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時政要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糧倉更穩固 菜籃更豐富
更新時間:2020-5-7 16:51:26    來源:人民網-河南頻道

 糧穩天下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越是麵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

  “千層石樹遙行路,一帶山田放水聲。”從嶺南到塞北,春季糧食生產熱潮湧流。截至5月5日,全國早稻播栽已經全部完成,中稻播栽12%,春播玉米已播種63.8%,進展快、苗情好,為糧食豐收打下好基礎。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一季度經濟運行數據表明,我國種植業增加值逆勢增長3.5%,成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亮點。

  穩麵積:確保口糧穩在8億畝以上,糧食總產達1.3萬億斤以上

  麵積、麵積,還是麵積!這個春天,穩定糧食麵積成為農業生產的最強音。

  糧農動起來,幹部動起來,新型經營主體動起來,各地克服疫情不利影響,擼起袖子加油幹。

  洞庭湖畔,魚米之鄉。“針線需要密密縫,邊邊拐拐的地都要播上。”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歐江岔鎮牌口村種糧大戶劉進良說。秧插下了,他正張羅著給大田灌水,還琢磨著稻田裏養啥魚效益更好。

  中原糧倉,豐饒之地。“俺最上心的是糧食種植麵積。有了麵積,產量才有保證。”說到種糧,河南省滎陽市新田地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傑來了精神。

  “瞧,俺們一個合作社,就幹了10萬畝,得勁!”這位種田“老把式”說,合作社有成員203戶,輻射帶動了周邊5個鄉鎮60個村的1.2萬戶農民。去年冬種的時候,合作社種植了“新麥26”強筋小麥4萬畝。李傑覺得不過癮,又在蘭考、鞏義、鄢陵、太康、武陟、新鄭等6個縣市推廣了6萬畝。

  ——麵積為“王”,在幹部的心頭,是大局。

  “就是要站在決勝全麵小康的高度,穩住糧食麵積。”安徽省省長李國英說。4月11日一大早,他就趕到鳳台、潁上兩縣調研穩定春播麵積。目前,安徽春播糧食146萬畝,同比多13萬畝。

  江西,已播栽早稻1833萬畝,比上年增加190萬畝。湖南,小春糧食種植麵積1662萬畝,比上年增加6.4萬畝。

  ——麵積為“王”,是真抓真管。

  穩麵積成為糧食生產約束性指標,“米袋子”省長負責製越紮越緊。今年我國將確保穀物麵積穩定在14.2億畝以上,口糧麵積穩定在8億畝以上,糧食產量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

  夏糧豐收有基礎。目前,全國春播進度快於往年,糧食種植意向麵積9億畝左右,比去年有所增長。

  穩政策:價格托底,補貼給力,種糧吃上定心丸

  “國家對糧食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咱們糧農心裏托底!”這個春天,遼寧省清原滿族自治縣草市鎮大窩棚村村民霍秘財盤算著擴大春播土地麵積。

  小康不小康,種糧第一樁。“種糧好處多,國家得收儲,糧農得收益,農村得發展。大哥二哥大表哥,誰都落著好,這不種糧,幹啥呐?”陝西省紫陽縣毛壩鎮瓦灘村糧農鄧成鬆一口濃重的陝西腔。

  ——穩定糧食價格,種糧主體吃上定心丸。

  國家最近公布了稻穀最低收購價政策,其中早秈稻、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為每50公斤121元、127元和130元。早秈稻和中晚秈稻價格,每百斤提高1元。

  種糧大戶劉進良說:“今年我種的都是優質早稻,這下子,水稻豐收就是口袋增收咯!”

  “產得出,賣得好,糧食生產每個環節上都要保護和激發農民種糧積極性。”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張紅宇表示,要不折不扣地落實好糧食收購各項政策,糧食收購企業敞開收購,隨時收購,方便農民;還要公平定等,優質優價,服務農民。

  ——強化糧食補貼,糧農獲得感不斷提升。

  “種糧不交稅,還給各種補貼,咱糧農真有福氣。”山東省郯城縣歸昌鄉陳莊村村民陳龍說。

  今年中央財政下達了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基層農技推廣體係建設補貼、高素質農民培訓補貼。同時加大雙季稻生產支持,統籌整合稻穀補貼、耕地輪作休耕試點、農業社會化服務、綠色高質高效行動等資金共計36.7億元。

  補貼,補在了糧農的心坎上,補在糧食生產的剛性需求上。

  “把種糧補貼補在項目上。”四川省農業農村廳長楊秀彬說,今年四川著力糧經複合和稻漁綜合種養,發展優質稻1000萬畝和釀酒專用糧基地。在川南、川東適宜區蓄留再生稻400萬畝以上,確保增產2億斤。

  江西累計安排早稻扶持資金15.6億元,全麵落實產糧大縣獎勵資金、耕地地力補貼、早稻輪作等政策,引導各地追加獎補政策,集中支持早稻生產。

  湖南啟動農機“131”工程,通過財政貼息1億元,撬動信貸投入30億元,實現購機補貼過10億元……

  穩產能:夯實基礎,確保糧食供得上供得好

  春雨伴桃花,耕種滿田疇。

  從忙碌的春耕春播看過去,高標準農田來了,測土配方施肥來了,耕種收一體化來了,農業雲計算來了……農田發生著深刻變革。

  從“吃不飽”到“吃不完”。2004年開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到2019年已經實現了糧食產量“十六連豐”。2019年,我國糧食產量13277億斤,同比增加119億斤,人均糧食占有量超過470公斤,高出世界公認的400公斤糧食安全線一大截。

  從“吃不完”到“吃得好”。以高質量發展為主基調的糧食生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升。

  藏糧於地,提升地力,確保糧食產得出。

  “棒打麅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裏。”64歲的黑龍江綏化市蘭西縣遠大鎮雙太村糧農王慶河惦著保護黑土地的好。

  近日,農業農村部、財政部聯合印發《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2020—2025年)》,力爭到2025年,保護性耕作實施麵積達到1.4億畝,占東北地區適宜區域耕地總麵積的70%左右。

  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到今年年底,我國將完成糧食生產功能區9億畝劃定任務,其中6億畝用於口糧生產。“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到2020年確保建成8億畝、力爭建成10億畝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到今年底,全國將建成5683處灌區,有效灌溉麵積達到5380萬公頃。

  藏糧於技,提升科技,確保糧食供得上。

  “噸糧田,在過去想都不敢想。現在,糧食主產區兩季糧食都突破了1噸。”山東省種子管理站副站長王文濤感慨。

  雜交稻、再生稻、超級稻、海水稻,一項又一項水稻品種栽插在大田裏,栽插的是科技,栽插的是豐收!目前,小麥單產800公斤以上,玉米單產1100公斤以上,農業的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了59.2%。

  從會種地到“慧”種地,糧食種植方式脫胎換骨。我國三大主糧化肥利用率達到39.2%,農藥利用率達到39.8%,分別比2015年提高4個和3.2個百分點。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跨上70%台階。小麥、水稻、玉米三大主糧生產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綜合機械化率均超80%。

  實現“藏糧於地”“藏糧於技”,人是關鍵因素。把糧食產能藏在糧農素質中,藏糧於人,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有知識、懂技術、會管理,成了新型職業農民的標配。目前,我國每年培養146萬新型職業農民,到2020年底我國新型職業農民將達到2000萬人。

  “農戶忙著早稻插秧的事,咱們合作社得跟上趟。”作為新型職業農民,方智勇和4個返鄉的農民在家鄉四川省鄰水縣辦起了盛世種植專業合作社,專門為糧食和其他重要農產品生產提供“田保姆”服務,他這一幹,就是6年,托管了糧田7500畝。

  在河北省南和縣河郭鄉左村田頭,新型職業農民靳彥傑,邊澆地邊用無人機監測墒情:“春澆一水,畝產千斤啊!”

  麵積穩、政策穩、產能穩,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

新聞編輯:楊銘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焦作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於焦作日報社和焦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信息來源:焦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焦作網所刊登的所有內容,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並注明"來源:焦作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焦作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歸屬原作者或所屬媒體所有,轉載請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圖片鏈接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轉載了您的文章或資料,損害了您的利益,請聯係我站,我們會即時處理或刪除。


    糧倉更穩固 菜籃更豐富
    2020-5-7 16:51:26    來源:人民網-河南頻道

     糧穩天下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越是麵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

      “千層石樹遙行路,一帶山田放水聲。”從嶺南到塞北,春季糧食生產熱潮湧流。截至5月5日,全國早稻播栽已經全部完成,中稻播栽12%,春播玉米已播種63.8%,進展快、苗情好,為糧食豐收打下好基礎。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一季度經濟運行數據表明,我國種植業增加值逆勢增長3.5%,成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亮點。

      穩麵積:確保口糧穩在8億畝以上,糧食總產達1.3萬億斤以上

      麵積、麵積,還是麵積!這個春天,穩定糧食麵積成為農業生產的最強音。

      糧農動起來,幹部動起來,新型經營主體動起來,各地克服疫情不利影響,擼起袖子加油幹。

      洞庭湖畔,魚米之鄉。“針線需要密密縫,邊邊拐拐的地都要播上。”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歐江岔鎮牌口村種糧大戶劉進良說。秧插下了,他正張羅著給大田灌水,還琢磨著稻田裏養啥魚效益更好。

      中原糧倉,豐饒之地。“俺最上心的是糧食種植麵積。有了麵積,產量才有保證。”說到種糧,河南省滎陽市新田地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傑來了精神。

      “瞧,俺們一個合作社,就幹了10萬畝,得勁!”這位種田“老把式”說,合作社有成員203戶,輻射帶動了周邊5個鄉鎮60個村的1.2萬戶農民。去年冬種的時候,合作社種植了“新麥26”強筋小麥4萬畝。李傑覺得不過癮,又在蘭考、鞏義、鄢陵、太康、武陟、新鄭等6個縣市推廣了6萬畝。

      ——麵積為“王”,在幹部的心頭,是大局。

      “就是要站在決勝全麵小康的高度,穩住糧食麵積。”安徽省省長李國英說。4月11日一大早,他就趕到鳳台、潁上兩縣調研穩定春播麵積。目前,安徽春播糧食146萬畝,同比多13萬畝。

      江西,已播栽早稻1833萬畝,比上年增加190萬畝。湖南,小春糧食種植麵積1662萬畝,比上年增加6.4萬畝。

      ——麵積為“王”,是真抓真管。

      穩麵積成為糧食生產約束性指標,“米袋子”省長負責製越紮越緊。今年我國將確保穀物麵積穩定在14.2億畝以上,口糧麵積穩定在8億畝以上,糧食產量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

      夏糧豐收有基礎。目前,全國春播進度快於往年,糧食種植意向麵積9億畝左右,比去年有所增長。

      穩政策:價格托底,補貼給力,種糧吃上定心丸

      “國家對糧食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咱們糧農心裏托底!”這個春天,遼寧省清原滿族自治縣草市鎮大窩棚村村民霍秘財盤算著擴大春播土地麵積。

      小康不小康,種糧第一樁。“種糧好處多,國家得收儲,糧農得收益,農村得發展。大哥二哥大表哥,誰都落著好,這不種糧,幹啥呐?”陝西省紫陽縣毛壩鎮瓦灘村糧農鄧成鬆一口濃重的陝西腔。

      ——穩定糧食價格,種糧主體吃上定心丸。

      國家最近公布了稻穀最低收購價政策,其中早秈稻、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為每50公斤121元、127元和130元。早秈稻和中晚秈稻價格,每百斤提高1元。

      種糧大戶劉進良說:“今年我種的都是優質早稻,這下子,水稻豐收就是口袋增收咯!”

      “產得出,賣得好,糧食生產每個環節上都要保護和激發農民種糧積極性。”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張紅宇表示,要不折不扣地落實好糧食收購各項政策,糧食收購企業敞開收購,隨時收購,方便農民;還要公平定等,優質優價,服務農民。

      ——強化糧食補貼,糧農獲得感不斷提升。

      “種糧不交稅,還給各種補貼,咱糧農真有福氣。”山東省郯城縣歸昌鄉陳莊村村民陳龍說。

      今年中央財政下達了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基層農技推廣體係建設補貼、高素質農民培訓補貼。同時加大雙季稻生產支持,統籌整合稻穀補貼、耕地輪作休耕試點、農業社會化服務、綠色高質高效行動等資金共計36.7億元。

      補貼,補在了糧農的心坎上,補在糧食生產的剛性需求上。

      “把種糧補貼補在項目上。”四川省農業農村廳長楊秀彬說,今年四川著力糧經複合和稻漁綜合種養,發展優質稻1000萬畝和釀酒專用糧基地。在川南、川東適宜區蓄留再生稻400萬畝以上,確保增產2億斤。

      江西累計安排早稻扶持資金15.6億元,全麵落實產糧大縣獎勵資金、耕地地力補貼、早稻輪作等政策,引導各地追加獎補政策,集中支持早稻生產。

      湖南啟動農機“131”工程,通過財政貼息1億元,撬動信貸投入30億元,實現購機補貼過10億元……

      穩產能:夯實基礎,確保糧食供得上供得好

      春雨伴桃花,耕種滿田疇。

      從忙碌的春耕春播看過去,高標準農田來了,測土配方施肥來了,耕種收一體化來了,農業雲計算來了……農田發生著深刻變革。

      從“吃不飽”到“吃不完”。2004年開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到2019年已經實現了糧食產量“十六連豐”。2019年,我國糧食產量13277億斤,同比增加119億斤,人均糧食占有量超過470公斤,高出世界公認的400公斤糧食安全線一大截。

      從“吃不完”到“吃得好”。以高質量發展為主基調的糧食生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升。

      藏糧於地,提升地力,確保糧食產得出。

      “棒打麅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裏。”64歲的黑龍江綏化市蘭西縣遠大鎮雙太村糧農王慶河惦著保護黑土地的好。

      近日,農業農村部、財政部聯合印發《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2020—2025年)》,力爭到2025年,保護性耕作實施麵積達到1.4億畝,占東北地區適宜區域耕地總麵積的70%左右。

      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到今年年底,我國將完成糧食生產功能區9億畝劃定任務,其中6億畝用於口糧生產。“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到2020年確保建成8億畝、力爭建成10億畝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到今年底,全國將建成5683處灌區,有效灌溉麵積達到5380萬公頃。

      藏糧於技,提升科技,確保糧食供得上。

      “噸糧田,在過去想都不敢想。現在,糧食主產區兩季糧食都突破了1噸。”山東省種子管理站副站長王文濤感慨。

      雜交稻、再生稻、超級稻、海水稻,一項又一項水稻品種栽插在大田裏,栽插的是科技,栽插的是豐收!目前,小麥單產800公斤以上,玉米單產1100公斤以上,農業的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了59.2%。

      從會種地到“慧”種地,糧食種植方式脫胎換骨。我國三大主糧化肥利用率達到39.2%,農藥利用率達到39.8%,分別比2015年提高4個和3.2個百分點。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跨上70%台階。小麥、水稻、玉米三大主糧生產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綜合機械化率均超80%。

      實現“藏糧於地”“藏糧於技”,人是關鍵因素。把糧食產能藏在糧農素質中,藏糧於人,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有知識、懂技術、會管理,成了新型職業農民的標配。目前,我國每年培養146萬新型職業農民,到2020年底我國新型職業農民將達到2000萬人。

      “農戶忙著早稻插秧的事,咱們合作社得跟上趟。”作為新型職業農民,方智勇和4個返鄉的農民在家鄉四川省鄰水縣辦起了盛世種植專業合作社,專門為糧食和其他重要農產品生產提供“田保姆”服務,他這一幹,就是6年,托管了糧田7500畝。

      在河北省南和縣河郭鄉左村田頭,新型職業農民靳彥傑,邊澆地邊用無人機監測墒情:“春澆一水,畝產千斤啊!”

      麵積穩、政策穩、產能穩,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

    新聞編輯:楊銘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