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首頁
主持人(董倩):
歡迎收看《新聞1+1》。
前天在黑龍江雞西的恒鑫源煤礦發生了一起透水事故,到現在為止仍有24名礦工被困井下。
(播放短片)
解說:
在剛剛過去的周末,黑龍江的雞西又發生了一起煤礦透水事故。目前,除了生產礦長和值班井長成功升井外,24名工人仍然被困在井下。
李本揚(本台記者):
救援的當務之急就是抽水,現在技術人員正在安裝調試這些水泵,這個水泵一旦調試安裝完畢,將馬上被送到井下。
解說:
發生事故的煤礦是雞西市恒山區恒鑫源煤礦,是一家民營企業,建於1997年,設計年產能力是6萬噸。查閱文件,該井在今年已被列為關閉礦井,現在正在組織把井下的設備撤回井上。本來,再過幾個月恒鑫源煤礦就應該回撤關閉,完成它的曆史使命。然而,7月31號的這起透水事故卻將24名礦工困在了井下,他們能活著回來嗎?
王樹鶴(國家安監總局煤監局副局長):
不放棄、不拋棄,堅定信心,有一分希望,做到十分的努力。
解說:
礦井前,礦工家屬們焦急地等待著親人的消息。目前,由於井下瓦斯含量超標,而且水位偏高,救援並不順利。
方東初(雞西市安全監督管理局局長):
現在水位還在上漲,(預計)還得漲13米。
解說:
就在國務院發出通知,要求礦領導必須與工人同時下井、同時升井後,為何被困的兩名礦長可以安全升井,而24名工人卻困在了井下,這引起了輿論的廣泛關注。
昨天下午,在當地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事故處理小組副總指揮方東初回答了記者的提問。據介紹,這兩名礦領導一個是值班井長,一個是生產礦長,他們下井不是像工人直接走進工作麵,要巡查一遍,當時沒在工作麵,工人都在工作麵來不及升井。
字幕提示:
7月7日新聞
解說:
會議指出,要嚴格企業安全管理。
會議特別指出,企業領導要輪流現場帶班,煤礦和非煤礦山要由礦領導帶班,並與工人同時下井升井。
一起透水事故讓我們在關注礦工生命安全的同時,也不得不再次關注20多天前國務院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如何有效遏製煤礦事故的高發勢頭,領導帶班製能否得到貫徹實施。
黃毅(國家安監總局新聞發言人):
我們也希望媒體要加大這方麵的輿論監督,對沒有落實這項製度的企業以及領導幹部要大膽地監督曝光。
解說:
實際上在早2005年,國家有關部門就明確要求煤礦企業確保每個班子至少有一名負責人或生產經營管理人員在現場帶班作業,與工人同上同下。然而,5年來這項預防事故發生的硬規定在很多煤礦企業卻隻是被束之高閣的“軟執行”。
黃毅:
實際上真正落實這項製度的不太多,所以發生了很多起礦難,但實際上真正在現場帶班的(領導)並沒有,說明這項製度沒有很好地落實。
解說:
如今,24名礦工還在井下,我們希望這起透水事故能夠成功救援。
主持人:
救人是第一位的,接下來我們馬上連線在事故現場的本台記者崔諾。崔諾。
崔諾(本台記者):
你好,董倩。
主持人:
第一個問題,人現在救得怎麼樣了?
崔諾:
我現在就是在發生透水事故的恒鑫源礦難現場指揮部。今天救援進入了第三天,根據我現在得到的資料,現在井下依然還是有24個人,這個數字並沒有變化,我們依然無法與井下取得任何的聯係。到今天這個救援事故的重心依然是盡早地排空井下的積水,我們現在了解到現在井下積水有90萬立方米這麼多,水位已經到達了海平麵以上的150米,而被困的24名礦工的位置是在海平麵以下的70米到90米之間。由於不停地有新的水湧入進來,所以這個水位一直在快速地上漲。為了應對這樣的一個情況,今天指揮部對抽排水的力量又進行了加強的部署,也就是說在現有的兩個井口分別增加三台水泵,在巷道相應的地麵上再打三個取水點,如果所有的排水設備都能夠同時使用開動,抽水量將從現在每天不到10000立方米增加到每天26000立方米,這個速度就會大大地加快。
主持人:
崔諾,另外今天大家非常關注,26個人裏麵是兩位礦領導能夠出來,而24名礦工在底下,你了解到的更詳細一點的情況原因是什麼?另外兩位礦領導出來以後,他們現在的精神狀態是什麼樣的?
崔諾:
這個問題我想借助我旁邊的這幅井下結構示意圖和人員分布圖來給大家做一個解釋,現在請攝像把機位給到這裏。我們現在看到的畫麵,這個位置就是24位礦工所在的區域,這個區域叫做二段。在這個區域裏分布著四個不同的作業麵,我們現在看到每個作業麵上多少人,這上麵標示得非常清楚,現在人數最多的一個作業麵上麵有6個人,位置相對較低的一個作業麵上現在有4個人。我們現在看到雖然說這個作業麵都是在二段上,但是從這幅圖上也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這四個作業麵至今是彼此不聯通的。我打一個比方,比如說要從這個作業麵到達這個作業麵,現在首先就是要沿著這個巷道一直向上走,一直要走到這裏,走到這裏之後再沿著一個相應的專門的巷道一直向下走,才能走到想要到達的作業麵。也就是說在井下如果從一個作業麵到達另外一個作業麵就必須要經過這裏,而這裏就是一段,這個一段在整個井下就像一個交通樞紐一樣。
據我了解,今天發生礦難的時候,這兩位礦長當時正在對不同的作業麵進行巡查的工作,也就是說他們必須要不時地往返於一段和二段之間,恰恰就是在他們剛剛從二段升到一段這個位置的時候,透水事故發生了。由於一段距離井口這個位置相應較近,所以也給了他們一個逃生的時機,他們才得以死裏逃生。
昨天我也想就這個問題去采訪這兩位礦長,詢問一下他們當時在井下看到的情況。但是由於他們現在正在配合警方一些相應的調查,另外這兩個人現在的精神狀態一直非常的恍惚,到目前為止說話都存在困難。
其實這也可以理解,因為他們一方麵受到了一個很大的驚嚇;另外一方麵,現在正在被困的24名礦工是他們朝夕相處的同事,所以接下來的采訪我想等到他們的情緒平複之後才進行。董倩。
主持人:
好,謝謝崔諾。
岩鬆,在以往的這些礦難或者透水事故裏麵,我們在井下比較少見到礦領導的身影,這次是作為新聞被放大了,你怎麼看待?
白岩鬆(評論員):
首先我們要看一個時間的節點,雖然在7月7號相關的媒體就報道了國務院發這個文,關於安全生產其中有一個條款,如果要是煤礦領導就必須跟工人共同作業、共同下井、共同升井。但真正這個文下來落款的時間我看了一下是7月19號。從7月19號等於說這個文正式開始實施,到現在為止這是在這個文實施之後所發生的礦難,我覺得媒體跟社會公眾當然要關注國務院這個新的文是不是真正的落實了。
透過雞西這樣的一次礦難,我們能夠感受到一半是實現了,領導是下井了,但是下井是共同下井了,但是最後卻沒有共同升井。我想這裏如果用記者介紹的情況來說,也許有一定的偶然性,因為他要從這個作業麵轉移到另一個作業麵,必須經過那個出口,恰巧這個時候發生了透水事故。但是另一方麵,我覺得兩個細節也應該理解,第一個作為公眾來說,即使知道了這樣一個答案也會去產生一些想法,為什麼沒有共同升井。另外一個細節非常值得注意,為什麼這兩個負責人已經被警方控製了,從警方的角度來說,恐怕也是要考慮整個視他責任追究的過程。所以我說,這兩個細節給大家也留出了一種(想法),這個事情不會到此為止,既需要有一個更加確鑿的答案,也許就是非常巧合的他正好到了那樣一個作業口。另外一方麵來說,也許會有另外的答案等更清晰之後給我們。但起碼我們看到7月19號這個文下來之後,煤礦的領導是下井了。
主持人:
我們希望看到未來能夠有更多的同下,也同上。
白岩鬆:
其實我覺得剛才安監總局的新聞發言人黃毅的那番話說得非常好,他說在過去很長的時間裏,大家其實不能把它當成是一個新的規定,因為在2005年的時候不管是發改委,包括安監局、國務院都不斷地下文,要求生產企業,包括礦井領導都要跟工人一起作業。但是我也注意到了,那個時候下的文有一些文字可能容易被人鑽漏洞,比如說當時的企業文字裏首先叫“指導意見”,裏頭“要求”、“應當”,這樣的一些字詞可能讓有些人理解起來不那麼強硬。另外在處罰方麵,不像這一次新出台的國務院的通知這麼明確,比如說在新出台的規定裏明確的有發生事故而沒有領導現場帶班的,對企業給予規定上限的經濟處罰,並依法從重追究企業主要負責人的責任。很多人就會想,為什麼以前國務院不斷地出台這樣的規定還要出台呢?我覺得對於我們生活中的很多事情要有一種這樣的理解,很多事情是螺旋式上升的,很難一天發了文一天就立即解決。
其實針對這個事情我想起了五年前,也就是2005年,當時李毅中剛剛就任安監總局局長之後,我采訪他,我采訪的時候恰恰談到了這一塊,因為在幾個月之前國務院出台了要一同跟工人下井這樣的規定,聽聽在2005年剛剛就任安監總局局長的李毅中,對這個規定在五年前他是怎樣感慨的?
(播放短片)
字幕提示:
2005年時任安監總局局長的李毅中接受白岩鬆專訪
李毅中(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
這裏說到礦長下井帶班,這是今年2月23號國務院81次常務會做出的決定。當時我還沒有調到安監總局,我看了以後我感到很感動,也很慚愧。感動的就是國務院這樣關心,日理萬機,專門就一個煤礦的安全,瓦斯的治理專門開會研究,做出決定,細到礦長要下井帶班。我慚愧的是,怎麼到這種地步啊。我搞工業一輩子搞工業,過去叫工人三班倒,班班見領導,我們石油係統也好,我們其它工業部門也好,工人身上有多少汗,我們幹部身上有多少汗,工人身上有多少油,我們幹部身上有多少油。當時石油部叫“三個麵向,五到現場”,這本來是我們的傳家寶,到現在要國務院來做決定,礦長下井帶班。我感覺這個責任是企業,我們太慚愧了。
白岩鬆:
就雞西這個新聞一發生的時候,下意識地就想到了五年前當時李毅中說的這番話。
主持人:
這番話放在今天同樣是適用的。
白岩鬆:
沒錯。但是我們也會感慨,為什麼五年前其實已經出文了,今年國務院還要出文,還要回到那句話,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前進一步,不一定是持續地向前,有時候可能還後退半步,甚至後退兩步,但是你要堅決抵製它,再要向前邁出很重要的一步,要讓這個事情向前走。
我覺得這一次國務院下的這個文,接下來要不執行的難度恐怕就更大了。我特別感謝安監總局新聞發言人說的那番話,“希望所有的媒體都參與監督,來讓這個政策真正的落到實地”。我覺得如果真做到這一點,這個文有可能比五年前要真正的起到作用。
主持人:
礦長和礦工要一起下井、要一起升井,這是必須,因為這是規定,這是一種責任。在過去一段時間,在抗洪的這個過程中,更多的一些基層的領導幹部,他們在危難之中的選擇卻表現出的是一種責任。
(播放短片)
蔣雲河(吉林通化市輝南縣朝陽鎮黨委書記):
主流洪峰晚上八點到,現在還沒到,八點洪峰到了之後,還要持續兩個小時,大夥趕緊走吧,你說到這時候了。
解說:
從第一次洪峰開始,吉林省通化市輝南縣朝陽鎮黨委書記蔣雲河已經和鄉裏的幹部一起,在河道兩邊的四五個村子間往返奔波了六天六夜。在洪水到來之前,他們成功地將五個村子的一萬多名群眾轉移。
蔣雲河:
馬上天就黑了,你說你磨磨蹭蹭的,趕緊走吧,把這個家鎖好,咱們這邊留幹部,村幹部、鎮幹部給你看著。
解說:
盡管上遊發生了潰堤,盡管幹部們不斷地勸說,但是很多群眾還是舍不得他們的家。
村民:
沒事,我說了洪水來了我上樓板,沒事。
蔣雲河:
樓板不讓上人啊,別幹了。
村民:
我把這個整完我就走。
蔣雲河:
趕緊走啊。
村民:
淨整這套事,有什麼用啊。
蔣雲河:
都是為你們好。
村民:
我知道為我們好,我不是要整一整再走嘛。
解說:
最終,村民們還是在蔣雲河的勸說下轉移到了安全區域,幾乎就在同時險情發生了。大汛當前,我們不知道有多少基層幹部正在經受著巨大的壓力,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十幾天前的陝西安康年輕的鄉幹部溫光旭,在得知部分已經轉移的村民又回到村裏之後,立即返回,再次勸說大家離開。在當時連日暴雨的衝刷下,這個明叫新風村的村莊,隨時都麵臨著被泥石流吞沒的危險。
程時玉(包村幹部):
他們為了救三名群眾,連他們三個人一起打下去了。
解說:
突發的泥石流,溫光旭犧牲,太華重傷,另一名村幹部陳永才至今下落不明,他們都是盡職盡責的基層幹部。而在陝西安康這場百年不遇的洪災中,已經有7名基層幹部殉職。
這個夏天洪水肆虐,在一處又一處遇險的村莊,在一段又一段危險的堤岸,很多基層幹部經受住了考驗,贏得了尊重。
在過去的7月和洪水一樣頻發的災難,還有一起又一起安全生產事故。僅僅是煤礦事故,7月16號到18號三天,全國就發生5起較大事故,共造成59人死亡和被困。
王婷婷(本台記者):
截止到今天上午8點鍾,已經有5名礦工的遇難遺體升井。我們現在看到消防車……
解說:
7月17日晚,陝西韓城市桑樹平鎮小南溝煤礦發生電纜著火事故,28名礦工遇難。
根據《華商報》記者的描述,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負責人趕到後,一位專家問礦長為什麼不帶班下井,沒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一位隨後趕到的自稱是生產礦長的人員回答說,帶班的最高領導就是班長,已經遇難。在這個礦,國務院規定的領導幹部必須帶班下井,最終變成了一個班長。
主持人:
其實我覺得不管是礦難也好還是洪水也好,考驗的東西中,一個當危難發生的時候,領導幹部和群眾什麼時候誰先誰後的一個問題。
白岩鬆:
其實麵對誰先誰後,包括抗洪當中很多幹部,尤其基層幹部表現的時候,我們可能下意識地會說上一句“應該的”,的確是應該的。但是並不意味著應該的,所有的人都在這樣做。我覺得有的時候社會的進步就是不斷地擴大應該的堅守,堅守應該的準則的這樣的人群。
我想國務院出台要領導幹部下井規定,可能有這樣三個想法:第一是應該的,你作為領導就應該的;第二,如何改善我們幹群關係,讓幹群關係回到應有的一個,就像李毅中說的那樣,工人三班倒,班班見領導;第三,很重要,要讓我們的領導在安全事故頻發的過程當中,他擁有自身的感同身受,因為自己也要下井,知道危險在哪裏,知道保護自己和工人的生命,那麼你會把這個管理做到更細的地步,我希望能起到這樣的作用。
有的時候為什麼要說應該的,你看中國有很多詞兒,叫“身先士卒”,這個身先士卒指的是誰呢?是領導。還有的時候說“利益共享,風險共擔”,但是對於領導來說應該是利益後享,風險先擔。要不怎麼所有的人都在小學課文或者中學課文當中要學範仲淹的《嶽陽樓記》,都記住裏頭這樣的一句話,叫“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我希望國務院出台這個文背後也有範仲淹《嶽陽樓記》這兩句話的影子。
主持人:
你剛才也說了,應該的並不是說所有的人都這麼做,到現在是有些人這麼做,有些人不這麼做,反正讓這些不這麼做的人也讓他應該這麼做。
白岩鬆:
我覺得用道德這方麵的方法,隻能會讓原本就會這樣的做人去做得更好,但是我需要有一些強製性的規定,甚至帶有處罰條款的這種規定,來讓很多不這樣做的人也必須這樣做。這就是幾年以來,不管是從發改委到國務院不斷地出台,而且越發嚴厲的這樣的文件,包括變成通知,包括有詳細處罰的規定,就是希望堵住道德和思想教育所不能起到作用的那群人,也會在這種強製性措施之下來完成共同下井、共同升井這樣一個過程,使安全生產變成一種更常態的局麵。
主持人:
剛才我們舉的礦難、洪災都是一種非常規狀態,那麼在常規狀態下,我們怎麼去看,誰應該做什麼事?
白岩鬆:
其實我覺得越是常規狀態的時候,越是要強調這一點。如果要是我們常規狀態中,甚至被大家司空見慣了,每一次安全生產的過程當中都是領導身先士卒,而且在礦業的生產過程中,領導永遠跟他共同下井、共同升井,也許一段時間過後,看似這樣一個對人的規定,慢慢會在安全生產的方麵所體現出來,所以我覺得全社會,自然也包括媒體,遇到類似這樣的事件的時候就應該按照新聞發言人黃毅的那種說法,幫助……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主持人(董倩):
歡迎收看《新聞1+1》。
前天在黑龍江雞西的恒鑫源煤礦發生了一起透水事故,到現在為止仍有24名礦工被困井下。
(播放短片)
解說:
在剛剛過去的周末,黑龍江的雞西又發生了一起煤礦透水事故。目前,除了生產礦長和值班井長成功升井外,24名工人仍然被困在井下。
李本揚(本台記者):
救援的當務之急就是抽水,現在技術人員正在安裝調試這些水泵,這個水泵一旦調試安裝完畢,將馬上被送到井下。
解說:
發生事故的煤礦是雞西市恒山區恒鑫源煤礦,是一家民營企業,建於1997年,設計年產能力是6萬噸。查閱文件,該井在今年已被列為關閉礦井,現在正在組織把井下的設備撤回井上。本來,再過幾個月恒鑫源煤礦就應該回撤關閉,完成它的曆史使命。然而,7月31號的這起透水事故卻將24名礦工困在了井下,他們能活著回來嗎?
王樹鶴(國家安監總局煤監局副局長):
不放棄、不拋棄,堅定信心,有一分希望,做到十分的努力。
解說:
礦井前,礦工家屬們焦急地等待著親人的消息。目前,由於井下瓦斯含量超標,而且水位偏高,救援並不順利。
方東初(雞西市安全監督管理局局長):
現在水位還在上漲,(預計)還得漲13米。
解說:
就在國務院發出通知,要求礦領導必須與工人同時下井、同時升井後,為何被困的兩名礦長可以安全升井,而24名工人卻困在了井下,這引起了輿論的廣泛關注。
昨天下午,在當地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事故處理小組副總指揮方東初回答了記者的提問。據介紹,這兩名礦領導一個是值班井長,一個是生產礦長,他們下井不是像工人直接走進工作麵,要巡查一遍,當時沒在工作麵,工人都在工作麵來不及升井。
字幕提示:
7月7日新聞
解說:
會議指出,要嚴格企業安全管理。
會議特別指出,企業領導要輪流現場帶班,煤礦和非煤礦山要由礦領導帶班,並與工人同時下井升井。
一起透水事故讓我們在關注礦工生命安全的同時,也不得不再次關注20多天前國務院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如何有效遏製煤礦事故的高發勢頭,領導帶班製能否得到貫徹實施。
黃毅(國家安監總局新聞發言人):
我們也希望媒體要加大這方麵的輿論監督,對沒有落實這項製度的企業以及領導幹部要大膽地監督曝光。
解說:
實際上在早2005年,國家有關部門就明確要求煤礦企業確保每個班子至少有一名負責人或生產經營管理人員在現場帶班作業,與工人同上同下。然而,5年來這項預防事故發生的硬規定在很多煤礦企業卻隻是被束之高閣的“軟執行”。
黃毅:
實際上真正落實這項製度的不太多,所以發生了很多起礦難,但實際上真正在現場帶班的(領導)並沒有,說明這項製度沒有很好地落實。
解說:
如今,24名礦工還在井下,我們希望這起透水事故能夠成功救援。
主持人:
救人是第一位的,接下來我們馬上連線在事故現場的本台記者崔諾。崔諾。
崔諾(本台記者):
你好,董倩。
主持人:
第一個問題,人現在救得怎麼樣了?
崔諾:
我現在就是在發生透水事故的恒鑫源礦難現場指揮部。今天救援進入了第三天,根據我現在得到的資料,現在井下依然還是有24個人,這個數字並沒有變化,我們依然無法與井下取得任何的聯係。到今天這個救援事故的重心依然是盡早地排空井下的積水,我們現在了解到現在井下積水有90萬立方米這麼多,水位已經到達了海平麵以上的150米,而被困的24名礦工的位置是在海平麵以下的70米到90米之間。由於不停地有新的水湧入進來,所以這個水位一直在快速地上漲。為了應對這樣的一個情況,今天指揮部對抽排水的力量又進行了加強的部署,也就是說在現有的兩個井口分別增加三台水泵,在巷道相應的地麵上再打三個取水點,如果所有的排水設備都能夠同時使用開動,抽水量將從現在每天不到10000立方米增加到每天26000立方米,這個速度就會大大地加快。
主持人:
崔諾,另外今天大家非常關注,26個人裏麵是兩位礦領導能夠出來,而24名礦工在底下,你了解到的更詳細一點的情況原因是什麼?另外兩位礦領導出來以後,他們現在的精神狀態是什麼樣的?
崔諾:
這個問題我想借助我旁邊的這幅井下結構示意圖和人員分布圖來給大家做一個解釋,現在請攝像把機位給到這裏。我們現在看到的畫麵,這個位置就是24位礦工所在的區域,這個區域叫做二段。在這個區域裏分布著四個不同的作業麵,我們現在看到每個作業麵上多少人,這上麵標示得非常清楚,現在人數最多的一個作業麵上麵有6個人,位置相對較低的一個作業麵上現在有4個人。我們現在看到雖然說這個作業麵都是在二段上,但是從這幅圖上也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這四個作業麵至今是彼此不聯通的。我打一個比方,比如說要從這個作業麵到達這個作業麵,現在首先就是要沿著這個巷道一直向上走,一直要走到這裏,走到這裏之後再沿著一個相應的專門的巷道一直向下走,才能走到想要到達的作業麵。也就是說在井下如果從一個作業麵到達另外一個作業麵就必須要經過這裏,而這裏就是一段,這個一段在整個井下就像一個交通樞紐一樣。
據我了解,今天發生礦難的時候,這兩位礦長當時正在對不同的作業麵進行巡查的工作,也就是說他們必須要不時地往返於一段和二段之間,恰恰就是在他們剛剛從二段升到一段這個位置的時候,透水事故發生了。由於一段距離井口這個位置相應較近,所以也給了他們一個逃生的時機,他們才得以死裏逃生。
昨天我也想就這個問題去采訪這兩位礦長,詢問一下他們當時在井下看到的情況。但是由於他們現在正在配合警方一些相應的調查,另外這兩個人現在的精神狀態一直非常的恍惚,到目前為止說話都存在困難。
其實這也可以理解,因為他們一方麵受到了一個很大的驚嚇;另外一方麵,現在正在被困的24名礦工是他們朝夕相處的同事,所以接下來的采訪我想等到他們的情緒平複之後才進行。董倩。
主持人:
好,謝謝崔諾。
岩鬆,在以往的這些礦難或者透水事故裏麵,我們在井下比較少見到礦領導的身影,這次是作為新聞被放大了,你怎麼看待?
白岩鬆(評論員):
首先我們要看一個時間的節點,雖然在7月7號相關的媒體就報道了國務院發這個文,關於安全生產其中有一個條款,如果要是煤礦領導就必須跟工人共同作業、共同下井、共同升井。但真正這個文下來落款的時間我看了一下是7月19號。從7月19號等於說這個文正式開始實施,到現在為止這是在這個文實施之後所發生的礦難,我覺得媒體跟社會公眾當然要關注國務院這個新的文是不是真正的落實了。
透過雞西這樣的一次礦難,我們能夠感受到一半是實現了,領導是下井了,但是下井是共同下井了,但是最後卻沒有共同升井。我想這裏如果用記者介紹的情況來說,也許有一定的偶然性,因為他要從這個作業麵轉移到另一個作業麵,必須經過那個出口,恰巧這個時候發生了透水事故。但是另一方麵,我覺得兩個細節也應該理解,第一個作為公眾來說,即使知道了這樣一個答案也會去產生一些想法,為什麼沒有共同升井。另外一個細節非常值得注意,為什麼這兩個負責人已經被警方控製了,從警方的角度來說,恐怕也是要考慮整個視他責任追究的過程。所以我說,這兩個細節給大家也留出了一種(想法),這個事情不會到此為止,既需要有一個更加確鑿的答案,也許就是非常巧合的他正好到了那樣一個作業口。另外一方麵來說,也許會有另外的答案等更清晰之後給我們。但起碼我們看到7月19號這個文下來之後,煤礦的領導是下井了。
主持人:
我們希望看到未來能夠有更多的同下,也同上。
白岩鬆:
其實我覺得剛才安監總局的新聞發言人黃毅的那番話說得非常好,他說在過去很長的時間裏,大家其實不能把它當成是一個新的規定,因為在2005年的時候不管是發改委,包括安監局、國務院都不斷地下文,要求生產企業,包括礦井領導都要跟工人一起作業。但是我也注意到了,那個時候下的文有一些文字可能容易被人鑽漏洞,比如說當時的企業文字裏首先叫“指導意見”,裏頭“要求”、“應當”,這樣的一些字詞可能讓有些人理解起來不那麼強硬。另外在處罰方麵,不像這一次新出台的國務院的通知這麼明確,比如說在新出台的規定裏明確的有發生事故而沒有領導現場帶班的,對企業給予規定上限的經濟處罰,並依法從重追究企業主要負責人的責任。很多人就會想,為什麼以前國務院不斷地出台這樣的規定還要出台呢?我覺得對於我們生活中的很多事情要有一種這樣的理解,很多事情是螺旋式上升的,很難一天發了文一天就立即解決。
其實針對這個事情我想起了五年前,也就是2005年,當時李毅中剛剛就任安監總局局長之後,我采訪他,我采訪的時候恰恰談到了這一塊,因為在幾個月之前國務院出台了要一同跟工人下井這樣的規定,聽聽在2005年剛剛就任安監總局局長的李毅中,對這個規定在五年前他是怎樣感慨的?
(播放短片)
字幕提示:
2005年時任安監總局局長的李毅中接受白岩鬆專訪
李毅中(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
這裏說到礦長下井帶班,這是今年2月23號國務院81次常務會做出的決定。當時我還沒有調到安監總局,我看了以後我感到很感動,也很慚愧。感動的就是國務院這樣關心,日理萬機,專門就一個煤礦的安全,瓦斯的治理專門開會研究,做出決定,細到礦長要下井帶班。我慚愧的是,怎麼到這種地步啊。我搞工業一輩子搞工業,過去叫工人三班倒,班班見領導,我們石油係統也好,我們其它工業部門也好,工人身上有多少汗,我們幹部身上有多少汗,工人身上有多少油,我們幹部身上有多少油。當時石油部叫“三個麵向,五到現場”,這本來是我們的傳家寶,到現在要國務院來做決定,礦長下井帶班。我感覺這個責任是企業,我們太慚愧了。
白岩鬆:
就雞西這個新聞一發生的時候,下意識地就想到了五年前當時李毅中說的這番話。
主持人:
這番話放在今天同樣是適用的。
白岩鬆:
沒錯。但是我們也會感慨,為什麼五年前其實已經出文了,今年國務院還要出文,還要回到那句話,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前進一步,不一定是持續地向前,有時候可能還後退半步,甚至後退兩步,但是你要堅決抵製它,再要向前邁出很重要的一步,要讓這個事情向前走。
我覺得這一次國務院下的這個文,接下來要不執行的難度恐怕就更大了。我特別感謝安監總局新聞發言人說的那番話,“希望所有的媒體都參與監督,來讓這個政策真正的落到實地”。我覺得如果真做到這一點,這個文有可能比五年前要真正的起到作用。
主持人:
礦長和礦工要一起下井、要一起升井,這是必須,因為這是規定,這是一種責任。在過去一段時間,在抗洪的這個過程中,更多的一些基層的領導幹部,他們在危難之中的選擇卻表現出的是一種責任。
(播放短片)
蔣雲河(吉林通化市輝南縣朝陽鎮黨委書記):
主流洪峰晚上八點到,現在還沒到,八點洪峰到了之後,還要持續兩個小時,大夥趕緊走吧,你說到這時候了。
解說:
從第一次洪峰開始,吉林省通化市輝南縣朝陽鎮黨委書記蔣雲河已經和鄉裏的幹部一起,在河道兩邊的四五個村子間往返奔波了六天六夜。在洪水到來之前,他們成功地將五個村子的一萬多名群眾轉移。
蔣雲河:
馬上天就黑了,你說你磨磨蹭蹭的,趕緊走吧,把這個家鎖好,咱們這邊留幹部,村幹部、鎮幹部給你看著。
解說:
盡管上遊發生了潰堤,盡管幹部們不斷地勸說,但是很多群眾還是舍不得他們的家。
村民:
沒事,我說了洪水來了我上樓板,沒事。
蔣雲河:
樓板不讓上人啊,別幹了。
村民:
我把這個整完我就走。
蔣雲河:
趕緊走啊。
村民:
淨整這套事,有什麼用啊。
蔣雲河:
都是為你們好。
村民:
我知道為我們好,我不是要整一整再走嘛。
解說:
最終,村民們還是在蔣雲河的勸說下轉移到了安全區域,幾乎就在同時險情發生了。大汛當前,我們不知道有多少基層幹部正在經受著巨大的壓力,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十幾天前的陝西安康年輕的鄉幹部溫光旭,在得知部分已經轉移的村民又回到村裏之後,立即返回,再次勸說大家離開。在當時連日暴雨的衝刷下,這個明叫新風村的村莊,隨時都麵臨著被泥石流吞沒的危險。
程時玉(包村幹部):
他們為了救三名群眾,連他們三個人一起打下去了。
解說:
突發的泥石流,溫光旭犧牲,太華重傷,另一名村幹部陳永才至今下落不明,他們都是盡職盡責的基層幹部。而在陝西安康這場百年不遇的洪災中,已經有7名基層幹部殉職。
這個夏天洪水肆虐,在一處又一處遇險的村莊,在一段又一段危險的堤岸,很多基層幹部經受住了考驗,贏得了尊重。
在過去的7月和洪水一樣頻發的災難,還有一起又一起安全生產事故。僅僅是煤礦事故,7月16號到18號三天,全國就發生5起較大事故,共造成59人死亡和被困。
王婷婷(本台記者):
截止到今天上午8點鍾,已經有5名礦工的遇難遺體升井。我們現在看到消防車……
解說:
7月17日晚,陝西韓城市桑樹平鎮小南溝煤礦發生電纜著火事故,28名礦工遇難。
根據《華商報》記者的描述,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負責人趕到後,一位專家問礦長為什麼不帶班下井,沒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一位隨後趕到的自稱是生產礦長的人員回答說,帶班的最高領導就是班長,已經遇難。在這個礦,國務院規定的領導幹部必須帶班下井,最終變成了一個班長。
主持人:
其實我覺得不管是礦難也好還是洪水也好,考驗的東西中,一個當危難發生的時候,領導幹部和群眾什麼時候誰先誰後的一個問題。
白岩鬆:
其實麵對誰先誰後,包括抗洪當中很多幹部,尤其基層幹部表現的時候,我們可能下意識地會說上一句“應該的”,的確是應該的。但是並不意味著應該的,所有的人都在這樣做。我覺得有的時候社會的進步就是不斷地擴大應該的堅守,堅守應該的準則的這樣的人群。
我想國務院出台要領導幹部下井規定,可能有這樣三個想法:第一是應該的,你作為領導就應該的;第二,如何改善我們幹群關係,讓幹群關係回到應有的一個,就像李毅中說的那樣,工人三班倒,班班見領導;第三,很重要,要讓我們的領導在安全事故頻發的過程當中,他擁有自身的感同身受,因為自己也要下井,知道危險在哪裏,知道保護自己和工人的生命,那麼你會把這個管理做到更細的地步,我希望能起到這樣的作用。
有的時候為什麼要說應該的,你看中國有很多詞兒,叫“身先士卒”,這個身先士卒指的是誰呢?是領導。還有的時候說“利益共享,風險共擔”,但是對於領導來說應該是利益後享,風險先擔。要不怎麼所有的人都在小學課文或者中學課文當中要學範仲淹的《嶽陽樓記》,都記住裏頭這樣的一句話,叫“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我希望國務院出台這個文背後也有範仲淹《嶽陽樓記》這兩句話的影子。
主持人:
你剛才也說了,應該的並不是說所有的人都這麼做,到現在是有些人這麼做,有些人不這麼做,反正讓這些不這麼做的人也讓他應該這麼做。
白岩鬆:
我覺得用道德這方麵的方法,隻能會讓原本就會這樣的做人去做得更好,但是我需要有一些強製性的規定,甚至帶有處罰條款的這種規定,來讓很多不這樣做的人也必須這樣做。這就是幾年以來,不管是從發改委到國務院不斷地出台,而且越發嚴厲的這樣的文件,包括變成通知,包括有詳細處罰的規定,就是希望堵住道德和思想教育所不能起到作用的那群人,也會在這種強製性措施之下來完成共同下井、共同升井這樣一個過程,使安全生產變成一種更常態的局麵。
主持人:
剛才我們舉的礦難、洪災都是一種非常規狀態,那麼在常規狀態下,我們怎麼去看,誰應該做什麼事?
白岩鬆:
其實我覺得越是常規狀態的時候,越是要強調這一點。如果要是我們常規狀態中,甚至被大家司空見慣了,每一次安全生產的過程當中都是領導身先士卒,而且在礦業的生產過程中,領導永遠跟他共同下井、共同升井,也許一段時間過後,看似這樣一個對人的規定,慢慢會在安全生產的方麵所體現出來,所以我覺得全社會,自然也包括媒體,遇到類似這樣的事件的時候就應該按照新聞發言人黃毅的那種說法,幫助……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