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河南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堅持體育鍛煉為什麼這麼難
更新時間:2024-2-26 10:20:06    來源:焦作日報

新華社北京2月25日電 體育鍛煉有益健康,但堅持起來卻非易事。研究人員發現,不想體育鍛煉其實是人類進化出的一種本能。若想堅持鍛煉,人們還是需要想辦法克服大腦的這種“惰性”。

美國《時代》周刊網站近日刊文介紹,運動具有促進睡眠和精神健康、降低慢性病和過早死亡風險等益處,但很多人的運動量卻遠遠不夠。為什麼做一件好處多多又不難進行的事情就這麼難?研究人員發現,除身體狀況不允許、現代生活方式等因素外,還有一個障礙:我們的大腦不希望我們鍛煉。

在人類存在的大部分時間裏,人們的生活必須依賴體力活動,如尋找食物或種植農作物。人類進化生物學家丹尼爾·利伯曼說,人類進化到可以忍受高強度的活動,但也傾向於在可能的情況下休息,例如狩獵采集者不會出門慢跑來消耗多餘的能量。

利伯曼說,如今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再有太多活動,但保存能量的進化本能仍然存在,因此不想體育鍛煉是完全正常和自然的。

研究體育鍛煉的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副教授馬蒂厄·布瓦貢捷說,人們總是傾向於選擇乘自動扶梯而不是走樓梯,這種本能並非不好,隻是現代生活給了人們太多機會讓人們屈服於對休息的偏好,以至於“已經達到一個對健康不再有益的極端”。

如何克服大腦的這種“惰性”?專家建議首先是建立信心。研究表明,認為自己運動能力強的人更有可能堅持定期鍛煉,因此可以從容易做的事情開始,比如一開始每天隻走幾分鍾,然後逐步加量。

重新定義什麼算作鍛煉也會有所幫助。並不隻有去健身房才算鍛煉,即使每天花幾分鍾做做家務也會有益身心,重要的是要多活動,並找到適合自己的活動方式。

專家還建議,可以將運動與其他事情結合起來,一舉兩得。比如約朋友一起騎自行車,這樣運動的同時也是在社交。把鍛煉和想要或需要做的事情結合起來,可以使人更易忽視大腦中讓人躺在沙發上的想法。

新聞編輯:楊銘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堅持體育鍛煉為什麼這麼難
    2024-2-26 10:20:06    來源:焦作日報

    新華社北京2月25日電 體育鍛煉有益健康,但堅持起來卻非易事。研究人員發現,不想體育鍛煉其實是人類進化出的一種本能。若想堅持鍛煉,人們還是需要想辦法克服大腦的這種“惰性”。

    美國《時代》周刊網站近日刊文介紹,運動具有促進睡眠和精神健康、降低慢性病和過早死亡風險等益處,但很多人的運動量卻遠遠不夠。為什麼做一件好處多多又不難進行的事情就這麼難?研究人員發現,除身體狀況不允許、現代生活方式等因素外,還有一個障礙:我們的大腦不希望我們鍛煉。

    在人類存在的大部分時間裏,人們的生活必須依賴體力活動,如尋找食物或種植農作物。人類進化生物學家丹尼爾·利伯曼說,人類進化到可以忍受高強度的活動,但也傾向於在可能的情況下休息,例如狩獵采集者不會出門慢跑來消耗多餘的能量。

    利伯曼說,如今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再有太多活動,但保存能量的進化本能仍然存在,因此不想體育鍛煉是完全正常和自然的。

    研究體育鍛煉的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副教授馬蒂厄·布瓦貢捷說,人們總是傾向於選擇乘自動扶梯而不是走樓梯,這種本能並非不好,隻是現代生活給了人們太多機會讓人們屈服於對休息的偏好,以至於“已經達到一個對健康不再有益的極端”。

    如何克服大腦的這種“惰性”?專家建議首先是建立信心。研究表明,認為自己運動能力強的人更有可能堅持定期鍛煉,因此可以從容易做的事情開始,比如一開始每天隻走幾分鍾,然後逐步加量。

    重新定義什麼算作鍛煉也會有所幫助。並不隻有去健身房才算鍛煉,即使每天花幾分鍾做做家務也會有益身心,重要的是要多活動,並找到適合自己的活動方式。

    專家還建議,可以將運動與其他事情結合起來,一舉兩得。比如約朋友一起騎自行車,這樣運動的同時也是在社交。把鍛煉和想要或需要做的事情結合起來,可以使人更易忽視大腦中讓人躺在沙發上的想法。

    新聞編輯:楊銘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