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時政要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文化部批各地打著傳承文化旗號爭奪名人故裏
更新時間:2010-7-13 8:54:14    來源:大河網
中新網7月12日電 文化部、國家文物局日前聯合發出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在對名人故裏、故居或文化遺址等進行合理適度的開發利用時,要加強監管,防止過度的商業開發和對文化遺產內涵的肆意歪曲和濫用。對曆史文化遺產要進行科學甄別,對曆史文化名人的故裏、故居、重要文物所在地的認定,要本著積極有益、少而精的原則,由權威的學術機構和專家參與進行認定。對於有爭議的、未經認定的,不宜命名或宣傳。嚴禁利用曆史或文學作品中反麵或負麵的人物形象建設主題文化公園、舉辦主題文化活動等。為保證命名的嚴肅性,各地不宜對文藝作品中虛構的人物進行命名故裏等活動。

  通知指出,目前各地在文化遺產保護開發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嚴重的問題和不良的現象:一是打著傳承名人文化的旗號爭奪名人故裏,表麵看是為了保護文化遺產,實際上是競相爭搶經濟利益,名人故裏之爭中對於文化遺產經濟價值的過度追求,已然將文化遺產商品化。二是興建假文物,對文化遺產進行不恰當的商業利用和運營,過度的商業炒作和破壞性開發,使文化遺產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三是盲目舉辦祭拜活動,缺乏嚴肅性,造成傳統文化內涵被嚴重扭曲。四是有的地方肆意炒作一些負麵的文化現象、曆史人物和文藝形象,產生了不良的社會影響,有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通知要求,堅持社會效益優先,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各地要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把保護、開發文化遺產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先進文化相結合,深入挖掘文化遺產的精神價值和文化內涵,通過形式多樣的展示和傳播,使群眾增長知識、陶冶情操,為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發揮積極作用。

  通知要求,保護為主,合理利用,促進文化遺產事業健康發展。要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保護工作方針和“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方針,妥善處理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發展的關係。各地在對名人故裏、故居或文化遺址等進行合理適度的開發利用時,要加強監管,防止過度的商業開發和對文化遺產內涵的肆意歪曲和濫用。

  通知還要求,科學甄別認定,確保文化遺產的權威性、嚴肅性。對曆史文化遺產要進行科學甄別,對曆史文化名人的故裏、故居、重要文物所在地的認定,要本著積極有益、少而精的原則,由權威的學術機構和專家參與進行認定。對於有爭議的、未經認定的,不宜命名或宣傳。

  通知要求,嚴禁損害優秀傳統文化的行為。對中華傳統文化,在傳承發展中要不斷賦予新的時代內涵,發揮其積極有益的教育功能。嚴禁利用曆史或文學作品中反麵或負麵的人物形象建設主題文化公園、舉辦主題文化活動等。為保證命名的嚴肅性,各地不宜對文藝作品中虛構的人物進行命名故裏等活動。

  通知最後要求,把握方向,積極引導。各級文化、文物部門要進一步增強文化遺產保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強文化遺產的科學保護。對於惡俗的名人故裏命名炒作,各地文化文物部門要采取有力措施,旗幟鮮明地進行正確引導。同時,要積極宣傳和倡導正確的文化遺產保護理念,努力傳播科學的文化遺產知識,更好地發揮文化遺產對於提高人文素質、優化城鄉麵貌、彰顯地域魅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

新聞編輯:石媛媛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文化部批各地打著傳承文化旗號爭奪名人故裏
2010-7-13 8:54:14    來源:大河網
中新網7月12日電 文化部、國家文物局日前聯合發出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在對名人故裏、故居或文化遺址等進行合理適度的開發利用時,要加強監管,防止過度的商業開發和對文化遺產內涵的肆意歪曲和濫用。對曆史文化遺產要進行科學甄別,對曆史文化名人的故裏、故居、重要文物所在地的認定,要本著積極有益、少而精的原則,由權威的學術機構和專家參與進行認定。對於有爭議的、未經認定的,不宜命名或宣傳。嚴禁利用曆史或文學作品中反麵或負麵的人物形象建設主題文化公園、舉辦主題文化活動等。為保證命名的嚴肅性,各地不宜對文藝作品中虛構的人物進行命名故裏等活動。

  通知指出,目前各地在文化遺產保護開發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嚴重的問題和不良的現象:一是打著傳承名人文化的旗號爭奪名人故裏,表麵看是為了保護文化遺產,實際上是競相爭搶經濟利益,名人故裏之爭中對於文化遺產經濟價值的過度追求,已然將文化遺產商品化。二是興建假文物,對文化遺產進行不恰當的商業利用和運營,過度的商業炒作和破壞性開發,使文化遺產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三是盲目舉辦祭拜活動,缺乏嚴肅性,造成傳統文化內涵被嚴重扭曲。四是有的地方肆意炒作一些負麵的文化現象、曆史人物和文藝形象,產生了不良的社會影響,有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通知要求,堅持社會效益優先,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各地要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把保護、開發文化遺產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先進文化相結合,深入挖掘文化遺產的精神價值和文化內涵,通過形式多樣的展示和傳播,使群眾增長知識、陶冶情操,為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發揮積極作用。

  通知要求,保護為主,合理利用,促進文化遺產事業健康發展。要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保護工作方針和“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方針,妥善處理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發展的關係。各地在對名人故裏、故居或文化遺址等進行合理適度的開發利用時,要加強監管,防止過度的商業開發和對文化遺產內涵的肆意歪曲和濫用。

  通知還要求,科學甄別認定,確保文化遺產的權威性、嚴肅性。對曆史文化遺產要進行科學甄別,對曆史文化名人的故裏、故居、重要文物所在地的認定,要本著積極有益、少而精的原則,由權威的學術機構和專家參與進行認定。對於有爭議的、未經認定的,不宜命名或宣傳。

  通知要求,嚴禁損害優秀傳統文化的行為。對中華傳統文化,在傳承發展中要不斷賦予新的時代內涵,發揮其積極有益的教育功能。嚴禁利用曆史或文學作品中反麵或負麵的人物形象建設主題文化公園、舉辦主題文化活動等。為保證命名的嚴肅性,各地不宜對文藝作品中虛構的人物進行命名故裏等活動。

  通知最後要求,把握方向,積極引導。各級文化、文物部門要進一步增強文化遺產保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強文化遺產的科學保護。對於惡俗的名人故裏命名炒作,各地文化文物部門要采取有力措施,旗幟鮮明地進行正確引導。同時,要積極宣傳和倡導正確的文化遺產保護理念,努力傳播科學的文化遺產知識,更好地發揮文化遺產對於提高人文素質、優化城鄉麵貌、彰顯地域魅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

新聞編輯:石媛媛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