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國內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兩會新華鮮報|從“互聯網+”到“人工智能+”,中國大市場向“新”而行
更新時間:2024-3-8 9:59:31    來源:新華社

  中國大市場蘊含著產業的演進,催生出強大的向“新”力。

  從2015年、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先後提出“互聯網+”“智能+”,再到今年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人工智能+”,這是中國麵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不斷釋放創新動能的新信號。

  翻開政府工作報告,一組數據顯示我國創新引擎的澎湃動力: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占全球比重超過60%;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28.6%;“新三樣”出口增長近30%……

  中國市場是一個海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這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底氣和潛力。在多重風險與挑戰中穩健前行,發展引擎和動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係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新興產業、新能源體係、新型基礎設施、新型消費……無處不在的“新”,彰顯中國正在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注入新動能。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科技創新就是現代化的‘發動機’。”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谘詢研究院院長潘教峰表示。

  夯實動能之基,讓傳統產業老樹發新枝——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這次報告提出‘人工智能+’,意味著我國將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鼓勵各行各業更加注重人工智能的多場景應用。”全國政協委員、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說,人工智能浪潮到來,多領域開拓有著巨大的增長空間,要將算力和大模型落地,讓技術進步更好地惠及百姓。

  中國擁有完備產業鏈,是全球工業門類最齊全的國家之一,但傳統產業體量大,在製造業中占比超過80%。

  全國人大代表、首鋼集團董事長趙民革說,發展新質生產力,將為企業轉型帶來新機遇。“我們將統籌推進傳統產業升級,依靠創新實現動能轉換,夯實發展新動能之基。”

  引領動能之變,讓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以“新”出彩——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代表委員認為,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加快未來產業有序布局,將成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

  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報告提出積極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

  全國政協委員、深圳市政協副主席陳倩雯表示,近年來,隨著無人機技術日趨成熟和低空空域管製逐步開放,我國龐大的低空經濟產業鏈雛形初現,低空經濟有望成為城市新的經濟增長極。

  目前,我國量子科技發展已步入快車道,尤其是在量子計算等領域已進入世界第一方陣。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表示,把某些比較成熟的量子信息技術先行先試,形成未來產業的推動力,我們不能等。

  拉動消費新動能,推動產業創新提質——

  市場,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報告提出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推動經濟實現良性循環。全國政協委員、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曹鵬認為,拓展消費新空間,拚的是產品的綜合能力,核心是增強創新能力。

  一個具有影響力的“中國”消費品牌的產生,背後是拉動中國製造業供給,提高生產能力,帶動經濟增長。

  自動駕駛、VR體驗、智能家居……近年來,5G、人工智能以及物聯網等為新消費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撐,打破傳統的消費時空界限、創造了智慧化新消費場景,使功能各異的新產品不斷落地。

  新消費打開新空間。在促進消費方麵,報告提出實施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促進政策,鼓勵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提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等,諸多舉措落地,讓百姓滿懷期待。

  “‘人工智能+’與你我生活息息相關。”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帶來的4份建議都與人工智能有關,從智能駕駛、智能製造到人工智能教育,目的就是讓新技術可感可及。他表示,下一步將向汽車用戶提供更加智能安全舒適的產品體驗,增強自主汽車品牌在智能駕駛領域的競爭優勢。

  瞄準未來,中國大市場向“新”而行。

記者魯暢

新聞編輯:劉佳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兩會新華鮮報|從“互聯網+”到“人工智能+”,中國大市場向“新”而行
2024-3-8 9:59:31    來源:新華社

  中國大市場蘊含著產業的演進,催生出強大的向“新”力。

  從2015年、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先後提出“互聯網+”“智能+”,再到今年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人工智能+”,這是中國麵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不斷釋放創新動能的新信號。

  翻開政府工作報告,一組數據顯示我國創新引擎的澎湃動力: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占全球比重超過60%;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28.6%;“新三樣”出口增長近30%……

  中國市場是一個海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這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底氣和潛力。在多重風險與挑戰中穩健前行,發展引擎和動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係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新興產業、新能源體係、新型基礎設施、新型消費……無處不在的“新”,彰顯中國正在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注入新動能。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科技創新就是現代化的‘發動機’。”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谘詢研究院院長潘教峰表示。

  夯實動能之基,讓傳統產業老樹發新枝——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這次報告提出‘人工智能+’,意味著我國將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鼓勵各行各業更加注重人工智能的多場景應用。”全國政協委員、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說,人工智能浪潮到來,多領域開拓有著巨大的增長空間,要將算力和大模型落地,讓技術進步更好地惠及百姓。

  中國擁有完備產業鏈,是全球工業門類最齊全的國家之一,但傳統產業體量大,在製造業中占比超過80%。

  全國人大代表、首鋼集團董事長趙民革說,發展新質生產力,將為企業轉型帶來新機遇。“我們將統籌推進傳統產業升級,依靠創新實現動能轉換,夯實發展新動能之基。”

  引領動能之變,讓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以“新”出彩——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代表委員認為,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加快未來產業有序布局,將成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

  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報告提出積極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

  全國政協委員、深圳市政協副主席陳倩雯表示,近年來,隨著無人機技術日趨成熟和低空空域管製逐步開放,我國龐大的低空經濟產業鏈雛形初現,低空經濟有望成為城市新的經濟增長極。

  目前,我國量子科技發展已步入快車道,尤其是在量子計算等領域已進入世界第一方陣。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表示,把某些比較成熟的量子信息技術先行先試,形成未來產業的推動力,我們不能等。

  拉動消費新動能,推動產業創新提質——

  市場,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報告提出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推動經濟實現良性循環。全國政協委員、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曹鵬認為,拓展消費新空間,拚的是產品的綜合能力,核心是增強創新能力。

  一個具有影響力的“中國”消費品牌的產生,背後是拉動中國製造業供給,提高生產能力,帶動經濟增長。

  自動駕駛、VR體驗、智能家居……近年來,5G、人工智能以及物聯網等為新消費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撐,打破傳統的消費時空界限、創造了智慧化新消費場景,使功能各異的新產品不斷落地。

  新消費打開新空間。在促進消費方麵,報告提出實施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促進政策,鼓勵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提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等,諸多舉措落地,讓百姓滿懷期待。

  “‘人工智能+’與你我生活息息相關。”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帶來的4份建議都與人工智能有關,從智能駕駛、智能製造到人工智能教育,目的就是讓新技術可感可及。他表示,下一步將向汽車用戶提供更加智能安全舒適的產品體驗,增強自主汽車品牌在智能駕駛領域的競爭優勢。

  瞄準未來,中國大市場向“新”而行。

記者魯暢

新聞編輯:劉佳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