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二的“扶貧蹲點日”,已經結束駐村第一書記任期、回到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辦公室主任崗位上的王廣宇,依然堅持到自己經曆過春夏秋冬、品嚐了酸甜苦辣的博愛縣磨頭鎮東馬村,看看在他靈魂之上打下深深烙印的這一方土地、這一群人。
3月27日,是每周一次的“扶貧蹲點日”,王廣宇再次來到東馬村。“王書記,今晚別走了!”每次進村,習慣了王書記這個稱呼的村民,都這樣熱情挽留王廣宇。而知道王廣宇一定會來的村民,把自己栽種的蔬菜擇好洗淨,送到他曾經工作和生活過的村委會,“飯菜都給你準備好了,就住一晚吧!”
東馬村172戶近800口人,是省定貧困村,除去常年外出務工的,都熟悉王廣宇,都舍不得王書記。對於東馬村每個家庭的情況,王廣宇也了然於胸,特別是2016年精準識別後僅剩的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傾注了王廣宇大量的心血和汗水。
貧困戶李春香本人有大病且視力殘疾,兒子郭小凱性格孤僻,視力也有問題,且腿腳不方便,兒媳能從事簡單的勞動,孫子、孫女目前上小學。針對李春香家的情況,王廣宇積極幫助她們爭取政策,除低保外,協助李春香辦理了殘疾證,可享受到殘疾人補貼。2017年又幫助她家實施了家庭式光伏發電項目,幫助她家增加收入。
貧困戶郭公平上有80歲的老母親,下有20多歲在鄭州上學的女兒。離異多年的郭公平2015年突發肝病導致下肢癱瘓,嚴重的肝硬化及肝性腦病、脊髓病還需後續治療,郭公平家裏除了土地沒有其他經濟來源。針對這種情況,王廣宇幫助他求醫問藥,並自掏腰包給他女兒生活費。
貧困戶趙存星聽力有問題,老伴智力低下,王廣宇開著自己的車帶著他倆辦理殘疾證,並帶他們到市五官醫院和博愛縣月山精神病院做鑒定。殘疾證發下來後又幫助他向市殘聯申請了一台助聽器,讓他過上了“有聲”的日子。人社部門設立公益崗位後,王廣宇又給趙存星申報了保潔員的崗位。
貧困戶杜悅是該村五戶貧困戶中最困難的一戶,杜悅及其兩個小叔子、一個大兒子都是智力二級殘疾,家中的一切都靠小兒子支撐。對於這樣的家庭,隻能依靠社會保障兜底。在王廣宇的幫助下,杜悅的兩個小叔子由低保改為分散供養五保戶,家中其他三人的低保標準提高到了最高標準。
貧困戶陳蘭英家致貧的根本原因在於自身動力不足,王廣宇便經常給陳蘭英的兒子、兒媳聊天,給他們介紹工作,幫助他們增加收入。
在為貧困戶製定精準的脫貧措施之餘,王廣宇還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把東馬村打造成文化扶貧、精神扶貧的一個亮點。王廣宇積極籌措資金對該村村委會院內的二仙奶奶廟這一文物古跡進行了修繕,並爭取了一套健身器材,改變了村裏幾十年來沒有體育活動的局麵。在王廣宇的組織下,市豫劇團和博愛縣月秀劇團到東馬村演出,並為村裏的舞蹈隊配發了服裝,還進行了人員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