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 溫競華
新聞中心首頁
舉辦“美麗中國”“築夢航天”“禮讚科學家”等主題聯動科普活動,邀請各地科技館館長共同探討科技館發展的方向和路徑……3月起,由中國科學技術館和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科技館專業委員會牽頭、全國各地科技館協同參與的2023年度全國科技館聯合行動全麵開展,強化全國科技館聯動共享,推進現代科技館體係高質量發展。
以科技館為代表的科普場所是科學普及的重要陣地,也是越來越多青少年了解科學、愛上科學的“第二課堂”。近年來,我國科普場館建設持續推進,實體科技館、流動科技館、科普大篷車、農村中學科技館和中國數字科技館“五位一體”的科普基礎設施體係逐漸完備。同時,區域發展不均衡、中小科技館服務能力相對薄弱、優質科普資源有效供給不足等仍是我國科技館建設亟待解決的問題。
優質科普資源連接共享是科技館建設的新動能。今年全國科技館聯合行動將動員引導各級科普場館積極參與,開展各具特色的科普活動。通過加強各場館間的聯合協作,優化科普資源配置,科技館體係整體科普供給和服務能力將進一步提升,協同發展的新時代科普生態將日益明朗。
科普人才隊伍是科技館建設的生力軍。從科普展品設計到科普活動開發,從科學教育到數字化運營,科技館體係的方方麵麵離不開素質優良、專兼並重的人才隊伍。要加強科技館體係從業人員科普培訓,不斷壯大科普人才隊伍,完善激勵機製,打通職業發展通道,更大程度釋放“第一資源”效能。
科普立足科技館,還要走出科技館。要樹立大科普理念,推動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黨群服務中心、社區科普大學等成為開展科普活動的重要陣地,讓公眾在家門口就能參與科普、體驗科普;創新探索“科普+教育”“科普+文化”等融合建設模式,推進科技館體係與中小學、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等開放共享和資源融通,加快構建政府、社會、市場等協同推進的社會化科普發展格局。
厚植科普土壤,讓創新之花競相綻放。隨著一座座科技館為千家萬戶帶去更多更高質量的科普服務,我國公民科學素質將不斷提升,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社會風尚將進一步弘揚,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將成長為建設科技強國的中堅力量。
(新華社北京電)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舉辦“美麗中國”“築夢航天”“禮讚科學家”等主題聯動科普活動,邀請各地科技館館長共同探討科技館發展的方向和路徑……3月起,由中國科學技術館和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科技館專業委員會牽頭、全國各地科技館協同參與的2023年度全國科技館聯合行動全麵開展,強化全國科技館聯動共享,推進現代科技館體係高質量發展。
以科技館為代表的科普場所是科學普及的重要陣地,也是越來越多青少年了解科學、愛上科學的“第二課堂”。近年來,我國科普場館建設持續推進,實體科技館、流動科技館、科普大篷車、農村中學科技館和中國數字科技館“五位一體”的科普基礎設施體係逐漸完備。同時,區域發展不均衡、中小科技館服務能力相對薄弱、優質科普資源有效供給不足等仍是我國科技館建設亟待解決的問題。
優質科普資源連接共享是科技館建設的新動能。今年全國科技館聯合行動將動員引導各級科普場館積極參與,開展各具特色的科普活動。通過加強各場館間的聯合協作,優化科普資源配置,科技館體係整體科普供給和服務能力將進一步提升,協同發展的新時代科普生態將日益明朗。
科普人才隊伍是科技館建設的生力軍。從科普展品設計到科普活動開發,從科學教育到數字化運營,科技館體係的方方麵麵離不開素質優良、專兼並重的人才隊伍。要加強科技館體係從業人員科普培訓,不斷壯大科普人才隊伍,完善激勵機製,打通職業發展通道,更大程度釋放“第一資源”效能。
科普立足科技館,還要走出科技館。要樹立大科普理念,推動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黨群服務中心、社區科普大學等成為開展科普活動的重要陣地,讓公眾在家門口就能參與科普、體驗科普;創新探索“科普+教育”“科普+文化”等融合建設模式,推進科技館體係與中小學、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等開放共享和資源融通,加快構建政府、社會、市場等協同推進的社會化科普發展格局。
厚植科普土壤,讓創新之花競相綻放。隨著一座座科技館為千家萬戶帶去更多更高質量的科普服務,我國公民科學素質將不斷提升,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社會風尚將進一步弘揚,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將成長為建設科技強國的中堅力量。
(新華社北京電)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