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時評 > 新聞時評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為考生祈福的另類表達當淡化
更新時間:2021-6-21 9:56:43    來源:焦作日報

  今年高考雖已落幕,但“後高考時期”仍有說不盡的話題,回看這一高考季,家長為考生祈福的另類表達著實被炒得沸沸揚揚。熱鬧過後冷思考,吃必勝客、穿靚旗袍、舉向日葵、買紫內褲,甚至燒香請神……為了孩子考上理想院校,家長們在考場外“鬥法”也是拚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們不忍心指責家長什麼,但如此另類的“場外助威”愈演愈烈,對考生究竟是“賦能量”還是“負能量”,則需要重新審視與考量。

  凡事過猶不及。以旗袍為例,今年高考概念旗袍熱銷,部分城市的考前時間節點更是一“袍”難求。有媒體觀點認為,旗袍作為符號信息,表達了家長對於好成績的熱切期盼,為了讓考生感受到家人的關愛與祝福。

  子非魚,安知魚感受。希望孩子考出好成績,家長的心情不言自明,而在考試當天通過某種符號強化這種信息表達,對考生難免是一種精神負擔和心理壓力。“一考定終身”,在目前的人才選拔體係下,高考仍是學子人生走向的重大岔路口。壓力下,擁有“大心髒”的考生畢竟是少數,如何讓他們摒棄雜念、輕裝上陣、穩定發揮、不留遺憾,是考生更需要的精神關懷。對此,家長不宜“想當然”地跟風從眾,將祈福異化表達,更不該帶著迷信色彩隨意解讀。

  通過相關新聞跟帖,我們欣慰地看到,對於高考祈福的另類表達,家長和考生並不站在同一陣營,大多數考生反而比家長更加理性、成熟,相信隻有絕對實力才是製勝關鍵。社會在進步,思潮在更新,這種陽光心態也是新時代青年人向全社會展示的驚歎號。

  這也正如河南大學程民生先生對大學生的激情寄語所言,青年人如同從溫室裏移到大田,風吹雨打日曬,誰也躲不過去,累了可以躺平歇會,但勇敢麵對未來、保持不驕不躁的心態才是上策。

  為考生祈福的另類表達的價值,更在於向社會傳遞了百姓的教育焦慮和對優質資源的訴求。增加資源供給、優化資源配置、完善製度公平、強化職業教育、糾偏職業觀念……總之,讓每個青年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職業的坐標、社會的尊重,才是家長最大的祈福。

  持續完善,方得至善。在此之前,媒體與輿論更應淡化為考生祈福的另類表達,不宜蹭熱點、助聲勢,考場外默默祝福或許才是更好的祈福。

□筠 溪

新聞編輯:劉佳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為考生祈福的另類表達當淡化
2021-6-21 9:56:43    來源:焦作日報

  今年高考雖已落幕,但“後高考時期”仍有說不盡的話題,回看這一高考季,家長為考生祈福的另類表達著實被炒得沸沸揚揚。熱鬧過後冷思考,吃必勝客、穿靚旗袍、舉向日葵、買紫內褲,甚至燒香請神……為了孩子考上理想院校,家長們在考場外“鬥法”也是拚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們不忍心指責家長什麼,但如此另類的“場外助威”愈演愈烈,對考生究竟是“賦能量”還是“負能量”,則需要重新審視與考量。

  凡事過猶不及。以旗袍為例,今年高考概念旗袍熱銷,部分城市的考前時間節點更是一“袍”難求。有媒體觀點認為,旗袍作為符號信息,表達了家長對於好成績的熱切期盼,為了讓考生感受到家人的關愛與祝福。

  子非魚,安知魚感受。希望孩子考出好成績,家長的心情不言自明,而在考試當天通過某種符號強化這種信息表達,對考生難免是一種精神負擔和心理壓力。“一考定終身”,在目前的人才選拔體係下,高考仍是學子人生走向的重大岔路口。壓力下,擁有“大心髒”的考生畢竟是少數,如何讓他們摒棄雜念、輕裝上陣、穩定發揮、不留遺憾,是考生更需要的精神關懷。對此,家長不宜“想當然”地跟風從眾,將祈福異化表達,更不該帶著迷信色彩隨意解讀。

  通過相關新聞跟帖,我們欣慰地看到,對於高考祈福的另類表達,家長和考生並不站在同一陣營,大多數考生反而比家長更加理性、成熟,相信隻有絕對實力才是製勝關鍵。社會在進步,思潮在更新,這種陽光心態也是新時代青年人向全社會展示的驚歎號。

  這也正如河南大學程民生先生對大學生的激情寄語所言,青年人如同從溫室裏移到大田,風吹雨打日曬,誰也躲不過去,累了可以躺平歇會,但勇敢麵對未來、保持不驕不躁的心態才是上策。

  為考生祈福的另類表達的價值,更在於向社會傳遞了百姓的教育焦慮和對優質資源的訴求。增加資源供給、優化資源配置、完善製度公平、強化職業教育、糾偏職業觀念……總之,讓每個青年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職業的坐標、社會的尊重,才是家長最大的祈福。

  持續完善,方得至善。在此之前,媒體與輿論更應淡化為考生祈福的另類表達,不宜蹭熱點、助聲勢,考場外默默祝福或許才是更好的祈福。

□筠 溪

新聞編輯:劉佳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