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河南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河南開展兩個月專項整治 特警教學生用書包防身
    更新時間:2010-5-6 8:55:19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0506a0801.jpg

      新聞發布

      全省開展兩個月專項整治行動

      □記者李紅汛

      本報訊 昨日,省公安廳再次召開全省公安機關加強學校和幼兒園安全防範工作電視電話會,決定自昨日至6月30日,在全省開展為期兩個月的學校和幼兒園周邊治安秩序專項行動。通過專項行動,確保孩子的生命安全。

      省公安廳強調,在此期間,全省各級公安機關要嚴格落實保護校園周邊環境十項任務,整改隱患、化解矛盾,加大巡邏力度,特別是對案件多發、秩序不好的重點地段,要設立固定巡邏點,做到警車駐守、民警巡邏。全省各地公安機關要把各類學校列入排查重點,加強對社會治安問題較多、秩序不好的學校、幼兒園及其周邊環境的重點整治,堅決掛牌整治一批涉校重點地區和重點問題。

      目前,省公安廳已成立了由主要領導和各警種負責人組成的全省公安機關整治學校和幼兒園周邊治安秩序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全省各地公安機關也已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確保專項整治行動的順利開展。

      省公安廳嚴令,對因工作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到位而發生重大、惡性涉校刑事案件和重特大交通、火災事故的,要嚴格責任倒查,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行動之一

      全省交警排查學校周邊道路交通安全

      □記者李紅汛

      本報訊 從即日起,以排查學校及周邊道路交通安全設施為內容的專項行動,在全省各地展開。與此同時,全省各地交警部門開始派人進入學校、幼兒園,對運送學生的校車進行安全技術檢查,防止病車或事故隱患車上路行駛。據悉,對排查出交通安全設施缺失的,交警部門報請當地政府後將予以及時解決。

      按照公安部和省公安廳的安排部署,省公安廳交警總隊及時下發通知,要求全省各地交警部門迅速對轄區內小學、幼兒園周邊道路狀況和交通安全設施設置等情況進行一次全麵排查,對安全隱患逐項建立檔案。

      與此同時,全麵檢查校車運行情況的專項行動也同步展開。為此,全省各級交警部門派人進入學校,會同教育部門對校車司機進行一次麵對麵安全教育,督促學校落實交通安全主體責任,按照規定對校車進行安全技術檢查,嚴禁病車或事故隱患車上路行駛。對接送學生校車的運行時間、行駛路線和駕駛人逐校進行核實建檔。檢查中,凡達不到國家強製校車標準或噴塗不規範的,不得辦理校車注冊登記業務。達到報廢標準的校車,由民警監督強製予以報廢。

      目前,這兩個專項行動正在全省學校、幼兒園同步進行中。

      現場支招

      特巡警教學生如何用書包防身

      □記者李嵐文首席記者閆化莊圖

      本報訊 “關鍵時刻,書包就是最好的防身武器!”昨天,鄭州特巡警二大隊的民警分別走進轄區的中小學校,教學生們一些簡單實用的防身術(如圖)。

      上午9時50分,在鄭州第69中的操場上,特巡警二大隊的民警婁誌廣等人,正在與學生們進行“麵對麵”的防身術演練。據民警介紹,為了讓學生有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特巡警二大隊每天專門派出民警,到學校周邊和校園內進行巡邏,並利用課餘時間教學生們如何防身,尤其是如何利用隨身攜帶的書包、文具來保護自己等。

      線索提供弓華民

      行動之二

      鄭州警方全力排查校園安全隱患

      □記者喬偉輝

      本報訊 昨日起,鄭州警方開始全麵排查校園安全隱患,消除治安盲點。

      昨日上午10點,鄭州金水公安分局花園路派出所所長梁國立來到了轄區緯五路小學,與該校校長一起圍著校園圍牆仔細檢查了一圈,又查看了校舍的消防情況,確認該校在硬件設施上杜絕了安全隱患。在該校大門口,梁國立對校長說,按照鄭州市公安局要求,每天上學、放學時段,派出所都會派一名民警到校園維護治安,同時,校方也要多增加幾個門衛,守好校園大門。

      據鄭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隊負責人介紹,從昨日起至6月底,鄭州警方全麵排查校園安全隱患,發現治安盲點一律消除。除了校內安全盲點外,治安部門還要強化學校及周邊地區治安管理,清查學校及周邊流動人口,整頓出租房屋、歌舞廳、錄像廳、網吧等場所。重點排查轄區內吸毒人員、精神病患者及其他因各類矛盾糾紛可能鋌而走險危害社會的人員,掌握該類人員底數。對排查出來的情況和問題,警方將迅速通報學校,並提出解決對策。

      對涉校涉生違法犯罪活動,刑偵部門將嚴厲打擊,加大對發生在校園及周邊,侵害師生人身、財產權利的刑事案件偵破力度,實行專案專人責任製。對有“案底”的未成年人,要建立跟蹤檔案,加大對此類人群的關注力度,防止其再走上犯罪道路。

      線索提供王浩

      行動之三

      鄭州特警把中小學校納入武裝巡邏重點區域

      □記者劉昌武通訊員董永雷

      本報訊 鄭州警方為保證本市校園安全再出重拳,全副武裝的鄭州特警調整巡邏區域和路線,將市區的中小學校納入武裝震懾巡邏重點關注的區域。

      昨日下午5時,鄭州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隊召開會議,出台了《鄭州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隊關於加強學校安全保衛工作的實施方案》,方案要求,昨日下午6時前,巡警5個大隊必須製訂出轄區內校園周邊的勤務安保方案,在確保校園安全的同時,科學部署警力,不影響日常打擊“兩搶一盜”的快速出警。方案還要求,從今日起,鄭州特警的武裝震懾巡邏調整巡邏區域和巡邏路線,尤其是將該區域的中小學校納入武裝震懾巡邏的重點關注範圍。

      據鄭州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隊有關負責人介紹,除正常的機械化武裝震懾巡邏外,特警、巡警還將在各自負責的中小學上下學期間守護,在非上下學期間,將在校園周邊進行徒步巡邏和走訪。

      洛陽特警為學生站崗執勤

      □首席記者任雙玲通訊員石海濤

      本報洛陽訊 昨日,記者從洛陽市公安局了解到,從今日起,洛陽市公安局特警支隊將選出11個人在洛陽兩所試點小學門口荷槍實彈站崗執勤。

      據了解,這兩所小學分別是芳林路小學和凱旋路小學,均處於繁華地段,車輛較多。這11名特警將分為兩組,全部荷槍實彈,完全按照特警的要求上陣。他們將在上學前一個小時和放學之後在學校門口站崗,在學生上學期間開展巡邏活動。該活動也會逐漸在其他學校開展。

    新聞編輯:劉佳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河南開展兩個月專項整治 特警教學生用書包防身
    2010-5-6 8:55:19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0506a0801.jpg

      新聞發布

      全省開展兩個月專項整治行動

      □記者李紅汛

      本報訊 昨日,省公安廳再次召開全省公安機關加強學校和幼兒園安全防範工作電視電話會,決定自昨日至6月30日,在全省開展為期兩個月的學校和幼兒園周邊治安秩序專項行動。通過專項行動,確保孩子的生命安全。

      省公安廳強調,在此期間,全省各級公安機關要嚴格落實保護校園周邊環境十項任務,整改隱患、化解矛盾,加大巡邏力度,特別是對案件多發、秩序不好的重點地段,要設立固定巡邏點,做到警車駐守、民警巡邏。全省各地公安機關要把各類學校列入排查重點,加強對社會治安問題較多、秩序不好的學校、幼兒園及其周邊環境的重點整治,堅決掛牌整治一批涉校重點地區和重點問題。

      目前,省公安廳已成立了由主要領導和各警種負責人組成的全省公安機關整治學校和幼兒園周邊治安秩序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全省各地公安機關也已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確保專項整治行動的順利開展。

      省公安廳嚴令,對因工作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到位而發生重大、惡性涉校刑事案件和重特大交通、火災事故的,要嚴格責任倒查,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行動之一

      全省交警排查學校周邊道路交通安全

      □記者李紅汛

      本報訊 從即日起,以排查學校及周邊道路交通安全設施為內容的專項行動,在全省各地展開。與此同時,全省各地交警部門開始派人進入學校、幼兒園,對運送學生的校車進行安全技術檢查,防止病車或事故隱患車上路行駛。據悉,對排查出交通安全設施缺失的,交警部門報請當地政府後將予以及時解決。

      按照公安部和省公安廳的安排部署,省公安廳交警總隊及時下發通知,要求全省各地交警部門迅速對轄區內小學、幼兒園周邊道路狀況和交通安全設施設置等情況進行一次全麵排查,對安全隱患逐項建立檔案。

      與此同時,全麵檢查校車運行情況的專項行動也同步展開。為此,全省各級交警部門派人進入學校,會同教育部門對校車司機進行一次麵對麵安全教育,督促學校落實交通安全主體責任,按照規定對校車進行安全技術檢查,嚴禁病車或事故隱患車上路行駛。對接送學生校車的運行時間、行駛路線和駕駛人逐校進行核實建檔。檢查中,凡達不到國家強製校車標準或噴塗不規範的,不得辦理校車注冊登記業務。達到報廢標準的校車,由民警監督強製予以報廢。

      目前,這兩個專項行動正在全省學校、幼兒園同步進行中。

      現場支招

      特巡警教學生如何用書包防身

      □記者李嵐文首席記者閆化莊圖

      本報訊 “關鍵時刻,書包就是最好的防身武器!”昨天,鄭州特巡警二大隊的民警分別走進轄區的中小學校,教學生們一些簡單實用的防身術(如圖)。

      上午9時50分,在鄭州第69中的操場上,特巡警二大隊的民警婁誌廣等人,正在與學生們進行“麵對麵”的防身術演練。據民警介紹,為了讓學生有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特巡警二大隊每天專門派出民警,到學校周邊和校園內進行巡邏,並利用課餘時間教學生們如何防身,尤其是如何利用隨身攜帶的書包、文具來保護自己等。

      線索提供弓華民

      行動之二

      鄭州警方全力排查校園安全隱患

      □記者喬偉輝

      本報訊 昨日起,鄭州警方開始全麵排查校園安全隱患,消除治安盲點。

      昨日上午10點,鄭州金水公安分局花園路派出所所長梁國立來到了轄區緯五路小學,與該校校長一起圍著校園圍牆仔細檢查了一圈,又查看了校舍的消防情況,確認該校在硬件設施上杜絕了安全隱患。在該校大門口,梁國立對校長說,按照鄭州市公安局要求,每天上學、放學時段,派出所都會派一名民警到校園維護治安,同時,校方也要多增加幾個門衛,守好校園大門。

      據鄭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隊負責人介紹,從昨日起至6月底,鄭州警方全麵排查校園安全隱患,發現治安盲點一律消除。除了校內安全盲點外,治安部門還要強化學校及周邊地區治安管理,清查學校及周邊流動人口,整頓出租房屋、歌舞廳、錄像廳、網吧等場所。重點排查轄區內吸毒人員、精神病患者及其他因各類矛盾糾紛可能鋌而走險危害社會的人員,掌握該類人員底數。對排查出來的情況和問題,警方將迅速通報學校,並提出解決對策。

      對涉校涉生違法犯罪活動,刑偵部門將嚴厲打擊,加大對發生在校園及周邊,侵害師生人身、財產權利的刑事案件偵破力度,實行專案專人責任製。對有“案底”的未成年人,要建立跟蹤檔案,加大對此類人群的關注力度,防止其再走上犯罪道路。

      線索提供王浩

      行動之三

      鄭州特警把中小學校納入武裝巡邏重點區域

      □記者劉昌武通訊員董永雷

      本報訊 鄭州警方為保證本市校園安全再出重拳,全副武裝的鄭州特警調整巡邏區域和路線,將市區的中小學校納入武裝震懾巡邏重點關注的區域。

      昨日下午5時,鄭州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隊召開會議,出台了《鄭州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隊關於加強學校安全保衛工作的實施方案》,方案要求,昨日下午6時前,巡警5個大隊必須製訂出轄區內校園周邊的勤務安保方案,在確保校園安全的同時,科學部署警力,不影響日常打擊“兩搶一盜”的快速出警。方案還要求,從今日起,鄭州特警的武裝震懾巡邏調整巡邏區域和巡邏路線,尤其是將該區域的中小學校納入武裝震懾巡邏的重點關注範圍。

      據鄭州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隊有關負責人介紹,除正常的機械化武裝震懾巡邏外,特警、巡警還將在各自負責的中小學上下學期間守護,在非上下學期間,將在校園周邊進行徒步巡邏和走訪。

      洛陽特警為學生站崗執勤

      □首席記者任雙玲通訊員石海濤

      本報洛陽訊 昨日,記者從洛陽市公安局了解到,從今日起,洛陽市公安局特警支隊將選出11個人在洛陽兩所試點小學門口荷槍實彈站崗執勤。

      據了解,這兩所小學分別是芳林路小學和凱旋路小學,均處於繁華地段,車輛較多。這11名特警將分為兩組,全部荷槍實彈,完全按照特警的要求上陣。他們將在上學前一個小時和放學之後在學校門口站崗,在學生上學期間開展巡邏活動。該活動也會逐漸在其他學校開展。

    新聞編輯:劉佳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