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時評 > 新聞時評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讓“航天夢”激發青少年奮進的力量
更新時間:2021-6-21 9:57:52    來源:焦作日報

  6月17日,3名中國航天員乘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飛天,成為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的首批入駐人員,開啟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

  浩瀚宇宙令人神往,征服太空是人類夢想。在筆者上小學的時候,航天英雄都是外國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是蘇聯航天員加加林,第一個踏上月球的宇航員是美國人阿姆斯特朗,中國人的“航天夢”似乎無比遙遠。

  不服輸、不信邪,敢叫日月換新天的中國人,天生是奇跡創造者。短短幾十年,中國在航天領域已經迎頭趕上,不僅建造了自己的“太空家園”天和核心艙,而且祝融號火星車已經“登門拜訪”火星並傳回豐富的科學影像圖片。除了在航天領域,中國還有全球速度最快技術最好的高鐵、全球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全球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科技事業走過壯麗輝煌的發展曆程。科技要騰飛,人才是支撐。在眼下中國的科技精英團隊中,一定有許多當年立誌要當“科學家”的熱血青少年,他們砥礪奮進,成就了如今中國科技的全麵繁榮。

  少年強則中國強。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重任,曆史性地落在了這一代中國青少年的肩上。學校、家庭和社會都有責任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導,注重培養他們愛黨愛國的情懷、堅強勇毅的性格、科學求實的精神,引導他們遠離佛係和躺平,不當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立大誌、做大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進入天和核心艙,標誌著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這是多麼激動人心的時刻,讓“航天夢”激發青少年奮進的力量,迎來難得的契機。

  一個國家最好看的風景,就是這個國家的年輕人。這一代中國青少年是幸運的,如果想聽,發生在中華大地上的科技創新故事聽也聽不完;如果想追,可以成為無數科技之星的“鐵粉”。但願廣大青少年被偉大祖國征服太空的壯舉所鼓舞,從小自由探索自己的興趣,盡情享用現代文明的成果,弘揚自立自強的科學精神,傳承攻堅克難的責任擔當,誌存高遠,逐光而行,努力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

□象飛田

新聞編輯:劉佳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讓“航天夢”激發青少年奮進的力量
2021-6-21 9:57:52    來源:焦作日報

  6月17日,3名中國航天員乘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飛天,成為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的首批入駐人員,開啟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

  浩瀚宇宙令人神往,征服太空是人類夢想。在筆者上小學的時候,航天英雄都是外國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是蘇聯航天員加加林,第一個踏上月球的宇航員是美國人阿姆斯特朗,中國人的“航天夢”似乎無比遙遠。

  不服輸、不信邪,敢叫日月換新天的中國人,天生是奇跡創造者。短短幾十年,中國在航天領域已經迎頭趕上,不僅建造了自己的“太空家園”天和核心艙,而且祝融號火星車已經“登門拜訪”火星並傳回豐富的科學影像圖片。除了在航天領域,中國還有全球速度最快技術最好的高鐵、全球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全球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科技事業走過壯麗輝煌的發展曆程。科技要騰飛,人才是支撐。在眼下中國的科技精英團隊中,一定有許多當年立誌要當“科學家”的熱血青少年,他們砥礪奮進,成就了如今中國科技的全麵繁榮。

  少年強則中國強。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重任,曆史性地落在了這一代中國青少年的肩上。學校、家庭和社會都有責任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導,注重培養他們愛黨愛國的情懷、堅強勇毅的性格、科學求實的精神,引導他們遠離佛係和躺平,不當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立大誌、做大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進入天和核心艙,標誌著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這是多麼激動人心的時刻,讓“航天夢”激發青少年奮進的力量,迎來難得的契機。

  一個國家最好看的風景,就是這個國家的年輕人。這一代中國青少年是幸運的,如果想聽,發生在中華大地上的科技創新故事聽也聽不完;如果想追,可以成為無數科技之星的“鐵粉”。但願廣大青少年被偉大祖國征服太空的壯舉所鼓舞,從小自由探索自己的興趣,盡情享用現代文明的成果,弘揚自立自強的科學精神,傳承攻堅克難的責任擔當,誌存高遠,逐光而行,努力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

□象飛田

新聞編輯:劉佳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