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縣區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山陽區:學習“千萬工程”經驗 探尋鄉村振興密碼
更新時間:2024/6/14 10:28:56    來源:焦作日報

  “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部署與推動的重大決策。近年來,山陽區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以“五星”支部創建為引領,以農村區域化黨建和“雙百雙爭”為抓手,擘畫了一幅生態宜居、產業興旺、治理有效的“鄉村振興圖”。

以生態環境作“底”

鋪就鄉村“美”畫卷

  夕陽斜照,楊柳依依,沿著杏林路一路向南,看到一塊塊青磚相隔、翠綠青蔥的小菜地,就到了中星街道李貴作村“蔬香菜園”。去年以來,李貴作村熱度持續上升,一躍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地。“種好的菜不光是村民自己吃,還會給村裏的幸福院送一部分。”該村黨委書記趙建平笑盈盈地說。

  早在一年前,這裏還是每逢大風天黃土滿天飛的荒廢地、無人清理打掃的糾紛地。山陽區堅持“一條線、一個麵、一片綠、多節點”的工作思路,紮實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李貴作村聚力打造“蔬香菜園”,種植花生、紅薯、蘿卜、白菜等,成為集菜園、遊園、科普園為一體的鄉村“微景觀”。為實現“一步一風景”的鄉村願景,該村還將青磚、石瓦、竹子等原材料,融入廣場、村史館、遊園等村莊景觀建設中,讓古老物件煥發全新生命,使村內人居環境“舊貌”換“新顏”。

  鄉村全麵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要內外皆修、形神兼備,繪就更加亮麗的鄉村“美”畫卷。在“扮亮”村貌的同時,李貴作村強化精神文明建設,致力將鄉風文明和傳統文化相互交融,賡續傳承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優良家風、村風,為鄉村生活增添“品質”。以端午、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為載體,舉辦“德孝文化節”,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開設幸福院,每日為70歲以上的老人及困難家庭免費提供愛心午餐,提升群眾生活幸福感。

執特色產業之“筆”

書寫鄉村“興”篇章

  六月風吹麥浪,正值瓜果飄香。走進山陽區中星街道中馬村中豫生態園,顆顆飽滿的“黃金蜜”(黃桃)與“珍珠桃”(油桃)映入眼簾,令人垂涎欲滴。采摘人員在園間來回穿梭,往背簍裏裝著沉甸甸的果實。“今年日照時間充足,桃子特別甜!”園區農戶王秋茹喜上眉梢,“兩種桃子在種植過程中全部使用草木灰有機肥進行栽培,保證肉質細膩、口感清甜。”

  今年,中馬村中豫生態園共種植桃樹600餘畝,每畝產量約1000公斤,預計收入超百萬元,真正讓群眾的腰包“鼓”起來。近年來,中星街道各村圍繞“一村一品”發展思路,盤活集體資產資源,發展休閑采摘、觀光旅遊、康養度假莊園等項目,壯大村集體經濟。寺河村建立麵積達45畝的金銀花種植基地,不斷延伸加工產業鏈,開發金銀花露水提純項目,提升產品附加值;巡返村在老村遺址上傾力打造石碑坊、將軍鼎、天驕閣等景點,建成集古建築、園林於一體的休閑度假區,以 “村在景中、人在畫中”的鄉村藍圖,吸引周邊遊客紛至遝來。

  地處中心城區的山陽區短時間內突破土地不集約連片、幫扶資金少等限製,從“美麗生態”走向“美麗經濟”,離不開基層黨組織“頭雁作用”的發揮。在黨建引領下,該區摒棄就村抓村思維慣性,打造農旅融合示範片區,按照“地緣相近、產業相連、資源互補”原則,製訂“一核一軸五板塊”發展規劃,整合區域資源、發揚產業優勢、補足發展短板,實現村村抱團發展,帶動村民聯合致富。目前,片區內寺河村大棚采摘及卡丁車等項目開始運營;黃龍山登山步道和體育健身公園項目正在施工;利用專項債資金建設的農業現代示範園項目即將開工。

研基層治理之“墨”

擘畫鄉村好“豐”景

  全科網格作為鄉村治理的基石,與大民生緊密相連,蘊含著澎湃動能。山陽區以村民小組為單位,共劃分農村網格121個,配備網格長121人、專兼職網格員197人,明確普查信息、矛盾化解、服務群眾等職責。“全科網格的作用不可忽視,像掌握民情、研判糾紛、就地化解都得靠它。”新城街道蘇藺村黨委副書記李曉東深有感觸。隨著“五星”支部創建工作走深走實,全科網格建設被納入“支部過硬星”月度任務清單,以高標準要求倒逼鄉村治理上檔升級。

  鄉村治理牽涉千頭萬緒的事情,與萬千村民利益休戚相關,如何廣泛凝聚群眾共識,激發大家共建家園熱情?中星街道中馬村結合“一約五會”、村規民約等內容,出台《積分管理製度》,製定“月統計、季兌換”機製與誌願服務、和諧鄰裏等方麵積分細則,讓村民憑借“自治微積分”在“積分超市”兌換商品,激勵村民參與矛盾糾紛處理、紅白喜事規範等鄉村治理,從“旁邊看”變為“一起幹”,將“村裏事”變為“家裏事”,為基層治理源源不斷地注入內生動能。

  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最直接的目的是解決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使群眾對幸福可知、可感、可觸。山陽區以“黨群360工作法”為抓手,將各村“五最”(最德高望重、最賢達、最小姓、最困難、最能發現問題)人員挖掘出來,組建黨群議事會,建立“黨群議事會成員+黨員聯戶”機製,收集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針對中星街道寺河村某科技有限公司選址爭議,黨群議事會按照民主問事、黨群議事、依法定事、承諾辦事、公開曬事、群眾評事六步議事程序,切實保障村民參與權、知情權與監督權,將爭議化解於無形,真正把民生實事辦到村民心坎上。

記者 杜挺勇 通訊員 張祺琦

總值班:呂正軍

統 籌:曾琳琳

責 編:劉 佳

審 核:王水濤

編 輯:劉 佳

校 對:劉 勇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山陽區:學習“千萬工程”經驗 探尋鄉村振興密碼
    2024/6/14 10:28:56    來源:焦作日報

      “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部署與推動的重大決策。近年來,山陽區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以“五星”支部創建為引領,以農村區域化黨建和“雙百雙爭”為抓手,擘畫了一幅生態宜居、產業興旺、治理有效的“鄉村振興圖”。

    以生態環境作“底”

    鋪就鄉村“美”畫卷

      夕陽斜照,楊柳依依,沿著杏林路一路向南,看到一塊塊青磚相隔、翠綠青蔥的小菜地,就到了中星街道李貴作村“蔬香菜園”。去年以來,李貴作村熱度持續上升,一躍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地。“種好的菜不光是村民自己吃,還會給村裏的幸福院送一部分。”該村黨委書記趙建平笑盈盈地說。

      早在一年前,這裏還是每逢大風天黃土滿天飛的荒廢地、無人清理打掃的糾紛地。山陽區堅持“一條線、一個麵、一片綠、多節點”的工作思路,紮實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李貴作村聚力打造“蔬香菜園”,種植花生、紅薯、蘿卜、白菜等,成為集菜園、遊園、科普園為一體的鄉村“微景觀”。為實現“一步一風景”的鄉村願景,該村還將青磚、石瓦、竹子等原材料,融入廣場、村史館、遊園等村莊景觀建設中,讓古老物件煥發全新生命,使村內人居環境“舊貌”換“新顏”。

      鄉村全麵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要內外皆修、形神兼備,繪就更加亮麗的鄉村“美”畫卷。在“扮亮”村貌的同時,李貴作村強化精神文明建設,致力將鄉風文明和傳統文化相互交融,賡續傳承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優良家風、村風,為鄉村生活增添“品質”。以端午、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為載體,舉辦“德孝文化節”,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開設幸福院,每日為70歲以上的老人及困難家庭免費提供愛心午餐,提升群眾生活幸福感。

    執特色產業之“筆”

    書寫鄉村“興”篇章

      六月風吹麥浪,正值瓜果飄香。走進山陽區中星街道中馬村中豫生態園,顆顆飽滿的“黃金蜜”(黃桃)與“珍珠桃”(油桃)映入眼簾,令人垂涎欲滴。采摘人員在園間來回穿梭,往背簍裏裝著沉甸甸的果實。“今年日照時間充足,桃子特別甜!”園區農戶王秋茹喜上眉梢,“兩種桃子在種植過程中全部使用草木灰有機肥進行栽培,保證肉質細膩、口感清甜。”

      今年,中馬村中豫生態園共種植桃樹600餘畝,每畝產量約1000公斤,預計收入超百萬元,真正讓群眾的腰包“鼓”起來。近年來,中星街道各村圍繞“一村一品”發展思路,盤活集體資產資源,發展休閑采摘、觀光旅遊、康養度假莊園等項目,壯大村集體經濟。寺河村建立麵積達45畝的金銀花種植基地,不斷延伸加工產業鏈,開發金銀花露水提純項目,提升產品附加值;巡返村在老村遺址上傾力打造石碑坊、將軍鼎、天驕閣等景點,建成集古建築、園林於一體的休閑度假區,以 “村在景中、人在畫中”的鄉村藍圖,吸引周邊遊客紛至遝來。

      地處中心城區的山陽區短時間內突破土地不集約連片、幫扶資金少等限製,從“美麗生態”走向“美麗經濟”,離不開基層黨組織“頭雁作用”的發揮。在黨建引領下,該區摒棄就村抓村思維慣性,打造農旅融合示範片區,按照“地緣相近、產業相連、資源互補”原則,製訂“一核一軸五板塊”發展規劃,整合區域資源、發揚產業優勢、補足發展短板,實現村村抱團發展,帶動村民聯合致富。目前,片區內寺河村大棚采摘及卡丁車等項目開始運營;黃龍山登山步道和體育健身公園項目正在施工;利用專項債資金建設的農業現代示範園項目即將開工。

    研基層治理之“墨”

    擘畫鄉村好“豐”景

      全科網格作為鄉村治理的基石,與大民生緊密相連,蘊含著澎湃動能。山陽區以村民小組為單位,共劃分農村網格121個,配備網格長121人、專兼職網格員197人,明確普查信息、矛盾化解、服務群眾等職責。“全科網格的作用不可忽視,像掌握民情、研判糾紛、就地化解都得靠它。”新城街道蘇藺村黨委副書記李曉東深有感觸。隨著“五星”支部創建工作走深走實,全科網格建設被納入“支部過硬星”月度任務清單,以高標準要求倒逼鄉村治理上檔升級。

      鄉村治理牽涉千頭萬緒的事情,與萬千村民利益休戚相關,如何廣泛凝聚群眾共識,激發大家共建家園熱情?中星街道中馬村結合“一約五會”、村規民約等內容,出台《積分管理製度》,製定“月統計、季兌換”機製與誌願服務、和諧鄰裏等方麵積分細則,讓村民憑借“自治微積分”在“積分超市”兌換商品,激勵村民參與矛盾糾紛處理、紅白喜事規範等鄉村治理,從“旁邊看”變為“一起幹”,將“村裏事”變為“家裏事”,為基層治理源源不斷地注入內生動能。

      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最直接的目的是解決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使群眾對幸福可知、可感、可觸。山陽區以“黨群360工作法”為抓手,將各村“五最”(最德高望重、最賢達、最小姓、最困難、最能發現問題)人員挖掘出來,組建黨群議事會,建立“黨群議事會成員+黨員聯戶”機製,收集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針對中星街道寺河村某科技有限公司選址爭議,黨群議事會按照民主問事、黨群議事、依法定事、承諾辦事、公開曬事、群眾評事六步議事程序,切實保障村民參與權、知情權與監督權,將爭議化解於無形,真正把民生實事辦到村民心坎上。

    記者 杜挺勇 通訊員 張祺琦

    總值班:呂正軍

    統 籌:曾琳琳

    責 編:劉 佳

    審 核:王水濤

    編 輯:劉 佳

    校 對:劉 勇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