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首頁
7月20日,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新華鎮十萬畝高產高效糧食生產示範園區小麥開鐮,拉開“塞外糧倉”河套地區62萬畝小麥收獲序幕。
當日上午,新華鎮十萬畝高產高效糧食生產示範園區內機聲隆隆、麥浪湧動,15台大型聯合收割機呈“雁陣”排開,有序進行收割小麥作業。“今年我種了300畝小麥,麥穗比較大,顆粒很飽滿,預計每畝產1000斤左右,肯定是糧食大豐收。”種糧大戶薛誌強說。
在小麥收獲現場,一台台聯合收割機往返作業,一粒粒小麥如潮水般湧入車箱,農民們開著拖拉機運糧回家。“今年,在小麥生長前期,氣候冷涼,有利於蹲苗;在生長後期,溫度適宜,沒有出現幹熱風,所以小麥植株高、莖稈粗、穗型大、顆粒滿。根據現場測產數據顯示,每畝地大約種植42萬株小麥,平均每個麥穗結籽48粒到50粒,預計每畝增產5%到10%。”巴彥淖爾市農牧局種植業科科長張華說。
新華鎮黨委書記那日蘇在現場介紹說,這個示範園區涉及7個行政村,實行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集約化經營,不僅與企業簽訂銷售訂單,還要進行麥後複種燕麥草,除去每畝800元的生產成本,預計畝均純收入達2450元。
由於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土壤肥沃、環境無汙染,河套小麥具備蛋白質含量高、麵筋質量好等優點。今年在加大種植補貼的同時,臨河區支持麵粉加工企業與種植戶簽訂收購訂單,由企業統一提供優質籽種、化肥,並以高於市場價的價格回收小麥,進一步提高農民種植積極性。
臨河區副區長藺曉東說,他們鼓勵和引導龍頭企業、合作社、種植大戶建立小麥規模化種植基地,並將耕地輪作、社會化服務、深鬆深翻等涉農項目向小麥集中連片種植區傾斜,鼓勵套種和麥後複種,切實提高小麥種植綜合收益。
巴彥淖爾市地處北緯40度農作物種植黃金帶,擁有1100多萬畝耕地,黃河灌溉水量充足。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今年巴彥淖爾市出台支持發展優質小麥種植的補貼政策,200畝以上集中連片小麥種植區域內每畝可享受補貼150元,麥後複種每畝再補貼100元。“今年,我們加強小麥生產基地建設,推廣小麥綠色種植技術,小麥播種麵積達62萬畝,預計麥後複種20萬畝,實現穩糧增收、提質增效。”張華說。
據了解,為確保小麥歸倉,巴彥淖爾市共組織1000多台收割機保障麥收工作順利進行,預計在7月底完成。
(記者李雲平)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7月20日,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新華鎮十萬畝高產高效糧食生產示範園區小麥開鐮,拉開“塞外糧倉”河套地區62萬畝小麥收獲序幕。
當日上午,新華鎮十萬畝高產高效糧食生產示範園區內機聲隆隆、麥浪湧動,15台大型聯合收割機呈“雁陣”排開,有序進行收割小麥作業。“今年我種了300畝小麥,麥穗比較大,顆粒很飽滿,預計每畝產1000斤左右,肯定是糧食大豐收。”種糧大戶薛誌強說。
在小麥收獲現場,一台台聯合收割機往返作業,一粒粒小麥如潮水般湧入車箱,農民們開著拖拉機運糧回家。“今年,在小麥生長前期,氣候冷涼,有利於蹲苗;在生長後期,溫度適宜,沒有出現幹熱風,所以小麥植株高、莖稈粗、穗型大、顆粒滿。根據現場測產數據顯示,每畝地大約種植42萬株小麥,平均每個麥穗結籽48粒到50粒,預計每畝增產5%到10%。”巴彥淖爾市農牧局種植業科科長張華說。
新華鎮黨委書記那日蘇在現場介紹說,這個示範園區涉及7個行政村,實行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集約化經營,不僅與企業簽訂銷售訂單,還要進行麥後複種燕麥草,除去每畝800元的生產成本,預計畝均純收入達2450元。
由於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土壤肥沃、環境無汙染,河套小麥具備蛋白質含量高、麵筋質量好等優點。今年在加大種植補貼的同時,臨河區支持麵粉加工企業與種植戶簽訂收購訂單,由企業統一提供優質籽種、化肥,並以高於市場價的價格回收小麥,進一步提高農民種植積極性。
臨河區副區長藺曉東說,他們鼓勵和引導龍頭企業、合作社、種植大戶建立小麥規模化種植基地,並將耕地輪作、社會化服務、深鬆深翻等涉農項目向小麥集中連片種植區傾斜,鼓勵套種和麥後複種,切實提高小麥種植綜合收益。
巴彥淖爾市地處北緯40度農作物種植黃金帶,擁有1100多萬畝耕地,黃河灌溉水量充足。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今年巴彥淖爾市出台支持發展優質小麥種植的補貼政策,200畝以上集中連片小麥種植區域內每畝可享受補貼150元,麥後複種每畝再補貼100元。“今年,我們加強小麥生產基地建設,推廣小麥綠色種植技術,小麥播種麵積達62萬畝,預計麥後複種20萬畝,實現穩糧增收、提質增效。”張華說。
據了解,為確保小麥歸倉,巴彥淖爾市共組織1000多台收割機保障麥收工作順利進行,預計在7月底完成。
(記者李雲平)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