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國內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民眾有需求、產業有潛力、市場有期待——湖南文旅融合發展觀察
更新時間:2022-11-21 10:00:54    來源:新華社

  19日,首屆湖南旅遊發展大會在世界自然遺產地張家界開幕,大會聚焦加快建設世界旅遊目的地,深入推進文化、旅遊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

  (小標題)形式多樣 豐富文旅體驗

  入夜後,張家界大庸古城被燈光照耀得美輪美奐。非遺藝人現場展示“絕活”、地方特色小吃飄香四溢、售賣的手工藝品精細巧妙……在本屆旅發大會配套活動湖南省首屆非遺博覽會上,夜遊項目讓遊客流連忘返。

  在湘西鳳凰古城夜遊沱江,在張家界金鞭溪溯溪而上……線上“雲旅遊”也走入人們的視野,網絡主播通過鏡頭展示自然風光,向網友介紹當地特色文化。“部分導遊轉型成網絡主播,既獲得了一定的經濟收益,又宣傳推介了旅遊。”張家界市旅遊協會副秘書長劉洋介紹,直播間的旺盛人氣,說明人們對“詩和遠方”的憧憬之情從未消失。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多條通知,提出進一步科學精準做好文旅行業疫情防控工作。此後,各大平台的跟團遊產品搜索量、火車票預訂量等較前期大幅增長。記者從美團平台了解到,相關通知發布以來,“長沙跟團”關鍵詞搜索量增長200%,“張家界跟團五日遊”搜索量增長超10倍。

  (小標題)產業興旺 繪就文旅新畫卷

  大會期間,與會嘉賓來到本屆旅發大會重點項目張家界旅遊商品產業園、七十二奇樓、大庸古城等地觀摩。

  走進張家界土家織錦文化創意園,“織女”們正在織機前忙碌。在她們巧手編織下,一幅幅色彩鮮豔、圖案精美的土家織錦就在織機下流淌出來。

  “將本土文化與旅遊相結合,既帶動了就業,也讓更多人接觸、了解土家族文化。”張家界土家織錦文化創意園負責人丁世舉說,這些作品不僅裝進了遊客的行李箱,還出口至法國、意大利等30餘個國家和地區,成為湖南文旅發展的一張靚麗對外名片。

  長沙的市井生活、張家界的浪漫山水、韶山紅土地上的勃勃生機、南嶽衡山千餘年的曆史、城頭山古文化遺址的農耕文明……擁有豐富旅遊資源的湖南,正在展現文旅產業不盡的發展潛力。

  記者從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了解到,過去10年,湖南旅遊總收入年均增長19.3%。今年前三季度,盡管受到疫情多點散發影響,但湖南接待國內外遊客3.16億人次、同比增長2.99%,文旅產業實現了逆勢上揚。

  成績單的背後,是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被不斷夯實——日趨完善的旅遊基礎設施、愈加凸顯的文化賦能作用、對重點文旅項目的大力支持……在本屆旅發大會承辦地張家界,當地圍繞“立標打樣”“辦一次會、興一座城”要求,先後鋪排項目546個,新建一大批旅遊、道路、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

  (小標題)謀新思變 推進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

  因旅遊立市、旅遊興市的張家界,秉持“辦會興城”理念,持續加快旅遊產品和服務升級提質,緊鑼密鼓推進項目建設。在20日上午舉辦的湖南省旅遊產業發展推進會議上,湖南張家界天門山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翟寬表示:“旅發大會給我們帶來了好的項目、好的政策,極大鼓舞了旅遊從業者對未來發展的信心。”

  有著近30年從業經曆的湖南民宿主人譚芳最近很忙:參加民宿管家培訓、上茶藝培訓課、向員工們傳授新知識……

  “在冬天苦練內功,等春天盡情綻放。”譚芳說,要把握住旅遊淡季的時間窗口,抓緊完成民宿軟硬件的提質升級。“我對未來有很多設想,等市場恢複後,新學的技能總能派得上用場。”

  張家界索溪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唐江告訴記者,2020年至今,公司沒有做“減法”,反倒新開4家門店。“我們的信心來自理性的市場調研和思考,文旅產業在未來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2022中國旅遊高峰論壇、湖南省旅遊產業發展推進會議、湖南省首屆非遺博覽會、湖南文旅產業投融資大會……首屆湖南旅發大會聚集各方優質資源,積極探索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文旅產業發展的新路徑。

  “隨著更科學精準的防疫舉措落地,文旅業將逐步進入複蘇周期。它將激活投資與消費的巨大動力,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強有力抓手。”湖南省旅遊景區協會會長鍾飛說。

(記者張格、阮周圍、餘春生、李琳海)

新聞編輯:劉佳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民眾有需求、產業有潛力、市場有期待——湖南文旅融合發展觀察
2022-11-21 10:00:54    來源:新華社

  19日,首屆湖南旅遊發展大會在世界自然遺產地張家界開幕,大會聚焦加快建設世界旅遊目的地,深入推進文化、旅遊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

  (小標題)形式多樣 豐富文旅體驗

  入夜後,張家界大庸古城被燈光照耀得美輪美奐。非遺藝人現場展示“絕活”、地方特色小吃飄香四溢、售賣的手工藝品精細巧妙……在本屆旅發大會配套活動湖南省首屆非遺博覽會上,夜遊項目讓遊客流連忘返。

  在湘西鳳凰古城夜遊沱江,在張家界金鞭溪溯溪而上……線上“雲旅遊”也走入人們的視野,網絡主播通過鏡頭展示自然風光,向網友介紹當地特色文化。“部分導遊轉型成網絡主播,既獲得了一定的經濟收益,又宣傳推介了旅遊。”張家界市旅遊協會副秘書長劉洋介紹,直播間的旺盛人氣,說明人們對“詩和遠方”的憧憬之情從未消失。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多條通知,提出進一步科學精準做好文旅行業疫情防控工作。此後,各大平台的跟團遊產品搜索量、火車票預訂量等較前期大幅增長。記者從美團平台了解到,相關通知發布以來,“長沙跟團”關鍵詞搜索量增長200%,“張家界跟團五日遊”搜索量增長超10倍。

  (小標題)產業興旺 繪就文旅新畫卷

  大會期間,與會嘉賓來到本屆旅發大會重點項目張家界旅遊商品產業園、七十二奇樓、大庸古城等地觀摩。

  走進張家界土家織錦文化創意園,“織女”們正在織機前忙碌。在她們巧手編織下,一幅幅色彩鮮豔、圖案精美的土家織錦就在織機下流淌出來。

  “將本土文化與旅遊相結合,既帶動了就業,也讓更多人接觸、了解土家族文化。”張家界土家織錦文化創意園負責人丁世舉說,這些作品不僅裝進了遊客的行李箱,還出口至法國、意大利等30餘個國家和地區,成為湖南文旅發展的一張靚麗對外名片。

  長沙的市井生活、張家界的浪漫山水、韶山紅土地上的勃勃生機、南嶽衡山千餘年的曆史、城頭山古文化遺址的農耕文明……擁有豐富旅遊資源的湖南,正在展現文旅產業不盡的發展潛力。

  記者從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了解到,過去10年,湖南旅遊總收入年均增長19.3%。今年前三季度,盡管受到疫情多點散發影響,但湖南接待國內外遊客3.16億人次、同比增長2.99%,文旅產業實現了逆勢上揚。

  成績單的背後,是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被不斷夯實——日趨完善的旅遊基礎設施、愈加凸顯的文化賦能作用、對重點文旅項目的大力支持……在本屆旅發大會承辦地張家界,當地圍繞“立標打樣”“辦一次會、興一座城”要求,先後鋪排項目546個,新建一大批旅遊、道路、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

  (小標題)謀新思變 推進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

  因旅遊立市、旅遊興市的張家界,秉持“辦會興城”理念,持續加快旅遊產品和服務升級提質,緊鑼密鼓推進項目建設。在20日上午舉辦的湖南省旅遊產業發展推進會議上,湖南張家界天門山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翟寬表示:“旅發大會給我們帶來了好的項目、好的政策,極大鼓舞了旅遊從業者對未來發展的信心。”

  有著近30年從業經曆的湖南民宿主人譚芳最近很忙:參加民宿管家培訓、上茶藝培訓課、向員工們傳授新知識……

  “在冬天苦練內功,等春天盡情綻放。”譚芳說,要把握住旅遊淡季的時間窗口,抓緊完成民宿軟硬件的提質升級。“我對未來有很多設想,等市場恢複後,新學的技能總能派得上用場。”

  張家界索溪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唐江告訴記者,2020年至今,公司沒有做“減法”,反倒新開4家門店。“我們的信心來自理性的市場調研和思考,文旅產業在未來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2022中國旅遊高峰論壇、湖南省旅遊產業發展推進會議、湖南省首屆非遺博覽會、湖南文旅產業投融資大會……首屆湖南旅發大會聚集各方優質資源,積極探索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文旅產業發展的新路徑。

  “隨著更科學精準的防疫舉措落地,文旅業將逐步進入複蘇周期。它將激活投資與消費的巨大動力,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強有力抓手。”湖南省旅遊景區協會會長鍾飛說。

(記者張格、阮周圍、餘春生、李琳海)

新聞編輯:劉佳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