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時政要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別樣的拜祖大典 一樣的家國情懷——庚子年黃帝故裏拜祖大典在海內外引發強烈反響
更新時間:2020-3-28 11:24:39    來源:大河網

  春風如貴客,又沐河之南。3月26日,農曆三月初三,庚子年黃帝故裏拜祖大典如約舉行,全球華人通過現場直播的方式同網同步拜始祖,祈福中華民族繁榮昌盛,祝願世界和平安康。

  別樣的拜祖大典,一樣的家國情懷。“儀式雖然簡化,但內涵更加豐富。”“令人耳目一新的拜祖方式,別出心裁的參與方式,直至心靈的情感表達!”……庚子年黃帝故裏拜祖大典的成功舉辦在海內外引發強烈反響。

  “受疫情影響,今年大典取消現場表演,更多的畫麵加入了港澳台同胞、海外華人的元素,這更好地體現炎黃子孫團結一心、親如一家的情感。”澳大利亞廚師王中喆說。

  “拜祖大典讓更多的炎黃子孫了解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厚重曆史,銘記華人華僑的根脈傳承。”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前公使銜參讚金旭表示。

  “最後一個儀程中,河南‘四條絲路’成就短片看得人熱血沸騰。”網友們也紛紛感慨,“世界東望,中原向上,在這片古老的土地,我們看得見過去,更看得到未來。”

  今年首次設立了“網上拜祖祈福平台”,為全球華人在網絡空間拜祖祈福提供了身臨其境的體驗環節,全網全球推送、點擊、瀏覽量達20多億人次。

  網上“雲”拜祖,是根祖文化的一種創新表現方式,讓身處世界各地的華夏兒女打破時空限製,一起在屏幕前守望相助,見證春暖花開,共盼全球疫情散去。

  “我們雖不能到現場參拜祈福,但是全球華人的心一直在一起。”黃帝文化推廣大使、河南老鄉鄧亞萍說,網上拜祖特別新穎,平台的互動性很好地拉近了人們與中原文化的距離,而且增強、加深了人們對黃帝文化、中原文化的理解。

  “越是危難的時刻,越需要力量。今年的拜祖大典有著特別的意義,正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給了中華兒女扯不斷的凝聚力與向心力,我們才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知名文化學者、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酈波如是評價。

河南日報記者 王延輝


新聞編輯:趙銀岷 
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新聞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別樣的拜祖大典 一樣的家國情懷——庚子年黃帝故裏拜祖大典在海內外引發強烈反響
2020-3-28 11:24:39    來源:大河網

  春風如貴客,又沐河之南。3月26日,農曆三月初三,庚子年黃帝故裏拜祖大典如約舉行,全球華人通過現場直播的方式同網同步拜始祖,祈福中華民族繁榮昌盛,祝願世界和平安康。

  別樣的拜祖大典,一樣的家國情懷。“儀式雖然簡化,但內涵更加豐富。”“令人耳目一新的拜祖方式,別出心裁的參與方式,直至心靈的情感表達!”……庚子年黃帝故裏拜祖大典的成功舉辦在海內外引發強烈反響。

  “受疫情影響,今年大典取消現場表演,更多的畫麵加入了港澳台同胞、海外華人的元素,這更好地體現炎黃子孫團結一心、親如一家的情感。”澳大利亞廚師王中喆說。

  “拜祖大典讓更多的炎黃子孫了解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厚重曆史,銘記華人華僑的根脈傳承。”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前公使銜參讚金旭表示。

  “最後一個儀程中,河南‘四條絲路’成就短片看得人熱血沸騰。”網友們也紛紛感慨,“世界東望,中原向上,在這片古老的土地,我們看得見過去,更看得到未來。”

  今年首次設立了“網上拜祖祈福平台”,為全球華人在網絡空間拜祖祈福提供了身臨其境的體驗環節,全網全球推送、點擊、瀏覽量達20多億人次。

  網上“雲”拜祖,是根祖文化的一種創新表現方式,讓身處世界各地的華夏兒女打破時空限製,一起在屏幕前守望相助,見證春暖花開,共盼全球疫情散去。

  “我們雖不能到現場參拜祈福,但是全球華人的心一直在一起。”黃帝文化推廣大使、河南老鄉鄧亞萍說,網上拜祖特別新穎,平台的互動性很好地拉近了人們與中原文化的距離,而且增強、加深了人們對黃帝文化、中原文化的理解。

  “越是危難的時刻,越需要力量。今年的拜祖大典有著特別的意義,正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給了中華兒女扯不斷的凝聚力與向心力,我們才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知名文化學者、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酈波如是評價。

河南日報記者 王延輝


新聞編輯:趙銀岷 
 
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新聞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