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國內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緊急馳援戰洪水 全力以赴保安全
——黑龍江抗擊洪災掃描
更新時間:2023-8-7 9:44:46    來源:新華社CNML文字

近日,受台風“杜蘇芮”影響,黑龍江出現極端降雨過程,引發洪澇和地質災害,哈爾濱市、牡丹江市等多地受災,交通、水、電、通信等基礎設施受到不同程度損毀。

黑龍江全力做好洪澇應急搶險救援,努力安置受災群眾,抓緊修複受損基礎設施,力爭將災害損失降至最小。

(小標題)危急關頭 生命“方舟”擺渡希望

拉林河等25條河流超警戒水位,黑龍江連發強對流預警等多個預警,哈爾濱防汛應急響應提升至一級……災情之下,人們在與時間賽跑。

8月4日18時,螞蟻河延壽水文站水位100.32米,迎有記錄以來最大洪水。當日22時左右,延壽鎮南堤防出現潰口。洪流已襲進村莊,需連夜轉移受災群眾。

5日,哈爾濱森林消防支隊特勤大隊一中隊中隊長高海龍等一行消防員前往延壽鎮一處村莊,利用橡皮艇轉運受災群眾。

截至目前,高海龍和隊友們已累計轉移受災群眾700餘人。“當我把大爺大娘從村裏帶出來,他們獲救後,長歎一口氣如釋重負時,我覺得再苦再累都值得。”高海龍說。

累了就坐在空地上休息一會兒,餓了就匆匆扒拉一口盒飯,腳底早已被泡得發白、破皮……哈爾濱森林消防支隊特勤大隊共有115名指戰員前往延壽鎮參與搶險救援。日夜鏖戰、極度疲乏,他們都咬牙扛下。

“連日來,哈爾濱、牡丹江向五常、尚誌、海林等地受災地區派出了20餘個工作組和專家組,調度解放軍、武警、消防救援等力量全麵開展搶險救災。”黑龍江省應急管理廳防汛抗旱處處長王偉說,2日以來,全省共出動各類應急搶險隊伍191支,人員共計3萬餘人。

(小標題)應轉盡轉 妥善安置

各地設立的臨時安置點,成為受災群眾的“避風港”。一杯熱水、一盒熱乎的盒飯、一句暖心的關切……安置點內,工作人員和誌願者們用責任心溫暖著每一位受災群眾。

五常市多地出現內澇,當地本著受災群眾應轉盡轉的原則,確保生命安全。五常市雅臣中學被作為受災居民臨時安置點,4日記者到訪時,有200餘名村民被集中安置於此。為容納更多受災群眾,學校把教室和學生宿舍都騰了出來。

“五常鎮11個村中有6個受災,我們從2日就發動村民集中轉移到學校。”五常鎮人大副主席薑婷婷說,有的村民匆忙離開家,來到安置點情緒緊張,“見到熟悉的村民,現在大家的情緒好多了。”

延壽縣綜合性福利中心也是安置點之一,這裏共有床位117張。5日中午時分,40餘名被安置在這裏的受災群眾正在食堂排隊打飯,餐盤內的包子熱氣騰騰。“給我們一家三口安排在一個房間,一日三餐也有保障。”延壽縣居民董燕說。

截至4日16時,哈爾濱市五常市、尚誌市、延壽縣、雙城區等11個區縣(市)遭受洪澇災害,共緊急轉移安置人口53355人。截至5日10時,牡丹江市海林市共轉移2358戶4961人。

(小標題)抓緊修複受損基礎設施

湍急的洪水吞沒莊稼、衝垮道路、損毀通信供電供水設施……麵對重重挑戰,黑龍江各部門抓緊修複受損基礎設施,盡快恢複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3日8時50分許,哈牡高速牡丹江至哈爾濱方向253公裏處螞蟻河橋頭搭板因山洪衝刷脫落,有車輛墜落。為保證汛期高速公路“大動脈”暢通,施工人員日夜奮戰、全力搶修,終於在5日,哈牡高速全線恢複通車。

“穿好救生衣,出發!”為修複被洪水衝壞的五常市沙河子鎮的通信基站,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黑龍江有限公司五常分公司技術人員王明瑞和同事互相攙扶、艱難前行通過涉水路段,到達基站搶修水淹的設備。

“經過4個小時的努力,當手機信號重新恢複的那一瞬間,我們的喜悅和成就感溢於言表。”王明瑞說。

與此同時,國家電網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也派出多路人員,對電網設施進行應急搶修,在狂風暴雨交織的夜裏為群眾守護“光明”。

黑龍江是全國產糧第一大省,在本次汛情中,多地農業受災嚴重。製定《洪澇災後農業生產抗災自救方案》、組織專家連續5日開展抗澇應急技術直播,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等單位正助力最大限度減少因災損失。

新聞編輯:楊銘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緊急馳援戰洪水 全力以赴保安全
    ——黑龍江抗擊洪災掃描
    2023-8-7 9:44:46    來源:新華社CNML文字

    近日,受台風“杜蘇芮”影響,黑龍江出現極端降雨過程,引發洪澇和地質災害,哈爾濱市、牡丹江市等多地受災,交通、水、電、通信等基礎設施受到不同程度損毀。

    黑龍江全力做好洪澇應急搶險救援,努力安置受災群眾,抓緊修複受損基礎設施,力爭將災害損失降至最小。

    (小標題)危急關頭 生命“方舟”擺渡希望

    拉林河等25條河流超警戒水位,黑龍江連發強對流預警等多個預警,哈爾濱防汛應急響應提升至一級……災情之下,人們在與時間賽跑。

    8月4日18時,螞蟻河延壽水文站水位100.32米,迎有記錄以來最大洪水。當日22時左右,延壽鎮南堤防出現潰口。洪流已襲進村莊,需連夜轉移受災群眾。

    5日,哈爾濱森林消防支隊特勤大隊一中隊中隊長高海龍等一行消防員前往延壽鎮一處村莊,利用橡皮艇轉運受災群眾。

    截至目前,高海龍和隊友們已累計轉移受災群眾700餘人。“當我把大爺大娘從村裏帶出來,他們獲救後,長歎一口氣如釋重負時,我覺得再苦再累都值得。”高海龍說。

    累了就坐在空地上休息一會兒,餓了就匆匆扒拉一口盒飯,腳底早已被泡得發白、破皮……哈爾濱森林消防支隊特勤大隊共有115名指戰員前往延壽鎮參與搶險救援。日夜鏖戰、極度疲乏,他們都咬牙扛下。

    “連日來,哈爾濱、牡丹江向五常、尚誌、海林等地受災地區派出了20餘個工作組和專家組,調度解放軍、武警、消防救援等力量全麵開展搶險救災。”黑龍江省應急管理廳防汛抗旱處處長王偉說,2日以來,全省共出動各類應急搶險隊伍191支,人員共計3萬餘人。

    (小標題)應轉盡轉 妥善安置

    各地設立的臨時安置點,成為受災群眾的“避風港”。一杯熱水、一盒熱乎的盒飯、一句暖心的關切……安置點內,工作人員和誌願者們用責任心溫暖著每一位受災群眾。

    五常市多地出現內澇,當地本著受災群眾應轉盡轉的原則,確保生命安全。五常市雅臣中學被作為受災居民臨時安置點,4日記者到訪時,有200餘名村民被集中安置於此。為容納更多受災群眾,學校把教室和學生宿舍都騰了出來。

    “五常鎮11個村中有6個受災,我們從2日就發動村民集中轉移到學校。”五常鎮人大副主席薑婷婷說,有的村民匆忙離開家,來到安置點情緒緊張,“見到熟悉的村民,現在大家的情緒好多了。”

    延壽縣綜合性福利中心也是安置點之一,這裏共有床位117張。5日中午時分,40餘名被安置在這裏的受災群眾正在食堂排隊打飯,餐盤內的包子熱氣騰騰。“給我們一家三口安排在一個房間,一日三餐也有保障。”延壽縣居民董燕說。

    截至4日16時,哈爾濱市五常市、尚誌市、延壽縣、雙城區等11個區縣(市)遭受洪澇災害,共緊急轉移安置人口53355人。截至5日10時,牡丹江市海林市共轉移2358戶4961人。

    (小標題)抓緊修複受損基礎設施

    湍急的洪水吞沒莊稼、衝垮道路、損毀通信供電供水設施……麵對重重挑戰,黑龍江各部門抓緊修複受損基礎設施,盡快恢複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3日8時50分許,哈牡高速牡丹江至哈爾濱方向253公裏處螞蟻河橋頭搭板因山洪衝刷脫落,有車輛墜落。為保證汛期高速公路“大動脈”暢通,施工人員日夜奮戰、全力搶修,終於在5日,哈牡高速全線恢複通車。

    “穿好救生衣,出發!”為修複被洪水衝壞的五常市沙河子鎮的通信基站,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黑龍江有限公司五常分公司技術人員王明瑞和同事互相攙扶、艱難前行通過涉水路段,到達基站搶修水淹的設備。

    “經過4個小時的努力,當手機信號重新恢複的那一瞬間,我們的喜悅和成就感溢於言表。”王明瑞說。

    與此同時,國家電網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也派出多路人員,對電網設施進行應急搶修,在狂風暴雨交織的夜裏為群眾守護“光明”。

    黑龍江是全國產糧第一大省,在本次汛情中,多地農業受災嚴重。製定《洪澇災後農業生產抗災自救方案》、組織專家連續5日開展抗澇應急技術直播,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等單位正助力最大限度減少因災損失。

    新聞編輯:楊銘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