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時評 > 懷川時評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守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更新時間:2023-7-21 15:49:20    來源:焦作日報

  日前,以“共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為主題的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開幕,作為世界了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窗口,這場盛會圍繞生態文明領域的熱點焦點,分享新理念、發布新成果、達成新合作。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會場外懸掛的標語,透露出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關係的深邃思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如何統籌推進,中國正用綠色發展實踐生動作答。

  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離不開因地製宜調整產業結構。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需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從產業生態化,到生態產業化,發展綠色經濟是未來方向。比如貴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區,多為山地和丘陵,一度對生產發展帶來了嚴重製約。而時下,梵淨山上四方遊客爭相打卡,赤水河畔萬畝翠竹迎風招展,苗嶺深處林下經濟生機勃發,各地“生態飯”越吃越香。

  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離不開持續攻堅改善環境質量。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綠色低碳發展同每個人息息相關,隨著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人民群眾對清新空氣、清澈水質、清潔環境等生態產品的需求越來越高,從“求生存”轉變到“求生態”,從“盼溫飽”轉變到“盼環保”。近年來,各地堅持不懈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聚焦老百姓反映強烈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通過實實在在的行動提升生態環境中的幸福感。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麵綠色轉型,重塑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消費方式,推進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就能不斷譜寫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篇章。


新華社記者 向定傑
(據新華社)

 

總值班:馬秀清

統 籌:曾琳琳

責 編:劉 佳

審 核:王建新

編 輯:陳 婷

校 對:胡玉成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守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2023-7-21 15:49:20    來源:焦作日報

      日前,以“共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為主題的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開幕,作為世界了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窗口,這場盛會圍繞生態文明領域的熱點焦點,分享新理念、發布新成果、達成新合作。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會場外懸掛的標語,透露出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關係的深邃思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如何統籌推進,中國正用綠色發展實踐生動作答。

      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離不開因地製宜調整產業結構。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需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從產業生態化,到生態產業化,發展綠色經濟是未來方向。比如貴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區,多為山地和丘陵,一度對生產發展帶來了嚴重製約。而時下,梵淨山上四方遊客爭相打卡,赤水河畔萬畝翠竹迎風招展,苗嶺深處林下經濟生機勃發,各地“生態飯”越吃越香。

      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離不開持續攻堅改善環境質量。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綠色低碳發展同每個人息息相關,隨著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人民群眾對清新空氣、清澈水質、清潔環境等生態產品的需求越來越高,從“求生存”轉變到“求生態”,從“盼溫飽”轉變到“盼環保”。近年來,各地堅持不懈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聚焦老百姓反映強烈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通過實實在在的行動提升生態環境中的幸福感。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麵綠色轉型,重塑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消費方式,推進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就能不斷譜寫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篇章。


    新華社記者 向定傑
    (據新華社)

     

    總值班:馬秀清

    統 籌:曾琳琳

    責 編:劉 佳

    審 核:王建新

    編 輯:陳 婷

    校 對:胡玉成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