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國內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2023年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四大看點
更新時間:2023-12-26 9:47:01    來源:新華社

  今年1月至9月偵辦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68.9萬起;緬北向我移交3.1萬名電詐犯罪嫌疑人;見麵勸阻1389萬人次,緊急攔截涉案資金3288億元;起草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違法犯罪聯合懲戒辦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麵對發案極多、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電詐犯罪,2023年各地區各部門堅持依法治理、多方聯動、綜合施策,打擊治理工作取得顯著成績。“新華視點”記者對此進行了梳理。

  (小標題)看點一:緬北向我移交3.1萬名電詐犯罪嫌疑人

  當前,以“工業園區”“科技園區”為幌子的超大犯罪集團盤踞境外,形成規模龐大的詐騙犯罪網絡,成為打擊治理電詐違法犯罪必須鏟除的“毒瘤”。

  今年9月以來,在公安部和雲南省公安廳指揮部署下,西雙版納、普洱、臨滄等地公安機關與緬甸相關地方執法部門開展邊境警務執法合作,開展了一係列打擊行動。

  緬北果敢自治區電詐犯罪集團重要頭目明國平、明菊蘭、明珍珍被成功抓獲並移交我公安機關,明學昌畏罪自殺身亡,一大批境外詐騙窩點被成功鏟除,10餘名電詐集團重要頭目被公開通緝……一係列措施狠狠打擊了境外詐騙集團的囂張氣焰。

  截至目前,緬北相關地方執法部門共向我方移交電詐犯罪嫌疑人3.1萬人,其中幕後“金主”、組織頭目和骨幹63名,網上在逃人員1531名。

  隨著打擊治理特別是境外抓捕力度加大,今年1月至10月,全國檢察機關共起訴電詐犯罪嫌疑人3.4萬餘人,同比上升近52%。

  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廳廳長張曉津介紹,近期政法機關對跨境電詐犯罪集團開展重點打擊,大批在境外從事詐騙犯罪的人員集中被抓捕回國,今後一段時期起訴的電詐案件數量將呈持續上升態勢。

  境外抓捕也帶動了一些地區電詐發案數的下降。海南省海口市從今年8月開始,發案數已連續4個月同比下降,日均發案降至個位數;浙江省嘉興市今年9月、10月發案降幅明顯,日均發案從30多起下降到10多起。

  “今年以來,電詐案件立案數同比下降17.6%,抓獲犯罪嫌疑人數同比上升5.6%。”內蒙古通遼市公安局反詐中心大隊長王大偉說,公安部組織打擊緬北涉我電詐犯罪,帶動全市電詐發案數持續下降,抓獲境外涉案嫌疑人數明顯上升。  

  (小標題)看點二:依法對21.05萬人次進行行政處罰

  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為打擊治理電詐提供了有力法律支撐。記者從海口市公安機關采訪了解到,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出台後,當地電詐案件刑事強製措施率由去年的48%下降至33%,而行政處罰率由去年的5.8%上升至27%。

  “行政處罰對那些情節輕微尚不構成犯罪的組織、策劃、實施、參與電詐活動違法人員形成了有力震懾。”海口市公安局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民警黃嶽文說。

  一年來,公安機關依照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對21.05萬人次進行行政處罰,主要針對非法製造、買賣、使用GOIP、“貓池”等黑產設備,非法買賣、出租、出借電話卡、銀行賬戶、支付賬戶和互聯網賬號等為實施電詐活動提供支持或幫助,以及提供實名核驗幫助和假冒身份開卡開戶等違法行為。

  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規定的行政處罰措施,有效懲治了相關“黑灰產”違法行為;檢察機關起訴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數量雖然仍高位運行,但上漲幅度逐步放緩。最高人民檢察院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0月,全國檢察機關共起訴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11.5萬餘人,同比上升近13%,漲幅同比下降2.2個百分點。

  (小標題)看點三:聯合懲戒措施正在製定

  根據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有關規定,今年11月,公安部會同有關主管部門起草完成《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違法犯罪聯合懲戒辦法(征求意見稿)》,並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征求意見稿規定了金融懲戒、電信網絡懲戒、信用懲戒以及納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等懲戒措施,對於因實施電詐及其關聯犯罪被追究刑事責任的人,懲戒期限為3年;經設區的市級以上公安機關認定的懲戒對象,懲戒期限為2年。

  “懲戒辦法征求意見稿列出針對哪些人實施懲戒、針對哪些行為實施懲戒,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公眾清楚認知實施電詐及其關聯違法犯罪行為將承擔的法律責任,從而實現警示教育、預防犯罪的效果。”公安部刑偵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斷卡’行動以來,一些詐騙窩點出現‘卡荒’,導致有人因利益誘惑,鋌而走險出租出借出售個人銀行卡、電話卡給電詐犯罪分子。”嘉興市公安局偵查中心執行副主任孫偉認為,出台聯合懲戒措施,將有助於社會誠信建設,警示因貪圖利益出租出借出售個人“兩卡”的人,防止他們成為電詐犯罪的“幫凶”。

  為體現懲戒的適度性,征求意見稿規定,支付賬戶餘額可以轉出、提現,為懲戒對象保留一張非涉案電話卡等,保留懲戒對象基本的金融、通信服務,確保滿足其基本生活需要。   

  (小標題)看點四:協同治理、源頭治理邁上新台階

  今年2月20日,昆明反詐中心接到群眾舉報稱,自己可能接到一個詐騙電話。接警員立即將號碼推送至中國電信昆明分公司進行查詢。電信部門3分鍾內即反饋了該號碼的開戶信息。同時,雲南省公安廳也推送了一條固話線索,兩個號碼均指向昆明市呈貢區某酒店。昆明市公安局立即行動,抓獲嫌疑人4名,查獲GOIP設備3台,路由器3台。

  “得益於公安機關與電信、聯通、移動公司等企業建立涉詐電話線索快速核查工作機製,我們可爭取用最短時間發現和鏟除非法窩點。”昆明反詐中心民警熊孟說。

  為應對不斷迭代升級的電詐新伎倆、新手段,各地區各部門加強協同治理,不斷探索新戰法新技法。

  從全國層麵看,一年來,源頭治理不斷深化,整體合力不斷加強:國務院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對源頭管控問題突出的8個涉詐重點地區實行動態掛牌整治;工信部壓實企業反詐責任,先後組織開展5批次檢查,涵蓋全國22家電信企業、互聯網企業;中國人民銀行加強行業監管,先後對17家機構進行專項執法檢查,壓實機構主體責任……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政府法製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天昊認為,一年來,打擊治理工作的跨領域、跨部門交叉合作走深走實。今後,構建長期、持續的協同治理機製,對於不斷適應犯罪手段的演變和升級,預防、遏製電詐違法犯罪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記者熊豐、劉碩、王研、劉懿德、劉鄧)

新聞編輯:劉佳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2023年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四大看點
    2023-12-26 9:47:01    來源:新華社

      今年1月至9月偵辦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68.9萬起;緬北向我移交3.1萬名電詐犯罪嫌疑人;見麵勸阻1389萬人次,緊急攔截涉案資金3288億元;起草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違法犯罪聯合懲戒辦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麵對發案極多、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電詐犯罪,2023年各地區各部門堅持依法治理、多方聯動、綜合施策,打擊治理工作取得顯著成績。“新華視點”記者對此進行了梳理。

      (小標題)看點一:緬北向我移交3.1萬名電詐犯罪嫌疑人

      當前,以“工業園區”“科技園區”為幌子的超大犯罪集團盤踞境外,形成規模龐大的詐騙犯罪網絡,成為打擊治理電詐違法犯罪必須鏟除的“毒瘤”。

      今年9月以來,在公安部和雲南省公安廳指揮部署下,西雙版納、普洱、臨滄等地公安機關與緬甸相關地方執法部門開展邊境警務執法合作,開展了一係列打擊行動。

      緬北果敢自治區電詐犯罪集團重要頭目明國平、明菊蘭、明珍珍被成功抓獲並移交我公安機關,明學昌畏罪自殺身亡,一大批境外詐騙窩點被成功鏟除,10餘名電詐集團重要頭目被公開通緝……一係列措施狠狠打擊了境外詐騙集團的囂張氣焰。

      截至目前,緬北相關地方執法部門共向我方移交電詐犯罪嫌疑人3.1萬人,其中幕後“金主”、組織頭目和骨幹63名,網上在逃人員1531名。

      隨著打擊治理特別是境外抓捕力度加大,今年1月至10月,全國檢察機關共起訴電詐犯罪嫌疑人3.4萬餘人,同比上升近52%。

      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廳廳長張曉津介紹,近期政法機關對跨境電詐犯罪集團開展重點打擊,大批在境外從事詐騙犯罪的人員集中被抓捕回國,今後一段時期起訴的電詐案件數量將呈持續上升態勢。

      境外抓捕也帶動了一些地區電詐發案數的下降。海南省海口市從今年8月開始,發案數已連續4個月同比下降,日均發案降至個位數;浙江省嘉興市今年9月、10月發案降幅明顯,日均發案從30多起下降到10多起。

      “今年以來,電詐案件立案數同比下降17.6%,抓獲犯罪嫌疑人數同比上升5.6%。”內蒙古通遼市公安局反詐中心大隊長王大偉說,公安部組織打擊緬北涉我電詐犯罪,帶動全市電詐發案數持續下降,抓獲境外涉案嫌疑人數明顯上升。  

      (小標題)看點二:依法對21.05萬人次進行行政處罰

      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為打擊治理電詐提供了有力法律支撐。記者從海口市公安機關采訪了解到,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出台後,當地電詐案件刑事強製措施率由去年的48%下降至33%,而行政處罰率由去年的5.8%上升至27%。

      “行政處罰對那些情節輕微尚不構成犯罪的組織、策劃、實施、參與電詐活動違法人員形成了有力震懾。”海口市公安局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民警黃嶽文說。

      一年來,公安機關依照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對21.05萬人次進行行政處罰,主要針對非法製造、買賣、使用GOIP、“貓池”等黑產設備,非法買賣、出租、出借電話卡、銀行賬戶、支付賬戶和互聯網賬號等為實施電詐活動提供支持或幫助,以及提供實名核驗幫助和假冒身份開卡開戶等違法行為。

      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規定的行政處罰措施,有效懲治了相關“黑灰產”違法行為;檢察機關起訴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數量雖然仍高位運行,但上漲幅度逐步放緩。最高人民檢察院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0月,全國檢察機關共起訴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11.5萬餘人,同比上升近13%,漲幅同比下降2.2個百分點。

      (小標題)看點三:聯合懲戒措施正在製定

      根據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有關規定,今年11月,公安部會同有關主管部門起草完成《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違法犯罪聯合懲戒辦法(征求意見稿)》,並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征求意見稿規定了金融懲戒、電信網絡懲戒、信用懲戒以及納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等懲戒措施,對於因實施電詐及其關聯犯罪被追究刑事責任的人,懲戒期限為3年;經設區的市級以上公安機關認定的懲戒對象,懲戒期限為2年。

      “懲戒辦法征求意見稿列出針對哪些人實施懲戒、針對哪些行為實施懲戒,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公眾清楚認知實施電詐及其關聯違法犯罪行為將承擔的法律責任,從而實現警示教育、預防犯罪的效果。”公安部刑偵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斷卡’行動以來,一些詐騙窩點出現‘卡荒’,導致有人因利益誘惑,鋌而走險出租出借出售個人銀行卡、電話卡給電詐犯罪分子。”嘉興市公安局偵查中心執行副主任孫偉認為,出台聯合懲戒措施,將有助於社會誠信建設,警示因貪圖利益出租出借出售個人“兩卡”的人,防止他們成為電詐犯罪的“幫凶”。

      為體現懲戒的適度性,征求意見稿規定,支付賬戶餘額可以轉出、提現,為懲戒對象保留一張非涉案電話卡等,保留懲戒對象基本的金融、通信服務,確保滿足其基本生活需要。   

      (小標題)看點四:協同治理、源頭治理邁上新台階

      今年2月20日,昆明反詐中心接到群眾舉報稱,自己可能接到一個詐騙電話。接警員立即將號碼推送至中國電信昆明分公司進行查詢。電信部門3分鍾內即反饋了該號碼的開戶信息。同時,雲南省公安廳也推送了一條固話線索,兩個號碼均指向昆明市呈貢區某酒店。昆明市公安局立即行動,抓獲嫌疑人4名,查獲GOIP設備3台,路由器3台。

      “得益於公安機關與電信、聯通、移動公司等企業建立涉詐電話線索快速核查工作機製,我們可爭取用最短時間發現和鏟除非法窩點。”昆明反詐中心民警熊孟說。

      為應對不斷迭代升級的電詐新伎倆、新手段,各地區各部門加強協同治理,不斷探索新戰法新技法。

      從全國層麵看,一年來,源頭治理不斷深化,整體合力不斷加強:國務院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對源頭管控問題突出的8個涉詐重點地區實行動態掛牌整治;工信部壓實企業反詐責任,先後組織開展5批次檢查,涵蓋全國22家電信企業、互聯網企業;中國人民銀行加強行業監管,先後對17家機構進行專項執法檢查,壓實機構主體責任……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政府法製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天昊認為,一年來,打擊治理工作的跨領域、跨部門交叉合作走深走實。今後,構建長期、持續的協同治理機製,對於不斷適應犯罪手段的演變和升級,預防、遏製電詐違法犯罪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記者熊豐、劉碩、王研、劉懿德、劉鄧)

    新聞編輯:劉佳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