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首頁
-15℃,陝北的冬夜,風直往人骨頭縫兒裏鑽。
曹家瑄給保溫杯裏裝滿熱水,兜裏順手揣上幾顆螺絲釘,背上工具包,準備去氣井現場作業。今年36歲的他,是長慶油田第一采氣廠作業七區的工人。冬季,是他最忙碌的時節。
“尤其是一有風雪預警的時候就開始操心,氣井會不會凍堵?氣量是不是要加大?件件都是保民生的大事。”嗬出一團白氣,搓了搓被凍得通紅的雙手,曹家瑄戴上手套說道。
別人眼中浪漫飛舞的雪花,對氣井工人們來說,便是要時刻待命的號角。
曹家瑄所在的長慶油田是我國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基地,也是我國陸上天然氣管網樞紐中心。天然氣從這裏被輸送到全國40多個大中城市,保障約4億人溫暖度冬。
近期,中央氣象台連日發布低溫預警,天然氣需求量隨之上升。今夜,曹家瑄的任務是打開應急氣井閥門,保障天然氣穩定供應。
載著曹家瑄一行,司機駕駛著皮卡,小心翼翼地在溝峁間穿梭。山路崎嶇顛簸,但曹家瑄卻視之如常。車窗外雜草叢生,不見人煙,兩周前的積雪仍未消融。車燈照射出去,路麵上覆著一層明晃晃的冰麵。
“15號那天下雪,路不通,我去37號集氣站純用‘腿’扛,走一來回足足用了三個小時。”曹家瑄笑著說,他腳下那雙黑色的棉鞋鞋頭已磨損變白,“你看,這已經是今年要穿壞的第二雙鞋了。”
長慶油田第一采氣廠作業七區坐落於陝西省延安市安塞區化子坪鎮,作業區內共有13個集氣站,200多口氣井。“以前每個集氣站都需要24小時駐守,一個山頭就三四個人,一守至少就是20天。”曹家瑄回憶道。
2022年3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十四五”現代能源體係規劃》,提出要加快能源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隨著智能油氣田建設的穩步推進,如今第一采氣廠作業七區的13座集氣站已全部實現無人值守,曹家瑄和同事們工作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筆記本電腦、手持終端代替紙筆,成為曹家瑄每次例行巡檢的主要工具。數據自動傳輸、設備一鍵啟停、故障即時報修……智能化建設改善了氣井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也為我國能源結構實現“擴油增氣”增加底氣。
與此同時,我國油氣田勘探開發工作也不斷取得新進展。10月23日,鄂爾多斯盆地發現千億方深煤層氣田;11月14日,我國渤海首個千億方大氣田Ⅰ期開發項目投產;12月14日,我國建成西南首個年產400億立方米大氣區……
源源不斷的天然氣穿過茫茫大漠,越過浩瀚深海,化作千家萬戶寒冬時節裏的一股暖流、一碗熱羹、一盞明燈。
2017年入職的大學生王慶毅為我國在油氣領域取得的成就而感到自豪。“剛來到作業區,看著溝溝峁峁直發愁,從沒見過這麼艱苦的環境。但是在老一輩氣井人的帶動下,我感受到保障能源安全供應的責任,決心要積極貢獻我們的青春力量!”王慶毅說。
自動化控製專業畢業的王慶毅,如今是智能化油田建設的生力軍。近年來在整個作業七區的一線工人中,像王慶毅一樣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曆者已占六分之一。
談笑間,曹家瑄一行到達目的地。打開手電筒,他們走向井口,靜謐的曠野中回蕩著腳踩在雪地裏的嘎吱聲。
開閥供氣!流量計跳動,天然氣“駛向”千家萬戶。抬頭望,月色皎潔,繁星點點,陝北的冬夜,多了幾分暖意。
記者雷肖霄、張博文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15℃,陝北的冬夜,風直往人骨頭縫兒裏鑽。
曹家瑄給保溫杯裏裝滿熱水,兜裏順手揣上幾顆螺絲釘,背上工具包,準備去氣井現場作業。今年36歲的他,是長慶油田第一采氣廠作業七區的工人。冬季,是他最忙碌的時節。
“尤其是一有風雪預警的時候就開始操心,氣井會不會凍堵?氣量是不是要加大?件件都是保民生的大事。”嗬出一團白氣,搓了搓被凍得通紅的雙手,曹家瑄戴上手套說道。
別人眼中浪漫飛舞的雪花,對氣井工人們來說,便是要時刻待命的號角。
曹家瑄所在的長慶油田是我國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基地,也是我國陸上天然氣管網樞紐中心。天然氣從這裏被輸送到全國40多個大中城市,保障約4億人溫暖度冬。
近期,中央氣象台連日發布低溫預警,天然氣需求量隨之上升。今夜,曹家瑄的任務是打開應急氣井閥門,保障天然氣穩定供應。
載著曹家瑄一行,司機駕駛著皮卡,小心翼翼地在溝峁間穿梭。山路崎嶇顛簸,但曹家瑄卻視之如常。車窗外雜草叢生,不見人煙,兩周前的積雪仍未消融。車燈照射出去,路麵上覆著一層明晃晃的冰麵。
“15號那天下雪,路不通,我去37號集氣站純用‘腿’扛,走一來回足足用了三個小時。”曹家瑄笑著說,他腳下那雙黑色的棉鞋鞋頭已磨損變白,“你看,這已經是今年要穿壞的第二雙鞋了。”
長慶油田第一采氣廠作業七區坐落於陝西省延安市安塞區化子坪鎮,作業區內共有13個集氣站,200多口氣井。“以前每個集氣站都需要24小時駐守,一個山頭就三四個人,一守至少就是20天。”曹家瑄回憶道。
2022年3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十四五”現代能源體係規劃》,提出要加快能源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隨著智能油氣田建設的穩步推進,如今第一采氣廠作業七區的13座集氣站已全部實現無人值守,曹家瑄和同事們工作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筆記本電腦、手持終端代替紙筆,成為曹家瑄每次例行巡檢的主要工具。數據自動傳輸、設備一鍵啟停、故障即時報修……智能化建設改善了氣井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也為我國能源結構實現“擴油增氣”增加底氣。
與此同時,我國油氣田勘探開發工作也不斷取得新進展。10月23日,鄂爾多斯盆地發現千億方深煤層氣田;11月14日,我國渤海首個千億方大氣田Ⅰ期開發項目投產;12月14日,我國建成西南首個年產400億立方米大氣區……
源源不斷的天然氣穿過茫茫大漠,越過浩瀚深海,化作千家萬戶寒冬時節裏的一股暖流、一碗熱羹、一盞明燈。
2017年入職的大學生王慶毅為我國在油氣領域取得的成就而感到自豪。“剛來到作業區,看著溝溝峁峁直發愁,從沒見過這麼艱苦的環境。但是在老一輩氣井人的帶動下,我感受到保障能源安全供應的責任,決心要積極貢獻我們的青春力量!”王慶毅說。
自動化控製專業畢業的王慶毅,如今是智能化油田建設的生力軍。近年來在整個作業七區的一線工人中,像王慶毅一樣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曆者已占六分之一。
談笑間,曹家瑄一行到達目的地。打開手電筒,他們走向井口,靜謐的曠野中回蕩著腳踩在雪地裏的嘎吱聲。
開閥供氣!流量計跳動,天然氣“駛向”千家萬戶。抬頭望,月色皎潔,繁星點點,陝北的冬夜,多了幾分暖意。
記者雷肖霄、張博文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