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時評 > 懷川時評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愛護野生動物 彰顯城市文明格局
更新時間:2022-8-30 17:20:06    來源:焦作晚報

  8月24日,一條在焦作市南水北調中線工程25號馬莊分水口門(溫縣境內)進水池被發現的娃娃魚,在市南水北調工程運行保障中心等部門通力合作下得救。

  一條受傷的娃娃魚從被發現,到多個部門通力合作救護,整個過程讓人心生暖意,如沐春風。

  無獨有偶。8月1日,修武縣雲台山鎮一家飯店內發現一條青蛇,兩名工作人員將其“請”了出去,放生到大自然;7月9日,在我市北部山區,市野生動植物保護救護站放飛4隻珍稀鳥類,這些鳥曾因受傷、饑餓而落難,經該站救護後均已康複,達到了放歸條件……僅從近期媒體公開報道的這些故事,我們足可窺一斑而知全豹。

  保護天鵝等野生動物棲息地,立法保護大沙河;結合實際劃定陸生野生動物的禁獵區、禁獵期……近年來,為有效保護野生動物及其重要棲息地,恢複和改善野生動物生存環境,我市出台了一係列保護野生動物的舉措,不斷實現人與自然有機統一。

  我們知道,人類以外的任何動物,都是生存在這個地球上的生命物種之一,它們是人類的朋友,是地球和諧生態的一部分。作為地球大家庭中的一員,它們有基本的生存權利,它們的生命也需要關愛,也需要得到起碼的尊重。善待動物,就是善待大自然,也是善待人類自己。

  文明是人與人之間和睦的關係,也是人與自然之間最美的距離。人們對自然界的動物、植物的態度和做法,是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近年來,隨著我市文明城市建設的不斷推進,市民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關心、愛護、救助動物的事跡不時見諸各類媒體,一個個關愛動物的愛心團隊和誌願活動不斷湧現,越來越多的市民更友善地對待動物、更理性地表達喜愛之情……點點滴滴,見證著城市文明和進步,彰顯著城市文明的格局。


(□識途馬)

總值班:馬秀清

統 籌:曾琳琳

責 編:劉 佳

審 核:李冬露

編 輯:陳 婷

校 對:李紅岩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愛護野生動物 彰顯城市文明格局
    2022-8-30 17:20:06    來源:焦作晚報

      8月24日,一條在焦作市南水北調中線工程25號馬莊分水口門(溫縣境內)進水池被發現的娃娃魚,在市南水北調工程運行保障中心等部門通力合作下得救。

      一條受傷的娃娃魚從被發現,到多個部門通力合作救護,整個過程讓人心生暖意,如沐春風。

      無獨有偶。8月1日,修武縣雲台山鎮一家飯店內發現一條青蛇,兩名工作人員將其“請”了出去,放生到大自然;7月9日,在我市北部山區,市野生動植物保護救護站放飛4隻珍稀鳥類,這些鳥曾因受傷、饑餓而落難,經該站救護後均已康複,達到了放歸條件……僅從近期媒體公開報道的這些故事,我們足可窺一斑而知全豹。

      保護天鵝等野生動物棲息地,立法保護大沙河;結合實際劃定陸生野生動物的禁獵區、禁獵期……近年來,為有效保護野生動物及其重要棲息地,恢複和改善野生動物生存環境,我市出台了一係列保護野生動物的舉措,不斷實現人與自然有機統一。

      我們知道,人類以外的任何動物,都是生存在這個地球上的生命物種之一,它們是人類的朋友,是地球和諧生態的一部分。作為地球大家庭中的一員,它們有基本的生存權利,它們的生命也需要關愛,也需要得到起碼的尊重。善待動物,就是善待大自然,也是善待人類自己。

      文明是人與人之間和睦的關係,也是人與自然之間最美的距離。人們對自然界的動物、植物的態度和做法,是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近年來,隨著我市文明城市建設的不斷推進,市民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關心、愛護、救助動物的事跡不時見諸各類媒體,一個個關愛動物的愛心團隊和誌願活動不斷湧現,越來越多的市民更友善地對待動物、更理性地表達喜愛之情……點點滴滴,見證著城市文明和進步,彰顯著城市文明的格局。


    (□識途馬)

    總值班:馬秀清

    統 籌:曾琳琳

    責 編:劉 佳

    審 核:李冬露

    編 輯:陳 婷

    校 對:李紅岩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