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國內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廣西玉林以賽為媒助推“體育+”融合發展
更新時間:2023-11-1 9:41:47    來源:新華社CNML文字

  嶺南美玉,勝景如林。深秋時節,一場場賽事如約而至。在廣西玉林市,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乒乓球賽和籃球賽相繼精彩上演。當體育賽事遇上魅力“僑鄉”,整座城市的激情再次被點燃。依托賽事活動,玉林以體塑旅、以旅彰文,通過“體育+”撬動融合發展布局不斷優化,城市氣質和活力持續提升。

  (小標題)競技運動正當時

  當前,來自全國36支代表隊的432名籃球運動員齊聚玉林,角逐各個組別的名次,展開巔峰對決。蛇形運球、轉身上籃……在玉林市的體育場館,運動員或防守或進攻,不時聽到觀眾歡呼聲。

  “籃球給我們帶來了驚喜和快樂,它的魅力不言而喻,除強身健體外,還可以練習團隊合作。在玉林舉辦國家級賽事,我們很開心,期待能有更多的賽事落戶在這裏。”玉林市民郭開平說。

  本屆學青會是廣西承辦的第一個競技類全國綜合性運動會,其中,玉林市承辦籃球、乒乓球兩個項目。

  擺短、正手快拉、扣殺……在玉林市博白縣體育中心體育館,乒乓球公開組的比賽正激烈角逐。在為期7天的比賽中,來自全國各地38支代表隊爭奪七個項目的金牌。11月6日至11月12日,學青會乒乓球賽校園組的比賽也將在博白舉行。

  “賽前就想到這是一場艱難的比賽,教練和隊友都給我充分鼓勵,能夠贏得金牌是全隊努力的結果。”乒乓球公開組男子單打乙組金牌獲得者孫楊說。參賽選手紛紛表示,學青會為他們切磋交流技藝提供了良好平台,他們將以賽促學、以賽促練,在今後的比賽中再創佳績。

  (小標題)賽事激發全民健身

  “學青會不斷激發全民健身賽事發展,滿足居民多樣活動需求。”玉林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副局長趙堂華說,此前,玉林市已經開展以學青會為主題的健步走、籃球賽等多種活動。

  在玉林,全民健身氛圍越發濃厚,市民不僅可以現場觀摩國家級體育賽事,還可以參與自發組織的活動中。如今,鄉村籃球賽在玉林各個區縣隨處可見,打破了昔日鄉村夜晚的寧靜。

  “今年7月我參加了廣西萬村籃球賽,鄉村籃球賽豐富了大家的業餘生活,也為籃球愛好者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機會。”來自玉林市興業縣蒲塘鎮安國村的陳熙論說,如今鄉村籃球比賽的設備、場地均向專業化轉變,希望以後能有更多的鄉村賽事,點燃鄉村的激情與活力。

  玉林市每年以籃球聯賽、足球聯賽、氣排球聯賽、元旦健身跑、“壯族三月三·民族體育炫”、廣西體育節·玉林市全民健身係列活動等品牌賽事活動為抓手,帶動各類全民健身賽事活動的開展。

  趙堂華說,全民健身活動進鄉鎮、進社區、進農村,活躍了城鄉、農村體育文化生活,提高了廣大群眾的身體健康水平。玉林正致力推動各類體育賽事活動蓬勃開展,讓廣大市民實實在在感受到“身邊賽事”帶來的健康和快樂。

  (小標題)“體育+”助力融合發展

  玉林擁有良好的區位和生態優勢。近年來,“體育+”成為玉林促進旅遊消費和推進全民健身的新舉措,當地不斷推動體育同康養、旅遊、文化等各個領域的融合發展。

  在大容山國家森林公園,戶外運動營地、自行車賽道、桫欏穀漂流、森林康養步道、皮劃艇等運動設施,為遊客參與體育運動提供便利,“文旅+體育”融合發展讓大容山成為眾多市民休閑、運動、度假的選擇。

  “我們把體育、康養與文化旅遊充分結合起來,依托當地現有的生態環境和資源條件,舉行以康養徒步、森林露營、自行車運動為主題的一係列品牌活動,提升市民多元化需求。”廣西樂源大容山文化旅遊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黃濤說,近年來舉辦的自行車登頂挑戰賽、露營嘉年華等一係列活動受到戶外運動愛好者的青睞,讓大家在大容山感受不一樣的體育運動精彩。

  玉林以承辦首屆全國學青會賽事為契機,進一步開發體育與文旅、康養、鄉村振興等領域結合的項目,通過體育賽事帶動旅遊觀光消費和鄉村振興,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新聞編輯:楊銘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廣西玉林以賽為媒助推“體育+”融合發展
    2023-11-1 9:41:47    來源:新華社CNML文字

      嶺南美玉,勝景如林。深秋時節,一場場賽事如約而至。在廣西玉林市,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乒乓球賽和籃球賽相繼精彩上演。當體育賽事遇上魅力“僑鄉”,整座城市的激情再次被點燃。依托賽事活動,玉林以體塑旅、以旅彰文,通過“體育+”撬動融合發展布局不斷優化,城市氣質和活力持續提升。

      (小標題)競技運動正當時

      當前,來自全國36支代表隊的432名籃球運動員齊聚玉林,角逐各個組別的名次,展開巔峰對決。蛇形運球、轉身上籃……在玉林市的體育場館,運動員或防守或進攻,不時聽到觀眾歡呼聲。

      “籃球給我們帶來了驚喜和快樂,它的魅力不言而喻,除強身健體外,還可以練習團隊合作。在玉林舉辦國家級賽事,我們很開心,期待能有更多的賽事落戶在這裏。”玉林市民郭開平說。

      本屆學青會是廣西承辦的第一個競技類全國綜合性運動會,其中,玉林市承辦籃球、乒乓球兩個項目。

      擺短、正手快拉、扣殺……在玉林市博白縣體育中心體育館,乒乓球公開組的比賽正激烈角逐。在為期7天的比賽中,來自全國各地38支代表隊爭奪七個項目的金牌。11月6日至11月12日,學青會乒乓球賽校園組的比賽也將在博白舉行。

      “賽前就想到這是一場艱難的比賽,教練和隊友都給我充分鼓勵,能夠贏得金牌是全隊努力的結果。”乒乓球公開組男子單打乙組金牌獲得者孫楊說。參賽選手紛紛表示,學青會為他們切磋交流技藝提供了良好平台,他們將以賽促學、以賽促練,在今後的比賽中再創佳績。

      (小標題)賽事激發全民健身

      “學青會不斷激發全民健身賽事發展,滿足居民多樣活動需求。”玉林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副局長趙堂華說,此前,玉林市已經開展以學青會為主題的健步走、籃球賽等多種活動。

      在玉林,全民健身氛圍越發濃厚,市民不僅可以現場觀摩國家級體育賽事,還可以參與自發組織的活動中。如今,鄉村籃球賽在玉林各個區縣隨處可見,打破了昔日鄉村夜晚的寧靜。

      “今年7月我參加了廣西萬村籃球賽,鄉村籃球賽豐富了大家的業餘生活,也為籃球愛好者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機會。”來自玉林市興業縣蒲塘鎮安國村的陳熙論說,如今鄉村籃球比賽的設備、場地均向專業化轉變,希望以後能有更多的鄉村賽事,點燃鄉村的激情與活力。

      玉林市每年以籃球聯賽、足球聯賽、氣排球聯賽、元旦健身跑、“壯族三月三·民族體育炫”、廣西體育節·玉林市全民健身係列活動等品牌賽事活動為抓手,帶動各類全民健身賽事活動的開展。

      趙堂華說,全民健身活動進鄉鎮、進社區、進農村,活躍了城鄉、農村體育文化生活,提高了廣大群眾的身體健康水平。玉林正致力推動各類體育賽事活動蓬勃開展,讓廣大市民實實在在感受到“身邊賽事”帶來的健康和快樂。

      (小標題)“體育+”助力融合發展

      玉林擁有良好的區位和生態優勢。近年來,“體育+”成為玉林促進旅遊消費和推進全民健身的新舉措,當地不斷推動體育同康養、旅遊、文化等各個領域的融合發展。

      在大容山國家森林公園,戶外運動營地、自行車賽道、桫欏穀漂流、森林康養步道、皮劃艇等運動設施,為遊客參與體育運動提供便利,“文旅+體育”融合發展讓大容山成為眾多市民休閑、運動、度假的選擇。

      “我們把體育、康養與文化旅遊充分結合起來,依托當地現有的生態環境和資源條件,舉行以康養徒步、森林露營、自行車運動為主題的一係列品牌活動,提升市民多元化需求。”廣西樂源大容山文化旅遊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黃濤說,近年來舉辦的自行車登頂挑戰賽、露營嘉年華等一係列活動受到戶外運動愛好者的青睞,讓大家在大容山感受不一樣的體育運動精彩。

      玉林以承辦首屆全國學青會賽事為契機,進一步開發體育與文旅、康養、鄉村振興等領域結合的項目,通過體育賽事帶動旅遊觀光消費和鄉村振興,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新聞編輯:楊銘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