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焦作網談 > 2019年焦作網談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高空墜物,何時不再成問題?
更新時間:2019-7-2 8:53:40    來源:焦作網-焦作日報
  近日,兩起高空墜物事件在國內引發廣泛關注。6月13日,深圳的一名5歲男孩在某小區內被高空墜落的玻璃窗砸中,在搶救多日後仍不幸離世。6月19日,江蘇南京的一名10歲女孩被高空墜落的物體砸到頭部,鮮血直流,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

  那麼,高空墜物事件在我市發生過嗎?法律有何規定?市民在減少高空墜物事件及其傷害程度方麵有哪些建議?

  高空墜物,我市曾多次發生

  此前,晚報曾多次報道高空墜物砸傷人和車輛的事件。2011年10月,錦祥花園小區的兩輛車被墜落的房簷砸到,後車頭受損,因向開發商、物業公司索賠無果,兩名車主一怒之下將車輛堵在小區門口。

  在我市部分老小區,因為樓房年久失修,多次發生樓房外部水泥塊、裝飾物墜落砸傷人、車輛的事故。

  高空墜物,危害不可小視

  高空墜物,有人將其稱為“懸在城市上空的痛”。根據科學測算,一枚重30克的蛋從四樓拋下,會讓人紅腫起包;從十八樓拋下,能砸破行人的頭;而從30樓拋下,則會使人當場死亡。即便是汽車,一個很小的物體從高空拋下來,也會造成嚴重破壞。

  高空墜物若造成人身傷害或財物損壞,該由誰來負責?

  河南苗碩律師事務所律師趙振華介紹,高空墜物往往給他人造成損失,這種損失通常找不到具體侵權人。在通常的侵權案件中,受害人必須自己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不過,高空墜物致人損傷屬於《侵權責任法》中特殊侵權行為,法律對其實行公平責任,在難以確定侵權行為是由哪個侵權人明確實施的,除非能夠確切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外,則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即有加害可能的居民給予受害人補償。

  據趙振華介紹,在《侵權責任法》出台前,高空墜物事件的受害者經常麵臨索賠無門的局麵。即便是在《侵權責任法》出台後,相關責任單位仍以種種理由推卸責任,甚至互相踢皮球。若受害者選擇將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作為訴訟對象,一棟樓可能有幾十戶甚至幾百戶居民,維權時會遭遇很大困難。在受損失程度較輕的情況下,很多受害者因為走法律程序太麻煩,往往選擇不打官司,自認倒黴。

  避免高空墜物,市民有話說

  市民王曉輝表示,他家附近的臨街建築物在近期改造時,有關部門使用的是新型材料,一旦脫落時可以大大降低對人和物品的傷害程度。他覺得,這是個很好辦法,值得推廣。

  胡瑩說,現在監控攝像頭越來越普及,應該在建築物樓下安裝多個監控攝像頭,讓攝像頭朝上,這樣就能精準鎖定高空拋物責任人,有利於受害者維權。

(記者 趙改玲 實習生 趙斯諾)

新聞編輯:wxj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高空墜物,何時不再成問題?
2019-7-2 8:53:40    來源:焦作網-焦作日報
  近日,兩起高空墜物事件在國內引發廣泛關注。6月13日,深圳的一名5歲男孩在某小區內被高空墜落的玻璃窗砸中,在搶救多日後仍不幸離世。6月19日,江蘇南京的一名10歲女孩被高空墜落的物體砸到頭部,鮮血直流,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

  那麼,高空墜物事件在我市發生過嗎?法律有何規定?市民在減少高空墜物事件及其傷害程度方麵有哪些建議?

  高空墜物,我市曾多次發生

  此前,晚報曾多次報道高空墜物砸傷人和車輛的事件。2011年10月,錦祥花園小區的兩輛車被墜落的房簷砸到,後車頭受損,因向開發商、物業公司索賠無果,兩名車主一怒之下將車輛堵在小區門口。

  在我市部分老小區,因為樓房年久失修,多次發生樓房外部水泥塊、裝飾物墜落砸傷人、車輛的事故。

  高空墜物,危害不可小視

  高空墜物,有人將其稱為“懸在城市上空的痛”。根據科學測算,一枚重30克的蛋從四樓拋下,會讓人紅腫起包;從十八樓拋下,能砸破行人的頭;而從30樓拋下,則會使人當場死亡。即便是汽車,一個很小的物體從高空拋下來,也會造成嚴重破壞。

  高空墜物若造成人身傷害或財物損壞,該由誰來負責?

  河南苗碩律師事務所律師趙振華介紹,高空墜物往往給他人造成損失,這種損失通常找不到具體侵權人。在通常的侵權案件中,受害人必須自己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不過,高空墜物致人損傷屬於《侵權責任法》中特殊侵權行為,法律對其實行公平責任,在難以確定侵權行為是由哪個侵權人明確實施的,除非能夠確切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外,則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即有加害可能的居民給予受害人補償。

  據趙振華介紹,在《侵權責任法》出台前,高空墜物事件的受害者經常麵臨索賠無門的局麵。即便是在《侵權責任法》出台後,相關責任單位仍以種種理由推卸責任,甚至互相踢皮球。若受害者選擇將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作為訴訟對象,一棟樓可能有幾十戶甚至幾百戶居民,維權時會遭遇很大困難。在受損失程度較輕的情況下,很多受害者因為走法律程序太麻煩,往往選擇不打官司,自認倒黴。

  避免高空墜物,市民有話說

  市民王曉輝表示,他家附近的臨街建築物在近期改造時,有關部門使用的是新型材料,一旦脫落時可以大大降低對人和物品的傷害程度。他覺得,這是個很好辦法,值得推廣。

  胡瑩說,現在監控攝像頭越來越普及,應該在建築物樓下安裝多個監控攝像頭,讓攝像頭朝上,這樣就能精準鎖定高空拋物責任人,有利於受害者維權。

(記者 趙改玲 實習生 趙斯諾)

新聞編輯:wxj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