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首頁
身旁的三輪車,是賀天增夫婦的全部家當,煤火和床都在裏麵
為掙20多元外快,老賀夫婦每晚工作到深夜。
■商報記者 李肖肖 殷婷婷/文 王春勝 實習生 趙卓/圖
下午2點多,賀天增扒拉完飯缸裏的麵糊,坐在樹蔭下休息。旁邊三輪車裏,老婆李銀秀正蜷縮著睡覺。
這輛已經壞了的三輪車,就是他們的“家”。一年來,他們就住在車裏,不管刮風下雨。
他們隻是想多掙點錢,多省點錢。這樣,也許女兒長大了,就不用再像他們一樣。
人物檔案
姓名:
賀天增,45歲
李銀秀,44歲
推薦者:QQ網友
身邊人評價:安分工作,過得滿足
為掙錢
環衛工夫婦住在三輪車裏
5月9日,炎熱的午後,鄭州市鑫苑路上,幾個環衛工在掃地。
鑫苑名家南門附近,環衛工賀天增和李銀秀夫婦放了一輛三輪車——他們現在的家。
賀天增把飯缸裏的麵糊扒拉完,坐在樹蔭下歇著。李銀秀在車裏睡覺,裏邊淩亂地堆著被褥。
李銀秀隻能縮著身子,三輪車隻有一米多長,根本伸不開腿。
聽見說話聲,李銀秀從車裏鑽出來,伸手把簾子拉上,兩邊扣得死死的。她紅著臉說,裏邊太亂,沒法給人看。
車下是一個箱子,放著他們的全部家當。旁邊一個小爐子,做飯用的是他們撿來的木棍,鍋裏剩了點冷著的麵糊。賀天增說,一般他們早上吃饅頭,中午和晚上就著根黃瓜喝麵湯,逢年過節也炒菜,一壺10升的油能吃一年。
三輪車還剩一個倒車鏡,旁邊放了半瓶爽膚水。
李銀秀很久沒照鏡子了。她的頭發常常是亂的,白了不少,不像是44歲的人。她說,那半瓶爽膚水是在垃圾堆裏撿來的,沒舍得扔。有時候,也會打扮打扮自己。
為攢錢
兩人一月掙近2000元,卻幾乎不花
賀天增家住柳林鎮徐莊,有地有房。種地雖夠吃飯,但日子過得很緊巴。很早以前,李銀秀就當環衛工了,賀天增原本開三輪車拉客,後因生意不好做,也開始當環衛工。
大約一年前,他們開始在路邊住,因為舍不得每晚二十幾元的外快。
鑫苑名家是67路公交車的終點站。一年前,一些公交車長出於同情,給了他們一份擦車的活兒:每晚9點多公交進站後,給20多輛公交車拖地板,一輛車一元錢。
因為淩晨4點就要起來幹活兒,擦完車已經晚上10點多了,再騎自行車回到十幾公裏外的家,實在不方便,他們幹脆在這兒住了下來。
經過收拾,這輛車有幾分“家”的樣子,但薄薄的一片簾子,頂上是塑料棚,雨雪天,裏邊還是會幾乎濕透。
李銀秀卻不怕,說他們身體一向出奇的好。“好多年都沒感冒過了,下雨時衣服濕了,暖幹也就好了。”
沒有水電費,不用租房,幾乎不買菜,不買衣服。當環衛工加上擦車,兩人一個月基本能掙2000元,卻幾乎沒有開銷。李銀秀已不記得上次買衣服是什麼時候了,天還不很熱,她早晚都穿著一雙涼鞋,那是鑫苑名家的業主送的。
拒幫助
隻希望攢夠女兒上大學的錢
這種生活,他們夫婦卻很滿足。幾年前,因為要伺候癱瘓的老人,家裏沒攢下一分錢。去年老人去世後,他們打算為女兒攢點錢。
兩個女兒,都在鄭州金水一中上學, 平時就在家住。
一到周末,她們就騎自行車,跑十幾公裏來看爸媽,把他們的衣服帶回去洗。
李銀秀有時會想, 也許女兒有一天能考上大學,也許她們以後能過不一樣的生活。
時常有路人好奇地過來問,為啥住路邊,需不需要幫助。
兩口子笑笑擺擺手,說:“過得挺好的,真不用幫。”
看著對方不解的樣子,李銀秀慌忙背起大掃帚掃了幾下,趁人不注意背過臉,抹了把眼淚。
謝謝
謝謝幫助我妻子回家的人
半年前,妻子得了腦膜炎,留下後遺症——失憶,甚至不記得回家的路。
為喚醒她的記憶,我常常給她一部手機,鼓勵她出去走走。如果你見到一個女人語言思維清晰,卻說不清楚自己要去哪裏,她可能就是我妻子。
昨天,我在診所給人看病,綠東村辦事處的巡防隊員送她回來。我才知道,她離診所僅500米,卻不記得回家的路。
這已是她第二次走失了,今後還可能會繼續走失。在此,謝謝那些曾經送妻子回來的陌生人,也提前謝謝那些將來可能會幫助她的好心人。
(商報記者 宋曉珊 實習生 郭俊傑 線索提供 王先生)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身旁的三輪車,是賀天增夫婦的全部家當,煤火和床都在裏麵
為掙20多元外快,老賀夫婦每晚工作到深夜。
■商報記者 李肖肖 殷婷婷/文 王春勝 實習生 趙卓/圖
下午2點多,賀天增扒拉完飯缸裏的麵糊,坐在樹蔭下休息。旁邊三輪車裏,老婆李銀秀正蜷縮著睡覺。
這輛已經壞了的三輪車,就是他們的“家”。一年來,他們就住在車裏,不管刮風下雨。
他們隻是想多掙點錢,多省點錢。這樣,也許女兒長大了,就不用再像他們一樣。
人物檔案
姓名:
賀天增,45歲
李銀秀,44歲
推薦者:QQ網友
身邊人評價:安分工作,過得滿足
為掙錢
環衛工夫婦住在三輪車裏
5月9日,炎熱的午後,鄭州市鑫苑路上,幾個環衛工在掃地。
鑫苑名家南門附近,環衛工賀天增和李銀秀夫婦放了一輛三輪車——他們現在的家。
賀天增把飯缸裏的麵糊扒拉完,坐在樹蔭下歇著。李銀秀在車裏睡覺,裏邊淩亂地堆著被褥。
李銀秀隻能縮著身子,三輪車隻有一米多長,根本伸不開腿。
聽見說話聲,李銀秀從車裏鑽出來,伸手把簾子拉上,兩邊扣得死死的。她紅著臉說,裏邊太亂,沒法給人看。
車下是一個箱子,放著他們的全部家當。旁邊一個小爐子,做飯用的是他們撿來的木棍,鍋裏剩了點冷著的麵糊。賀天增說,一般他們早上吃饅頭,中午和晚上就著根黃瓜喝麵湯,逢年過節也炒菜,一壺10升的油能吃一年。
三輪車還剩一個倒車鏡,旁邊放了半瓶爽膚水。
李銀秀很久沒照鏡子了。她的頭發常常是亂的,白了不少,不像是44歲的人。她說,那半瓶爽膚水是在垃圾堆裏撿來的,沒舍得扔。有時候,也會打扮打扮自己。
為攢錢
兩人一月掙近2000元,卻幾乎不花
賀天增家住柳林鎮徐莊,有地有房。種地雖夠吃飯,但日子過得很緊巴。很早以前,李銀秀就當環衛工了,賀天增原本開三輪車拉客,後因生意不好做,也開始當環衛工。
大約一年前,他們開始在路邊住,因為舍不得每晚二十幾元的外快。
鑫苑名家是67路公交車的終點站。一年前,一些公交車長出於同情,給了他們一份擦車的活兒:每晚9點多公交進站後,給20多輛公交車拖地板,一輛車一元錢。
因為淩晨4點就要起來幹活兒,擦完車已經晚上10點多了,再騎自行車回到十幾公裏外的家,實在不方便,他們幹脆在這兒住了下來。
經過收拾,這輛車有幾分“家”的樣子,但薄薄的一片簾子,頂上是塑料棚,雨雪天,裏邊還是會幾乎濕透。
李銀秀卻不怕,說他們身體一向出奇的好。“好多年都沒感冒過了,下雨時衣服濕了,暖幹也就好了。”
沒有水電費,不用租房,幾乎不買菜,不買衣服。當環衛工加上擦車,兩人一個月基本能掙2000元,卻幾乎沒有開銷。李銀秀已不記得上次買衣服是什麼時候了,天還不很熱,她早晚都穿著一雙涼鞋,那是鑫苑名家的業主送的。
拒幫助
隻希望攢夠女兒上大學的錢
這種生活,他們夫婦卻很滿足。幾年前,因為要伺候癱瘓的老人,家裏沒攢下一分錢。去年老人去世後,他們打算為女兒攢點錢。
兩個女兒,都在鄭州金水一中上學, 平時就在家住。
一到周末,她們就騎自行車,跑十幾公裏來看爸媽,把他們的衣服帶回去洗。
李銀秀有時會想, 也許女兒有一天能考上大學,也許她們以後能過不一樣的生活。
時常有路人好奇地過來問,為啥住路邊,需不需要幫助。
兩口子笑笑擺擺手,說:“過得挺好的,真不用幫。”
看著對方不解的樣子,李銀秀慌忙背起大掃帚掃了幾下,趁人不注意背過臉,抹了把眼淚。
謝謝
謝謝幫助我妻子回家的人
半年前,妻子得了腦膜炎,留下後遺症——失憶,甚至不記得回家的路。
為喚醒她的記憶,我常常給她一部手機,鼓勵她出去走走。如果你見到一個女人語言思維清晰,卻說不清楚自己要去哪裏,她可能就是我妻子。
昨天,我在診所給人看病,綠東村辦事處的巡防隊員送她回來。我才知道,她離診所僅500米,卻不記得回家的路。
這已是她第二次走失了,今後還可能會繼續走失。在此,謝謝那些曾經送妻子回來的陌生人,也提前謝謝那些將來可能會幫助她的好心人。
(商報記者 宋曉珊 實習生 郭俊傑 線索提供 王先生)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