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國內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感懷,從倫敦到舟山——“裏斯本丸”號英軍戰俘後人赴舟山紀念沉船營救事件
更新時間:2024/6/20 10:10:35    來源:新華社CNML文字

  新華社杭州/倫敦6月19日電 通訊|感懷,從倫敦到舟山——“裏斯本丸”號英軍戰俘後人赴舟山紀念沉船營救事件

  新華社記者

  1942年10月,日本軍隊征用“裏斯本丸”號客貨船押運1800多名英俘從香港返回日本,途經舟山附近海域被美軍擊沉,843人遇難,384人被當地漁民舍命救起。80多年後,當年那些英軍戰俘的15名後人,來到舟山群島海域,緬懷先人,感佩義舉。

  18日下午,舟山群島蔚藍海麵上,“裏斯本丸”號船英軍戰俘的家屬倚靠在船尾甲板,淚流滿麵。他們呼喚親人的名字,將白色花瓣撒向大海,告慰逝者。

  “我父親幸運地從底艙逃生,被中國漁民救起,但他的許多好友葬身大海。”肯尼思·薩蒙說。

  薩蒙約11歲時通過父親的日記了解到“裏斯本丸”號沉船事件。他告訴記者:“父親一直希望能將這段曆史記錄下來,我們應該認識到舟山漁民在救援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沒有他們的幫助,戰俘們不可能活下來。”

  在位於舟山的“裏斯本丸”號船營救事件紀念館裏,船上被炸斷的木梯、啤酒桶、中國漁民送飯的竹籃……一段段文字、一張張照片、一件件實物,記錄了80多年前那次生死營救。

  “裏斯本丸”號船英軍戰俘家屬邊走邊看,不時舉起手機拍照,有人感慨落淚。幸存者丹尼斯·莫利之女丹妮絲·維尼說:“如果當年沒有舟山漁民相救,我父親不可能活下來,也不會有我。我永遠感謝他們。”

  在那次營救中,舟山漁民先後出動小漁船46艘65次,救起384名戰俘。救援漁民的後人胡亦芳說:“當時島上沒有多少農田,漁民常年半饑半飽,為了安頓獲救戰俘,漁民們可謂傾盡所有,把自己家裏能吃的、能穿的都拿了出來。”

  “中國漁民冒著巨大風險進行了營救,這是真實的曆史。言語無法表達我對他們的感激之情。”幸存者之子詹姆斯·桑頓說。

  近日,紀錄片《裏斯本丸沉沒》在上海國際電影節首映,影片通過中、英、美等多國親曆者及親曆者後代、曆史學者的講述,挖掘出大量珍貴曆史文獻和影像資料,在大銀幕重現了這段中英共同抗擊法西斯侵略的曆史。紀錄片導演方勵說,記錄、守護、銘記這段曆史,是對生命的紀念,對和平的呼喚。

  在英國國家紀念植物園,豎立著一塊“裏斯本丸”號沉船事件紀念碑。這座大理石紀念碑於2021年落成,正麵刻畫了“裏斯本丸”號船沉沒場景,背麵詳細介紹了沉船經過以及舟山漁民營救英國戰俘的英勇事跡。

  據香港“裏斯本丸”協會秘書沈健介紹,近年來,每年10月初,相隔萬裏的舟山和倫敦都會舉辦“裏斯本丸”號沉船紀念活動,以寄托哀思並感佩舟山漁民的壯舉。在舟山多年組織“裏斯本丸”號船營救事件紀念活動的吳似真說,每年都會有英軍戰俘的後人寄來信件,委托他們在紀念活動上誦讀。

  “舟山漁民自發的營救行動,在關鍵時刻扭轉了局麵,”《裏斯本丸沉沒:英國被遺忘的戰爭悲劇》作者、英國學者托尼·班納姆說,“在人類曆史上的任何時期,這都是充滿力量和人性光輝的事件。”(參與記者:朱涵、於艾岑、段菁菁、許鳳、趙曉娜)

新聞編輯:楊銘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感懷,從倫敦到舟山——“裏斯本丸”號英軍戰俘後人赴舟山紀念沉船營救事件
    2024/6/20 10:10:35    來源:新華社CNML文字

      新華社杭州/倫敦6月19日電 通訊|感懷,從倫敦到舟山——“裏斯本丸”號英軍戰俘後人赴舟山紀念沉船營救事件

      新華社記者

      1942年10月,日本軍隊征用“裏斯本丸”號客貨船押運1800多名英俘從香港返回日本,途經舟山附近海域被美軍擊沉,843人遇難,384人被當地漁民舍命救起。80多年後,當年那些英軍戰俘的15名後人,來到舟山群島海域,緬懷先人,感佩義舉。

      18日下午,舟山群島蔚藍海麵上,“裏斯本丸”號船英軍戰俘的家屬倚靠在船尾甲板,淚流滿麵。他們呼喚親人的名字,將白色花瓣撒向大海,告慰逝者。

      “我父親幸運地從底艙逃生,被中國漁民救起,但他的許多好友葬身大海。”肯尼思·薩蒙說。

      薩蒙約11歲時通過父親的日記了解到“裏斯本丸”號沉船事件。他告訴記者:“父親一直希望能將這段曆史記錄下來,我們應該認識到舟山漁民在救援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沒有他們的幫助,戰俘們不可能活下來。”

      在位於舟山的“裏斯本丸”號船營救事件紀念館裏,船上被炸斷的木梯、啤酒桶、中國漁民送飯的竹籃……一段段文字、一張張照片、一件件實物,記錄了80多年前那次生死營救。

      “裏斯本丸”號船英軍戰俘家屬邊走邊看,不時舉起手機拍照,有人感慨落淚。幸存者丹尼斯·莫利之女丹妮絲·維尼說:“如果當年沒有舟山漁民相救,我父親不可能活下來,也不會有我。我永遠感謝他們。”

      在那次營救中,舟山漁民先後出動小漁船46艘65次,救起384名戰俘。救援漁民的後人胡亦芳說:“當時島上沒有多少農田,漁民常年半饑半飽,為了安頓獲救戰俘,漁民們可謂傾盡所有,把自己家裏能吃的、能穿的都拿了出來。”

      “中國漁民冒著巨大風險進行了營救,這是真實的曆史。言語無法表達我對他們的感激之情。”幸存者之子詹姆斯·桑頓說。

      近日,紀錄片《裏斯本丸沉沒》在上海國際電影節首映,影片通過中、英、美等多國親曆者及親曆者後代、曆史學者的講述,挖掘出大量珍貴曆史文獻和影像資料,在大銀幕重現了這段中英共同抗擊法西斯侵略的曆史。紀錄片導演方勵說,記錄、守護、銘記這段曆史,是對生命的紀念,對和平的呼喚。

      在英國國家紀念植物園,豎立著一塊“裏斯本丸”號沉船事件紀念碑。這座大理石紀念碑於2021年落成,正麵刻畫了“裏斯本丸”號船沉沒場景,背麵詳細介紹了沉船經過以及舟山漁民營救英國戰俘的英勇事跡。

      據香港“裏斯本丸”協會秘書沈健介紹,近年來,每年10月初,相隔萬裏的舟山和倫敦都會舉辦“裏斯本丸”號沉船紀念活動,以寄托哀思並感佩舟山漁民的壯舉。在舟山多年組織“裏斯本丸”號船營救事件紀念活動的吳似真說,每年都會有英軍戰俘的後人寄來信件,委托他們在紀念活動上誦讀。

      “舟山漁民自發的營救行動,在關鍵時刻扭轉了局麵,”《裏斯本丸沉沒:英國被遺忘的戰爭悲劇》作者、英國學者托尼·班納姆說,“在人類曆史上的任何時期,這都是充滿力量和人性光輝的事件。”(參與記者:朱涵、於艾岑、段菁菁、許鳳、趙曉娜)

    新聞編輯:楊銘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