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首頁
白龍溝村坐落在秦嶺山腳,山風吹過,山坡上的5畝玉米簌簌作響。看到這樣的情景,70歲的李樹林不由笑起來。這塊秦嶺北麓的緩坡地,從無人問津的荒坡,到建過磚廠、別墅,再到複耕成農田,幾經變遷。在李樹林的心中,這塊地就是一本活生生的“賬本”,記錄著白龍溝這個秦嶺村落的生態和發展之變。
白龍溝村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村裏共有耕地2700多畝,旱地占多數。唯有秦嶺北麓緩坡上的這5畝地,在李樹林心中是最特別的。“20世紀80年代,為了給村民們掙點錢,村裏引進了一家磚廠,就建在這塊屬於村集體的緩坡地上。”李樹林說。
李樹林記得,磚廠辦了十來年,紅火了一陣,但天天煙熏火燎。2000年,老板撤走後成了荒坡:山體因燒磚取土,後退了許多米,大片裸露的斷麵仿佛醜陋的傷疤;車輛的碾壓、煤渣的滲透,讓原本覆滿青草的地麵成了瓦礫垃圾堆。
2010年左右,又有開發商找到村裏包租這塊地建別墅。斷斷續續建了好幾年,一直沒封頂。那些別墅位置高,正對著村裏的主道,與背後的青山、連綿的果園和排排的農居格格不入。未完工的別墅和多年前因取土被挖斷的山坡一起,成了白龍溝村人難言的心病。
2018年,在黨中央直接領導下,陝西省秦嶺北麓西安境內開展違建別墅專項整治行動。此次整治中,秦嶺北麓西安境內共依法拆除1185棟違建別墅,白龍溝村還未封頂的12棟違建別墅也在其中。很快,別墅不見了,建築垃圾也被移走,5畝地被修整成了齊整的耕地。5年來,這5畝地流轉給村民,已經種過幾茬莊稼,隨著地力恢複收成越來越好。
近年來,白龍溝村的山坡上和山腳下,陸續種植了許多桃、杏、獼猴桃等果樹。在當地政府和村委會的帶動下,許多村民沉下心來侍弄果園,果園麵積不斷增加,水果品質也不斷提高。現在的白龍溝村,山上果園繽紛,山下葡萄成行。李樹林也翻起了村裏的“新賬本”:“過去來回折騰,村民也隻是填了個肚子,一年到頭沒啥收入。現在每家每戶幾畝果園,人均年收入就能達到一萬七八。”
在鄠邑區政府的支持下,白龍溝村還對村容村貌進行了整體規劃和改造。2022年,白龍溝村被評為鄠邑區“花園鄉村示範村”,越來越多的遊客來到這裏賞景、采摘、遊玩。白龍溝村有了下一個目標:結合秦嶺的自然風光和附近的文化遺跡,發展旅遊產業。“以前不明白為什麼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現在算算賬一下子就明白了。”李樹林笑嗬嗬地說。
像李樹林一樣,在秦嶺區域,更多當地人算明白了秦嶺保護這本“生態賬”。近年來,西安市拿出專項資金,保護秦嶺生態。據西安市財政局自然資源處副處長江銳介紹,僅2022年,西安市就投入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資金6.9億元,為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堅實的財力保障,並初步形成生態補償機製“秦嶺模式”。
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局局長王健說,綠色發展讓全民受益,在西安秦嶺區域,“灞橋櫻桃”“臨潼石榴”“長安花卉”“鄠邑葡萄”“周至獼猴桃”已成名片,在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生態產品的同時,也為當地帶來了穩定可觀的經濟收益。“秦嶺的生態賬本還在不斷續寫,我相信這個賬本的內容會越來越豐富,收益會越來越豐厚!”他說。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白龍溝村坐落在秦嶺山腳,山風吹過,山坡上的5畝玉米簌簌作響。看到這樣的情景,70歲的李樹林不由笑起來。這塊秦嶺北麓的緩坡地,從無人問津的荒坡,到建過磚廠、別墅,再到複耕成農田,幾經變遷。在李樹林的心中,這塊地就是一本活生生的“賬本”,記錄著白龍溝這個秦嶺村落的生態和發展之變。
白龍溝村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村裏共有耕地2700多畝,旱地占多數。唯有秦嶺北麓緩坡上的這5畝地,在李樹林心中是最特別的。“20世紀80年代,為了給村民們掙點錢,村裏引進了一家磚廠,就建在這塊屬於村集體的緩坡地上。”李樹林說。
李樹林記得,磚廠辦了十來年,紅火了一陣,但天天煙熏火燎。2000年,老板撤走後成了荒坡:山體因燒磚取土,後退了許多米,大片裸露的斷麵仿佛醜陋的傷疤;車輛的碾壓、煤渣的滲透,讓原本覆滿青草的地麵成了瓦礫垃圾堆。
2010年左右,又有開發商找到村裏包租這塊地建別墅。斷斷續續建了好幾年,一直沒封頂。那些別墅位置高,正對著村裏的主道,與背後的青山、連綿的果園和排排的農居格格不入。未完工的別墅和多年前因取土被挖斷的山坡一起,成了白龍溝村人難言的心病。
2018年,在黨中央直接領導下,陝西省秦嶺北麓西安境內開展違建別墅專項整治行動。此次整治中,秦嶺北麓西安境內共依法拆除1185棟違建別墅,白龍溝村還未封頂的12棟違建別墅也在其中。很快,別墅不見了,建築垃圾也被移走,5畝地被修整成了齊整的耕地。5年來,這5畝地流轉給村民,已經種過幾茬莊稼,隨著地力恢複收成越來越好。
近年來,白龍溝村的山坡上和山腳下,陸續種植了許多桃、杏、獼猴桃等果樹。在當地政府和村委會的帶動下,許多村民沉下心來侍弄果園,果園麵積不斷增加,水果品質也不斷提高。現在的白龍溝村,山上果園繽紛,山下葡萄成行。李樹林也翻起了村裏的“新賬本”:“過去來回折騰,村民也隻是填了個肚子,一年到頭沒啥收入。現在每家每戶幾畝果園,人均年收入就能達到一萬七八。”
在鄠邑區政府的支持下,白龍溝村還對村容村貌進行了整體規劃和改造。2022年,白龍溝村被評為鄠邑區“花園鄉村示範村”,越來越多的遊客來到這裏賞景、采摘、遊玩。白龍溝村有了下一個目標:結合秦嶺的自然風光和附近的文化遺跡,發展旅遊產業。“以前不明白為什麼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現在算算賬一下子就明白了。”李樹林笑嗬嗬地說。
像李樹林一樣,在秦嶺區域,更多當地人算明白了秦嶺保護這本“生態賬”。近年來,西安市拿出專項資金,保護秦嶺生態。據西安市財政局自然資源處副處長江銳介紹,僅2022年,西安市就投入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資金6.9億元,為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堅實的財力保障,並初步形成生態補償機製“秦嶺模式”。
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局局長王健說,綠色發展讓全民受益,在西安秦嶺區域,“灞橋櫻桃”“臨潼石榴”“長安花卉”“鄠邑葡萄”“周至獼猴桃”已成名片,在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生態產品的同時,也為當地帶來了穩定可觀的經濟收益。“秦嶺的生態賬本還在不斷續寫,我相信這個賬本的內容會越來越豐富,收益會越來越豐厚!”他說。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