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全村6個居民小區的275戶村民自覺將自家的垃圾分類放好。8點前,垃圾清運工人將這些分類好的垃圾全部清運到村裏的垃圾堆放點,進行定點堆放、循環利用。這是沁陽市山王莊鎮萬北村探索出的科學處理垃圾的方法。這一方法實施19年來,村裏實現了垃圾減量、循環利用的治理目標,極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和村民的生活環境。
萬北村委會黨支部副書記衛文彩負責分管村裏的環境衛生。她說:“這一目標的實現,完全得益於農戶主動將垃圾分類收集、專人分類清運和村級分類處理的垃圾減量化處理、循環式利用的處理模式。”
萬北村是多年的“明星村”,改革開放以來,憑借大力發展包裝類企業,村裏很快富裕起來。正因為商業發達、企業眾多,逐年增多的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成為製約該村健康發展的突出矛盾。
麵對難題,該村集體在規劃建設別墅式新村時,就把垃圾妥善處理,作為提升村民生活質量的一條重要標準。1997年,新村建成的同時,在村內建設了占地1.8畝的垃圾分類堆放場,並製定了垃圾減量處理措施。
村民衛書峰說,村裏每家每戶將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簡易分為廢煤球和雜物兩大類,分別放在兩個不同的垃圾桶內。每逢單數日期,將裝有廢煤球的垃圾桶放在門前;雙號日期,將裝有雜物的垃圾桶放在門前,以備專人定時收集清運。
目前,該村有4名環衛工人,對村內“六縱六橫”大街的保潔實行分片包幹,每人每月600元工資,由村委會統一支付。建築垃圾則由農戶自行清運至村垃圾分類堆放場。
據衛文彩介紹,垃圾進行分類收集和清運後,垃圾場內的垃圾,按照生活垃圾、建築垃圾和廢煤球三類堆放,定期由村委會出動鏟車進行逐類加高。廢煤球和生活垃圾經過一定時間的風化、發酵後成為有機肥,定期鋪撒在農田裏,既減少垃圾的堆放量,又增加了土壤肥力。建築垃圾統一堆放後,在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時,用於鋪路、填溝。同時,承包戶對清運進場的生活垃圾每天進行分揀,將可回收出售的廢舊玻璃、塑料袋、包裝物品等分揀出來變賣,以充實衛生治理的專項資金。
19年來,該村通過實行垃圾減量、循環利用的處理方法,有效破解了農村垃圾分類治理這一難題,改善了村容環境。同時,這一方法也讓村民們養成了分類收集、清運、處理垃圾的良好習慣,全村形成了“人人講衛生、個個愛環境”的良好局麵,有效控製了疾病的滋生和傳播,保障了村民的身體健康,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數。
(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