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國內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黃河篇)用好黃河水 種出好“豐”景——寧夏賀蘭縣探索節水增效“一田多產”新路徑
更新時間:2023-10-31 9:04:45    來源:新華社

  秋高氣爽,又到一年豐收季。在寧夏賀蘭縣常信鄉四十裏店村的稻漁空間生態觀光園裏,成片的水稻已收割完畢,不遠處的稻米加工廠內,金燦燦的稻穀堆成“小山”,機器轟鳴聲傳遞著豐收的喜悅。

  “今年收成好哩,園區種植的2000畝水稻全部實現豐產增收,平均畝產稻穀650公斤,高產田可達800公斤以上,價格也比以往高。”稻漁空間生態觀光園負責人趙建文高興地說。

  賀蘭縣地處寧夏北部引黃灌區核心地帶,得黃河灌溉之利,這裏自古溝渠縱橫,盛產水稻,但傳統農作方式收益低,水資源利用率也不高。

  為此,稻漁空間圍繞節水農業發展目標,發展起稻、蟹、魚、鴨立體種養的農業生產模式。通過建設高標準稻田、高密度魚池,並在稻田四周開挖深水環溝,稻田退水入環溝養鴨養蟹,淨化後再進入魚池養殖魚蝦,養殖尾水被水泵重新抽進稻田,魚蟹糞便則成為水稻的天然肥料,實現了農業用水在“稻田-環溝-魚池”中閉合循環。相較於傳統的種植方式,稻漁種養模式可節水30%以上,化肥用量減少40%以上,農藥則完全不用。

  “一水多用、一田多產”的稻漁綜合種養模式,在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的同時,提升了稻米品質,實現了稻漁雙收。

  “鴨子和螃蟹是稻田裏的‘清道夫’,除蟲除草的工作全交給了它們,化肥農藥少了,稻米品質自然也就提高了。”趙建文說,產自稻漁空間的稻米每斤售價超過10元,算上增加的魚蝦蟹等水產收入,每畝地綜合收入達7000多元。

  在種好田的同時,稻漁空間還不斷拓展稻田的休閑觀光功能,讓“顏值”變產值。每逢夏秋季節,村民以大地為紙、水稻為筆“繪”成巨幅稻田畫,吸引眾多遊客前來觀賞,也讓這裏成為周邊知名的網紅打卡地。

  遊客的到來,讓當地村民有了更多增收的機會。四十裏店村村民李正兵,每年春夏秋三季在園區稻田務工,冬季農閑時就成了稻田滑雪項目檢票員,土地流轉和全年務工收入合計有五六萬元。李正兵說,這份工作“離家近,活兒不累,一年四季都能有收入”。目前,園區通過土地入股帶動200餘戶農民每戶年均實現增收8500多元,解決周邊農民近100人就業。

  賀蘭縣委書記丁煒說,近年來,賀蘭縣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和節水灌溉技術推廣,促進農業節水技術和鄉村產業多元融合,實現了農作物優質高產、水資源高效利用、農民增收致富的“三贏”。截至目前,全縣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40餘萬畝,累計建成高效節水灌溉麵積29萬畝,年均節水近3000萬立方米。

(記者李鈞德、蘇醒)

新聞編輯:劉佳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黃河篇)用好黃河水 種出好“豐”景——寧夏賀蘭縣探索節水增效“一田多產”新路徑
2023-10-31 9:04:45    來源:新華社

  秋高氣爽,又到一年豐收季。在寧夏賀蘭縣常信鄉四十裏店村的稻漁空間生態觀光園裏,成片的水稻已收割完畢,不遠處的稻米加工廠內,金燦燦的稻穀堆成“小山”,機器轟鳴聲傳遞著豐收的喜悅。

  “今年收成好哩,園區種植的2000畝水稻全部實現豐產增收,平均畝產稻穀650公斤,高產田可達800公斤以上,價格也比以往高。”稻漁空間生態觀光園負責人趙建文高興地說。

  賀蘭縣地處寧夏北部引黃灌區核心地帶,得黃河灌溉之利,這裏自古溝渠縱橫,盛產水稻,但傳統農作方式收益低,水資源利用率也不高。

  為此,稻漁空間圍繞節水農業發展目標,發展起稻、蟹、魚、鴨立體種養的農業生產模式。通過建設高標準稻田、高密度魚池,並在稻田四周開挖深水環溝,稻田退水入環溝養鴨養蟹,淨化後再進入魚池養殖魚蝦,養殖尾水被水泵重新抽進稻田,魚蟹糞便則成為水稻的天然肥料,實現了農業用水在“稻田-環溝-魚池”中閉合循環。相較於傳統的種植方式,稻漁種養模式可節水30%以上,化肥用量減少40%以上,農藥則完全不用。

  “一水多用、一田多產”的稻漁綜合種養模式,在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的同時,提升了稻米品質,實現了稻漁雙收。

  “鴨子和螃蟹是稻田裏的‘清道夫’,除蟲除草的工作全交給了它們,化肥農藥少了,稻米品質自然也就提高了。”趙建文說,產自稻漁空間的稻米每斤售價超過10元,算上增加的魚蝦蟹等水產收入,每畝地綜合收入達7000多元。

  在種好田的同時,稻漁空間還不斷拓展稻田的休閑觀光功能,讓“顏值”變產值。每逢夏秋季節,村民以大地為紙、水稻為筆“繪”成巨幅稻田畫,吸引眾多遊客前來觀賞,也讓這裏成為周邊知名的網紅打卡地。

  遊客的到來,讓當地村民有了更多增收的機會。四十裏店村村民李正兵,每年春夏秋三季在園區稻田務工,冬季農閑時就成了稻田滑雪項目檢票員,土地流轉和全年務工收入合計有五六萬元。李正兵說,這份工作“離家近,活兒不累,一年四季都能有收入”。目前,園區通過土地入股帶動200餘戶農民每戶年均實現增收8500多元,解決周邊農民近100人就業。

  賀蘭縣委書記丁煒說,近年來,賀蘭縣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和節水灌溉技術推廣,促進農業節水技術和鄉村產業多元融合,實現了農作物優質高產、水資源高效利用、農民增收致富的“三贏”。截至目前,全縣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40餘萬畝,累計建成高效節水灌溉麵積29萬畝,年均節水近3000萬立方米。

(記者李鈞德、蘇醒)

新聞編輯:劉佳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