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焦作網談 > 2023年焦作網談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傳統中式婚禮亮相街頭 網友:獨特魅力令人回味
更新時間:2024-1-15 9:43:15    來源:焦作日報

  “三書六禮,十裏紅妝,鳳霞披冠,八抬大轎……”近日,一場盛大的中式婚禮出現在市中心街頭,身著古代禮服的儀仗隊高舉“珠聯璧合”的喜牌在前開道,吹鼓手奏喜樂緊隨其後。新郎穿公服戴官帽騎高頭駿馬,新娘著鳳冠霞帔乘八抬大轎,伴郎伴娘一身國潮漢服相伴左右,現場仿佛穿越回古代,體驗最傳統的婚俗禮儀,駐足觀看的市民紛紛拿出手機拍攝,有的還上傳網絡,讓網友過足了眼癮。

  網友“葫蘆小金剛”說:“直觸內心,仿佛血液裏蘊含的文化基因一下被喚醒了,我感到特別驕傲!為文化自信點讚!”

  網友“流水向高山”說:“這是我朋友家兒子、兒媳的婚禮,有幸全程參加,婚禮現場的布置更是古香古色,供桌、大紅燭、紅燈籠等一應俱全,雙方父母也身著古裝吉服,行禮也是按照老規矩來的,我深感震撼,傳統中式婚禮的獨特魅力讓人回味良久。”

  網友“喜大噠”說:“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傳統中式婚禮是屬於中國人獨有的浪漫,如今,也越來越受到年輕一代的青睞。記者發現,就連漂洋過海“嫁”到中國的“洋媳婦”也有不少人偏愛傳統中式婚禮。2023年10月23日,修武縣郇封鎮小營村劉先生與美國姑娘羅蘭(中文名)舉行了盛大婚禮,視頻登上抖音熱搜榜,這場婚禮的亮點就是傳統中式婚禮。

  “中式婚禮,是指中國傳統婚禮,也是華夏文化的重要部分。古時於黃昏舉行,取其陰陽交替有漸之義,故稱昏禮(婚禮)。漢族婚禮的主要儀式環節早在戰國至西漢初年就已基本定型,其中包含著6道程序: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但近代以來,西式婚禮逐漸成為潮流。如今越來越多新人選擇的中式婚禮形式,更多的是指‘親迎’環節,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具有地方文化和中國風味道的中式婚禮,正是文化自信的一種體現。”市社科專家、作家王先鵬說。

記者 李潤生

新聞編輯:劉佳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傳統中式婚禮亮相街頭 網友:獨特魅力令人回味
    2024-1-15 9:43:15    來源:焦作日報

      “三書六禮,十裏紅妝,鳳霞披冠,八抬大轎……”近日,一場盛大的中式婚禮出現在市中心街頭,身著古代禮服的儀仗隊高舉“珠聯璧合”的喜牌在前開道,吹鼓手奏喜樂緊隨其後。新郎穿公服戴官帽騎高頭駿馬,新娘著鳳冠霞帔乘八抬大轎,伴郎伴娘一身國潮漢服相伴左右,現場仿佛穿越回古代,體驗最傳統的婚俗禮儀,駐足觀看的市民紛紛拿出手機拍攝,有的還上傳網絡,讓網友過足了眼癮。

      網友“葫蘆小金剛”說:“直觸內心,仿佛血液裏蘊含的文化基因一下被喚醒了,我感到特別驕傲!為文化自信點讚!”

      網友“流水向高山”說:“這是我朋友家兒子、兒媳的婚禮,有幸全程參加,婚禮現場的布置更是古香古色,供桌、大紅燭、紅燈籠等一應俱全,雙方父母也身著古裝吉服,行禮也是按照老規矩來的,我深感震撼,傳統中式婚禮的獨特魅力讓人回味良久。”

      網友“喜大噠”說:“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傳統中式婚禮是屬於中國人獨有的浪漫,如今,也越來越受到年輕一代的青睞。記者發現,就連漂洋過海“嫁”到中國的“洋媳婦”也有不少人偏愛傳統中式婚禮。2023年10月23日,修武縣郇封鎮小營村劉先生與美國姑娘羅蘭(中文名)舉行了盛大婚禮,視頻登上抖音熱搜榜,這場婚禮的亮點就是傳統中式婚禮。

      “中式婚禮,是指中國傳統婚禮,也是華夏文化的重要部分。古時於黃昏舉行,取其陰陽交替有漸之義,故稱昏禮(婚禮)。漢族婚禮的主要儀式環節早在戰國至西漢初年就已基本定型,其中包含著6道程序: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但近代以來,西式婚禮逐漸成為潮流。如今越來越多新人選擇的中式婚禮形式,更多的是指‘親迎’環節,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具有地方文化和中國風味道的中式婚禮,正是文化自信的一種體現。”市社科專家、作家王先鵬說。

    記者 李潤生

    新聞編輯:劉佳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