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時政要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人民日報:阮玲玉絕筆“人言可畏” 澆滅網絡謠言的“火”
更新時間:2013-8-29 9:44:50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澆滅網絡謠言的“火”(新媒觀察)】

  多聞闕疑,多見闕殆。互聯網時代的生存秘笈無非就兩個詞:冷靜和學習。知識是謠言最大的對手,多讀書,讀好書,保持學習的鬥誌和姿態,隻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澆滅互聯網上那些“秦火火”“傅火火”們

  一直知道網絡謠言背後的水很深,但當陽光真正照射到這潭汙水的水底時,赤裸裸的真相依然讓人觸目驚心。

  上周,“秦火火”、“立二拆四”、傅學勝等一批網絡推手的鋃鐺入獄,讓網絡謠言這樣一種社會現象露出了真麵目,一時間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謠言是社會的毒瘤,這是共識。謠言之禍,大可亡國,近可傷人,給社會和當事人造成的創傷很多時候是時間無法彌合的。

  “人言可畏”,這是飽受流言之苦的女演員阮玲玉的絕筆之言,但如果阮玲玉活在今天,她麵對的謠言可能還要生猛幾十倍。看看“秦火火”們在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網絡謠言,哪個不是驚世駭俗,勁爆奪目。被“牛郎門”深深中傷的張女士在得知謠言製造者被捕後說:“200多個日夜的煎熬,我一直等著這一天。”但有多少個被網絡中傷過的人能真正等到“這一天”!有多少網絡黑手躲在眾聲喧嘩的網絡背後伺機尋找下一個目標,有多少謠言就在不經意地一點鼠標間如利刃一般刺向無辜的當事人。

  十幾年來,我國互聯網事業發展迅速。在一個快速轉型發展的社會,基本與世界同時起步的互聯網被寄予太多期待。互聯網也以其永不枯竭的更新、打破邊界的互動、源源不斷的創意成為人們生活工作的必需品。但每一枚硬幣都有它的反麵,任何一項新技術新發明對社會的作用都取決於使用者的素養和態度。有人用互聯網創造財富、價值和進步,就有人利用互聯網大肆抹黑、造謠和製造混亂。

  現在回過頭來看看“秦火火”們,這些人不可謂不聰明,不可謂不精明,不可謂比平常人更懂得世道人心。他們用“反腐”來吸引眼球,用“公平”來爭取擁躉,用“自由”來標榜價值,說的是道貌岸然的話,做的卻是行若狗彘的事。現在互聯網上披著兩張皮的所謂“名人”不在少數,一不小心就會上了他們的船。

  無論在任何一個年代,謠言盛行往往有三個條件:一是社會信任感下降,二是信息公開不夠及時透明,三是受眾素質參差不齊。網絡謠言能鑽透社會信任的屏障,在網絡上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輿論狂潮,無疑也是抓住了當下互聯網生態中的這三個特點。在網民們一臉無辜地刷微博、上微信的時候,其實並不知道自己獲取到的信息已經被網絡推手、網絡水軍和某些無良的標題黨編輯精心炮製過了。在網絡謠言和網絡暴力的關係譜中,誰也逃不了幹係。

  多聞闕疑,多見闕殆。互聯網時代的生存秘笈無非就兩個詞:冷靜和學習。看到驚世駭俗的標題,不妨點進去看看,也許原文沒有那麼驚悚;看到不認同的觀點,不要急著關閉窗口,耐心讀一下,也許會發現自己的固執己見是多麼狹隘;看到火燒火燎的轉載,不要繼續火上澆油,及時查點資料,也許會發現這隻是幾年前的一個帖子。

  知識是謠言最大的對手,這裏的知識不僅是從微博上讀來的段子,也不僅是從“科普帖”裏得來的常識,而是真正從學習中得來的智慧和知識儲備。多讀書,讀好書,保持學習的鬥誌和姿態,隻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澆滅互聯網上那些“秦火火”“傅火火”們,讓互聯網真正風清氣正,皓月當空。 

  《 人民日報 》( 2013年08月29日 14 版)


(來源:http://opinion.people.com.cn/GB/n/2013/0829/c1003-22728992.html

 

新聞編輯:王雪靜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人民日報:阮玲玉絕筆“人言可畏” 澆滅網絡謠言的“火”
2013-8-29 9:44:50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澆滅網絡謠言的“火”(新媒觀察)】

  多聞闕疑,多見闕殆。互聯網時代的生存秘笈無非就兩個詞:冷靜和學習。知識是謠言最大的對手,多讀書,讀好書,保持學習的鬥誌和姿態,隻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澆滅互聯網上那些“秦火火”“傅火火”們

  一直知道網絡謠言背後的水很深,但當陽光真正照射到這潭汙水的水底時,赤裸裸的真相依然讓人觸目驚心。

  上周,“秦火火”、“立二拆四”、傅學勝等一批網絡推手的鋃鐺入獄,讓網絡謠言這樣一種社會現象露出了真麵目,一時間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謠言是社會的毒瘤,這是共識。謠言之禍,大可亡國,近可傷人,給社會和當事人造成的創傷很多時候是時間無法彌合的。

  “人言可畏”,這是飽受流言之苦的女演員阮玲玉的絕筆之言,但如果阮玲玉活在今天,她麵對的謠言可能還要生猛幾十倍。看看“秦火火”們在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網絡謠言,哪個不是驚世駭俗,勁爆奪目。被“牛郎門”深深中傷的張女士在得知謠言製造者被捕後說:“200多個日夜的煎熬,我一直等著這一天。”但有多少個被網絡中傷過的人能真正等到“這一天”!有多少網絡黑手躲在眾聲喧嘩的網絡背後伺機尋找下一個目標,有多少謠言就在不經意地一點鼠標間如利刃一般刺向無辜的當事人。

  十幾年來,我國互聯網事業發展迅速。在一個快速轉型發展的社會,基本與世界同時起步的互聯網被寄予太多期待。互聯網也以其永不枯竭的更新、打破邊界的互動、源源不斷的創意成為人們生活工作的必需品。但每一枚硬幣都有它的反麵,任何一項新技術新發明對社會的作用都取決於使用者的素養和態度。有人用互聯網創造財富、價值和進步,就有人利用互聯網大肆抹黑、造謠和製造混亂。

  現在回過頭來看看“秦火火”們,這些人不可謂不聰明,不可謂不精明,不可謂比平常人更懂得世道人心。他們用“反腐”來吸引眼球,用“公平”來爭取擁躉,用“自由”來標榜價值,說的是道貌岸然的話,做的卻是行若狗彘的事。現在互聯網上披著兩張皮的所謂“名人”不在少數,一不小心就會上了他們的船。

  無論在任何一個年代,謠言盛行往往有三個條件:一是社會信任感下降,二是信息公開不夠及時透明,三是受眾素質參差不齊。網絡謠言能鑽透社會信任的屏障,在網絡上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輿論狂潮,無疑也是抓住了當下互聯網生態中的這三個特點。在網民們一臉無辜地刷微博、上微信的時候,其實並不知道自己獲取到的信息已經被網絡推手、網絡水軍和某些無良的標題黨編輯精心炮製過了。在網絡謠言和網絡暴力的關係譜中,誰也逃不了幹係。

  多聞闕疑,多見闕殆。互聯網時代的生存秘笈無非就兩個詞:冷靜和學習。看到驚世駭俗的標題,不妨點進去看看,也許原文沒有那麼驚悚;看到不認同的觀點,不要急著關閉窗口,耐心讀一下,也許會發現自己的固執己見是多麼狹隘;看到火燒火燎的轉載,不要繼續火上澆油,及時查點資料,也許會發現這隻是幾年前的一個帖子。

  知識是謠言最大的對手,這裏的知識不僅是從微博上讀來的段子,也不僅是從“科普帖”裏得來的常識,而是真正從學習中得來的智慧和知識儲備。多讀書,讀好書,保持學習的鬥誌和姿態,隻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澆滅互聯網上那些“秦火火”“傅火火”們,讓互聯網真正風清氣正,皓月當空。 

  《 人民日報 》( 2013年08月29日 14 版)


(來源:http://opinion.people.com.cn/GB/n/2013/0829/c1003-22728992.html

 

新聞編輯:王雪靜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