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國內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安置工作改善提質 複課複市有序推進——積石山6.2級地震災後第10日救援安置情況綜述
更新時間:2023-12-29 10:47:09    來源:新華社

  28日,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6.2級地震災後救援安置進入第10天。甘肅、青海兩省受災地區群眾生產生活穩步恢複,甘肅省板房建設進入收尾階段,千餘名高三學生前往異地複學;青海省救援工作仍在進行中,多個集中安置點正在加速搭建板房。

  截至12月28日,甘肅已建成1.3萬餘間活動板房,預計至28日24時,入住率將達到90%。截至12月26日,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化隆回族自治縣、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共設置103個集中安置點,建設板房2289間,9551名受災群眾入住。

  記者走訪甘肅、青海多個安置點發現,各地正在加快配齊安置點公共基礎設施,加速推進受災群眾入住工作,實現溫暖過冬。

  在積石山縣大河家鎮陳家村的安置點門口,記者看到這裏已經配備了醫療室、警務室、消防站。兩三排活動板房縱向排開,每間板房門口都張貼了入住家庭的信息。

  為了解決災區群眾的燃“煤”之急,多家企業向積石山縣捐贈煤炭3656噸,目前已陸續送達安置點。在陳家村安置點板房內,人們點起火爐取暖,各類生活物資一應俱全。

  這個安置點的包抓幹部、臨夏州水務局副局長馬強介紹,這個安置點已搭建130多間活動板房。目前入住率達到75%,預計28日將全部入住。新板房不僅防風保暖效果更好,並且多是阻燃材料,更加安全。

  在民和縣官亭鎮喇家村一二社安置點的板房內,李忠山一家人正圍坐在火爐旁吃火鍋,桌子上擺放著土豆、白菜、丸子等食材。“住進暖和的板房,生活逐漸恢複。今天吃頓火鍋解解饞。”李忠山說。

  在大河家鎮大河村過渡安置醫療救治點,不少人排隊領取藥物。現場工作人員何永梅介紹,救治點有治療感冒、糖尿病、高血壓等病的常用藥,每天有200多人前來登記領取免費藥品。

  正值寒冬,地震災區海拔高、氣溫低,受災兩省把困難群眾有效安置救助作為工作重點。

  甘肅省民政部門已啟動困難群眾入戶摸排工作,將生活無法自理的困難群眾統籌轉移安置。積石山縣綜合社會福利院院長馬青祥告訴記者,目前該院已完成改造,可容納上千名受災群眾。

  70歲的趙懷勝來自積石山縣劉集鄉高李村。因房屋損毀嚴重、無親友投靠,25日,他臨時住進這家福利院。他的房間內擺放著四張床位,淋浴間、熱水器、無障礙設施等配備齊全。

  為了盡快恢複災後學校正常教學,兩省多舉措保障學生複學複課。積石山縣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全縣共有1498名高三學生,將全部進行異地安置複課複學。按照安置計劃,高三學生將在12月30日前全部異地安置到臨夏州職業技術學校複學,教職工也跟隨前往。

  “早就期盼恢複線下上課了。我想盡快調整心態、盡早進入備考狀態。”積石中學的高三學生柴成龍說,在學校老師的帶領下,他和同學乘坐大巴前往安置學校。

  在大河家鎮梅坡村的梅坡小學臨時教學點,20多名學生正在一間活動板房上音樂課。板房內,多媒體教學設施、電暖器等設備齊全,數十張課桌椅排列整齊,桌子上擺放著書本、畫筆等學習用具。老師楊根霞正借助多媒體手段,教孩子們唱兒歌。

  “臨時教學點從24日開始授課,主要教孩子們音樂、體育、美術等課程,幫助他們盡快走出地震陰影。”楊根霞說。

  記者在積石山縣吹麻灘鎮、大河家鎮等地看到,商店、集市等陸續開業,保障群眾日常生活,不少人外出購物、就餐。據了解,目前積石山縣經營主體複工率達到81%。

  此外,安置點正在開展安全隱患防範工作。在大河家鎮陳家村活動板房集中安置點,記者看到不少活動板房內已經安裝了一氧化碳報警器,消防執勤人員仍在繼續安裝。

  臨夏市消防救援大隊大隊長王海龍介紹,為防範一氧化碳中毒,保障受災群眾安全,最近陸續在板房內安裝一氧化碳報警器,目前該安置點已安裝320多個報警器。

  據了解,目前積石山縣各安置點已開展近5600次防火巡查和5900多處隱患整改,並配備各類滅火器2萬多具。(記者文靜、任延昕、張新新、李傑、李寧、周盛盛)

新聞編輯:劉佳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安置工作改善提質 複課複市有序推進——積石山6.2級地震災後第10日救援安置情況綜述
    2023-12-29 10:47:09    來源:新華社

      28日,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6.2級地震災後救援安置進入第10天。甘肅、青海兩省受災地區群眾生產生活穩步恢複,甘肅省板房建設進入收尾階段,千餘名高三學生前往異地複學;青海省救援工作仍在進行中,多個集中安置點正在加速搭建板房。

      截至12月28日,甘肅已建成1.3萬餘間活動板房,預計至28日24時,入住率將達到90%。截至12月26日,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化隆回族自治縣、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共設置103個集中安置點,建設板房2289間,9551名受災群眾入住。

      記者走訪甘肅、青海多個安置點發現,各地正在加快配齊安置點公共基礎設施,加速推進受災群眾入住工作,實現溫暖過冬。

      在積石山縣大河家鎮陳家村的安置點門口,記者看到這裏已經配備了醫療室、警務室、消防站。兩三排活動板房縱向排開,每間板房門口都張貼了入住家庭的信息。

      為了解決災區群眾的燃“煤”之急,多家企業向積石山縣捐贈煤炭3656噸,目前已陸續送達安置點。在陳家村安置點板房內,人們點起火爐取暖,各類生活物資一應俱全。

      這個安置點的包抓幹部、臨夏州水務局副局長馬強介紹,這個安置點已搭建130多間活動板房。目前入住率達到75%,預計28日將全部入住。新板房不僅防風保暖效果更好,並且多是阻燃材料,更加安全。

      在民和縣官亭鎮喇家村一二社安置點的板房內,李忠山一家人正圍坐在火爐旁吃火鍋,桌子上擺放著土豆、白菜、丸子等食材。“住進暖和的板房,生活逐漸恢複。今天吃頓火鍋解解饞。”李忠山說。

      在大河家鎮大河村過渡安置醫療救治點,不少人排隊領取藥物。現場工作人員何永梅介紹,救治點有治療感冒、糖尿病、高血壓等病的常用藥,每天有200多人前來登記領取免費藥品。

      正值寒冬,地震災區海拔高、氣溫低,受災兩省把困難群眾有效安置救助作為工作重點。

      甘肅省民政部門已啟動困難群眾入戶摸排工作,將生活無法自理的困難群眾統籌轉移安置。積石山縣綜合社會福利院院長馬青祥告訴記者,目前該院已完成改造,可容納上千名受災群眾。

      70歲的趙懷勝來自積石山縣劉集鄉高李村。因房屋損毀嚴重、無親友投靠,25日,他臨時住進這家福利院。他的房間內擺放著四張床位,淋浴間、熱水器、無障礙設施等配備齊全。

      為了盡快恢複災後學校正常教學,兩省多舉措保障學生複學複課。積石山縣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全縣共有1498名高三學生,將全部進行異地安置複課複學。按照安置計劃,高三學生將在12月30日前全部異地安置到臨夏州職業技術學校複學,教職工也跟隨前往。

      “早就期盼恢複線下上課了。我想盡快調整心態、盡早進入備考狀態。”積石中學的高三學生柴成龍說,在學校老師的帶領下,他和同學乘坐大巴前往安置學校。

      在大河家鎮梅坡村的梅坡小學臨時教學點,20多名學生正在一間活動板房上音樂課。板房內,多媒體教學設施、電暖器等設備齊全,數十張課桌椅排列整齊,桌子上擺放著書本、畫筆等學習用具。老師楊根霞正借助多媒體手段,教孩子們唱兒歌。

      “臨時教學點從24日開始授課,主要教孩子們音樂、體育、美術等課程,幫助他們盡快走出地震陰影。”楊根霞說。

      記者在積石山縣吹麻灘鎮、大河家鎮等地看到,商店、集市等陸續開業,保障群眾日常生活,不少人外出購物、就餐。據了解,目前積石山縣經營主體複工率達到81%。

      此外,安置點正在開展安全隱患防範工作。在大河家鎮陳家村活動板房集中安置點,記者看到不少活動板房內已經安裝了一氧化碳報警器,消防執勤人員仍在繼續安裝。

      臨夏市消防救援大隊大隊長王海龍介紹,為防範一氧化碳中毒,保障受災群眾安全,最近陸續在板房內安裝一氧化碳報警器,目前該安置點已安裝320多個報警器。

      據了解,目前積石山縣各安置點已開展近5600次防火巡查和5900多處隱患整改,並配備各類滅火器2萬多具。(記者文靜、任延昕、張新新、李傑、李寧、周盛盛)

    新聞編輯:劉佳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