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國內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水洞溝遺址發現百年:數萬件遺存記錄舊石器時代古人類生活
更新時間:2023-7-20 10:39:04    來源:新華社CNML文字

記者19日從在寧夏銀川市舉行的水洞溝遺址發現100周年暨新時代寧夏考古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最早發現並發掘的舊石器時代遺址之一,水洞溝遺址百年來曆經6次大規模發掘,發現了12個舊石器遺址點,出土1萬餘件珍貴遺跡、遺物,對解決東亞地區現代人起源、東西方文化與人群交流等重大問題具有重要作用。

  水洞溝遺址位於寧夏銀川市東29公裏的靈武市臨河鎮,黃河支流邊溝兩岸。1923年,水洞溝遺址被首次發現並發掘,揭開了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篇章。自2003年起,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開啟了長達20年的考古發掘合作。

  據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亞洲舊石器考古聯合會榮譽主席高星介紹,從水洞溝遺址發掘出土的石器、骨器、裝飾品、火塘等遺物、遺跡,結合古環境研究成果,可窺見當時水洞溝水資源、動植物資源相對豐富,古人類主要通過狩獵采集獲取食物;從出土的尖狀器、邊削器、端刮器等石器的功能分析,可以推斷出古人類獵殺、屠宰、肢解動物的行為;大量的火塘說明了古人類用火加工食物的行為。

  “他們還利用鴕鳥蛋殼製作各種裝飾品,說明已經產生了原始審美觀念。”高星說。

  高星表示,水洞溝從發現之初就受到國際關注,因為它是中國最早發現並發掘的舊石器時代遺址之一,推翻了“中國沒有舊石器時代文化”的論斷;水洞溝遺址發現的勒瓦婁哇技術的石製品在東亞舊石器時代體係中極其罕見,對探討東西方文化和人群交流、探索東亞地區現代人起源模式等重大國際學術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構建起了水洞溝遺址距今4萬—1萬年左右的文化發展序列,為中國現代人起源理論提供了支撐,在“東亞地區現代人起源”“農業起源”等一係列國際重大學術課題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國際上享有重要學術地位。

新聞編輯:楊銘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水洞溝遺址發現百年:數萬件遺存記錄舊石器時代古人類生活
    2023-7-20 10:39:04    來源:新華社CNML文字

    記者19日從在寧夏銀川市舉行的水洞溝遺址發現100周年暨新時代寧夏考古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最早發現並發掘的舊石器時代遺址之一,水洞溝遺址百年來曆經6次大規模發掘,發現了12個舊石器遺址點,出土1萬餘件珍貴遺跡、遺物,對解決東亞地區現代人起源、東西方文化與人群交流等重大問題具有重要作用。

      水洞溝遺址位於寧夏銀川市東29公裏的靈武市臨河鎮,黃河支流邊溝兩岸。1923年,水洞溝遺址被首次發現並發掘,揭開了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篇章。自2003年起,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開啟了長達20年的考古發掘合作。

      據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亞洲舊石器考古聯合會榮譽主席高星介紹,從水洞溝遺址發掘出土的石器、骨器、裝飾品、火塘等遺物、遺跡,結合古環境研究成果,可窺見當時水洞溝水資源、動植物資源相對豐富,古人類主要通過狩獵采集獲取食物;從出土的尖狀器、邊削器、端刮器等石器的功能分析,可以推斷出古人類獵殺、屠宰、肢解動物的行為;大量的火塘說明了古人類用火加工食物的行為。

      “他們還利用鴕鳥蛋殼製作各種裝飾品,說明已經產生了原始審美觀念。”高星說。

      高星表示,水洞溝從發現之初就受到國際關注,因為它是中國最早發現並發掘的舊石器時代遺址之一,推翻了“中國沒有舊石器時代文化”的論斷;水洞溝遺址發現的勒瓦婁哇技術的石製品在東亞舊石器時代體係中極其罕見,對探討東西方文化和人群交流、探索東亞地區現代人起源模式等重大國際學術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構建起了水洞溝遺址距今4萬—1萬年左右的文化發展序列,為中國現代人起源理論提供了支撐,在“東亞地區現代人起源”“農業起源”等一係列國際重大學術課題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國際上享有重要學術地位。

    新聞編輯:楊銘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