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壓豆療法
新聞中心首頁
趙金嶺
【專家簡介】 趙金嶺,副主任中醫師,焦作市中醫院心病科代主任。曾在國家心血管病中心北京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冠心病介入治療中心、鄭大一附院心內科、鄭大二附院重症醫學科進修學習,參加河南省全科醫師培訓。曾榮獲河南省中醫知識競賽一等獎、河南省中醫臨床醫生知識競賽三等獎、焦作市急救技術大比武三等獎等榮譽,撰寫學術論文十餘篇。從事心血管內科、重症醫學科臨床工作,在心血管急危重症的診斷和處理上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運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高血壓、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肺栓塞、肺心病、風心病等心內科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危重病。尤其是運用耳穴壓豆、沐足、中醫定向透藥療法及針刺等中醫特色療法,對上述疾病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u 一、耳與髒腑、經絡的關係
Ø 耳與髒腑的生理、病理有著密切的關係。
Ø 2000年前的醫學帛書《陰陽十一脈灸經》就記載了“耳脈”
Ø 《黃帝內經》:“耳者,宗脈之所聚也。”、“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耳是全身經絡分布最密的地方,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的別氣都行走於耳。
Ø 《證治準繩》:察耳的形態、色澤等改變,可以“視其外應,以知其內髒”的病變。凡耳輪紅潤者生,或黃或黑或青或枯燥者死。薄而白、薄而黑者皆為敗腎。
Ø 近年來,耳穴經絡感傳實驗也表明了耳與經絡的相關性。
Ø 我國製定了《耳穴名稱與部位的國家標準方案》。
u 二、耳郭的結構
u 耳郭表麵解剖
u 三、耳穴的分布
u 耳穴在耳郭上的分布有一定的規律,它在耳前外側麵的排列像一個在子宮內倒置的胎兒。
n 1、頭麵部相應的穴位在耳垂或耳垂鄰近。
n 2、上肢相應的穴位在耳舟。
n 3、軀幹和下肢相應的穴位在對耳輪和對耳輪上下腳。
n 4、內髒相應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
n 5、消化道在耳輪腳周圍呈環形排列。
u 四、觀耳辨病
Ø 當人體內髒或軀體某些部位發生病變時,往往會在耳郭上相應區域出現各種反應,這種病理反應可表現為變色、變形、脫屑、丘疹、壓痛敏感、皮膚電阻低、耳折痕等。這些部位出現在耳穴,可幫助醫生診斷疾病。
Ø 我們可以通過“看、摸、壓、測”診斷疾病。
u (一)看
►耳厚大而潤澤者為先天腎氣充盛,耳薄小而幹枯者先天腎氣不足。
►耳垂長,耳郭也長(約8厘米),為長壽的征兆。
►上耳部尖者提示健康、長壽;上耳部圓者提示體弱、多病
►耳萎縮、枯黑、幹癟、卷曲者,多見於晚期腫瘤、肝昏迷、心衰、腎衰竭、腦出血等危重患者。
u 耳穴變色
u 鮮紅色:多見於急性病、痛症。如急性扁桃體炎在扁桃體穴處見到大片鮮紅色。
u 暗紅色:多見於慢性病。如慢性扁桃體炎在扁桃體穴處見到大片暗紅色。
u 白色:多見於慢性病。如慢性肝炎在肝穴見白色,慢性胃炎在胃穴見白色。
u 蒼白色:多為貧血。
u 中間白邊緣紅:多見於慢性病急性發作。
u 淺褐色:慢性病愈合期。
u 深褐色:多見於各種腫瘤,多呈現出深褐色汙穢枯焦。
u 耳穴變形
u 點狀隆起:慢性支氣管炎肺穴見米粒樣白色隆起;糖尿病胰膽區見白色點狀隆起。
u 條索隆起:多見於痔瘡、便秘、術後疤痕。如胃癌術後胃穴見白色條索;坐骨神經痛在坐骨神經穴區見褐色條索。
u 結節狀隆起:骨質增生,如邊界不清,色又汙穢,要警惕腫瘤。如頸椎病、胰頭癌等等。
u 耳穴凹陷(陳舊性、慢性病變或術後疤痕)
u 點狀凹陷:
如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相關區域有 紅色凹陷
u 線狀凹陷:
冠心病,心穴區色暗,屏間切跡至扁桃體區有折痕;
耳鳴溝,屏間後至內耳區有皺褶
u (二)摸
u 主要觀察局部有無隆起、結節、凹陷、壓痕及壓痛。
u 按解剖順序進行。
u (三)壓
u 使用專用的耳穴探壓棒,頭端鈍圓,也可以用火柴棒。
u 左手輕扶耳背,右手持耳穴探壓棒,以50~100克的力量均勻按壓耳部穴位。找出壓痛最敏感的耳穴。
u (四)測
u 當人體生病時,耳穴處的皮膚出現電阻值下降,導電量增加的現象,我們可以用耳穴探測儀在耳郭上均勻緩慢的滑動,根據發光發聲情況,探測出陽性點。
五、常用耳穴的
定位和主治
u 耳尖:在耳郭向前對折的上部間端處,主治發熱、高血壓、急性結膜炎、牙痛、失眠
u 結節:在耳輪結節處,主治頭暈、頭痛、高血壓
u 交感:在對耳輪下腳末端與耳輪內緣相交處,主治心絞痛、膽絞痛、植物神經紊亂
u 頸椎:在頸區後方,主治落枕,頸椎綜合症
u 神門:在三角窩後1/3的上部,主治失眠、多夢、高血壓、神經衰弱
u 皮質下:在對耳屏內側麵,主治神經衰弱、失眠
u 額:在對耳屏的前外側麵,主治頭痛、頭暈、失眠、多夢
u 胃:在耳輪腳消失處,主治胃炎、消化不良、惡心嘔吐
u 小腸:在耳輪腳上方前部,主治消化不良、腹痛、心律不齊
u 大腸:在耳甲艇的前下部,主治腹瀉、痢疾、便秘、咳嗽
u 肝:在耳甲艇的後下部,主治脅痛、眩暈、高血壓
u 脾:在耳甲腔的後上部,主治腹脹、腹瀉、便秘、食欲不振
u 心:在耳甲腔正中凹陷處,主治心律失常、心絞痛、神經衰弱
u 腎:在對耳輪下腳下方後部,主治腰痛、耳鳴、神經衰弱、遺尿、哮喘
u 胰膽:在耳甲艇的後上部,主治膽囊炎、膽石症、耳鳴、聽力減退、急性胰腺炎
u 氣管:在心區與外耳門之間,主治哮喘、支氣管炎
u 肺:在心、氣管區周圍處,主治咳嗽、胸悶
u 內耳:在耳垂正麵後中部,主治內耳性眩暈、耳鳴、聽力減退、中耳炎
u 眼:耳垂中心,主治假性近視、目赤腫痛、迎風流淚
u 五、耳穴壓豆的操作方法
u 選用王不留行子、萊菔子、白芥子等適合貼壓穴位麵積大小的物質均可。先在耳郭局部消毒,將材料粘附在0.5cm×0.5cm大小的膠布中央,然後貼敷於穴位上,並給予適當按壓,使耳郭有發熱、腫痛感(即得氣)。一般每次貼壓一側耳穴、兩耳交替使用,三天一次,也可以兩耳同時使用。應囑咐患者按壓。
u 六、耳穴的適應範圍
u 各種疼痛性疾病,如頭痛、扭傷、落枕、頸椎病、腰椎病等
u 各種炎症性疾病 如中耳炎、咽喉炎、氣管炎、腸炎等
u 一些功能紊亂性疾病 如眩暈、心律失常、高血壓、神經衰弱、月經不調等
u 其他:失眠、便秘、膽絞痛、耳鳴等
u 常見病的配用耳穴
u 失眠:神門、心、肝、腎、皮質下、耳背心、額
u 眩暈:內耳、耳背腎、腎、心、肝、皮質下、顳、腦幹
u 高血壓:肝、腎、耳尖、神門、耳背溝、結節
u 冠心病:心、神門、交感、耳背心、皮質下
u 糖尿病:內分泌、腎、心、神門
u 常見病的配用耳穴
u 膽石症:肝、膽、交感、神門、胰膽、胃、三焦
u 耳鳴: 心、肝、腎、內耳、胰膽
u 咳嗽: 肺、神門、角窩中、耳背肺
u 便秘:交感、皮質下、大腸、小腸、三焦
u 頸椎病:頸椎、內耳、肝、神門
u 七、注意事項
u 局部有皮損、炎症和凍瘡者,不宜采 用該療法
u 每側耳郭貼的穴位不宜過多,一般不超過10個
u 防止膠布潮濕和汙染
u 對膠布過敏者要慎用
下載PPT課件鏈接地址:《趙金嶺課件》
主
辦農工黨焦作市委
市 衛 生 局
市中醫管理 局
焦 作 日 報 社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趙金嶺
【專家簡介】 趙金嶺,副主任中醫師,焦作市中醫院心病科代主任。曾在國家心血管病中心北京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冠心病介入治療中心、鄭大一附院心內科、鄭大二附院重症醫學科進修學習,參加河南省全科醫師培訓。曾榮獲河南省中醫知識競賽一等獎、河南省中醫臨床醫生知識競賽三等獎、焦作市急救技術大比武三等獎等榮譽,撰寫學術論文十餘篇。從事心血管內科、重症醫學科臨床工作,在心血管急危重症的診斷和處理上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運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高血壓、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肺栓塞、肺心病、風心病等心內科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危重病。尤其是運用耳穴壓豆、沐足、中醫定向透藥療法及針刺等中醫特色療法,對上述疾病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u 一、耳與髒腑、經絡的關係
Ø 耳與髒腑的生理、病理有著密切的關係。
Ø 2000年前的醫學帛書《陰陽十一脈灸經》就記載了“耳脈”
Ø 《黃帝內經》:“耳者,宗脈之所聚也。”、“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耳是全身經絡分布最密的地方,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的別氣都行走於耳。
Ø 《證治準繩》:察耳的形態、色澤等改變,可以“視其外應,以知其內髒”的病變。凡耳輪紅潤者生,或黃或黑或青或枯燥者死。薄而白、薄而黑者皆為敗腎。
Ø 近年來,耳穴經絡感傳實驗也表明了耳與經絡的相關性。
Ø 我國製定了《耳穴名稱與部位的國家標準方案》。
u 二、耳郭的結構
u 耳郭表麵解剖
u 三、耳穴的分布
u 耳穴在耳郭上的分布有一定的規律,它在耳前外側麵的排列像一個在子宮內倒置的胎兒。
n 1、頭麵部相應的穴位在耳垂或耳垂鄰近。
n 2、上肢相應的穴位在耳舟。
n 3、軀幹和下肢相應的穴位在對耳輪和對耳輪上下腳。
n 4、內髒相應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
n 5、消化道在耳輪腳周圍呈環形排列。
u 四、觀耳辨病
Ø 當人體內髒或軀體某些部位發生病變時,往往會在耳郭上相應區域出現各種反應,這種病理反應可表現為變色、變形、脫屑、丘疹、壓痛敏感、皮膚電阻低、耳折痕等。這些部位出現在耳穴,可幫助醫生診斷疾病。
Ø 我們可以通過“看、摸、壓、測”診斷疾病。
u (一)看
►耳厚大而潤澤者為先天腎氣充盛,耳薄小而幹枯者先天腎氣不足。
►耳垂長,耳郭也長(約8厘米),為長壽的征兆。
►上耳部尖者提示健康、長壽;上耳部圓者提示體弱、多病
►耳萎縮、枯黑、幹癟、卷曲者,多見於晚期腫瘤、肝昏迷、心衰、腎衰竭、腦出血等危重患者。
u 耳穴變色
u 鮮紅色:多見於急性病、痛症。如急性扁桃體炎在扁桃體穴處見到大片鮮紅色。
u 暗紅色:多見於慢性病。如慢性扁桃體炎在扁桃體穴處見到大片暗紅色。
u 白色:多見於慢性病。如慢性肝炎在肝穴見白色,慢性胃炎在胃穴見白色。
u 蒼白色:多為貧血。
u 中間白邊緣紅:多見於慢性病急性發作。
u 淺褐色:慢性病愈合期。
u 深褐色:多見於各種腫瘤,多呈現出深褐色汙穢枯焦。
u 耳穴變形
u 點狀隆起:慢性支氣管炎肺穴見米粒樣白色隆起;糖尿病胰膽區見白色點狀隆起。
u 條索隆起:多見於痔瘡、便秘、術後疤痕。如胃癌術後胃穴見白色條索;坐骨神經痛在坐骨神經穴區見褐色條索。
u 結節狀隆起:骨質增生,如邊界不清,色又汙穢,要警惕腫瘤。如頸椎病、胰頭癌等等。
u 耳穴凹陷(陳舊性、慢性病變或術後疤痕)
u 點狀凹陷:
如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相關區域有 紅色凹陷
u 線狀凹陷:
冠心病,心穴區色暗,屏間切跡至扁桃體區有折痕;
耳鳴溝,屏間後至內耳區有皺褶
u (二)摸
u 主要觀察局部有無隆起、結節、凹陷、壓痕及壓痛。
u 按解剖順序進行。
u (三)壓
u 使用專用的耳穴探壓棒,頭端鈍圓,也可以用火柴棒。
u 左手輕扶耳背,右手持耳穴探壓棒,以50~100克的力量均勻按壓耳部穴位。找出壓痛最敏感的耳穴。
u (四)測
u 當人體生病時,耳穴處的皮膚出現電阻值下降,導電量增加的現象,我們可以用耳穴探測儀在耳郭上均勻緩慢的滑動,根據發光發聲情況,探測出陽性點。
五、常用耳穴的
定位和主治
u 耳尖:在耳郭向前對折的上部間端處,主治發熱、高血壓、急性結膜炎、牙痛、失眠
u 結節:在耳輪結節處,主治頭暈、頭痛、高血壓
u 交感:在對耳輪下腳末端與耳輪內緣相交處,主治心絞痛、膽絞痛、植物神經紊亂
u 頸椎:在頸區後方,主治落枕,頸椎綜合症
u 神門:在三角窩後1/3的上部,主治失眠、多夢、高血壓、神經衰弱
u 皮質下:在對耳屏內側麵,主治神經衰弱、失眠
u 額:在對耳屏的前外側麵,主治頭痛、頭暈、失眠、多夢
u 胃:在耳輪腳消失處,主治胃炎、消化不良、惡心嘔吐
u 小腸:在耳輪腳上方前部,主治消化不良、腹痛、心律不齊
u 大腸:在耳甲艇的前下部,主治腹瀉、痢疾、便秘、咳嗽
u 肝:在耳甲艇的後下部,主治脅痛、眩暈、高血壓
u 脾:在耳甲腔的後上部,主治腹脹、腹瀉、便秘、食欲不振
u 心:在耳甲腔正中凹陷處,主治心律失常、心絞痛、神經衰弱
u 腎:在對耳輪下腳下方後部,主治腰痛、耳鳴、神經衰弱、遺尿、哮喘
u 胰膽:在耳甲艇的後上部,主治膽囊炎、膽石症、耳鳴、聽力減退、急性胰腺炎
u 氣管:在心區與外耳門之間,主治哮喘、支氣管炎
u 肺:在心、氣管區周圍處,主治咳嗽、胸悶
u 內耳:在耳垂正麵後中部,主治內耳性眩暈、耳鳴、聽力減退、中耳炎
u 眼:耳垂中心,主治假性近視、目赤腫痛、迎風流淚
u 五、耳穴壓豆的操作方法
u 選用王不留行子、萊菔子、白芥子等適合貼壓穴位麵積大小的物質均可。先在耳郭局部消毒,將材料粘附在0.5cm×0.5cm大小的膠布中央,然後貼敷於穴位上,並給予適當按壓,使耳郭有發熱、腫痛感(即得氣)。一般每次貼壓一側耳穴、兩耳交替使用,三天一次,也可以兩耳同時使用。應囑咐患者按壓。
u 六、耳穴的適應範圍
u 各種疼痛性疾病,如頭痛、扭傷、落枕、頸椎病、腰椎病等
u 各種炎症性疾病 如中耳炎、咽喉炎、氣管炎、腸炎等
u 一些功能紊亂性疾病 如眩暈、心律失常、高血壓、神經衰弱、月經不調等
u 其他:失眠、便秘、膽絞痛、耳鳴等
u 常見病的配用耳穴
u 失眠:神門、心、肝、腎、皮質下、耳背心、額
u 眩暈:內耳、耳背腎、腎、心、肝、皮質下、顳、腦幹
u 高血壓:肝、腎、耳尖、神門、耳背溝、結節
u 冠心病:心、神門、交感、耳背心、皮質下
u 糖尿病:內分泌、腎、心、神門
u 常見病的配用耳穴
u 膽石症:肝、膽、交感、神門、胰膽、胃、三焦
u 耳鳴: 心、肝、腎、內耳、胰膽
u 咳嗽: 肺、神門、角窩中、耳背肺
u 便秘:交感、皮質下、大腸、小腸、三焦
u 頸椎病:頸椎、內耳、肝、神門
u 七、注意事項
u 局部有皮損、炎症和凍瘡者,不宜采 用該療法
u 每側耳郭貼的穴位不宜過多,一般不超過10個
u 防止膠布潮濕和汙染
u 對膠布過敏者要慎用
下載PPT課件鏈接地址:《趙金嶺課件》
主
辦農工黨焦作市委
市 衛 生 局
市中醫管理 局
焦 作 日 報 社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