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實現“高精遠”自由空間時頻傳遞
更新時間:2021-4-13 15:10:11 來源:新華社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張強、彭承誌、薑海峰等學者,近期實現長距離大損耗自由空間高精度時間頻率傳遞實驗,在大氣噪聲、鏈路損耗、傳輸延遲效應等多角度仿真了高軌衛星星地高精度時頻傳遞,驗證了基於中高軌衛星實現萬秒E-18量級穩定度的星地時頻傳遞的可行性,為未來空間光頻標科學實驗和洲際光鍾頻率傳遞和比對奠定基礎。國際學術期刊《光學》日前發表了該成果。
高精度的時頻傳遞和比對技術,在計量科學、相對論檢驗、引力波探測、廣域量子通信、深空導航定位等方麵具有重要價值。由於具有最高準確度,頻率標準在精密測量和國際計量體係中居於核心地位。目前,新型光頻標技術精準程度已經比原有“秒”定義頻標好兩個數量級。超長距離高精度時頻傳遞和比對,是目前國際計量和精密測量亟須解決的難題,星地傳遞方式被認為是解決該問題的可行方案。
相對於多頻微波、單光子等測量方法,潘建偉團隊選用雙光梳線性光學采樣的時間測量技術路線,兼具高測量分辨率和斷光續傳可靠性等優點,但實現方式較為複雜。他們分析了星地鏈路損耗、多普勒效應、鏈路時間非對稱、大氣引入噪聲等因素,認為高軌衛星鏈路具有更長的過境和共視時間、更低的多普勒效應,更有利於實現高穩定的星地時頻比對和傳遞鏈路。
近期,該團隊從大氣噪聲、鏈路損耗和延遲時間等方麵,設計了高軌星地時頻傳遞鏈路模擬實驗。他們通過低噪聲光梳放大等一係列關鍵技術攻關,搭建了16公裏水平大氣自由空間高精度的雙光梳時頻傳遞鏈路,在72分貝平均鏈路損耗和模擬長達1秒鏈路傳輸延遲下,成功實現了遠距離高損耗自由空間高精度時頻傳遞。
(記者徐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