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首頁
近年來,修武縣把深化平安創建作為助推旅遊經濟的重要抓手,貫穿旅遊經濟發展各環節、全過程,扛牢平安主責,聚力量,夯根基,提效力,全力為旅遊發展營造良好社會環境,讓“平安”成為修武旅遊新名片;平安建設工作連續16年獲評全省平安建設先進縣,連續4次榮獲全國平安建設最高獎,兩次捧回平安建設最高榮譽“長安杯”;先後被評為中國最佳旅遊名縣、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和河南省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縣,最高年接待遊客人數達1100.78萬人次,年最高旅遊綜合收入46.03億元,平安修武創建工作為旅遊經濟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
明確三個導向
堅持凝聚合力有保障
在目標導向上發力。修武縣委、縣政府把為經濟發展營造平安環境作為“一把手”“一號工程”,縣委書記掛帥、直接部署,成立平安建設專班,動員縣級領導、各鄉鎮、各單位等全員參與,並率先帶頭踐行景區首席指揮調度員、首席服務員職責,直接參與服務,協調督戰。同時,把平安建設工作和經濟發展深度融合,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同評定,最大限度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創建主體作用。
在問題導向上切入。聚焦重點領域和重點工作,針對侵財性案件、電信詐騙案件易發多發等問題,該縣強化宣傳教育,為群眾接種“反詐疫苗”,切實守好“錢袋子”,發案率同比下降74.1%,涉案損失下降78.8%;針對疑難案件和信訪積案,建立縣委政法委、縣信訪局等單位分包鄉鎮和重點單位機製,在敏感節點直接參與重點單位領導班子會,專題研究、持續跟蹤信訪事項,實現了省、市訪同比下降;緊盯15個重點行業領域,成立9個常態化督導組,開展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整改和群眾有獎舉報,初步形成安全生產齊抓共管、人人參與的良好局麵。
在結果導向上落腳。該縣每季度對平安建設重點工作點評通報,成效顯著的單位負責人作典型發言,發案多、績效差的單位或鄉鎮負責人在會上說明情況並表態發言,並充分運用平安建設領導責任製等規定,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將平安建設工作開展情況與單位表揚表彰、幹部評優評先掛鉤,切實增強並調動了各成員單位和鄉鎮各級領導幹部的工作責任心和積極性。
突出三個重點
堅持務實重幹固根基
多措並舉提升治安防控水平。該縣織密“三環三區”治安防控網絡,在持續深化“誌願紅”閃耀城鄉護平安行動的同時,投資3000餘萬元保障全縣一類二類監控3000餘路,187個行政村全部實現視頻監控6路以上;投資1.5億元建設智慧景區,實現景區全域實時監控、遊客洞察、智能預警;大力推廣農村“微治理”平台建設,利用移動、聯通、電信資源,為群眾免費安裝近3000路監控探頭,並全部接入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最大限度提升治安防控水平。
多元融合化解矛盾糾紛。在全縣聘任專職調解員36人,統籌安排到縣各專業調委會和鄉鎮矛調中心,確保基層調解員隊伍的工作能力。各鄉鎮與律師事務所簽訂法律服務協議,並將律師電話公示到村,隨時為群眾提供法律谘詢服務。建立法學專家、矛盾化解、聽證評議三個專家人才庫,對疑難複雜信訪案件“把脈會診”,參與重大矛盾糾紛和信訪積案的研究和化解。組建人民調解協會,建立“九調銜接”機製,將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行業調解資源進行充分整合融合,積極推廣調解前置,做到“有矛盾糾紛先調解”,共打造“窩哥”工作室、吳軍調解室等22個個人品牌調解室。
凝心聚力打造平安文化。該縣聘請專家設計平安修武LOGO,與省法學會聯合,在全省首家創辦“雲台山法治論壇”;製作平安修武彩鈴和來電短視頻,在全縣1萬部移動電話和固定電話用戶中推廣使用;集中舉辦“與平安同行”書畫攝影作品展和“我為平安修武代言”宣誓活動,充分利用網站、微信、電視、新媒體和自媒體,推送平安建設知識;在各個景區組織“人人都是平安修武代言人活動”,為遊客講解平安建設小知識;持續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圍,建成高標準憲法法治主題公園,建設平安文化牆、平安文化宣傳園23個,開展平安法治宣傳活動320餘場。
完善四項機製
堅持守正創新提績效
完善網格化精細服務機製。該縣重新精細劃分768個網格,讓平安建設、維護穩定等基層工作實現“一張網”全覆蓋;縣財政列支400餘萬元專項經費,為城鄉網格化精細服務的高效運轉提供強大支撐;引導1887名網格員常態化開展“敲門行動”,精準排查疫情風險、安全隱患、矛盾糾紛,探索形成了網格化精細服務“六步工作法”,被《中國組織人事報》刊登推廣。
探索“平安修武服務日”機製。設立“平安修武建設服務日”,組織全縣黨員幹部進村入戶,每月一個主題開展大走訪、大宣傳、大排查、大整改、大服務活動,宣傳平安建設知識、排查化解矛盾糾紛、整改安全隱患、提供平安服務。今年年初以來,全縣排查安全隱患326個,化解矛盾糾紛1147個,開展便民服務1269人次,宣傳平安建設知識1.6萬人次。
完善“心治”創安機製。在全省率先成立社會心理服務研究會,開通全天24小時服務熱線,組建心理谘詢師、講師團和專家人才庫3支隊伍,組建8個鄉鎮心理服務工作專班,強力開展心理服務“六進”和社會心理服務村村行活動。同時,組織94名心理服務誌願者主動融入矛盾糾紛調解、疫情防控等工作,以“心治”促“心安”固“平安”。
創新重點部位分級整治機製。將每季度排查出的社會治安亂點按照“2起由鄉鎮牽頭、3起由縣級牽頭、4起以上報市級掛牌”的原則,分別由市、縣、鄉三級牽頭整治。2021年,平安中國建設鐵路護路工作組在修武縣調研時,對該縣分級整治和落實重點人員管控措施給予充分肯定。近三年來,該縣共有市級掛牌整治8個村、縣級牽頭整治25個村(社區)、鄉鎮牽頭整治36個村(社區),既增強了整改針對性,又為各級研判轄區平安穩定形勢、規劃平安建設工作提供了有效支撐。
(修平安)
總值班:李相宜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劉振毅 |
編 輯:陳 婷 |
校 對:張雪暉 |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近年來,修武縣把深化平安創建作為助推旅遊經濟的重要抓手,貫穿旅遊經濟發展各環節、全過程,扛牢平安主責,聚力量,夯根基,提效力,全力為旅遊發展營造良好社會環境,讓“平安”成為修武旅遊新名片;平安建設工作連續16年獲評全省平安建設先進縣,連續4次榮獲全國平安建設最高獎,兩次捧回平安建設最高榮譽“長安杯”;先後被評為中國最佳旅遊名縣、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和河南省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縣,最高年接待遊客人數達1100.78萬人次,年最高旅遊綜合收入46.03億元,平安修武創建工作為旅遊經濟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
明確三個導向
堅持凝聚合力有保障
在目標導向上發力。修武縣委、縣政府把為經濟發展營造平安環境作為“一把手”“一號工程”,縣委書記掛帥、直接部署,成立平安建設專班,動員縣級領導、各鄉鎮、各單位等全員參與,並率先帶頭踐行景區首席指揮調度員、首席服務員職責,直接參與服務,協調督戰。同時,把平安建設工作和經濟發展深度融合,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同評定,最大限度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創建主體作用。
在問題導向上切入。聚焦重點領域和重點工作,針對侵財性案件、電信詐騙案件易發多發等問題,該縣強化宣傳教育,為群眾接種“反詐疫苗”,切實守好“錢袋子”,發案率同比下降74.1%,涉案損失下降78.8%;針對疑難案件和信訪積案,建立縣委政法委、縣信訪局等單位分包鄉鎮和重點單位機製,在敏感節點直接參與重點單位領導班子會,專題研究、持續跟蹤信訪事項,實現了省、市訪同比下降;緊盯15個重點行業領域,成立9個常態化督導組,開展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整改和群眾有獎舉報,初步形成安全生產齊抓共管、人人參與的良好局麵。
在結果導向上落腳。該縣每季度對平安建設重點工作點評通報,成效顯著的單位負責人作典型發言,發案多、績效差的單位或鄉鎮負責人在會上說明情況並表態發言,並充分運用平安建設領導責任製等規定,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將平安建設工作開展情況與單位表揚表彰、幹部評優評先掛鉤,切實增強並調動了各成員單位和鄉鎮各級領導幹部的工作責任心和積極性。
突出三個重點
堅持務實重幹固根基
多措並舉提升治安防控水平。該縣織密“三環三區”治安防控網絡,在持續深化“誌願紅”閃耀城鄉護平安行動的同時,投資3000餘萬元保障全縣一類二類監控3000餘路,187個行政村全部實現視頻監控6路以上;投資1.5億元建設智慧景區,實現景區全域實時監控、遊客洞察、智能預警;大力推廣農村“微治理”平台建設,利用移動、聯通、電信資源,為群眾免費安裝近3000路監控探頭,並全部接入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最大限度提升治安防控水平。
多元融合化解矛盾糾紛。在全縣聘任專職調解員36人,統籌安排到縣各專業調委會和鄉鎮矛調中心,確保基層調解員隊伍的工作能力。各鄉鎮與律師事務所簽訂法律服務協議,並將律師電話公示到村,隨時為群眾提供法律谘詢服務。建立法學專家、矛盾化解、聽證評議三個專家人才庫,對疑難複雜信訪案件“把脈會診”,參與重大矛盾糾紛和信訪積案的研究和化解。組建人民調解協會,建立“九調銜接”機製,將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行業調解資源進行充分整合融合,積極推廣調解前置,做到“有矛盾糾紛先調解”,共打造“窩哥”工作室、吳軍調解室等22個個人品牌調解室。
凝心聚力打造平安文化。該縣聘請專家設計平安修武LOGO,與省法學會聯合,在全省首家創辦“雲台山法治論壇”;製作平安修武彩鈴和來電短視頻,在全縣1萬部移動電話和固定電話用戶中推廣使用;集中舉辦“與平安同行”書畫攝影作品展和“我為平安修武代言”宣誓活動,充分利用網站、微信、電視、新媒體和自媒體,推送平安建設知識;在各個景區組織“人人都是平安修武代言人活動”,為遊客講解平安建設小知識;持續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圍,建成高標準憲法法治主題公園,建設平安文化牆、平安文化宣傳園23個,開展平安法治宣傳活動320餘場。
完善四項機製
堅持守正創新提績效
完善網格化精細服務機製。該縣重新精細劃分768個網格,讓平安建設、維護穩定等基層工作實現“一張網”全覆蓋;縣財政列支400餘萬元專項經費,為城鄉網格化精細服務的高效運轉提供強大支撐;引導1887名網格員常態化開展“敲門行動”,精準排查疫情風險、安全隱患、矛盾糾紛,探索形成了網格化精細服務“六步工作法”,被《中國組織人事報》刊登推廣。
探索“平安修武服務日”機製。設立“平安修武建設服務日”,組織全縣黨員幹部進村入戶,每月一個主題開展大走訪、大宣傳、大排查、大整改、大服務活動,宣傳平安建設知識、排查化解矛盾糾紛、整改安全隱患、提供平安服務。今年年初以來,全縣排查安全隱患326個,化解矛盾糾紛1147個,開展便民服務1269人次,宣傳平安建設知識1.6萬人次。
完善“心治”創安機製。在全省率先成立社會心理服務研究會,開通全天24小時服務熱線,組建心理谘詢師、講師團和專家人才庫3支隊伍,組建8個鄉鎮心理服務工作專班,強力開展心理服務“六進”和社會心理服務村村行活動。同時,組織94名心理服務誌願者主動融入矛盾糾紛調解、疫情防控等工作,以“心治”促“心安”固“平安”。
創新重點部位分級整治機製。將每季度排查出的社會治安亂點按照“2起由鄉鎮牽頭、3起由縣級牽頭、4起以上報市級掛牌”的原則,分別由市、縣、鄉三級牽頭整治。2021年,平安中國建設鐵路護路工作組在修武縣調研時,對該縣分級整治和落實重點人員管控措施給予充分肯定。近三年來,該縣共有市級掛牌整治8個村、縣級牽頭整治25個村(社區)、鄉鎮牽頭整治36個村(社區),既增強了整改針對性,又為各級研判轄區平安穩定形勢、規劃平安建設工作提供了有效支撐。
(修平安)
總值班:李相宜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劉振毅 |
編 輯:陳 婷 |
校 對:張雪暉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