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熱點新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焦作論壇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新聞客戶端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辦公入口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河南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 確保如期實現全麵小康的實施意見
更新時間:2020-2-17 10:43:56    來源:大河網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

關於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麵小康的實施意見

(二〇二〇年二月十四日)

  2020年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麵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脫貧攻堅質量怎麼樣、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農”工作成效。全省上下必須毫不鬆懈,持續加力,攻破脫貧攻堅最後堡壘,補上全麵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堅決奪取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全麵勝利。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麵小康的意見》精神,結合我省實際,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做好2020年“三農”工作總的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麵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三農”工作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統籌謀劃和推進,對標對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集中力量完成打贏脫貧攻堅戰和補上全麵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兩大重點任務,持續抓好農業穩產保供和農民增收,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保持農村社會和諧穩定,提升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確保脫貧攻堅戰圓滿收官,確保農村同步全麵建成小康社會。

  一、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一)全麵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堅持精準方略,在普遍實現“兩不愁”的基礎上,全麵解決“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問題,確保35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52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對未脫貧人口超過5000人的20個縣(市)和未脫貧的52個貧困村,組織精銳力量強力幫扶、掛牌督戰。對特殊貧困群體,落實落細低保、醫保、養老保險、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等綜合社會保障政策,實現應保盡保。優化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扶貧小額信貸等支持政策。

  (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保持脫貧攻堅政策總體穩定,堅持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繼續執行脫貧攻堅主要扶持政策,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和發展後勁。進一步加大結對幫扶、定點扶貧、社會扶貧力度,穩定扶貧工作隊伍,強化基層幫扶力量。強化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力度。深入開展智誌雙扶。紮實做好脫貧攻堅“回頭看”發現問題的整改。健全監測預警機製,及時做好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的幫扶工作。對已實現穩定脫貧的縣,省級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統籌安排專項扶貧資金,支持非貧困縣、非貧困村貧困人口脫貧。

  (三)做好考核評估和總結宣傳。嚴把貧困退出關,嚴格執行貧困退出標準和程序,堅決杜絕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確保脫貧成果經得起曆史檢驗。實施最嚴格的考核評估製度。開展脫貧攻堅普查。持續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加強常態化督導,及時發現問題、督促整改。做好脫貧攻堅宣傳工作,全麵展現新時代扶貧脫貧壯闊實踐,選樹脫貧攻堅中先進典型,全麵宣傳脫貧攻堅偉大成就。

  (四)接續推進減貧工作。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後,扶貧工作重心轉向解決相對貧困,扶貧工作方式由集中作戰調整為常態推進。研究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製,推動減貧戰略和工作體係平穩轉型,做好脫貧攻堅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工作。

  二、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

  (五)加快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以縣為單位完成村莊分類和布局規劃,有序推進多規合一的實用性村莊規劃編製工作,實現有條件的村應編盡編。全麵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支持村內道路建設和改造,20戶以上具備條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率達85%以上,實施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健全完善村莊基礎設施建管長效機製,鼓勵市縣將管護費用納入財政預算。加強鄉村物流建設,統籌推進供銷係統、郵政快遞、交通運輸、商貿物流、社會物流企業融合發展,加快構建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配送及綜合服務網絡。

  (六)提高農村供水保障水平。全麵完成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任務,農村集中供水率達到90%,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9%,飲水安全100%達標。統籌布局農村飲水基礎設施,在人口相對集中的地區推進規模化供水工程建設,鼓勵具備條件的地方探索推進集中式飲用水地下水源置換工程建設。對部分規模較小、設施簡陋的單村供水工程進行配套改造,推進聯村並網集中供水。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做好水質監測工作。建立合理的水價形成和水費收繳機製。

  (七)加強農村生態建設。開展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基本完成大規模養殖場糞汙治理設施建設,畜禽糞汙資源化綜合利用率達到80%。實施農藥化肥減量行動,農藥化肥利用率達到40%,繼續保持使用量負增長。加強農膜汙染治理,開展秸稈綜合利用,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0%以上。開展農村水係綜合整治試點、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試點,深入推進河長製、湖長製,持續開展河湖“清四亂”行動。實施淨土行動,強化土壤保護,加強土壤汙染管控與修複。依法依規做好煙花爆竹禁燃禁放工作。

  (八)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實施“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持續提升示範村創建水平,推進“四美鄉村”“五美庭院”“美麗小鎮”和“美麗家園”建設。堅持因地製宜、質量第一、整村推進、建管並重,紮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新建改建農村戶用衛生廁所150萬戶,年底農村戶用衛生廁所普及率達85%以上。加快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推行城鄉一體化保潔,健全垃圾收集、轉運、處理機製。以城鄉結合部、鄉鎮政府所在地、水源地、風景旅遊區內村莊和經濟實力強的中心村為重點,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年底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率達30%左右。持續提升村容村貌,開展村莊清潔和綠化行動,整治利用好廢棄宅基地和空閑農房。

  (九)提高農村教育質量。抓好農村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寄宿製學校和小規模學校建設、推進農村教師周轉宿舍和住房建設等重點工作,年底基本實現義務教育辦學條件達到省定標準。全麵推行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縣管校聘”,有計劃選派城鎮優秀教師到農村學校開展“兩區”對口支教,推動縣域內城鎮優秀校長、教師到農村薄弱學校交流輪崗。落實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政策,教師職稱評聘向鄉村學校教師傾斜。繼續實施學前教育行動計劃,每個鄉鎮辦好1所以上公辦中心幼兒園。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每個縣重點建好1所骨幹中等職業學校。

  (十)加強農村衛生健康服務。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每個縣辦好1所綜合醫院、1所中醫院、1所婦幼保健院,每個鄉鎮有1所標準化鄉鎮衛生院,每個行政村有1所標準化村衛生室。完善基層衛生人才培養、使用和保障機製,適當簡化本科及以上學曆醫學畢業生或經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的全科醫生招聘程序。穩步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貫通縣域醫療衛生人才流通機製,鼓勵實行“縣聘縣管鄉用”和“鄉聘村用”。加強鄉村婦幼保健、健康教育,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強基層疾病預防控製。

  (十一)改善鄉村公共文化服務。推動文化資源重點向鄉村傾斜,增加農村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實現鄉村兩級綜合性文化活動中心全覆蓋。鼓勵公共文化機構為農民群眾開展文藝培訓、送戲、送書、送電影、送文化科技知識等活動。實施鄉村文化人才培養工程,支持鄉土文藝團組發展,推廣優秀民間文化藝術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積極推動“三農”題材文藝創作,充分展現新時代農村農民的精神麵貌。

  (十二)加強農村社會保障。適當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和個人繳費標準。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經辦服務水平,地級市域範圍內實現“一站式服務、一窗口辦理、一單製結算”。統籌城鄉社會救助體係,做好農村社會救助兜底工作。加強農村低保對象動態精準管理,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於4260元。完善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年人關愛服務體係。逐步提高農村養老標準,構建多層次農村養老保障體係。

  三、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

  (十三)穩定糧食生產和供給。堅決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穩政策、穩麵積、穩產量,全省糧食種植麵積穩定在1.6億畝左右,全年糧食產量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打造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核心區,製定實施新一輪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全年新建高標準農田660萬畝。對已建成的高標準農田開展全麵普查,對發現的問題進行集中整治。產糧大縣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新增耕地經認定後,指標可跨區域調劑使用,調劑收益按規定用於建設高標準農田。強化糧食安全責任製考核,全麵落實產糧大縣獎勵政策。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打造糧食產業示範鏈,推動全省糧食儲備製度改革。認真落實小麥、稻穀最低收購價政策,穩定農民基本收益。

  (十四)加快恢複生豬生產。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製,強化縣級抓落實責任,年底前將生豬產能基本恢複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堅持補欄增養和疫病防控相結合,推動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加強對中小散養戶的防疫服務,做好飼料生產保障工作。嚴格落實扶持生豬生產的各項政策舉措,打通環評、用地、信貸等瓶頸,糾正隨意擴大限養禁養區等問題。持續抓好非洲豬瘟防控,嚴格落實“五控一隔離”等防控措施和屠宰環節“兩項製度”,嚴格執行非洲豬瘟疫情報告製度。加強動物防疫體係建設,落實防疫人員和經費保障。

  (十五)推動農業轉型發展。堅持以“四優四化”為重點,推進十大優勢特色農產品基地建設,加快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全省優質專用小麥發展到1500萬畝,優質花生穩定在2300萬畝左右,新增肉牛20萬頭、奶牛5萬頭。持續推進麵、肉、油、乳、果蔬五大產業轉型升級,重點開展企業提級、延鏈增值、綠色發展、質量標準、品牌培育五大行動,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提高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深入實施綠色興農、質量興農、品牌強農,強化全過程農產品質量安全和食品安全監管,加強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誌農產品認證和管理,全年力爭新增1000個綠色食品、50個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

  (十六)加強現代農業設施建設。把加強現代設施農業建設作為一項戰略性任務來抓,謀劃實施一批現代農業投資重大項目,支持項目及早落地,有效擴大農業投資。充分利用現代技術,提高種植業、畜牧業的裝備水平。深入實施“四水同治”,加快十大水利工程建設,開工建設南水北調觀音寺調蓄工程等一批重大水利項目。抓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和編製“十四五”規劃的重大機遇,就水生態保護、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防洪減災等開展調研,謀劃推進一批重大水利工程。推動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加強農產品冷鏈物流統籌規劃、分級布局,建設一批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實施數字鄉村戰略,積極開展信息進村入戶整省推進示範。

  四、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十七)有序推進農民就業。發展壯大縣域經濟,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基地建設,吸引更多農民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全年新增農村人口轉移就業40萬人,年底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4.7%。健全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服務體係,實施鄉村就業促進行動。落實涉企減稅降費等支持政策,加大援企穩崗工作力度,放寬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申領條件,提高農民工技能提升補貼標準。農民工失業後,可在常住地進行失業登記,享受均等化公共就業服務。以政府投資項目和工程建設領域為重點,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排查整頓,執行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製度。

  (十八)發展富民鄉村產業。支持各地立足資源優勢打造各具特色的農業全產業鏈,建立健全農民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機製。加快建設國家、省、市、縣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新建3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大力發展龍頭企業,打造一批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積極培育產值超百億元的區域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支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建設,辦好農村“雙創”基地。加快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訂單農業、入股分紅、托管服務等方式,將小農戶融入農業產業鏈。提升農村電子商務水平,推動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雙向流通。

  (十九)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堅持政策推動、鄉情感動、項目帶動,引導支持農民返鄉創業,全年新增返鄉創業15萬人。深入實施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培育行動,將符合條件的返鄉創業農民工納入一次性創業補貼範圍。加大對符合條件的返鄉創業經營主體的金融支持力度,進一步落實失業保險基金補充創業貸款擔保基金政策,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優先保障縣以下返鄉創業用地。將返鄉創業經營主體的產品和服務納入政府采購範圍,鼓勵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支持引導返鄉創業人員大力發展文化、科技、旅遊、生態等鄉村特色行業。

  (二十)發展壯大新型集體經濟。全麵完成農村集體產權製度改革試點工作,建立健全集體資產管理製度,推動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實施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提升行動,細化扶持政策,完善配套措施,建立村級集體項目建設審批綠色通道,在土地經營權融資擔保、土地流轉、招商引資、項目用地、稅費減免等方麵給予政策支持。以縣為單位研究製定實施方案,因地製宜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

  五、加強農村基層治理

  (二十一)發揮黨組織領導作用。認真落實《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發揮黨組織在農村各種組織中的領導作用。全麵落實村黨組織書記縣級黨委備案管理製度,建立村“兩委”成員縣級聯審常態化機製,持續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深化“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村級議事協商製度。加大農村基層巡察工作力度,強化基層紀檢監察組織與村務監督委員會的溝通協作、有效銜接,形成監督合力。持續向貧困村、軟弱渙散村、集體經濟薄弱村派駐第一書記,並向鄉村振興任務重的村拓展。

  (二十二)健全鄉村治理工作體係。堅持縣鄉村聯動,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把更多資源下沉到鄉鎮和村,形成完善的鄉村便民服務體係。縣級是“一線指揮部”,要加強統籌謀劃,落實領導責任,強化大抓基層的工作導向,增強群眾工作本領。鄉鎮是為農服務中心,要落實鄉鎮工作“三結合”的要求,充實工作力量,整合審批、服務、執法等方麵資源,建立健全一站式管理服務平台,提高為民服務質量。行政村是基本治理單元,要強化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健全基層民主製度,完善村規民約,推進村民自治製度化、規範化、程序化。

  (二十三)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弘揚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大別山精神,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農村社會發展各方麵。在鄉村開展“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宣講活動。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行動,常態整治農村不良習俗,培養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年底80%的行政村普遍建立“一約四會”。持續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推動50%以上的鄉鎮和行政村達到縣級以上文明村鎮標準。

  (二十四)推進平安鄉村建設。推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向縱深推進,嚴厲打擊非法侵占農村集體資產、扶貧惠農資金以及黃賭毒盜拐騙、侵犯農村婦女兒童人身權利等違法犯罪行為,持續整治侵害農民利益的不正之風和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推廣新時代“楓橋經驗”,健全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和多元化解機製,及時妥善處理農民群眾合理訴求。加大農村普法工作力度,組織開展“一村一法律顧問”等法律服務。依法管理農村宗教事務,製止非法宗教活動,防範邪教向農村滲透,防止封建迷信蔓延。持續實施“一村一警”製度,推行優秀民警(輔警)在村“兩委”兼職製度,開展社會治安群防群治、互助聯防,依托“雪亮工程”推動農村視頻監控建設全覆蓋。

  六、強化農村補短板保障措施

  (二十五)加強組織領導。認真落實《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麵領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切實把黨的領導的政治優勢轉化為加快農業農村發展的實際成效。強化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責任,落實縣委書記主要精力抓“三農”工作要求。堅持不懈抓作風建設,大力弘揚焦裕祿同誌的“三股勁”,倡樹“五比五不比”工作導向,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把當務之急的事情一件一件解決好。把黨的十九大以來“三農”政策貫徹落實情況作為巡視巡察重要內容。

  (二十六)優先保障“三農”投入。加大財政“三農”投入力度,財政預算內投資繼續向農業農村傾斜,確保財政投入與補上全麵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相適應。各地要依法合規利用專項債券支持有收益的公益性鄉村振興項目,合理安排一般債券用於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領域。支持開發性金融機構創新“三農”領域中長期貸款融資模式,鼓勵商業銀行發行“三農”、小微企業等專項金融債券。以建立現代銀行製度為目標,加快農信社改革轉型發展。落實農戶小額貸款稅收優惠政策。符合條件的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可按規定享受現行小微企業相關貸款稅收減免政策。完善農業保險政策,優化農業保險運行機製,推動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

  (二十七)支持鄉村發展用地需要。完善鄉村產業發展用地政策體係,明確用地類型和供地方式,實行分類管理。將農業種植養殖配建的保鮮冷藏、晾曬存貯、農機庫房、分揀包裝、廢棄物處理、管理看護房等輔助設施用地納入農用地管理,根據生產實際合理確定輔助設施用地規模上限。農業設施用地可以使用耕地。以村莊規劃為依據,開展鄉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優化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前提下,通過村莊整治、土地整理等方式節餘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優先用於發展鄉村產業項目。新編縣鄉級國土空間規劃應安排不少於10%的建設用地指標,重點保障鄉村產業發展用地。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可以通過入股、租用等方式直接用於發展鄉村產業。

  (二十八)推動人才下鄉。整合利用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龍頭企業等各類資源,加快構建高素質農民教育培訓體係,培養一批高素質農民隊伍。落實縣域內人才統籌培養使用製度,持續選派省博士服務團到基層一線掛職服務鍛煉。有組織地動員城市科研人員、工程師、規劃師、建築師、教師、醫生下鄉服務。城市中小學教師、醫生晉升高級職稱前,原則上要有1年以上農村基層工作服務經曆。暢通各類人才下鄉渠道,支持大學生、退役軍人、企業家等到農村幹事創業。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培育計劃。

  (二十九)強化科技支撐作用。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實施種業自主創新工程,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支撐現代農業發展。加快推進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等重要創新平台建設,提高科技成果供給能力,加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製度,深化拓展科技特派員助力脫貧攻堅“十百千”工程。加強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係建設,健全基層農技推廣體係,構建農業科技創新推廣協同服務新機製。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5%。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加快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推動農業全產業鏈改造升級。積極發展智慧氣象,實施鄉村振興氣象保障示範省建設。

  (三十)推進農村重點改革任務。完善農村基本經營製度,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鼓勵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跟進落實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配套製度。嚴格農村宅基地管理,加強對鄉鎮審批宅基地監管,防止土地占用失控。紮實推進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進一步深化農村宅基地製度改革試點。加快推進供銷合作社、國有農場、國有林場、集體林權製度、農業水價等改革。深化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完善執法體係,提高執法能力。

  做好2020年農業農村工作意義重大,任務艱巨。各地要認真梳理本地全麵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明確目標任務,拿出過硬舉措,狠抓工作落實,為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作出應有的貢獻!

 

新聞編輯:劉佳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焦作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於焦作日報社和焦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信息來源:焦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焦作網所刊登的所有內容,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並注明"來源:焦作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焦作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歸屬原作者或所屬媒體所有,轉載請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圖片鏈接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轉載了您的文章或資料,損害了您的利益,請聯係我站,我們會即時處理或刪除。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