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國內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如何讓老人在“家門口”幸福養老?
更新時間:2023-10-24 15:59:51    來源:焦作晚報

調查顯示,我國九成以上老年人傾向於居家養老。如何才能讓老人在“家門口”幸福養老?“新華視點”記者近期在北京、湖南、浙江、甘肅等地采訪發現,各地探索采取各種措施,創新養老服務模式,取得了顯著成效。

■讓農村老人老有所依

據2020年度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公報,2020年我國鄉村60周歲及以上人口占鄉村總人口的23.81%,比城鎮高出近8個百分點。據全國老齡辦預測,到2035年,我國農村60歲及以上人口在農村人口中的比例將升至37.7%。

記者采訪發現,麵對農村人口老齡化、空巢化問題,各地因地製宜采取各種措施,努力讓農村老人老有所依。

——弘揚農村互助文化,發展互助養老。

“王阿姨,我來看您啦,今天身體還好吧?”54歲的李玉清是北京市密雲區十裏堡鎮莊禾屯村的鄰裏互助員,她經常到村裏80歲的獨居老人王秀蘭家中探望。“每次上門,我都會幫王阿姨量血壓、測血糖,問問她有沒有不舒服的地方。”李玉清說,鄰裏互助員都配備了“鄰裏互助百寶箱”,裏麵有血壓計、血糖儀等設備以及一些常用藥品。

據密雲區民政局社會兒童福利與養老服務中心副主任張昊介紹,為保障獨居空巢高齡老人的居家安全,密雲區大力推進鄰裏互助點試點建設,將本地熱心公益的“4050”村民聘任為鄰裏互助員,將其住所作為鄰裏互助點,1個點位服務周邊10個獨居老人,為老人提供衛生打掃、洗衣縫紉、代開藥品等服務。

——做好農村養老“關鍵小事”,守護空巢獨居老人安全。

據中國疾病監測係統的數據顯示,跌倒已成為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因傷致死的首要原因。我國每年有4000多萬老年人至少發生1次跌倒,衛生間是老人跌倒的重災區。

為破解部分農村住房“不適老”問題,浙江省麗水市2021年以來對2300餘戶農村老人家庭進行了適老化改造,讓老人起夜有夜燈、走路有輔具、洗澡有座椅。

——照護服務進家門,讓老人老有安養。

家住湖南省長沙縣青山鋪鎮廣福村的低保對象彭漢全雙下肢行動不便,平時生活隻能靠老伴照顧。當地政府為他購買了居家養老服務,根據老人需求,當地養老服務中心護理員每月提供8次以上的居家上門服務,包括理發、助餐、康複指導等。

在浙江省嘉善縣,當地通過探索試點長期護理險製度,精準排摸失能、失智老年人需求,累計為9500多名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康複護理等服務,較好保障失能、失智老人的晚年生活。

記者采訪發現,一些地區農村養老服務也麵臨不少現實困難。一些基層民政幹部反映,由於農村人口密度偏低,開展助餐、助醫等服務成本較高。農村康養服務供給不足,一些重度失能、失智老人易出現照護難和生活質量差的狀況。

■社區養老服務模式不斷創新

2021年出台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提出“創新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模式”;今年5月,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係建設的意見》提出,“支持物業服務企業因地製宜提供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支持養老機構運營社區養老服務設施”。

記者采訪發現,一些城市依托社區發展以居家為基礎的多樣化養老服務,讓社區服務與居家養老相互嵌套、融合。

在杭州市拱墅區,有8個嵌入式養老機構和580餘張家庭養老照護床位,可有效滿足社區老人個性化需求。

在湖南長沙,“養老+家政”的服務模式初見成效。記者在長沙市芙蓉區馬坡嶺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看到,護理員不僅可以提供營養餐製作、助潔、助浴等基礎服務,還可以提供專業的護理服務;既可以長期住家服務,也可以由老人或子女“點單”,提供上門服務。

在北京,由“養老管家”提供個性化服務在一些社區流行起來。北京市民政局將試點街道劃分為若幹片區,每個片區組建一個“2+N+X”的管理單元,配備2名高素質首席養老服務管家、N名專業養老護理服務人員和若幹名誌願者,負責2~3個社區的養老服務。

記者采訪發現,一些城市社區養老服務尚存在一些短板,服務保障能力不足。不少老舊社區公共場地少,難以建設養老食堂、照護中心等;社區養老驛站大多為“小作坊”經營模式,缺乏有行業影響力的經營主體;養老護理人才依然短缺等。

■多方共擔,讓老人在“家門口”安度晚年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提出,“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係和健康支撐體係”“推進各項優質服務資源向老年人的身邊、家邊和周邊聚集”。

“老年人哪裏多,我們就把養老服務機構辦在哪。”民政部等部門表示,“十四五”時期將推進老舊城區、已建成居住(小)區基本補齊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推動構建城市社區“一刻鍾”居家養老服務圈,讓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更豐富、更便捷、更有質量。

浙江省老年服務業協會會長徐佳增認為,農村養老服務重點應放在失能、失智人群社會服務供給上,發揮鄉鎮衛生院、鄉村醫生的網絡優勢,鼓勵鄉村醫生為高齡、重病、失能等老年群體提供定期體檢、上門巡診、家庭病床等基本服務。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長郭漢橋建議,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養老產業,培育多元經營主體,共同做大、做強養老服務產業。

針對養老護理人才短缺等問題,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民政局局長丁福軍建議,提高護理人員待遇,提升大眾對護理人員認可度。同時,引導廣大社會公益組織、慈善機構、青年誌願者參與養老服務工作。

此外,要大力推進智能設備的應用和數字化管理,賦能養老服務。目前,一些地方已在開展這方麵的探索,如長沙市有針對性地開展適老化改造,為部分老人配備“防走失”科技服、睡眠檢測儀等智能設備,並實時將健康數據同步到雲端。

新聞編輯:楊銘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如何讓老人在“家門口”幸福養老?
    2023-10-24 15:59:51    來源:焦作晚報

    調查顯示,我國九成以上老年人傾向於居家養老。如何才能讓老人在“家門口”幸福養老?“新華視點”記者近期在北京、湖南、浙江、甘肅等地采訪發現,各地探索采取各種措施,創新養老服務模式,取得了顯著成效。

    ■讓農村老人老有所依

    據2020年度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公報,2020年我國鄉村60周歲及以上人口占鄉村總人口的23.81%,比城鎮高出近8個百分點。據全國老齡辦預測,到2035年,我國農村60歲及以上人口在農村人口中的比例將升至37.7%。

    記者采訪發現,麵對農村人口老齡化、空巢化問題,各地因地製宜采取各種措施,努力讓農村老人老有所依。

    ——弘揚農村互助文化,發展互助養老。

    “王阿姨,我來看您啦,今天身體還好吧?”54歲的李玉清是北京市密雲區十裏堡鎮莊禾屯村的鄰裏互助員,她經常到村裏80歲的獨居老人王秀蘭家中探望。“每次上門,我都會幫王阿姨量血壓、測血糖,問問她有沒有不舒服的地方。”李玉清說,鄰裏互助員都配備了“鄰裏互助百寶箱”,裏麵有血壓計、血糖儀等設備以及一些常用藥品。

    據密雲區民政局社會兒童福利與養老服務中心副主任張昊介紹,為保障獨居空巢高齡老人的居家安全,密雲區大力推進鄰裏互助點試點建設,將本地熱心公益的“4050”村民聘任為鄰裏互助員,將其住所作為鄰裏互助點,1個點位服務周邊10個獨居老人,為老人提供衛生打掃、洗衣縫紉、代開藥品等服務。

    ——做好農村養老“關鍵小事”,守護空巢獨居老人安全。

    據中國疾病監測係統的數據顯示,跌倒已成為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因傷致死的首要原因。我國每年有4000多萬老年人至少發生1次跌倒,衛生間是老人跌倒的重災區。

    為破解部分農村住房“不適老”問題,浙江省麗水市2021年以來對2300餘戶農村老人家庭進行了適老化改造,讓老人起夜有夜燈、走路有輔具、洗澡有座椅。

    ——照護服務進家門,讓老人老有安養。

    家住湖南省長沙縣青山鋪鎮廣福村的低保對象彭漢全雙下肢行動不便,平時生活隻能靠老伴照顧。當地政府為他購買了居家養老服務,根據老人需求,當地養老服務中心護理員每月提供8次以上的居家上門服務,包括理發、助餐、康複指導等。

    在浙江省嘉善縣,當地通過探索試點長期護理險製度,精準排摸失能、失智老年人需求,累計為9500多名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康複護理等服務,較好保障失能、失智老人的晚年生活。

    記者采訪發現,一些地區農村養老服務也麵臨不少現實困難。一些基層民政幹部反映,由於農村人口密度偏低,開展助餐、助醫等服務成本較高。農村康養服務供給不足,一些重度失能、失智老人易出現照護難和生活質量差的狀況。

    ■社區養老服務模式不斷創新

    2021年出台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提出“創新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模式”;今年5月,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係建設的意見》提出,“支持物業服務企業因地製宜提供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支持養老機構運營社區養老服務設施”。

    記者采訪發現,一些城市依托社區發展以居家為基礎的多樣化養老服務,讓社區服務與居家養老相互嵌套、融合。

    在杭州市拱墅區,有8個嵌入式養老機構和580餘張家庭養老照護床位,可有效滿足社區老人個性化需求。

    在湖南長沙,“養老+家政”的服務模式初見成效。記者在長沙市芙蓉區馬坡嶺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看到,護理員不僅可以提供營養餐製作、助潔、助浴等基礎服務,還可以提供專業的護理服務;既可以長期住家服務,也可以由老人或子女“點單”,提供上門服務。

    在北京,由“養老管家”提供個性化服務在一些社區流行起來。北京市民政局將試點街道劃分為若幹片區,每個片區組建一個“2+N+X”的管理單元,配備2名高素質首席養老服務管家、N名專業養老護理服務人員和若幹名誌願者,負責2~3個社區的養老服務。

    記者采訪發現,一些城市社區養老服務尚存在一些短板,服務保障能力不足。不少老舊社區公共場地少,難以建設養老食堂、照護中心等;社區養老驛站大多為“小作坊”經營模式,缺乏有行業影響力的經營主體;養老護理人才依然短缺等。

    ■多方共擔,讓老人在“家門口”安度晚年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提出,“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係和健康支撐體係”“推進各項優質服務資源向老年人的身邊、家邊和周邊聚集”。

    “老年人哪裏多,我們就把養老服務機構辦在哪。”民政部等部門表示,“十四五”時期將推進老舊城區、已建成居住(小)區基本補齊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推動構建城市社區“一刻鍾”居家養老服務圈,讓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更豐富、更便捷、更有質量。

    浙江省老年服務業協會會長徐佳增認為,農村養老服務重點應放在失能、失智人群社會服務供給上,發揮鄉鎮衛生院、鄉村醫生的網絡優勢,鼓勵鄉村醫生為高齡、重病、失能等老年群體提供定期體檢、上門巡診、家庭病床等基本服務。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長郭漢橋建議,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養老產業,培育多元經營主體,共同做大、做強養老服務產業。

    針對養老護理人才短缺等問題,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民政局局長丁福軍建議,提高護理人員待遇,提升大眾對護理人員認可度。同時,引導廣大社會公益組織、慈善機構、青年誌願者參與養老服務工作。

    此外,要大力推進智能設備的應用和數字化管理,賦能養老服務。目前,一些地方已在開展這方麵的探索,如長沙市有針對性地開展適老化改造,為部分老人配備“防走失”科技服、睡眠檢測儀等智能設備,並實時將健康數據同步到雲端。

    新聞編輯:楊銘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