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首頁
記者調查發現,這家高汙染、高耗能企業竟是當地“學習和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典型,已“帶病”運行十年之久。這次重大事故發生後,當地領導竟企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試圖讓這家企業早日複工。
屢獲嘉獎
爐台上的積灰一星期能沒過腳背
施秉縣是貴州黔東南州一個旅遊業比較發達的縣,舞陽河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所勘定的9個景區中,在施秉縣有5處,但該縣工業企業較少。建於1999年的恒盛公司,是當地政府通過隆重的招商儀式從湖南請來的企業。公司最初隻有兩台冶煉爐,在當地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全方位扶持下,到2004年,冶煉爐達到34台,年設計生產能力達12萬噸。
公司有關負責人說,恒盛公司是以生產工業矽為主的民營企業,生產規模在亞洲單個生產企業中產能最大,公司的理想是把施秉建成“亞洲矽城”。
1999年至2004年,恒盛公司為當地實現利稅1.4億多元。近年來,公司每年向當地政府繳納稅收三四千萬元。因此,恒盛公司不僅多年被貴州授予“先進企業”稱號,還被省國稅局、省工商局評為“誠信納稅企業”“重合同守信用單位”等。去年10月,公司還成了當地“學習和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好典型。
而這個好典型,卻是以犧牲職工生命健康,犧牲當地資源、環境為代價畸形發展的高耗能、高汙染企業,企業生產一噸工業矽,平均耗電1.3萬度,電費成本占公司生產成本50%以上。
汙染嚴重是該公司另一特色。工人何國愛說,公司隻要正常生產,廠區裏就是灰塵彌漫,冶煉爐台上的積灰,一星期就能沒過腳背。
與公司一牆之隔的施秉縣南門村小河二組村民羅顯群說,恒盛公司隻要正常生產,村民基本看不清天上有沒有太陽,廠裏飄來的粉塵,有時像下雪一樣,菜怎麼洗,盆底下還是有積灰,家裏門窗都關上了,這些細粉也能鑽進屋來。
粉塵防護
每月給工人發兩個紗布口罩
2005年前後,恒盛公司投資2000多萬元,購置了5套粉塵回收設備,但回收粉塵“不經濟”等因素,導致這些設備基本上是個擺設。工人鄧宗建等人說,從2007年到2009年,這幾套粉塵回收裝置累計運行不到半年。在發現矽肺病前,公司從沒告知他們,在汙染環境中作業受到什麼危害,平時對粉塵的所謂防護,就是每月給爐台上的工人發兩個紗布口罩。
由於長期在粉塵環境中作業,該公司工人在2006年就出現頭暈、氣悶、乏力等症狀,有的工人不能繼續上班,隻好辭職回家。
2008年至2009年間,該公司給部分職工開具了31份職業危害接觸史證明,經貴州省疾控中心診斷,這些工人中薑仁生、劉克喜等5人被確診為矽肺病,另有部分職工被要求進行醫學觀察。診斷結果出來後,公司仍未重視。診斷要求進行醫學觀察的部分工人希望公司一次性補償2萬元,自己回家種地,但公司隻同意給1萬元。
黑幕曝光
195人確診為矽肺病,企業終被停產
今年3月,有網友將恒盛公司可能有上千工人患職業病的情況發到網上,引起中央領導重視,國家和貴州省有關部門分別組成督查組和
調查組進駐公司,恒盛公司大量工人患矽肺病的黑幕被揭開,企業首次被責令停產。
今年4月,在上級部門督促下,恒盛公司對目前在崗在冊和部分已離廠的1337名工人進行職業健康檢查,確認195人為矽肺病人,工人矽肺病檢出率高達14.58%。另有261人X胸片有不能確定的塵肺影像學改變,需半年後進行複查。
已確診的195名工人目前正在醫院接受治療和等待傷殘鑒定結果。這些矽肺病患者因病情的輕重不同,可能分別獲得10萬元至30萬元賠償。要求矽肺病複查的261名工人,部分與恒盛公司達成協議,每人領取了2.3萬元的補償款。
責任追究
當地領導企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按規定,粉塵高汙染企業應采取綜合防塵措施和無塵或低塵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作業場所粉塵濃度不得超標;公司職業病防護設施要與主體工程同時
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然而,由於是政府請來的重點企業,這些法律法規在恒盛公司都沒有執行。在某些領導庇護下,恒盛公司職業衛生的安全監管被丟在一邊。
公司的快速發展,顯然得到了當地領導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扶持,如建廠需要辦理的手續,有關部門特事特辦,隻用8天就辦妥了。公司資金周轉遇到困難,縣財政撥5萬元專款扶持。重大事故發生前,當地安監、衛生等部門曾下達整改通知書,但由於某些領導保護,“有關整改措施落實得都很差”。
直到重大事故發生,當地領導仍企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矽肺病患者的治療、賠償等問題尚未解決、事故調查結論尚未公布的情況下,當地政府竟又在進行協調,試圖讓這家高汙染、高耗能企業早日恢複生產。這起重大事故中,企業、政府及有關部門責任人的責任如何追究?對此,當地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均拒絕接受采訪。
讓人擔憂的是,類似高耗能、高汙染企業,在黔東南州還有多家。據新華社電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記者調查發現,這家高汙染、高耗能企業竟是當地“學習和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典型,已“帶病”運行十年之久。這次重大事故發生後,當地領導竟企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試圖讓這家企業早日複工。
屢獲嘉獎
爐台上的積灰一星期能沒過腳背
施秉縣是貴州黔東南州一個旅遊業比較發達的縣,舞陽河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所勘定的9個景區中,在施秉縣有5處,但該縣工業企業較少。建於1999年的恒盛公司,是當地政府通過隆重的招商儀式從湖南請來的企業。公司最初隻有兩台冶煉爐,在當地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全方位扶持下,到2004年,冶煉爐達到34台,年設計生產能力達12萬噸。
公司有關負責人說,恒盛公司是以生產工業矽為主的民營企業,生產規模在亞洲單個生產企業中產能最大,公司的理想是把施秉建成“亞洲矽城”。
1999年至2004年,恒盛公司為當地實現利稅1.4億多元。近年來,公司每年向當地政府繳納稅收三四千萬元。因此,恒盛公司不僅多年被貴州授予“先進企業”稱號,還被省國稅局、省工商局評為“誠信納稅企業”“重合同守信用單位”等。去年10月,公司還成了當地“學習和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好典型。
而這個好典型,卻是以犧牲職工生命健康,犧牲當地資源、環境為代價畸形發展的高耗能、高汙染企業,企業生產一噸工業矽,平均耗電1.3萬度,電費成本占公司生產成本50%以上。
汙染嚴重是該公司另一特色。工人何國愛說,公司隻要正常生產,廠區裏就是灰塵彌漫,冶煉爐台上的積灰,一星期就能沒過腳背。
與公司一牆之隔的施秉縣南門村小河二組村民羅顯群說,恒盛公司隻要正常生產,村民基本看不清天上有沒有太陽,廠裏飄來的粉塵,有時像下雪一樣,菜怎麼洗,盆底下還是有積灰,家裏門窗都關上了,這些細粉也能鑽進屋來。
粉塵防護
每月給工人發兩個紗布口罩
2005年前後,恒盛公司投資2000多萬元,購置了5套粉塵回收設備,但回收粉塵“不經濟”等因素,導致這些設備基本上是個擺設。工人鄧宗建等人說,從2007年到2009年,這幾套粉塵回收裝置累計運行不到半年。在發現矽肺病前,公司從沒告知他們,在汙染環境中作業受到什麼危害,平時對粉塵的所謂防護,就是每月給爐台上的工人發兩個紗布口罩。
由於長期在粉塵環境中作業,該公司工人在2006年就出現頭暈、氣悶、乏力等症狀,有的工人不能繼續上班,隻好辭職回家。
2008年至2009年間,該公司給部分職工開具了31份職業危害接觸史證明,經貴州省疾控中心診斷,這些工人中薑仁生、劉克喜等5人被確診為矽肺病,另有部分職工被要求進行醫學觀察。診斷結果出來後,公司仍未重視。診斷要求進行醫學觀察的部分工人希望公司一次性補償2萬元,自己回家種地,但公司隻同意給1萬元。
黑幕曝光
195人確診為矽肺病,企業終被停產
今年3月,有網友將恒盛公司可能有上千工人患職業病的情況發到網上,引起中央領導重視,國家和貴州省有關部門分別組成督查組和
調查組進駐公司,恒盛公司大量工人患矽肺病的黑幕被揭開,企業首次被責令停產。
今年4月,在上級部門督促下,恒盛公司對目前在崗在冊和部分已離廠的1337名工人進行職業健康檢查,確認195人為矽肺病人,工人矽肺病檢出率高達14.58%。另有261人X胸片有不能確定的塵肺影像學改變,需半年後進行複查。
已確診的195名工人目前正在醫院接受治療和等待傷殘鑒定結果。這些矽肺病患者因病情的輕重不同,可能分別獲得10萬元至30萬元賠償。要求矽肺病複查的261名工人,部分與恒盛公司達成協議,每人領取了2.3萬元的補償款。
責任追究
當地領導企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按規定,粉塵高汙染企業應采取綜合防塵措施和無塵或低塵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作業場所粉塵濃度不得超標;公司職業病防護設施要與主體工程同時
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然而,由於是政府請來的重點企業,這些法律法規在恒盛公司都沒有執行。在某些領導庇護下,恒盛公司職業衛生的安全監管被丟在一邊。
公司的快速發展,顯然得到了當地領導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扶持,如建廠需要辦理的手續,有關部門特事特辦,隻用8天就辦妥了。公司資金周轉遇到困難,縣財政撥5萬元專款扶持。重大事故發生前,當地安監、衛生等部門曾下達整改通知書,但由於某些領導保護,“有關整改措施落實得都很差”。
直到重大事故發生,當地領導仍企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矽肺病患者的治療、賠償等問題尚未解決、事故調查結論尚未公布的情況下,當地政府竟又在進行協調,試圖讓這家高汙染、高耗能企業早日恢複生產。這起重大事故中,企業、政府及有關部門責任人的責任如何追究?對此,當地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均拒絕接受采訪。
讓人擔憂的是,類似高耗能、高汙染企業,在黔東南州還有多家。據新華社電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