停下,4歲小男孩吳銘軒背著書包從車上下來,看到來接他的不是自己的媽媽,而是該村村民王普選爺爺,有些失落地低下了頭。“等你媽媽完成了幫扶任務,就能帶你回城裏了,還可以每天到幼兒園接送你。”王普選一邊安慰吳銘軒,一邊領著他向村委會走去。
吳銘軒的媽媽王金霞是孟州市審計局一名科員,去年11月開始擔任雷山村駐村第一書記。雷山村位於孟州市西部丘陵地區,是一個省定貧困村,耕地585畝,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5戶65人。該村幹旱少雨、土地貧瘠,群眾僅靠種植果樹增加收入,扶貧任務非常艱巨。
剛剛接到幫扶任務時,王金霞犯了愁,她家裏四口人,丈夫因工作需要經常出差,女兒上高中住校,4歲的兒子正上幼兒園,平日裏僅靠她一人照顧。但是,雷山村距離孟州市區21公裏,每天怎麼接送孩子呢?轉學!帶著兒子吃住在雷山村!王金霞橫下一條心,先是把兒子從孟州市直幼兒園轉到雷山村附近的幼兒園。沒過幾天,孩子由於不適應環境感染猩紅熱,渾身發熱、長皮疹,癢得他整日坐立不安。王金霞不得不把兒子轉到洛陽市吉利區一家幼兒園,雖然距離村子也有一段距離,但是有校車接送,相對方便。
解決了後顧之憂,王金霞開始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按照黨建程序,村裏要定期召開黨員大會、進行“四議兩公開”,但村裏的老黨員王選普則認為開會是走形式,沒什麼意義。王金霞經過幾次勸說,他依舊不願意參加。
然而,隨後的田間線路改造,由於王普選家的果園比較偏遠,電線通不到果園,讓他非常著急。王金霞及時組織村幹部開會商議,多次和電力公司工作人員溝通協調改進路線,還趁著每次來城開會的機會,幫助王選普辦理了相關手續。最終,該村2000多米的田間線路如願通道了王選普家的果園。“我現在明白這開會還真有用,就是人家這認真嚴謹的勁兒,才能把活兒幹好哩!”現在的王普選提起金霞書記總是滿口稱讚,看到她經常忙得腳不沾地,就主動承擔起接小銘軒放學的任務。
村裏的貧困戶絕大多數都種植果樹,由於技術管理不到位,產量低、效益低。今年2月,王金霞邀請果樹種植專家,對全村果農展開技術培訓,並走進每個貧困戶的果園中,手把手示範講解。隨後,她帶領雷山村兩委成員,鼓勵村裏的種植大戶帶動貧困戶,成立了槐米深加工項目——槐米茶生產,並成立專業的農業合作社,全村貧困戶可以享受到農業補貼,把培育和壯大優勢產業作為扶持的重點,以產業化扶貧逐步帶動貧困戶脫貧。
“雨天水泥路,晴天揚灰路”是雷山村主要道路曾經的真實寫照。為了改變這一現狀,王金霞積極協調項目資金,伴隨著一係列國家扶貧政策的推進,短短一個月,就帶領村民硬化道路3495米,全村道路變成了真正的水泥路,極大的解決了村民出行難的問題。同時,修複排水溝2500米,安裝路燈60盞,新建了黨員活動中心、文化廣場、村級衛生室,還改建了村兩委辦公場地,添置了體育健身器材,促使雷山村煥發新的活力。
“孩子,恁家是哪的啊?”時間久了,村民們常常這樣問吳銘軒。“我家雷山哩!”吳銘軒毫不猶豫地回答。他和媽媽每天睡的是木板床、吃的是自家種的菜,周末跟著村民們在果園裏摘果子……“媽媽,我覺得駐村很棒,你的扶貧工作就一直幹下去吧,咱們不走啦!”懂事的吳銘軒也常常鼓勵媽媽。
“扶貧工作確實很累,但想到還有很多扶貧幹部為實現貧困人口脫貧在努力奮鬥,我就沒有理由不咬牙堅持下去。”王金霞說,等她完成了駐雷山村扶貧幫扶任務,就好好彌補對兒子的虧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