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國內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重慶:廢棄隧道變身便民菜市場
更新時間:2022-9-26 10:22:46    來源:新華社

  “茄子、黃瓜,便宜賣囉!”早上七八點,位於重慶市沙坪壩區映山紅公交車站附近的一條廢棄鐵路隧道熱鬧起來。

  這條隧道修建於20世紀60年代,曾是重慶特鋼廠運輸鋼材專線鐵路的隧道。去年,沙坪壩區石井坡街道和平山社區大河溝菜市場拆舊建新,新菜市場建成前,這條廢棄隧道被改建成臨時菜市場,方便了周邊4000餘戶居民買菜,當地群眾親切地稱之為“洞子菜市”。

  “原來的菜市場真是髒亂差,違建攤位多、賣菜噪音大,到了汛期還會被淹,我們經常去搶險。”和平山社區黨委書記周光寧說,“以老舊小區改造為契機,將原菜市場拆除本是一件好事,但拆舊建新過程中,居民們去哪裏買菜又成了問題。”

  轄區內腿腳不方便的居民林秀貞曾經很發愁:“如果菜市場修到山上,我爬不上去,自己可能就沒法買菜了。”

  召開居民會議征求意見後,社區將臨時菜市場選在離原菜市場50米遠的廢棄鐵路隧道裏。去年3月,街道出資數萬元改建了“洞子菜市”,包括搭建攤位、安裝照明電路、製作指示牌等,還聘請專人負責保潔。

  如今,“洞子菜市”售賣的肉類、水產、蔬果等農副食商品種類豐富、價格親民。退休居民杜婆婆天天早上來買菜,稱讚“洞子菜市”“幹淨又安逸、菜吃著也放心”。

  攤主也覺得“洞子菜市”經濟實惠。經營水產生意的攤主熊朝學說,攤位費每月150元,是原來菜市場的三分之一,而且洞子保鮮效果更好,鮮貨能比以前多放兩天。

  “二哥,你說上次稱的不夠吃,我再送你點!”熊朝學一邊笑著和回頭客打招呼,一邊麻利地稱重打包。他和妻子1989年從重慶合川來到這裏賣水產品,已經開了30多年的夫妻店。有些老朋友不買水產時,也喜歡到他的攤位上“擺龍門陣”,聊會兒家常。

  一年多來,老百姓習慣了到“洞子菜市”買菜,而山上的新菜市場也已經建好。常來買菜的居民和菜市場攤主,現在最關心這個臨時菜市場能否繼續保留。他們說,“洞子菜市”在山下,老年人買菜不用爬坡上坎,而且攤位費也比較便宜。

  周光寧表示,社區會充分考慮老百姓對“洞子菜市”的需求,爭取把它保留下來。街道辦和社區今後將結合老舊小區城市更新項目,盡可能將這條隧道納入規劃,打造更規範的“洞子菜市”。

(記者周思宇)

新聞編輯:劉佳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重慶:廢棄隧道變身便民菜市場
    2022-9-26 10:22:46    來源:新華社

      “茄子、黃瓜,便宜賣囉!”早上七八點,位於重慶市沙坪壩區映山紅公交車站附近的一條廢棄鐵路隧道熱鬧起來。

      這條隧道修建於20世紀60年代,曾是重慶特鋼廠運輸鋼材專線鐵路的隧道。去年,沙坪壩區石井坡街道和平山社區大河溝菜市場拆舊建新,新菜市場建成前,這條廢棄隧道被改建成臨時菜市場,方便了周邊4000餘戶居民買菜,當地群眾親切地稱之為“洞子菜市”。

      “原來的菜市場真是髒亂差,違建攤位多、賣菜噪音大,到了汛期還會被淹,我們經常去搶險。”和平山社區黨委書記周光寧說,“以老舊小區改造為契機,將原菜市場拆除本是一件好事,但拆舊建新過程中,居民們去哪裏買菜又成了問題。”

      轄區內腿腳不方便的居民林秀貞曾經很發愁:“如果菜市場修到山上,我爬不上去,自己可能就沒法買菜了。”

      召開居民會議征求意見後,社區將臨時菜市場選在離原菜市場50米遠的廢棄鐵路隧道裏。去年3月,街道出資數萬元改建了“洞子菜市”,包括搭建攤位、安裝照明電路、製作指示牌等,還聘請專人負責保潔。

      如今,“洞子菜市”售賣的肉類、水產、蔬果等農副食商品種類豐富、價格親民。退休居民杜婆婆天天早上來買菜,稱讚“洞子菜市”“幹淨又安逸、菜吃著也放心”。

      攤主也覺得“洞子菜市”經濟實惠。經營水產生意的攤主熊朝學說,攤位費每月150元,是原來菜市場的三分之一,而且洞子保鮮效果更好,鮮貨能比以前多放兩天。

      “二哥,你說上次稱的不夠吃,我再送你點!”熊朝學一邊笑著和回頭客打招呼,一邊麻利地稱重打包。他和妻子1989年從重慶合川來到這裏賣水產品,已經開了30多年的夫妻店。有些老朋友不買水產時,也喜歡到他的攤位上“擺龍門陣”,聊會兒家常。

      一年多來,老百姓習慣了到“洞子菜市”買菜,而山上的新菜市場也已經建好。常來買菜的居民和菜市場攤主,現在最關心這個臨時菜市場能否繼續保留。他們說,“洞子菜市”在山下,老年人買菜不用爬坡上坎,而且攤位費也比較便宜。

      周光寧表示,社區會充分考慮老百姓對“洞子菜市”的需求,爭取把它保留下來。街道辦和社區今後將結合老舊小區城市更新項目,盡可能將這條隧道納入規劃,打造更規範的“洞子菜市”。

    (記者周思宇)

    新聞編輯:劉佳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