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國際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利比亞颶風災害凸顯北約幹涉遺禍
更新時間:2023-9-22 8:30:50    來源:新華社

   颶風“丹尼爾”日前在利比亞東部地中海沿岸地區登陸並引發嚴重洪災。德爾納河上兩座大壩在夜間垮塌,重災區德爾納市有四分之一的城區被風暴和山洪摧毀,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數萬人流離失所。

  這場“天災”引發的人道主義危機令國際社會廣為關注,同時也讓世界再次思考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當年對利比亞武裝幹涉所留下的“人禍”。在北約幹涉導致卡紮菲政府被推翻後,利比亞陷入長期分裂動蕩狀態,國力衰落、治理失效、基礎設施陳舊不堪,防災、抗災、救災能力被嚴重削弱,無力抵禦重大災害的襲擊。美國等西方國家對於利比亞今日之殤負有無法推卸的責任。

  國家動蕩加劇災難破壞力

  此次颶風災害給利比亞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17日援引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說,目前確定的遇難人數為3958人,失蹤人數為9000多人。根據利比亞相關部門公布的數據,利東部受災地區70%以上的基礎設施遭到破壞,11座橋梁倒塌,50%的道路損壞。

  洪水過後,利比亞滿目瘡痍。一方麵,這場“自上個世紀以來利比亞最嚴重的自然災害”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使這個長期動蕩的國家雪上加霜;另一方麵,洪災嚴重破壞了當地經濟和基礎設施,需要進行大規模重建,而利比亞缺乏這樣的能力。

  利比亞長期陷入分裂,缺乏統一的政府管理,致使大量基礎設施老化嚴重。垮塌大壩的運營方和水文專家都警告過大壩存在裂縫和潛在風險,但長期以來這座大壩一直處於失修狀態。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日前警告說,利比亞另外兩座大壩的狀況也令人擔憂。此外,大壩下遊受災地區缺乏良好市政規劃和防災建設,防洪抗洪能力差,也是此次洪災損失嚴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局勢長期動蕩造成的政府治理能力弱化令利比亞的災難應對處置能力大打折扣。國際移民組織數據顯示,利比亞東北部有4萬多人因此次災害流離失所。據利比亞當局發布的消息,災區已有150人因飲用被汙染的水而中毒。此外,多年衝突遺留下來的地雷等彈藥被洪水衝出來,給當地民眾帶來難以預料的安全風險。

  利比亞政治學教授哈桑·穆斯利告訴新華社記者,2011年以來,利比亞各派力量之間的持續爭鬥導致該國基礎設施狀況持續惡化,十多年來都沒有新的基建項目。英國開放大學環境係統學講師萊斯利·梅本說:“利比亞複雜的政治局勢和曠日持久的軍事衝突給製定風險評估策略、協調救援行動以及維護水壩等關鍵基礎設施帶來了巨大挑戰。”

  美西方粗暴幹涉遺禍至今

  分析人士認為,美國等西方國家是造成利比亞混亂局麵的始作俑者,也是造成利比亞貧弱現狀的主要責任方,對當前這場人道主義災難難辭其咎。

  利比亞的石油儲量十分豐富,日產量在2011年前維持在160萬桶,百姓生活水平較高。2011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武裝幹涉利比亞,矛頭直指卡紮菲政府。在北約幫助下,利比亞反政府武裝推翻了卡紮菲政府。此後,這些武裝力量之間矛盾激化,利比亞陷入長期動蕩,嚴重阻礙利比亞經濟社會發展,影響其石油產量,造成經濟萎縮,不僅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等的資金來源銳減,相當一部分人甚至連溫飽都成了問題。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11年一年間,利比亞人口減少超過30萬,國內生產總值(GDP)從753.8億美元降至481.7億美元。到2022年,其GDP仍未恢複到2010年水平。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數據顯示,2021年利比亞約有143萬人麵臨糧食不足困境,占人口總數的21.2%。

  在利比亞國際關係專家優素福·阿馬利看來,美國等西方國家不但參與推翻卡紮菲政府,令利比亞陷入內亂,而且這些年來還持續幹涉利比亞內政,破壞利比亞政治進程,是造成利比亞國家分裂和當前人道主義危機的重要外部因素。

  中國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所長助理王晉指出,今天利比亞的亂局,追根溯源是美國霸權主義所致。北約的軍事介入令利比亞陷入內亂,至今沒有形成穩定的政治環境,致使經濟社會發展十多年來陷入停滯,無力應對重大自然災害。

  事實上,與颶風帶來的“天災”相比,美國霸權主義釀成的“人禍”更為嚴重,且受害的不止利比亞一國。俄羅斯高等經濟大學歐洲與國際綜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德米特裏·蘇斯洛夫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轟炸南聯盟、2001年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2011年北約空襲利比亞,這些霸權主義行徑不僅是對國際法的嚴重破壞,也給地區穩定發展帶來沉重打擊,給當地人民造成巨大痛苦與災難。

 新華社北京9月21日電

  (記者陳瑩 潘曉菁 趙偉宏)

新聞編輯:李潤生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利比亞颶風災害凸顯北約幹涉遺禍
    2023-9-22 8:30:50    來源:新華社

       颶風“丹尼爾”日前在利比亞東部地中海沿岸地區登陸並引發嚴重洪災。德爾納河上兩座大壩在夜間垮塌,重災區德爾納市有四分之一的城區被風暴和山洪摧毀,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數萬人流離失所。

      這場“天災”引發的人道主義危機令國際社會廣為關注,同時也讓世界再次思考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當年對利比亞武裝幹涉所留下的“人禍”。在北約幹涉導致卡紮菲政府被推翻後,利比亞陷入長期分裂動蕩狀態,國力衰落、治理失效、基礎設施陳舊不堪,防災、抗災、救災能力被嚴重削弱,無力抵禦重大災害的襲擊。美國等西方國家對於利比亞今日之殤負有無法推卸的責任。

      國家動蕩加劇災難破壞力

      此次颶風災害給利比亞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17日援引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說,目前確定的遇難人數為3958人,失蹤人數為9000多人。根據利比亞相關部門公布的數據,利東部受災地區70%以上的基礎設施遭到破壞,11座橋梁倒塌,50%的道路損壞。

      洪水過後,利比亞滿目瘡痍。一方麵,這場“自上個世紀以來利比亞最嚴重的自然災害”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使這個長期動蕩的國家雪上加霜;另一方麵,洪災嚴重破壞了當地經濟和基礎設施,需要進行大規模重建,而利比亞缺乏這樣的能力。

      利比亞長期陷入分裂,缺乏統一的政府管理,致使大量基礎設施老化嚴重。垮塌大壩的運營方和水文專家都警告過大壩存在裂縫和潛在風險,但長期以來這座大壩一直處於失修狀態。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日前警告說,利比亞另外兩座大壩的狀況也令人擔憂。此外,大壩下遊受災地區缺乏良好市政規劃和防災建設,防洪抗洪能力差,也是此次洪災損失嚴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局勢長期動蕩造成的政府治理能力弱化令利比亞的災難應對處置能力大打折扣。國際移民組織數據顯示,利比亞東北部有4萬多人因此次災害流離失所。據利比亞當局發布的消息,災區已有150人因飲用被汙染的水而中毒。此外,多年衝突遺留下來的地雷等彈藥被洪水衝出來,給當地民眾帶來難以預料的安全風險。

      利比亞政治學教授哈桑·穆斯利告訴新華社記者,2011年以來,利比亞各派力量之間的持續爭鬥導致該國基礎設施狀況持續惡化,十多年來都沒有新的基建項目。英國開放大學環境係統學講師萊斯利·梅本說:“利比亞複雜的政治局勢和曠日持久的軍事衝突給製定風險評估策略、協調救援行動以及維護水壩等關鍵基礎設施帶來了巨大挑戰。”

      美西方粗暴幹涉遺禍至今

      分析人士認為,美國等西方國家是造成利比亞混亂局麵的始作俑者,也是造成利比亞貧弱現狀的主要責任方,對當前這場人道主義災難難辭其咎。

      利比亞的石油儲量十分豐富,日產量在2011年前維持在160萬桶,百姓生活水平較高。2011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武裝幹涉利比亞,矛頭直指卡紮菲政府。在北約幫助下,利比亞反政府武裝推翻了卡紮菲政府。此後,這些武裝力量之間矛盾激化,利比亞陷入長期動蕩,嚴重阻礙利比亞經濟社會發展,影響其石油產量,造成經濟萎縮,不僅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等的資金來源銳減,相當一部分人甚至連溫飽都成了問題。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11年一年間,利比亞人口減少超過30萬,國內生產總值(GDP)從753.8億美元降至481.7億美元。到2022年,其GDP仍未恢複到2010年水平。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數據顯示,2021年利比亞約有143萬人麵臨糧食不足困境,占人口總數的21.2%。

      在利比亞國際關係專家優素福·阿馬利看來,美國等西方國家不但參與推翻卡紮菲政府,令利比亞陷入內亂,而且這些年來還持續幹涉利比亞內政,破壞利比亞政治進程,是造成利比亞國家分裂和當前人道主義危機的重要外部因素。

      中國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所長助理王晉指出,今天利比亞的亂局,追根溯源是美國霸權主義所致。北約的軍事介入令利比亞陷入內亂,至今沒有形成穩定的政治環境,致使經濟社會發展十多年來陷入停滯,無力應對重大自然災害。

      事實上,與颶風帶來的“天災”相比,美國霸權主義釀成的“人禍”更為嚴重,且受害的不止利比亞一國。俄羅斯高等經濟大學歐洲與國際綜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德米特裏·蘇斯洛夫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轟炸南聯盟、2001年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2011年北約空襲利比亞,這些霸權主義行徑不僅是對國際法的嚴重破壞,也給地區穩定發展帶來沉重打擊,給當地人民造成巨大痛苦與災難。

     新華社北京9月21日電

      (記者陳瑩 潘曉菁 趙偉宏)

    新聞編輯:李潤生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