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縣區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潑墨書香 富養古溫
更新時間:2023-4-23 10:32:24    來源:焦作日報

  春風十裏,書香滿城。行走於古溫大地,大大小小的書屋“舉步可及”:從公園遊園的城市書屋到鄉鎮村落的農家書屋,從機關企業的職工書屋到路邊街角的網紅書店,從晝夜開放的自助書館到有聲閱讀的移動書館……人們書海泛舟、側耳聽書,書香底蘊的“加持”馥鬱著溫縣的溫潤氣質,彰顯著溫縣的醇厚品質,澎湃著溫縣的奮進動能。

  一室一景一誌趣,舉目可見的書屋成為溫縣的“文化磁場”。

  溫縣趙堡鎮是廣為人知的“太極小鎮”,“世界村莊”陳家溝的書房獨具特色,其他小村的書屋也毫不遜色。4月20日晚,該鎮東辛莊村的農家書屋亮著燈光,圖書管理員劉豔飛說:“大家在書屋學習新技術、提高新本領,‘現代農民’生活越來越好。”書架上農業養殖、文學曆史、科技文化等書籍琳琅滿目,種植大戶周天運如獲至寶,從書籍中汲取營養與技術,讓他的種植業蒸蒸日上。

  481.3平方公裏的溫縣土地上還有440個這樣的書屋。招賢鄉安樂寨兄弟書屋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三進院落,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王夢奎、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焦作大學教授王夢周三兄弟捐贈。“這些年俺村出了300多名大學生,50多名碩士、博士,大家都說是院士兄弟捐贈書屋養出的‘好風水’。”安樂寨村退休幹部王夢醒說。

  近年來,溫縣持續加強書屋建設,讓6個城市書屋和24小時自助圖書館,262個農村書屋、107個校園書屋和64個職工書屋構成城鄉“15分鍾閱讀圈”。

  一人一書一陶然,隨處可享的閱讀豐廩溫縣的“文明糧倉”。

  “春光明媚書聲琅,政協委員讀書忙……”近日,這首原創MV《政協委員讀書之歌·溫縣》在網絡走紅。隨著10餘家“委員書屋”的開放,“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在溫縣政協蔚然成風:圖書捐贈、書文推薦、論壇講座等活動此起彼伏,讓政協書香更濃、活力更足。

  溫縣一中依托書屋陣地,朗誦、宣講、分享等活動層出不窮,提升了教職工的經驗和素質。去年,該校2名學生分別被清華、北大錄取,一本過線率57%。為滿足不方便閱讀普通讀物的群眾需求,溫縣縣直單位和行政村還配備了“有聲閱讀”電子圖書館。

  側耳青山,書聲琅琅。溫縣全民閱讀“進機關、進校園、進企業、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進拳館、進軍營”活動如火如荼。僅4月15日,全縣就有“放歌招賢”“走進詩意春天”兩場大型朗誦活動同時舉行。據悉,每年溫縣舉辦大型公益讀書活動150餘場,開展各類主題誦讀活動100餘場,組織傳統文化進校園、進機關講座20餘場。

  一藝一策一創新,持續積蘊的能量澎湃著溫縣的“文創基因”。

  書香點燃了鄉村文化熱。今年4月,一場演繹革命英烈故事的原創豫劇《張祥雲》看哭許多溫縣人。該劇編劇為黃河街道灘陸莊村退休校長任戰應,他負責村裏書屋管理和文化生活,在黃河街道的支持下,村裏組建了黃河豫藝團,成立了盤鼓隊、軍樂隊,豐富的文化生活積蓄了強大的奮進力量。

  文化滋養小康生活的聲色。溫縣武德鎮南街村群眾在村史館對話曆史回聲,在“武德詩社”切磋潑墨。“文藝力量在改善民風、推動工作上凸顯了很大成效。”該村黨支部書記王鋼成說,“通過詩會、楹聯、書畫等形式提交發展創意,我們實施了雙孢茹種植項目,集體經濟年增收30萬元。”

  通過全域布局、全民參與,“書香溫縣”既看得見、摸得著,又融入血液的文化品牌,為促進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嶽村街道西郭作郭熙書畫社研發生產扇子、手袋、掛件等文創型好物,每年可使村集體經濟增收近2萬元;招賢鄉太澗村將古箏文化作為鄉村振興特色產業培育“弦昇”古箏廠,解決了100餘人的就業問題;番田鎮段村將始建於清嘉慶年間的秦氏古民居等作為拍攝場地,以微電影、短視頻等方式為四大懷藥產業鏈發展引來流量。

  知識在萬卷書裏,發展在萬裏路上。“書香浸潤、閱讀賦能,讓溫縣在著力打造‘特色農業之鄉、食品藥品之都、太極文化之城、生態宜居之地、平安幸福之區’的征程上邁出堅實步伐。我們還將進一步濃厚書香氛圍、完善閱讀設施、優質文化資源,讓發展折射出更多思想的光華,釋放出更多創新和活力。”市政協副主席、溫縣縣委書記楊磊說。

(記者 陳彬 通訊員 崔新娟)

總值班:陳 彬

統 籌:曾琳琳

責 編:劉 佳

審 核:王建新

編 輯:劉 佳

校 對:張曉青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潑墨書香 富養古溫
    2023-4-23 10:32:24    來源:焦作日報

      春風十裏,書香滿城。行走於古溫大地,大大小小的書屋“舉步可及”:從公園遊園的城市書屋到鄉鎮村落的農家書屋,從機關企業的職工書屋到路邊街角的網紅書店,從晝夜開放的自助書館到有聲閱讀的移動書館……人們書海泛舟、側耳聽書,書香底蘊的“加持”馥鬱著溫縣的溫潤氣質,彰顯著溫縣的醇厚品質,澎湃著溫縣的奮進動能。

      一室一景一誌趣,舉目可見的書屋成為溫縣的“文化磁場”。

      溫縣趙堡鎮是廣為人知的“太極小鎮”,“世界村莊”陳家溝的書房獨具特色,其他小村的書屋也毫不遜色。4月20日晚,該鎮東辛莊村的農家書屋亮著燈光,圖書管理員劉豔飛說:“大家在書屋學習新技術、提高新本領,‘現代農民’生活越來越好。”書架上農業養殖、文學曆史、科技文化等書籍琳琅滿目,種植大戶周天運如獲至寶,從書籍中汲取營養與技術,讓他的種植業蒸蒸日上。

      481.3平方公裏的溫縣土地上還有440個這樣的書屋。招賢鄉安樂寨兄弟書屋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三進院落,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王夢奎、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焦作大學教授王夢周三兄弟捐贈。“這些年俺村出了300多名大學生,50多名碩士、博士,大家都說是院士兄弟捐贈書屋養出的‘好風水’。”安樂寨村退休幹部王夢醒說。

      近年來,溫縣持續加強書屋建設,讓6個城市書屋和24小時自助圖書館,262個農村書屋、107個校園書屋和64個職工書屋構成城鄉“15分鍾閱讀圈”。

      一人一書一陶然,隨處可享的閱讀豐廩溫縣的“文明糧倉”。

      “春光明媚書聲琅,政協委員讀書忙……”近日,這首原創MV《政協委員讀書之歌·溫縣》在網絡走紅。隨著10餘家“委員書屋”的開放,“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在溫縣政協蔚然成風:圖書捐贈、書文推薦、論壇講座等活動此起彼伏,讓政協書香更濃、活力更足。

      溫縣一中依托書屋陣地,朗誦、宣講、分享等活動層出不窮,提升了教職工的經驗和素質。去年,該校2名學生分別被清華、北大錄取,一本過線率57%。為滿足不方便閱讀普通讀物的群眾需求,溫縣縣直單位和行政村還配備了“有聲閱讀”電子圖書館。

      側耳青山,書聲琅琅。溫縣全民閱讀“進機關、進校園、進企業、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進拳館、進軍營”活動如火如荼。僅4月15日,全縣就有“放歌招賢”“走進詩意春天”兩場大型朗誦活動同時舉行。據悉,每年溫縣舉辦大型公益讀書活動150餘場,開展各類主題誦讀活動100餘場,組織傳統文化進校園、進機關講座20餘場。

      一藝一策一創新,持續積蘊的能量澎湃著溫縣的“文創基因”。

      書香點燃了鄉村文化熱。今年4月,一場演繹革命英烈故事的原創豫劇《張祥雲》看哭許多溫縣人。該劇編劇為黃河街道灘陸莊村退休校長任戰應,他負責村裏書屋管理和文化生活,在黃河街道的支持下,村裏組建了黃河豫藝團,成立了盤鼓隊、軍樂隊,豐富的文化生活積蓄了強大的奮進力量。

      文化滋養小康生活的聲色。溫縣武德鎮南街村群眾在村史館對話曆史回聲,在“武德詩社”切磋潑墨。“文藝力量在改善民風、推動工作上凸顯了很大成效。”該村黨支部書記王鋼成說,“通過詩會、楹聯、書畫等形式提交發展創意,我們實施了雙孢茹種植項目,集體經濟年增收30萬元。”

      通過全域布局、全民參與,“書香溫縣”既看得見、摸得著,又融入血液的文化品牌,為促進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嶽村街道西郭作郭熙書畫社研發生產扇子、手袋、掛件等文創型好物,每年可使村集體經濟增收近2萬元;招賢鄉太澗村將古箏文化作為鄉村振興特色產業培育“弦昇”古箏廠,解決了100餘人的就業問題;番田鎮段村將始建於清嘉慶年間的秦氏古民居等作為拍攝場地,以微電影、短視頻等方式為四大懷藥產業鏈發展引來流量。

      知識在萬卷書裏,發展在萬裏路上。“書香浸潤、閱讀賦能,讓溫縣在著力打造‘特色農業之鄉、食品藥品之都、太極文化之城、生態宜居之地、平安幸福之區’的征程上邁出堅實步伐。我們還將進一步濃厚書香氛圍、完善閱讀設施、優質文化資源,讓發展折射出更多思想的光華,釋放出更多創新和活力。”市政協副主席、溫縣縣委書記楊磊說。

    (記者 陳彬 通訊員 崔新娟)

    總值班:陳 彬

    統 籌:曾琳琳

    責 編:劉 佳

    審 核:王建新

    編 輯:劉 佳

    校 對:張曉青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